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题复习气体的制备和性质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题复习气体的制备和性质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题复习气体的制备和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2.能依据反应原理选择合适,甚至更加优化实验的仪器,组装置气和集气装置,能根据气体的性质对气体进行简单的净化。 3.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常见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净化装置及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气体制备的思路及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法,实验探究法,讲练结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视频导入】 观看视频,并提出问题:要拯救陈塘关的百姓我们除了要制备二氧化碳进行灭火以外,还有百姓们因困在浓烟中而缺氧了,所以我们还需要制备什么气体呢? 【任务一:制备救援气体】 请同学们回忆制备气体的试剂并在导学案上完成。 气体试剂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发生装置收集 装置CO2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O2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装置分析 但是我们的发生装置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装置的优点。 【发生装置】 装置类型固-固加热装置 固液不加热装置装 置 图优点
1.(2023·日照节选) 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并收集氢气,为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应选用________装置(填标号),收集气体时应从________导管通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固体可以制取少量氯气,用上述制取氢气的装置制取少量氯气,不能实现“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原因是 。 任务二:使用敖丙带来的宝物收集气体 【收集装置】 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装置
【宝物变身】 用途图示注意点适用范围气体收集装置 气体从装置下端进入集气瓶验满在另一侧导管口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进入的气体聚集在集气瓶下方。如收集O2、 CO2 气体从装置上端进入集气瓶验满在另一侧导管口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气体密度比空气小,进入的气体聚集在集气瓶上方。如收集H2气体从装置上端进入,水从装置下端流出气体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进入的气体聚集在集气瓶上方,水从下方压出。如O2、H2测量气体体积气体从上端(短管)进,V排出的水=V气体 植物油防止气体溶解在水中用作洗气瓶做洗气瓶,可用于检验气体或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气体; 原则:“长进短出半瓶水”监控气体通入的速率装半瓶水,气体从长管进,通过气泡冒出速率的快慢判断气流速率; “长进短出半瓶水”。
2.(2024·江苏盐城)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省略)回答问题。 乙炔(C2H2)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难溶于水,它可由电石(主要成分是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还生成一种常见的碱。制取乙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 (填序号),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获得平稳的气流,写出对该装置进行的改进措施 。 【常见气体的检验】 气体检验方法装置图O2将带 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 ,则气体为氧气CO2将气体通入 ,若 ,则气体为二氧化碳H2O将气体通入 ,若变 ,则有水蒸气H2通过 ,再通过 ,若固体 ,硫酸铜变蓝,则有氢气CO将气体通入 ,和澄清石灰水,若固体 ,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一氧化碳
【常见气体的除杂】 主要气体(杂质) H2(H2O) O2(H2O) CO2 (H2O) CO2(HCl气体)除杂试剂装置图
3.(2025省预测题)兴趣小组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实验。
(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选用下图仪器制取一瓶干燥的不含氯化氢的二氧化碳。 按气流方向填写所需的仪器 ( 填 标 号 ) 。 ② 仪器连接后添加药品前需要进行的操作为 。 (2)兴趣小组用输液袋、注射器和三通阀等设计了一体化装置并进行实验,装置如图。 ①当a处于 状态时, 试管1中的现象为 。 ②当a处于且b处于状态时,试管2中变红的原因是 。 当 a 、 b 均 处于 ( 填标号)状态时 ,可用输液袋2收集二氧化碳。 【尾气的处理】 方法燃烧法吸收法收集法图示 可处理的气体CO等可燃性气体HCl、SO2、CO2、NH3等气体气球收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尾气
【防倒吸装置】 防倒吸装置图
【哪吒救援队小组赛】 请各小组根据所给资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并根据所给仪器组装出一套完整的制取装置。 气体资料化学方程式 SO2实验室常用Na2SO3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与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SO2气体。已知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注意:H2SO3和H2CO3化学性质相似,常温下不稳定易分解。
评价内容评价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主动提出建议;成员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深度;能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并给予适当的反馈或回应。+3化学方程式+3装置+4
【思维建模】 任务三:探究如何根据气体性质救人 温馨提示:过氧化氢溶液和稀盐酸溶液都有腐蚀性。 实验名称: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氧气,并检验氧气实验步骤得分戴好手套,向已盛有MnO2粉末的试管中倾倒过氧化氢溶液至刻度处2分点燃酒精灯,制作一根带火星的木条2分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2分观察现象1分实验结束整理实验仪器3分
实验名称:制备CO2,并验证其性质实验步骤得分戴好手套,向已盛有石灰石的试管中倾倒稀盐酸溶液至刻度处2分点燃烧杯中的蜡烛2分检查止气阀是否打开,并对准燃着的蜡烛2分观察现象1分实验结束,整理实验仪器3分
【O2和CO2性质】 【链接中考】 4.(2025·陕西汉中一模)小红用图2装置探究CO2能与H2O发生反应,具体操作有:①通入CO2;②通入N2;③滴加适量水。若要得出结论,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填字母)。 A.②①③② B.①②③② C.③①②① D.①②③① 5. (2024·苏州节选)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O2气体,并进行相关性质研究。
已知:CO2与饱和NaHCO3溶液不发生反应。 (1)连接装置A、B,向锥形瓶内逐滴加入稀盐酸。
①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若装置B内盛放饱和NaHCO3溶液,其作用是 。
③若装置B用来干燥CO2,装置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 6.【自主组装】某100g碳酸钠废液中只含氯化钠杂质,为了测定废液中碳酸钠的含量。 【原理思路】利用碳酸钠与酸反应产生CO2,确定废液中碳酸钠的含量。 请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给仪器进行组装。 现有下列实验装置(可重复选用,也可不用),按仪器向从左到右,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 7.(2024·烟台改编)某100g碳酸钠废液中只含氯化钠杂质,为了测定废液中碳酸钠的含量。
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取100 g废液样品放入装置A的锥形瓶中。先通入一会儿N2,然后称量装置D、E的质量,再向锥形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继续通一会儿N2后,测得装置D、E分别增重2.1g和0.1g。 (1)实验前先通一会N2的目的是 ;
(2)B装置的作用是 。
(3)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后,需要继续通一会儿N2,其原因是 。  (4)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废液中碳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保留到0.1%)。
(6)如果缺少装置F,会使测定的碳酸钠含量     (填“偏大”或“偏小”)。 8.(2024·江苏宿迁节选)化学实践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完成部分气体的相关实验,请你参与。 (1)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发生装置可选用装置A或B,与装置B相比,装置A具有的优点是 。 (2)若选用装置B和C制取并收集氧气,证明氧气已收集满的操作和现象是 。 (3)常温常压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共热的方法制取氨气,请写出方程式 。若选用装置D测定产生氨气的体积,水面需加一层植物油,其目的是 。 (4)二氧化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尿素[化学式为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上剩余题目。 【教学反思】 1.情境化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哪吒救陈塘关的故事情节串联知识点(制取→净化→应用),学生课堂参与度显著提升。 2. 实验与探究活动的设计:实验环节(如倾倒二氧化碳灭火)直观呈现气体性质,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如扮演敖丙选择净化装置)加深理解。 3.核心素养的渗透:通过尾气处理环节强调环保意识,体现社会责任感。 但本节课的不足还是很多: 时间分配:某些环节的时间控制不够精确。 深度拓展:对于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和解释来完全理解复杂的化学反应。 改进措施 优化时间管理:合理规划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所有内容都能得到充分讨论和实践。 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任务和问题,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学生观看视频,以奇妙的化学现象引出课题内容 提问并让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知识 小组之间讨论 学生思考 小组之间讨论 让学生到黑板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链接中考,巩固练习 小组代表上讲台讲解组装实验装置,并说明每个装置用途 学生谈收获,制取气体的一般步骤和思路 阅读实验报告,由组长进行分工,完成实验,并进行评价 完成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