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3.1公民基本权利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等) 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本单元逻辑架构十分明显,先讲权利后讲义务,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概念。本框内容详细介绍了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及涵X,以及行使公民基本机利的个人价值与社会意义。教学安排一课时,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知晓权利的內容,理解其內涵及其价值,增强权利意识。2.学情分析(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发展路径等) 八年级学生对自己所享受的权利略知一二,但权利意识模糊,对于自己究竟享有什么权利知之甚少,法治观念及公民意识淡薄。另外,由于中学生是弱势群体,有可能面对侵权受到伤害,而不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因此,对他们进行权利教育,使之明确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3.核心素养目标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认识到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广泛性,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对宪法的认同,感受到宪法与每个人的紧密关系。 法治观念:教育学生要增强权利意识,学会珍惜、爱护并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积极同侵犯自己合法权利的行为作斗争,依法维护自己的各项权利,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4.学习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政治权利、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等,并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法治观念。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对权利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认识。5.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6.学习过程设计教学 环节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导入新课 板块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板块二:人身自由 清末有两位伟大的政治家在其著作《新政真诠》里讲到:“人人有权,其国必兴,人人无权,其国必废。” 问: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师:由此可见,公民权利无论是对于公民自己,还是对于国家而言,都是十分重 要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本课《公民基本权利》 首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本课的主人公:父亲郑大治、儿子郑小治(初二),郑家父子对于国家大事也是非常关心的,前几天正值国家召开两会(展示图片),全国各地人大代表纷纷赴京参加两会(展示图片),报刊电视随处可见这些消息,郑大治想到儿子小治现在正好初二学到了这方面的知识,就想着趁机问几个问题考考他 情景材料1: 郑大治:我为什么不能去参加两会呢? 郑小治:这些代表都是······ (1)问:请你续写小治的话 师:在这过程中公民行使的就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问:所有人都可以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吗?(在座的各位有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问:以下的人群享受我国宪法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吗?并说明理由 (展示图片:外国人、小学生、少数民族、农民工、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师: 条件 ①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②年满十八周岁 ③未被法律剥夺政治权利 这在宪法第34条也有规定 (4)问:为什么宪法要赋予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师: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情景材料2: 新闻看到一半,耳边惊闻小治一声惊呼“爸爸,手机给我!”原来小治正好看到了某位人大代表提交的《关于恢复“五一长假”的建议》,小治就想上网看看其他人对此的反映。 (展示头条新闻截图、展示网民留言) 郑大治:这些网民为什么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郑小治:因为宪法规定公民有······ 问:请你续写小治的话 师:政治自由 问:这在宪法第几条有规定?它的内容是?有何意义? 师:宪法第35条规定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情境材料3 临近睡觉时,小治又发来一声感慨:朝阳区真大妈是个神奇的存在呀!原来是新闻中讲到近日北京朝阳区大妈又“干大事”,朝阳区近日举报了三起“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典型案件,7名违纪党员受到处罚。 郑大治:朝阳区大妈为什么可以举报这些党员? 郑小治:因为宪法规定公民有······ 问:请你续写小治的话 师:监督权 问:公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行使监督权? 师:电话、上网、写信······ 问:这在宪法第几条有规定?含义(监督主体?监督谁?内容?)要求?意义? 师:宪法第41条规定。监督主体是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监督内容是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监督要求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监督意义是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归纳总结:以上所讲的都是有宪法赋予的,属于公民应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且宪法还规定公民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看表填空: 政治权利和自由内容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政治自由我国公民享有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监督权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归纳总结: 政治权利和自由的重要性: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形式。 情境材料4 周末,小治与爸爸一起去超市买学习用品,正好碰见有顾客被怀疑偷窃,而工作人员强制要求搜该顾客的身。 郑大治:换做是我,还不如让他搜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总比耽误自己的时间强吧! 郑小治:怎么可以,我们又没偷,而且,这些人的做法侵犯了······ 问:请你续写小治的话 师:人身自由权 问:结合图片说说什么是人身自由? 师: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过渡】:小治家每个月都会有一次家庭聚餐的机会,去了解一下最近一段时间大家的近况,正好这周就到了家庭聚餐时间,我们来看看他们聊了些什么 展示四则情境材料 情境五:小治表哥旅游期间被当地陌生人指认为偷车贼,不承认反而被当地居民非法拘禁十小时 情境六:小治因长得矮胖,同学给他起了个“大狗熊”的外号,对此小治心里很不好受 情境七:家庭聚餐时小治听说某位长辈家里遭遇入室抢劫,幸而歹徒未伤及人命 情境八:小治表姐发现近几天自己的信件莫名不知道被谁拆开过了,对此她非常苦恼 问:1、以上情境是否违法? 2、若违法,思考这些情境分别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并给出判断的依据 (要求:小组讨论,时间四分钟) 情境五引出: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问:判定依据 师:由宪法第37条规定 问:哪些行为属于侵犯人身自由权?谁可以进行逮捕 师:①非法拘禁②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人民法院决定,公安机关执行 意义: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情境六引出: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由宪法第38条规定 (1)问:判定依据(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原因) 师: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②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问:公民的人格尊严包括哪些内容? 师: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 隐私权 连一连: 在公共浴室四处拍照并上传至朋友圈 名誉权 某营销号在微博多次发布恶意中伤某知名艺人的言论 荣誉权 同学四处散播小明所获作文竞赛一等奖的文章是找人代写的 肖像权 某影楼未经小明本人同意,在店门口悬挂小明照片来吸引顾客 姓名权 小明是八4班学生经常迟到早退当他被记名字他填写7班陆某 隐私权 情境七引出:住宅不受侵犯,由宪法第39条规定 问:判定依据 师:宪法第39条规定 问:哪些行为属于侵犯公民的住宅? 师: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 住宅的意义: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 情境八引出: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问:判定依据 师:宪法第40条规定 问:哪些情况下可以检查公民通信内容?谁可以检察?应如何检察? 师:威胁国家安全,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 小结: 公民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政治自由 3、监督权 (二)人身自由 4、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5、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6、住宅不受侵犯 7、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当堂演练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 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 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 独立思考 学生回答 】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代表回答7.板书设计(板书完整里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 公民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 2.人身自由 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4.其他权利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关注作业的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发挥作业对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 背诵知识点 完成练习册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特色学习资源或技术手段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能够为教育活动提供帮助,以更加有效、有趣的方式传授课程知识的现代技术。这些特色学习资源或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改变常规的教学模式,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如可视化学习,多媒体技术,交互式学习,游戏化学习等等。这样的技术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最后,这些特色学习资源或技术手段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发挥作用?有许多学校正在使用各种特色学习资源或技术手段,以加深学习者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0.教学反思与改进(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改进设想)11.学习评价设计(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价值现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过程性评价要适量、适度,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