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27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唯物史观】概括新航路开辟后全球人口流动迁徙的趋势,运用相关史实说明全球物种交换的基本状况并分析其影响。
【时空观念】识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理解太平洋贸易中的中日丝银贸易与中菲墨之间的马尼拉航线,探讨明清时期白银流入中国的影响。
【历史解释】认识掌握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早期殖民扩张的表现和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从历史情景中体验新航路开辟引起的人类历史的重大变革,感悟人类历史的多元性、共容性,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一)人口迁移
材料:15世纪末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欧洲与美洲之间开辟了新航线。他们在美洲创建种植园,开发金银矿,由于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殖民者于是将贪婪的目光投向未开化非洲大陆。
——《近代与现代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变化特点》
1.欧洲人向美洲移民:
2.非洲人向美洲移民:
族群混合度高
2017年巴西人口种族构成 白种人 53.74%
黑种人 6.21%
黄种人和印第安人等 1.6%
黑白混血种人 38.45%
殖民掠夺
奴隶贩卖
(二)物种交换
(二)物种交换
欧亚 → 美洲 美洲 → 世界
植物
动物
小麦、燕麦、大麦、 裸麦、橄榄、葡萄等
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等
马、牛、猪、羊、鸡等
小龙虾、羊驼、火鸡、豚鼠等
材料:到清末,两湖玉米耕地面积为一万顷(1百万亩),番薯耕地面积为一万八千顷(1.8 百方亩),以0.6石的玉米单产和6石的番薯单产计,清末两湖每年可产玉米60万石左右,番薯1080万石左右,合计增加粮食1100多万石左右。
——曹玲《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传播及其影响研究》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二)物种交换
材料:湖南一省,半山半水。至于深山穷谷,地气较迟,全赖包谷、薯、芋、杂粮为生。
——[清]《陶文毅公全集)卷9
材料:自皖民开种包芦以来,沙土倾泻溪竭,填塞河流,绝水利之源。
——道光《徽州府志》卷4、5
依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玉米传入的影响的理解。
(三)疾病传播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三)疾病传播
材料:伊斯帕尼奥拉岛的印第安人口,从哥伦布于1492年到达时的800万左右减少到1535年的零。
——【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英国人把沾染天花病毒的衣物、被子送给印第安人
天花病毒让整个南美洲人口减少了75%
患天花的印第安人
1.造成原住民的死亡
2.原有社会的解体
3.欧洲人在美洲迅速建立起殖民统治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全球海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逐渐形成多海域贸易(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齐头并进的态势。
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
比较新航路开辟前后的世界贸易图,分析全球贸易网络有什么变化?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大西洋贸易
罪恶的三角贸易
概况
出程:
中程:
归程:
欧洲到非洲(纺织品、枪支和手工业制品换取非洲黑人)
非洲到美洲(贩卖奴隶)
美洲到欧洲(贵金属、蔗糖、烟草、可可等)
影响
根据美国学者杜波依斯的估计,16世纪运入美洲的黑人约90万,17世纪为275万,18世纪为700万,19世纪为400万,共计1500万,加上掳掠和海上运输过程中的高死亡率,奴隶贸易使非洲总共损失了大约5000-6000万人口。
——王觉非《欧洲五百年史》
对非洲:
丧失大量劳动力,造成非洲长期落后
对美洲:
为美洲的开发提供劳动力;改变美洲的族群结构
对欧洲:
促进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世界:
加强欧亚非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印度洋贸易
澳门
果阿
变化:
欧洲商人(葡萄牙为主)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优势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太平洋贸易
区域 主导国家 贸易线路及主要货物 特点
太平洋 葡萄牙 线路①:中国澳门(生丝、瓷器)—印度果阿—欧洲(白银)—中国 线路②:中国(生丝)—澳门—日本(白银)—中国 ①贸易线路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
②澳门为主要中转站
③白银基本流入中国
西班牙 中国(生丝、丝绸、棉布、瓷器等)—菲律宾马尼拉中转—墨西哥(白银)—菲律宾马尼拉—中国 ①马尼拉大帆船
②白银基本流入中国
白银大量流入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变化?
材料1:梁方仲认为正因为国外白银的大量流入,“我们亦可以知道一条鞭法得以用银普遍的缴纳的缘故”,这就是说白银的流入满足了财政白银化的需要。
——整理自《梁方仲文集》
材料2:白银的流入还促进了国内市场的发展。因为农民缴税不能缴实物,而要到市场上把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卖掉,换成银子。
——吴承明《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
赋税改革
农产品商品化
白银货币化
商品经济发展
促进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进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小结
欧洲
中国
美洲
果阿
澳门
马尼拉
丝、瓷
丝、瓷
丝、瓷
丝、瓷
丝、瓷
日本
白银
生丝
非洲
印度洋贸易
太平洋贸易
大西洋贸易
大西洋贸易
大西洋贸易
葡萄牙
西班牙
出程
归程
中程
白银
白银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早期殖民扩张
是指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即工业革命以前的欧洲列强在亚、非、拉美的侵略扩张活动,当时的殖民国家主要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最先进行殖民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资本原始积累
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通过暴力等非正当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使生产资料聚集在少数人手里的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的前提和起点,但资本原始积累不等于资本积累,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而积累的过程叫做资本积累
三、早期的殖民扩张
(一)世界殖民霸主的角逐
- 15世纪
- 16世纪
- 17世纪
- 18世纪
- 19世纪
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揭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
葡萄牙
西班牙
荷兰
(海上马车夫)
英国
(日不落帝国)
三、早期的殖民扩张
(一)世界殖民霸主的角逐
2、具体表现
西班牙与葡萄牙在新世界财富归属上针锋相对,基督世界有爆发灾难性战争的威胁,为阻止此事态,天主教会介入仲裁。
实质:教皇子午线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
(1)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扩张
“黄金漏斗”西葡掠夺的贵金属没有转化为资本,而是用于奢侈消费,最终落后于他国,所以两国迅速崛起又很快衰落。
三、早期的殖民扩张
(一)世界殖民霸主的角逐
2、具体表现
(1)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扩张
葡萄牙:教皇子午线的划分,使葡萄牙的殖民活动主要集中在非洲和亚洲。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建立了几十个殖民据点和商站。(16世纪)
三、早期的殖民扩张
(一)世界殖民霸主的角逐
2、具体表现
(1)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扩张
西班牙:教皇子午线的划分,使西班牙的殖民活动主要集中在美洲和欧洲。殖民侵略以美洲为主,除巴西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以及亚洲的菲律宾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6世纪)
三、早期的殖民扩张
(一)世界殖民霸主的角逐
2、具体表现
1648 年西班牙在《威斯特发里亚条约》中正式承认荷兰独立。荷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荷兰殖民活动的特点:组建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开展商业竞争和拓展殖民地
(2)荷兰
荷兰商船多达万艘,遍航世界各大海洋,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三、早期的殖民扩张
(一)世界殖民霸主的角逐
2、具体表现
(3)英国
16世纪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工商业文明战胜农业文明 1588年
17世纪中后期打败荷兰:(三次英荷战争)工业资本主义(手工业)战胜商业资本主义
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1756—1763 “七年战争”)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专制制度
三、早期的殖民扩张
黄金漏斗的兴衰: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
后来居上的主角:17世纪荷、英、法。
日不落帝国称霸:18世纪英。
争夺世界市场的海外贸易与争夺殖民霸权的武装战争同步进行
(一)世界殖民霸主的角逐
三、早期的殖民扩张
(二)殖民掠夺的影响
1、对美洲、非洲、亚洲等殖民地
破坏性:
①美洲:掠夺金银、原料和印第安人被大量屠杀,美洲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
②非洲:(非洲人在很多三角贸易中成为奴隶)黑奴贸易,丧失了大批的精壮劳动力,制约了非洲的发展
③亚洲的古老帝国也受到冲击:殖民侵略、殖民据点和商业垄断(中国)
建设性:客观上带来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阿兹特克王国的天花感染者
运送黑奴的船只
三、早期的殖民扩张
(二)殖民掠夺的影响
2、对欧洲的影响
(1)革命因素:新航路的开辟,给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新的活动场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拓展,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三、早期的殖民扩张
(二)殖民掠夺的影响
2、对欧洲的影响
商业革命
第一家股份公司
—荷兰东印度公司
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①商业贸易:商业贸易大扩张使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
②经营方式: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商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③贸易中心: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法国、荷兰等新的商业强国崛起
三、早期的殖民扩张
(二)殖民掠夺的影响
2、对欧洲的影响
价格革命
价格革命实际上也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一种经济手段
三、早期的殖民扩张
(二)殖民掠夺的影响
3、对世界的影响
大发现、大航海、大探险时代全面交往的结果之一,是国际劳动分工首次大规模地在人类历史上形成,世界由此逐步变成一个“经济单位”;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劳动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并愈益倾全力于工业产出。世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给西欧带来无限的经济利益。西欧是世界贸易的指挥者和受益者。他们从奴隶贸易、甘蔗及烟草种植业以及东方贸易中获取最大的利润。最重要的是,新的全球贸易刺激了欧洲经济,正是在这个时期,欧洲在世界经济中跃居先进地位。而且,海路畅通所促成的全面交往除了物质文明以外,还有思想、制度、观念、宗教、文艺、科技等精神文明。
——萧国亮、隋福民编著:《世界经济史》
三、早期的殖民扩张
(二)殖民掠夺的影响
3、对世界的影响:改变世界格局,人类社会进入大变革时代。
①它打破了人类相对隔绝的状态,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文明发生碰撞并开始交融;世界观念也逐步确立起来。
②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初步发展;
③大大拉开了东西方历史进程的差距,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
④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
三、早期的殖民扩张
在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年的纪念日,美国一位印第安人领袖谴责说:“哥伦布是欧洲的英雄,美洲的强盗!!!”
美洲的谴责
非洲国家普遍认为,欧洲的殖民主义和奴隶制度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这是造成非洲贫穷和落后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欧洲国家应向非洲进行道歉并赔偿损失。
非洲的愤怒
欧洲的回避
在整个欧美社会,殖民主义的阴暗面被小心翼翼地回避着、淡化着,它总体上仍是一段值得夸耀的光荣史和冒险史,早期的殖民者也仍是被广泛传诵的英雄。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英)狄更斯
你怎么看?
近代工业文明在欧洲最先产生,并由欧洲向四周、向东方扩张,使世界各个地区都卷入资本主义旋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这样,全世界在经济内涵上走向了真正的整体性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