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上册2.6《我的家庭贡献和责任》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2.6《我的家庭贡献和责任》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教材分析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是统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共有两个话题,本节课学习的是第一个话题《我的家庭贡献》,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自己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对家庭也要有自己的贡献,知道怎样为家庭做贡献,旨在引导学生体会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重要性,有为家庭作贡献的意识和行动。
学情分析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当谈及“贡献”时,会认为“贡献”与他们无关,自己的年龄小,没有能力做大事,更不能赚钱等等,所以他们做不了什么贡献。由于孩子对“贡献”的片面认知和对自己能力的低估,很少想到为家里去做贡献。学生虽然是四年级了,但是他们大都倍受家人的宠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的情况下,看到父母很累,也想为家里做点什么,但又不知道怎么做。在日常生活中更不知道自己为家庭能做什么贡献。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帮助引导学生作为家庭的一员,知道并学会怎样为家庭做贡献。
教学目标 1. 让他们明白孩子对家庭也有自己的贡献。2. 懂得家庭家人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就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3. 学会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做贡献。4. 知道孩子是维系家庭的“亲情纽带”。
重点难点 1.让学生懂得家庭家人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就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2.学会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做贡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1.观看视频《男孩和苹果树的故事》。并讨论:A.你觉得男孩和树的关系,有点像谁和谁的关系呢?B.你是怎么看待小男孩的做法的?从故事当中,你知道了一个怎样的道理?讨论后小结: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了向父母索取、向家人索取、向家庭索取,但是却忘了,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的重要成员,家庭的幸福需要每个人作出贡献。作为孩子,我们对家庭也要有自己的贡献。2.理解“贡献”A.同学们,说起“贡献”这两个字你会想到什么?B.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对家庭的贡献有哪些呢?小结:C.看来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对家庭有贡献。家庭中的每位成员都很重要,家庭的幸福需要每个人作出贡献,作为孩子,我们对家庭也要有自己的贡献。活动一:每个人都对家庭有贡献1.谈话:周末晚上,秦朗家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主题是每个人的家庭贡献。2.读文。3.思考:在秦朗的爸爸妈妈眼里,秦朗对家庭的贡献是什么呢?从中,你有什么感悟?4. 结合生活实际,生同桌交流自己对家庭的贡献有哪些呢?5. 师小结: 看来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对家庭有贡献。家庭中的每位成员都很重要,家庭的幸福需要每个人作出贡献,作为孩子,我们对家庭也要有自己的贡献。设计意图:从刚才对“贡献”一词的理解到秦朗的家庭会议后的感悟。孩子们茅塞顿开,在平时生活中,他们都有过大大小小的贡献,只是不知道…… 此环节开启了孩子回望生活中的那些年、那些事……活动二:你的故事我愿意听1.观察图片,讨论:漫画中的家庭是怎样的家庭?这是你心目中幸福的家庭吗?2.结合课本三个小故事,交流你心中的幸福家庭是怎样的?3.用列举的4个“爱心小举动”引导学生懂得贡献才能有幸福的家庭。4. 小小诸葛亮:请你再说说,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当爸爸妈妈生病的时候,我会……当爸爸妈妈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会……当爸爸妈妈工作一天回到家,我会……当爸爸妈妈吵架了,我会……5.小结:是呀!家庭中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家人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就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 设计意图:从教材到联系生活实际,同学们在分享、聆听的过程中,渐渐明白原来生活中的点滴事情都能体现家人之间互爱互助的温暖。这些平凡中的小事都是对家庭的贡献。活动三:我是家庭创意王1.阅读课本秦朗的三个创意“金点子”。2.引导学生思考并同桌交流:你们家是不是也缺少什么?让我们开动脑筋,给家里出些“好点子”吧!3.小结:作为家中的一员,尽管我们能力有限,但是,也可以为家庭事务出主意,为家庭出谋划策,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作贡献!设计意图:“金点子”环节就是想让孩子关注家庭,为家庭的事务出主意,这样孩子就更明确自己为家庭该做什么、能做什么?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做贡献。活动四:我的家庭“小妙招”常听大人们说:孩子是维系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纽带。相信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或听过类似家庭任务袋中问题。(出示教材P45“家庭任务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想想能用哪些“小妙招”去解决。2.出示活动要求。A.可采用任务条的任务,也可以选取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B. 小组选取自己喜爱的汇报形式。如:表演、对话……3.汇报交流。4.小结:平时总是听大人说,都是为了孩子,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明白,其实孩子也能帮助大人。做好家庭的情感纽带,就是对家庭的贡献。明确“贡献”: 读:贡献有时是一句体贴的问候。有时是餐桌上一句简单的“真好吃” 。有时是进门时对亲人的一个灿烂微笑。有时是卷子上一次又一次的进步。 有时是父母病床前的一杯温开水……学会付出和贡献吧,因为爱就在我们身边。 结合板书总结:想必这节课,大家一定收获很多吧!原来家人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为家庭出谋划策,做家庭的情感纽带,就是我们对家庭的贡献! 拓展延伸 咱们的班级是“家”吗?咱们的学校是“家”吗?咱们的多伦是“家”吗?咱们的国家是“家”吗?这都是我们的家,以后我们要努力学习,只有掌握了真正的本领,就能为“家”作贡献!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对孩子认知的提升,让孩子感受我们无论身处自己的小家、集体的家还是咱们的国家,我们都能作出贡献!
板书设计 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 6.我的家庭贡献 为家庭出谋划策 做家庭的情感纽带
作业设计 预习第二课时《我的家庭责任》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活动安排主要围绕"我的家庭贡献"这一主题展开,循序渐进地推进活动实施。教学内容紧扣教材文本,紧贴学生生活.在教学中有目标、有层次地完成活动。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成员各有贡献,再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家庭贡献,同时对这些家庭责献加以分辨取舍,进而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为家庭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步步打开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走向实践,击破教学难点。本节课还设计了一组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可以为家庭作贡献,为学生学以致用创造了条件。在"家庭任务袋"活动环节,如能留足时间让学生深入讨论,活动的效果可能会更好。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经验,注重学生的现场生成,使课堂真正变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与对话,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这只是我的粗浅总结,不妥之处,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