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精准预测卷(二)
化
学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
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016Zn65As75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的《开宝本草》中记载了硝石(KNO3)的信息:“此即地霜也,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
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下列有关KNO,的性质、提取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KNO3用在黑火药中是因为KNO3具有较强氧化性
B.“扫取以水淋汁”是用水溶解后过滤
C.“煎炼而成”是将溶液蒸发浓缩结晶,获得KNO3晶体
D.不可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提纯KNO,、NaCl的混合物
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
A用电子式表示CaO2:Ca2+:0:0:
B.OFz分子的VSEPR模型:
C.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氢键:
0
H.C
D.反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
C=C
十H,C
3.化学实验操作要注意安全、规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配制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液时,应将乙醇沿器壁缓慢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
璃棒不断搅拌
B.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乙醇冲洗,再用水冲洗
C.实验中剩余的少量金属钠,应放回原试剂瓶
D.加热时,烧瓶中忘记加入沸石,应当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再打开瓶盖补加
4.一种药物的重要中间体的合成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含有三种含氨官能团
B.Y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有2种
NH
C.化合物人N的化学名称为N,N二甲基甲酰胺
D.Y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DMA]
NO.
NO.
【精准预测卷(二)·化学第1页(共6页)】
⊙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将1molN2与3mdlH置于密闭刚性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分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11.2L由CH,和C2H,组成的混合气体中,6键总数为2.5NA
C.向含1 mol Fel.的溶液中通入0.6molC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2NA
D.1L0.1mol·L1NaCO,溶液中,CO与HC()i离子数之和为0.1N
6.下列实例与解释不相符的是
选项
实例
解释
A
等离子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等离子体中含有带电粒子且能自由运动
B
石墨的导电性只能沿石墨平面的方向
石墨层间不存在作用力
C
天然水晶球的外层是看不到晶体外形的玛
瑙,内层是呈现晶体外形的水晶
熔融态SO2的冷却速率不同
D
某冠醚空腔直径大约为260~320pm,可识
该冠醚可与Rb通过弱配位健形成超分子,
别Rb(直径为304pm)
对Rb进行识别
7.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物质性质实验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吸收SO2,淡黄色粉末变白色:生成的白色物质为Na2 SO,
B.向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通入丙烯,溶液颜色变浅: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无色物质
1.3-二溴丙烷
C.在CuSO溶液中加人一块绿豆大的钾,金属钾消失:发生了置换反应C++2K一Cu十2K
D.向酸性KMnO,溶液中滴加双氧水,溶液褪色并产生气泡:MnO,被还原为Mn+,
H2O2被氧化为O2
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同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周期数的3倍,W的最高正化合价为+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X>Y>Z
B.原子半径:W>Z>Y>X
C.第一电离能:Z>Y>X>W
D.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相同
9.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小苏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盐酸
浓氨水
0
尾气处理
多孔引
饱和
CaCo
球泡
NaCl
溶液
A
B
D
A实验时应先打开K,一段时间后打开K2
B.装置B中盛装的试剂是饱和Naz CO,溶液
C,装置C中的多孔球泡的作用是防止溶液倒吸
D.装置D中发生的反应为CaO十NH3·HzO=Ca(OH)2+NH,个
10.稀磁半导体Li,Zn,As.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晶胞边长为apm,a点原子的分数坐
标为(号,片,子),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晶体中与Ii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Zn原子共有4个
Bb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子,是》
Li
C.晶体的化学式为LiZnAs,晶体的密度为5.88X10
O As
aNA
g·cm3
●0
D.晶胞x轴方向的投影图为
【精准预测卷(二)·化学·第2页(共6页)】
B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精准预测卷(二)·化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答案】D
【解析】黑火药爆炸原理为2KNO,+S+3C点槛KS+3C0.++N。↑,KNO,中的氮元素由+5价降低到
0价,被还原,KNO,用在黑火药中是因为KNO2具有较强氧化性,A正确:“淋汁”即先溶解、后过滤,B正确;
“煎炼而成”是将溶液蒸发浓缩结晶,获得KNO,晶体,C正确:KNO3、NCI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
同,故可用重结品的方法分离提纯KNO5、NaCI的混合物,D错误。
2.【答案】C
【解析】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氢键应由羟基中的氢原子与醛基中的氧原子形成:
C错误。
3.【答案】A
【解析】浓硫酸的密度比乙醇的大,且溶解时放热,故配制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液时,应将浓疏酸沿器壁缓慢
注入盛有乙醇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A错误。
4.【答案】B
【解析】Y分子中甲基中的碳原子为sp3杂化,碳氮双键中的碳原子、苯环上的碳原子均为$p杂化,一CN中
的碳原子为$p杂化,Y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有3种,B错误。
5.【答案】C
【解析】N2与H2合成氨的反应是可逆反应,1molN2与3molH2不能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所以生成
NH分子数小于2NA,A错误;CH,分子中含4个σ键,C2H,分子中含5个G键。标准状况下,11.2L(即
0.5mol)混合气体中,o键总数介于2Na到2.5Na之间,B错误;还原性:I厂>Fe2+,Cl2先跟I厂反应。含
1 mol Fel.的溶液中含有2molI,Cl+2I-一2C+12,0.6 mol Cl2完全反应得到1.2mol电子,转移电子
数为1.2Na,C正确;根据物料守恒,1L0.1mol·L1NaC:O溶液中,C:O、HCO和H.CO三种粒
子数之和为0.1NA,D错误。
6.【答案】B
【解析】等离子体中含有带电粒子且能自由运动,使等离子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A正确;石墨相邻碳原子平
面之间相隔较远,存在范德华力,电子不能从一个平面跳跃到另一个平面,所以石墨的导电性只能沿石墨平
面的方向,B错误;玛瑙是熔融态SiO:快速冷却形成的,水晶是熔融态SiO2级慢怜却形成的,C正确;Rb的
直径在该冠醚空腔直径的范围内,该冠醚可与Rb*通过弱配位键形成超分子,对Rb进行识别,D正确。
7.【答案】D
【解析】过氧化钠与SO2发生反应,生成的白色物质中还含有Na2SO,,A错误;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无
色物质1,2-二溴丙烷,B错误;钾先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KOH,然后KOH和CuSO: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
Cu(OH):,C错误;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双氧水被氧化成O2,MnO,被还原为Mn2*:2MnO,+6H中+
5H.O2一2Mn++5O2个+8H,O,D正确。
8.【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元素X,Y、Z、W分别为C、N、O、Na。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CH,>NH>HO,A正确;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N>C>N>
O,B错误;第一电离能:N>O>C>Na,C错误:O-和Na的电子层结构相同,都有10个电子,D错误。
9.【答案】D
【解析】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为了使更多的二氧化碳参与反应,实验时应先打开
K:,通入氨气,使溶液呈碱性,然后再打开K!,通入二氧化碳,A错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不可用
【精准预测卷(二)·化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B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