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习项目一 感受声音的每个瞬间 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习项目一 感受声音的每个瞬间 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学习项目 一
感受
声音的每个瞬间
  聆听音乐,说一说
  这段音乐给你们带来怎样的感受。
  音乐的情绪是如何表现得?
哀愁、哀怨
汉宫秋月
古筝独奏
《汉宫秋月》是著名的十大古曲之一,但乐曲的历史并不长。原为崇明派琵琶曲,乐曲要表达的主题不是很具体。不少相关文章对此曲解题时都模糊地称,此曲旨在唤起人们对受压迫宫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具有很深的艺术感染力。
有的文章称,此曲细致地刻画了宫女面对秋夜明月,内心无限惆怅,流露出在深宫中的哀怨与寂寥。
初听音乐
全神贯注聆听每个音的音头、音腹、音尾,感受音乐的细微变化。
提示
关注动态谱中的演奏记号、音符、节奏等!
音腹
音尾
音头



力度变化丰富
起音速度有别
如:音头力度强可表达宫女沉重叹息,起音速度慢可以营造出一种悠长、静谧的氛围。
音色古朴淡雅
音高细微变化
在表达宫女内心的哀怨和惆怅时,通过按弦使音高微微降低,产生一种下滑的音感,如同宫女的叹息声。
余韵悠长缠绵
收束方式多样
如:声音缓缓消逝,仿佛宫女的思绪还在空气中萦绕,久久不散。音尾干净利落,突然终止,表现出一种果断或无奈的情绪;渐弱的方式收束,使声音逐渐消逝,营造出一种意犹未尽、绵绵不绝的情感效果。
拓展
古筝常用符号
《汉宫秋月》演奏符号(表情)合适的运用与表达
期盼与挣扎
失落与无奈
情感波动和爆发
孤独与哀怨
拓展
古筝常用指法
古筝演奏中右手主要负责弹奏出音,左手主要负责对弦进行按、滑等操作来改变音高和音色。
音腹
音尾
音头



关注音头、音腹、音尾,全面感知音符从起始到结束的完整状态,准确把握每个音的发声特点、响度变化及音色过渡,从而更敏锐地察觉乐曲的节奏、力度与情感起伏,能提升我们对音乐细节的鉴赏力,更好地理解和诠释音乐作品。
单击输入标题
小组讨论
说一说你对“听到”与“聆听”的理解,与同学交流这两个词在音乐欣赏中的异同。
“听到”是耳朵接收声音的基础生理反应,比较被动,大脑参与度低,比如在嘈杂环境中听到各种声音,但不会深入思考。
“聆听”则是主动、专注且用心感受声音的行为,会思考声音传达的内容与情感,像聆听音乐会时全神贯注。
在音乐欣赏中,二者相同点在于都是听觉基础,都能获取音乐基本信息,如旋律、节奏。不同点是,“听到”被动,对音乐感受浅,注意力不集中;“聆听”主动,能深入理解音乐内涵、情感,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 。
单击输入标题
对比欣赏
聆听钢琴独奏《汉宫秋月》,体会其与古筝演奏版本的不同韵味。
音色特点
古筝: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其音色清脆、明亮且富有颗粒感。古筝独特的音色能够很好地表现出那种细腻、哀怨的情感。
钢琴:钢琴作为 “乐器之王”,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多样。钢琴的音色更加浑厚、饱满,能够营造出一种宏大且深沉的氛围。
情感表达
古筝:由于其音色和演奏技巧的特点,更侧重于细腻地刻画宫女内心的孤独、哀怨和无奈。
钢琴:凭借其强大的表现力,还能够展现出一种更为宏大的历史感和悲剧色彩。通过丰富的和声和音色变化,可以让听众感受到宫廷生活的压抑以及历史的沧桑变迁,情感表达更加深沉和复杂。
胡笳十八拍
管子独奏
管子
筚篥(bì lì),也称管子。中国传统双簧管乐器,即觱篥 。多用于军中和民间音乐。流行于我国各地,为汉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等多民族所喜爱。
管子的音色响亮、清脆、个性强,音量大,模仿和表现力很强。这种乐器用途广,多用于地方戏曲、民间管乐合奏、寺院音乐等。
作品介绍
《胡笳十八拍》的创作者据说是东汉才女蔡文姬。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蔡文姬被匈奴掳走,在塞外生活了十二年,后来曹操花重金把她赎回。归汉途中,她将自己的悲惨遭遇、思乡之情、与孩子分离的痛苦,都融入到了这首曲子里。
《胡笳十八拍》分成十八个段落,就像十八个小故事,一段一段地诉说着蔡文姬的人生。从她感叹生逢乱世,到在塞外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再到最后归汉时和孩子分别的肝肠寸断,每个段落都饱含深情。
胡笳十八拍
作品欣赏
中国音乐
的韵味
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调式体系,使旋律具有古朴、典雅的气质羽调式常带有一种哀怨、忧伤的色彩,与《胡笳十八拍》中蔡文姬悲苦的心境相契合,通过管子的演奏,将这种情感渲染得淋漓尽致。
《胡笳十八拍》本身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管子的演奏通过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将这种文化内涵转化为具体的音乐意境。听众在聆听时,仿佛能看到塞外的风沙、蔡文姬的哀怨面容,感受到古代文人那种深沉的家国之思和人生感慨,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 “音中有画,画中有情” 的审美追求。
管子作为中国传统吹管乐器,其独特的音色本身就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传统调式音阶
民族乐器特色
文化内涵与意境
音色对比
单簧管的音色浓厚、丰满,带有一些暗沉的色彩
管子音色响亮、清脆、个性强,音量大,模仿和表现力很强。
单簧管
视唱
旋律片
鹧鸪飞
笛子独奏
鹧鸪飞是江南笛曲的主要代表曲目之一,原是湖南民间乐曲,乐谱最早见于1926年严固凡编写的《中国雅乐集》,该书所载《鹧鸪飞》的解题是:“箫,小工调。本曲不宜用笛,最好用声音较低的乐器,似乎幽雅动听。”但是以后此曲以丝竹乐合奏、箫独奏等多种形式在江南流行开来,用笛子演奏的版本反而成为此种名曲。该曲历经多位民族音乐大师的改编,其中尤以陆春龄先生和赵松庭先生改编的版本为佼佼者,陆春龄先生改编的版本更是被誉为笛子十大名曲之一。
作品介绍
鹧 鸪 飞
中国魔笛
陆春龄(1921年9月14日—2018年5月22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笛子演奏者。
中国笛子演奏与作曲的杰出代表,有“中国魔笛”之美誉。他不仅是南方笛派的重要人物,更是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江南丝竹的代表性传人。
陆春龄是我国灌制唱片,录制音带最多的笛子演奏家。
你有怎样的体验?
画面感十足
乐曲起始长音配合颤音和力度变化,展现鹧鸪振翅;中段气息控制下的强弱对比,呈现其翱翔姿态;结尾渐轻的虚指颤音,描绘它飞向远方,宛如一部动态纪录片。
情感共鸣强烈
慢板抒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快板活泼,激发对自由的追逐,唤起听众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期待。
江南韵味浓郁
陆春龄发挥南方曲笛特色,运用多种技巧润饰曲调,独特的节奏处理,尽显江南丝竹韵味,让听众仿若置身江南水乡。
艺术享受深刻
作为笛子宗师,陆春龄高超技艺让简单音符蕴含神奇,将乐曲层次、对比展现得淋漓尽致,带来心灵洗礼般的艺术享受。
音乐
演奏记号
常用记号
颤音
倚音
春 游
学堂乐歌
清末明初之时,在中国各地 新式学校 的音乐课程中所学习传唱的一些 原创歌曲。
这些歌曲多以简谱记谱,曲调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外国曲子,填上中国歌词。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歌曲的速度是什么?
中板 中速
旋律有何特点?
起伏较小,同头换尾
左右右 左右右
优美的 欢快的
左右右 左右右
哒 - 哒 哒 - 哒
我国第一部三声部合唱作品——《春游》
思考与讨论
为什么在音乐厅欣赏音乐时要保持安静
1. 声学效果
声音传播:音乐厅经过特殊设计,以优化声音的传播和反射。任何额外的噪音都会干扰音乐的清晰度和纯净度。
动态范围:音乐作品通常包含从极弱到极强的动态变化。安静的环境有助于听众捕捉到这些细微的变化。
2. 尊重表演者
专注力:音乐家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来呈现完美的表演。噪音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影响演出质量。
情感表达:音乐不仅仅是音符的排列,更是情感的传达。安静的环境有助于音乐家更好地表达情感。
3. 尊重其他观众
集体体验:音乐会是一种集体活动,每个观众都有权利享受不受干扰的音乐体验。噪音会影响他人的欣赏体验。
沉浸感:安静的环境有助于观众更好地沉浸在音乐中,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和故事。
4.……
总 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