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科技与文化
第十四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请结合下列材料,思考雕版印刷术有哪些缺点?
一个工人当时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同学们手中的历史教材共约12.6万字,同学们算一算,要制作一个历史书雕版,要多长时间呢?
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的《大藏经》,耗时十二年、雕版十三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
一个版200个字,刻工已经成功的刻制了199个字模,即将大功告成,刻工很兴奋,结果最后了个字一激动刻坏了,导致前功尽弃。
费工费时
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不易修改
优点: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
省时省力,成本低,利用率高,可重复使用。
胶泥刻字
烧制字模
排字固版
拆版
与雕版印刷术相比,活字印刷术有什么进步之处?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印刷
1、发明: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2、发展:
元朝
泥活字
木活字
北宋、西夏
元朝王祯
元朝中期
锡活字
转轮排字法
13世纪,传入朝鲜
经过蒙古人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
材料一 宋代印刷术普遍应用,大量图书得以刊印,进而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
——张树栋《中华印刷通史》
材料二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活字印刷,欧洲就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状态,书面文献就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学者罗伯特
①加快图书普及,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
②推动世界文明进步,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3、传播:
思考活字印刷术的影响?
1、发展历程:
结合课本P77的内容,梳理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与发展过程。
先秦时期
北宋前期
北宋末期
司南,可能是天然磁石制成的指南工具
罗盘,用人造磁铁制成的指南工具
中国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宋代造船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
辨别方向
利于远航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北宋《萍州可谈》
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诸蕃志》
材料研读: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二、指南针的应用
指南针的传播
那时候(南宋),中国的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外国人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
2、传播:
中国
传入
阿拉伯国家
传入
欧洲
2、意义: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
发现新大陆
材料:没有中国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就不会有世界近代发达的航海事业,就不会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等一系列地理大发现,就不会有各国间大规模的经济文化交流与世界近代文明的突飞猛进。
——盛静《浅谈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
意义:
①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②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朝代 火药的发展历程
唐朝
发明了火药
唐朝末年
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宋元
火药更多地用于战争
元朝
发明了火铳
三、火药的应用
南宋
发明突火枪(枪炮始祖)
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材料一:竹管突火枪是枪炮的始祖,从此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
材料二: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 ——恩格斯
材料三:新航路的开辟,带来殖民的血腥镇压,火药枪成为欧洲殖民者,主要的镇压武器。
火药的应用与传播
13-14世纪,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2、火药的传播与影响:
结合材料,思考火药的影响?
影响: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影响。
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科学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国哲学家培根《新工具论》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
“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天文学的发展
人物 时期 成就 价值
①创制历法“十二气历”
②著《梦溪笔谈》一书
有利于农事安排
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苏颂
主持创制了水运仪象台
元朝
郭守敬
③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
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帮助。
①研制出简仪等近20种天文仪器
②编成新历法《授时历》
比现在的公历的确立早约300年
北宋
北宋
比欧洲同类天文仪器早了数百年。
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四、天文学的发展
沈括
浑仪:观测天体
浑象:演示天象
使浑仪:计时
五、理学

孔子创立
孟子
荀子
魏晋南北朝
韩愈
战国
春秋
继承发展,成为显学
焚书坑儒
秦朝
西汉武帝
独尊儒术
吸收佛道,新发展
“三教合一”挑战
儒学复兴运动
晚唐
隋唐
1、儒学的发展:
儒学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形成了理学
2、内容:
代表人物 时期 主张
①理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
②要求人们为人行事必须遵循天理。
①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②遵从传统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
朱熹
程颢
程颐
理学的集大成者
北宋
南宋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书影
材料一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子家训》
材料二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材料三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戴震
材料四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宋·程颐
积极影响:①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逐渐成为我国古代官方的统治思想。
②丰富了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
消极影响:强调封建礼教,束缚了人们的精神追求
根据下列材料分析程朱理学的影响
3、影响:
  在封建统治者的倡导下,在理学卫道士的鼓吹下,节妇烈女越来越多。据记载,清代仅安徽休宁县就有2200多个“节烈”妇女。这些妇女不仅有夫亡不嫁,从一而终的“节妇”,还有丈夫死后,以死尽节的“烈妇”;不仅有未婚夫死不嫁他人的“望门寡”,还有未出嫁的男方死亡以自杀表明贞节的“烈女”。中国的“节烈”文化,要求妇女为男子守节,守得越苦越好,节得越惨烈越佳。死了以后那些卫道士的父母还附掌大叫:“死得好,死得好!”
贞节牌坊的背后是血泪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朝代 统治年限 节妇数 烈女数 节烈合计 倍数
隋唐 326 32 29 61 1
两宋 319 152 122 27 4.49
五、宋词
宋词与唐诗相比有何不同?
月下独酌(节选)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节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对仗工整
整齐划一
参差不齐
长短不一
时期
派别
风格情怀
苏轼
北宋
豪迈飘逸
李清照
两宋之交
委婉、细腻、
辛弃疾
南宋
气势豪迈
豪放派
婉约派
豪放派
陆游
南宋
抒发爱国情怀
豪放派
六、宋词
说明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七、元曲
关汉卿
马致远
白朴
郑光祖
我最优秀
元杂剧四大悲剧:
《窦娥冤》 关汉卿;
《汉宫秋》 马致远
《梧桐雨》 白朴;
《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
《拜月亭》关汉卿;
《西厢记》王实甫;
《墙头马上》白朴;
《倩女离魂》郑光祖。
元曲四大家
元曲
宋词
说一说唐、宋、元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其形式变化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通俗化、自由化、平民化;
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唐诗
八、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作者:
体裁:
内容:
目的:
地位:
司马光(北宋)
编年体通史
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历史
意在使君主借鉴其中经验教训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司马光
史学家、政治家
1、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2、“史学两司马”:
史学双壁 《史记》 《资治通鉴》
作者
年代
体例
记述时间
司马迁
西汉
纪传体通史
司马光
北宋
编年体通史
黄帝
战国
汉武帝
五代
《史记》
《资治通鉴》
知识总结
宋元时期科技文化发达的主要原因?
(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交往、历史传承角度分析)
①政治:社会统一提供相对安定的环境;
②经济:宋元时期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文化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民族关系:民族交融加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④对外交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⑤历史传承:隋唐文化的繁荣为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奠定基础。
⑥统治者重视文化建设;
⑦市民阶层壮大,市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丰富;
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新;
毕昇
王祯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呢?
知识拓展
知识总结
类别 方面 概况 影响
科 技 活字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天文学
文 化 理学
宋词元曲
史学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宋代制成罗盘,北宋末年,中国海船开始使用指南针。
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唐朝发明,唐末开始应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
沈括《梦溪笔谈》;苏颂水运仪象台;郭守敬《授时历》
理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要求人们为人行事必须遵循天理。
存天理、灭人欲。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陆游;关汉卿《窦娥冤》
司马光-《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