8.3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2

资源简介

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1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酸雨”主要是由大量排放氮氧化物、硫的氧化物所引起的
B. “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氮氧化物所引起的
C. “赤潮”主要是由于水体中N、P等元素含量过高
D. “白色垃圾”主要是由大量纸张的铺张浪费所引起的
2 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
A. 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缓解白色污染问题
B. 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C. 采用碳捕集和封存技术,逐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D. 扩大铅酸蓄电池、含汞干电池的生产,满足消费需求
3 为消除目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环境污染,同时缓解能源危机。有关专家提出了利用太阳能制取氢能的构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构想只涉及了太阳能与电能的转换
B. 氢能源是一次能源,目前已被普遍使用
C. 氢气不易贮存和运输,所以无开发利用价值
D. 发展氢能源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符合“绿色化学”
4 下列反应符合“原子经济性反应”的是(  )
A. 2CH2===CH2+O22
B. CH3CH3+Cl2CH3CH2Cl+HCl
C.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D. 4HNO3(浓)4NO2↑+O2↑+2H2O
5 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中国浙江杭州成功举办。杭州亚运会的主题是“绿色、智能、开放、共享”,这四个词汇准确地描绘了杭州对于未来亚洲运动会的愿景。在环保方面,杭州承诺将在赛事运营中实现碳中和,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效率和实施碳排放减少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尽量使用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核能等新能源,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B.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C. 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D. 氢能源汽车的使用可有效减少“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6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化学观念: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B. 科学思维:碱溶液一定能使酚酞变红,所以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 科学探究与实践:将食用油分别加入水、汽油中,探究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D. 科学态度与责任:加强固体废弃物处置,将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实现资源再利用
7 “绿色化学”理念已融入课堂实验,实验室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 收集氨气 B. 钠与氯气反应 C. “魔棒生烟” D. 铜与稀硝酸反应
8 氮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元素同时也会引发环境污染,研究氮的转化对生产、生活有重要价值。
Ⅰ. 某工厂用氨制硝酸和铵盐的流程如图所示。
(1) 设备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同温同压下,理论上设备1与设备2中消耗空气的体积比为________。
(3) 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除⑤外,其余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Ⅱ. 高浓度氨氮废水会造成河流及湖泊的富营养化。某氮肥厂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案如图。
(4) “pH调节池”加入“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氧化池”中溶液pH对NaClO去除能力的影响如图。已知:HClO的氧化性比NaClO强。当pH大于8时,氨氮去除率随pH升高而降低,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池”中NH3·H2O中与NaCl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硝化池”是在微生物硝化菌(亚硝酸菌和硝酸菌)作用下实现NH→
NO→NO的转化,根据下图判断使用亚硝酸菌的最佳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反硝化池”是在一定条件下向废水中加入有机物甲醇(CH3OH),与NO共同作用转化为CO2 、N2 而排放,理论上反应生成的CO2与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9 下表是部分城市某日空气质量日报。
城市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等级
SO2 NO2 PM10
A 98 23 67 SO2 Ⅱ
B 47 29 35 SO2 Ⅰ
C 62 80 113 PM10 Ⅲ
D 52 76 59 NO2 Ⅰ
(1) 由上表可知,空气质量日报中涉及的污染物主要是____________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
(2) 汽车尾气是城市大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SO2的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形成酸雨的原理之一可简单表示如下:
①酸雨的pH________(填“>”“<”或“=”)5.6。
②反应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不断测定溶液D的pH,发现pH变小,表示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用足量NaOH溶液吸收含SO2的工业废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现有某地含酸雨水样1 m3,其中c(H+)=0.005 mol/L,若用生石灰处理该水样至中性,理论上需生石灰________kg。
1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土资源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基础。
(1) 化学在环境保护、清洁能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①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 CO2 b. SO2 c. N2 d. PM2.5
②有利于土壤环境保护的做法是________。
a. 大量使用化肥以提高粮食产量
b. 有害废弃物回收处理
c. 废旧塑料随意丢弃
d. 合理使用农药
(2) 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①碳晶地暖环保、安全、其构造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挤塑板和________;属于硅酸盐材料的是________。
②吸附材料具有多孔、表面积大的特点。活性炭吸附NO2的过程中,会伴有C与NO2的反应发生,产物为两种常见无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1. D 2. D 3. D 4. A 5. C 6. B 7. C
8. (1) 4NH3+5O24NO+6H2O
(2) 5∶3 (3) ②④
(4) NH+OH- NH3·H2O
(5) 溶液碱性增强,HClO转化为氧化性弱的ClO- 3ClO-+2NH3·H2O===N2↑+
3Cl-+5H2O
(6) pH=8、温度为32 ℃ (7) 5∶3
9. (1) SO2、NO2 (2) 2CO+2NO2CO2+N2
(3) ①< ②2SO2+O22SO3 ③2H2SO3+O2===2H2SO4 ④2OH-+SO2===SO+H2O ⑤0.14
解析:(3) ⑤根据1 m3=1 000 L,c(H+)=0.005 mol/L,n(H+)=0.005 mol/L×1 000 L=5 mol,由CaO+2H+===Ca2++H2O,需要生石灰的质量=5 mol××56 g/mol=140 g=0.14 kg。
10. (1) ①ac ②bd
(2) ①聚氯乙烯膜 瓷砖 ②2C+2NO2===2CO2+N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