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回顾所学,历史上对外交往有哪些重要的事件?丝绸之路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遣唐使来华马可·波罗来华明朝的对外关系第16课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知道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援朝战争、葡萄牙人攫取在澳门的租住权等史事。(史料实证、时空观念)2.了解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历史意义,认识到明朝在发展对外友好关系的同时也在积极反抗外来侵略。(唯物史观、历史解释)3.学习戚继光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抗击外来侵略的爱国精神。(家国情怀)1、郑和其人:郑和,原姓马,回族,云南人。明军攻克云南后,11岁的郑和被俘,被送进皇宫当了宦官。后来跟随燕王朱棣,屡建战功,被赐姓郑。明成祖十分器重他,提拔他为宦官首长太监。因他小名“三宝”,所以人称“三宝太监”。一、郑和下西洋一、郑和下西洋2、西洋范围:西洋在哪里?西洋在哪里?3.目的:一、郑和下西洋材料一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明史·郑和传》①政治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材料二:发展对外贸易也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在海外活动的近30年中,郑和船队始终进行着广泛的贸易活动。……交换一些中国所缺之香料,珍奇异兽等。——武斌《丝绸之路简史》②经济目的:推动中外贸易发展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天妃灵应之记碑文(1)经济基础: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根本原因)(2)技术条件: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3)政府支持:实行积极的对外政策。(4)个人能力:郑和不畏艰难的冒险精神和开拓精神。一、郑和下西洋4.条件:5.概况:一、郑和下西洋人物 郑和时间次数在位皇帝出发地点到达地区最远到达交往方式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广一、郑和下西洋5.概况:1405-1433年7次明成祖刘家港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和平交往特点:6.影响:材料二:郑和下西洋后,浮泥、满刺加、苏禄的国王和王后回访中国。苏禄国王率300多人访问中国,归国图中病逝于中国,即在中国安葬。材料一:郑和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洲际航海家,作为人类征服海洋的先驱,他揭开了世界航运史从大陆转向海洋的序幕,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陈佛松《世界文化史》积极:①发展了海上丝绸之路,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②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了解和友好往来。一、郑和下西洋消极:消耗了明朝国力,给明朝经济带来沉重负担。材料三:郑和下西洋,费钱银十数万,军民死者万计,纵得奇宝而归,与国家何益。郑和之后,再无下西洋了。 —《明史·郑和传》“郑和精神”,即敬业奉献、忠心报国、敢为人先、科学探索、百折不挠、奋勇拼搏、崇尚和平。中国航海日是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2005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并规定全国所有船舶鸣笛挂彩旗,系取郑和首次下西洋日期1405年7月11日。郑和下西洋之后明政府开始实行海禁政策,从此把海洋让给了西方探险者。然而,明政府的海禁政策能够禁止中国人民出海,却阻止不了来自于海上的威胁——二、戚继光抗倭1.背景:(明)仇英《抗倭图卷》:该图为图卷的第四部分,描绘了上岸的倭寇在村中烧杀劫掠的场景倭国古代日本日本的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倭寇①明朝中期,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②政治腐败,海防松懈;③倭寇和中国海盗、奸商勾结。危害: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造成严重的倭患。第一阶段:1561年 台州之战第二阶段:率军进入福建、广东,配合当地军民剿灭倭寇1561年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倭患基本解除。二、戚继光抗倭2.经过:3.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性质),他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二、戚继光抗倭原因:①戚继光抗倭是一场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②戚继光编练的戚家军英勇善战,带领广大军民基本解决了东南沿海的倭患;③戚继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中华民族的正义利益。4、胜利原因:材料一 (倭寇)大肆毁掠,……杀人无算。城边流血数十里,河内积货满千船。 ——《倭变事略》材料二 戚继光组建了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在台州九捷中,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荡平浙江的倭寇……在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并肩作战,剿灭那里的倭寇。 ——《倭变事略》材料三 戚继光还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④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②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③人民大力支持、军民并肩作战;①抗倭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愿望;二、戚继光抗倭1.明朝与周边国家交往三、援朝战争宗主国藩属国册封纳贡称臣,进行贸易明朝朝鲜、琉球、越南、缅甸等周边国家宗藩关系2.援朝战争:背景结果意义明朝万历年间,日本权臣丰臣秀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明朝出兵援助,取得胜利沉重打击了日本的政治军事势力,明朝的国力因此也受到削弱。对东亚政治军事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四、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1.背景:新航路开辟示意图从16世纪开始,随着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者开始了海外殖民扩张。葡萄牙人垄断了从欧洲到非洲、印度洋、亚洲的贸易线路,并利用这一优势开始在中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葡萄牙殖民者几次侵入我国广东、福建、浙江地区,都被我国军民赶走。1553年1573年1887年四、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2.经过:主权仍属中国,澳门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租住≠割让以白银改交明朝政府,获得了在澳门的租借居住权。但澳门领土主权仍属中国。(设置守澳官,驻扎军队,加强对澳门的管理)葡萄牙殖民者谎称遇到风浪,请求暂时借地登岸晾晒货物,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1887年,清政府被迫与葡萄牙王国签约,承认了它对澳门的管理权。友好交往军事冲突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明朝中期以后——政治腐败明朝的对外关系葡萄牙人攫取在澳门的居租权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援朝战争启示:国家综合国力决定外交地位,应当积极增强国家实力;重视国防建设,加强海防;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互利共赢。1.(2024 辽宁)郑和下西洋,使得中华文明与东南亚、南亚、非洲的沿岸国家形成一个关联网络,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材料表述的是郑和下西洋的( )A.目的 B.条件 C.经过 D.影响D2.(2023 青岛)有一位年轻将领,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建立了一支由农民和矿工组成的军队,并创造了“鸳鸯阵”。他率军英勇作战,为东南沿海倭患的基本解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位将领是(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C3.(2024·深圳·20)明朝郑和船队到达东南亚和非洲国家,船队上的医官会给当地人看诊并介绍中医技术,船队上的稳婆(接生婆)也会向落后地区的当地妇女介绍接生技术,这体现了郑和船队( )A.提升了明朝的科技文化 B.促进了亚非的交往交流C.保持中外友好交往 D.航海史上的壮举√直击中考4.(2023·山东烟台·4)郑和下西洋既没有殖民开拓,也未能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它毫无疑问并不同于西方的地理大发现,并非近代的先声或是资本主义的序曲。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A.有利于中外友好往来 B.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D.推动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5.(2024·山东烟台·7)蓬莱戚继光纪念馆现有戚家刀、倭寇盔甲、太平抗倭图等文物50多件,珍贵文献影印图80多份,原比例仿制战车、狼筅等各类展品200多件。其所承载的反侵略战争( )A.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伟大贡献 B.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C.从荷兰殖民者的手中收复台湾 D.促使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直击中考6.(2024·新疆中考·5)某同学在学习历史时搜集了以下三则材料,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元朝的政治统治 B.明朝的对外关系C.元朝的科技文化 D.明朝的中外交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