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项目二音乐为什么让人浮想联翩 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项目二音乐为什么让人浮想联翩 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45张PPT)
第 二 单 元
第二节 音乐为什么让人浮想联翩
——音乐表现的可能与限度
板块一 引入
记得上节课这页PPT吗?
音乐真的不能表现美术性、文学性内容吗?
请 听……
1)险峻的高山
2)清澈的小溪
3)秀丽的田园
4)汹涌的大海
第一首乐曲
第二首乐曲




以觉得音乐表现了以下四个场景中的哪个?
先看3个无声音的视频,
请 听
A)
B)









再听3段无画面的音乐,
你觉得哪段音乐适为哪个视频配乐
C)



先看3个无声音的视频,
请 听
A)
B)









再听3段无画面的音乐,
你觉得哪段音乐适为哪个视频配乐
C)



我们来听听配上音乐的视频效果……
听听AI配的音乐!
请讨论……
板块二 联觉的原理
联觉理论
音乐为什么能让人“浮想联翩”?
让我们来了解
为什么我们会有如此一致的感受?
从两块糖开始讲起……
巧克力
薄荷糖
味觉
听觉
联觉
低音
高音
什么是“联觉”?
听觉










低音
高音
薄荷糖
巧克力


凉爽
闷热
暗色
亮色
真丝
羊绒
连连看……
联觉
一种感觉引起其它感官反应的心理现象。
为“社会经纬”、“法制进行时”节目选片头曲
第二个音乐片段
第一个音乐片段


NEXT
让我们当一次“配乐人”!
如果你来为两个电视栏目选片头曲,你会怎么选?
是人皆共有的基本感觉
联觉
我们需要的是关注这种感觉!
用这种联觉去体验艺术的表现性!
以下活动不要占很长时间,建议同学在下面有个基本判断,
老师抽查几个,然后就进入下一个板块。






兴奋
快乐
积极
向上
抑郁
哀伤
消沉
深沉










火烫

敏捷
灵巧
迟缓
笨拙
温暖
冰凉
丝滑
毛绒

……
……
……
……
……
……
……
……








激烈
平和


动荡
平静


……
……
……
……
……
……
开阔


宽广
开阔
狭隘
抑制
安静
兴奋
急躁
快速
徐缓
动荡
平静
稳重
端庄
……
……
……
……
……
……
舒畅
狭窄
拥挤
局促


开放
拘谨
激动
俏皮
轻狂

刚烈
柔和

急躁
突兀

柔和

可怕
有害


……
……
……
……
……
生硬
柔弱
和缓
生硬
犹豫
迟缓
坚决
果断
有益
可爱
紧张
反差
柔和
松弛
危害
满足
渴望
期待
享受
……
……
……
……
混杂
复杂
竞争
期待
流畅
拧巴
纯净
生硬
流畅
自然
单纯
和谐
和谐
有益
如愿
善良
板块三 实战激活你的联觉感
以下练习,老师把握时间,选择材料
江 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板块四 实战:用联觉感受音乐的表现
中国民歌《小白菜》
“联觉”是人类的基本感觉规律。
NEXT
为什么说“音乐是世界的语言”?
【波】肖邦
《葬礼进行曲》
【俄】理姆斯基·科萨克夫
《野蜂飞舞》
【挪】格里格
《蝴蝶》
vs
哪首表现“野蜂”,
哪首表现“蝴蝶”
洪常青
南霸天
vs
哪个是英雄?
哪个是 恶霸?
洪常青就义是的主题旋律变化
舞剧《红色娘子军》
总结:联觉搭建了作曲家的表现意图与欣赏者的感受理解之间的桥梁
联觉
作曲家
欣赏者
表现意图
理解感受
NEXT
板块四 音乐表现的限度
那么,什么东西音乐能表现,
什么东西音乐不能表现?
什么样的音乐会让人“浮想联翩”,
什么样的音乐“什么都想不到”呢?
从作品角度看,
有准确、持续、稳定联觉对应关系的:“能听懂”
没有联觉对应关系、 对应关系不明确、不稳定, 就“听不懂“
比如前面那些例子……
比如以下面例子为代表的大量音乐作品……
对这样的音乐,就是“音乐何需‘懂’了”!
【德】J.S.巴赫:《二部创意曲 No.1》
明确、具体的视觉对象
由于音乐表现各种东西要通过联觉的渠道,
凡是不能与音乐的音响形成持续稳定联觉对应关系的东西,
音乐都不能直接表现!
比如“家具”“水果”“长相”……
纯理性的抽象概念
比如“博爱” “平等” “经济”“政策”
“在一个阳光和煦的早晨,一个美国人漫步去爱丽舍广场,……走过一家敞了门的咖啡馆……这位美国人过了河,坐在‘左岸咖啡馆’的露天席上……”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迪姆斯·泰勒(Deems Taylor)应作曲家本人之约,为《一个美国人在巴黎》首演节目单所写的解说词。
——
【美】格什温
早晨
美国人
漫步
爱丽舍广场
敞了门的咖啡馆
过了河
左岸咖啡馆
露天席
请勾选你在音乐中能够感觉到、联想到的:
《合壁@器爨.com》
《佛跳墙》
《天空下的陀螺》
《纸的时代》
《yazi的梦想》
《超越时光》
古曲《浔阳琵琶》中,10个段落分别被命名为:
“夕阳萧鼓”
“花蕊散回风”
“关山临却月”
“临水斜阳”
“枫荻秋声”
“巫峡千寻”
“箫声红树里”
“临水晚眺”
“渔舟唱晚”
“夕阳影里一归舟”。
转引自《传统民族器乐曲欣赏》,李民雄,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P.136
请判断以下标题是否能够被听众“听出来”勾选你的判断
能 不能
能 不能
能 不能
能 不能
能 不能
能 不能
能 不能
能 不能
能 不能
能 不能
能 不能
能 不能
能 不能
能 不能
能 不能
能 不能
小组讨论:
1.如果一首音乐作品什么都“听不出来”,该怎么办?
2.如果标题、乐曲解释“听不出来”是什么原因?该如何应对?
很多作品标题与乐曲解说你听不出来,
不是你的错——是解说的内容音乐表现不了!
许多“乐曲解说”都是个人的联想!
小提醒:
A)
课后作业:
1.如下面这首词,你觉得哪个版本的音乐配得接近词的思想与情感?为什么?——从联觉C系角度分析一下。
B)
2.对比下面这三句词的配乐——从联觉对应关系角度分析一下,谈谈你由此想到了什么?
A)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