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习项目一 音乐从振动开始 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习项目一 音乐从振动开始 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第 一 单 元
上课前先听一首歌——记住框中的两句一会儿用
第 一 节 音乐从振动开始
引言:一切对音乐的感受都基于物理振动产生的听觉感受
赞叹人类的听觉系统吧!
我们的听觉系统如此精密,要注意保护好它哟!
1.看不见的空气在振动
2.进入耳朵以后……
激励源
振动体
介质
接收器
产生听觉感受、影响听觉体验的条件与环节
拨动
琴弦——弹拨乐器
空气
液体
固体
陆上动物听觉系统
琴弦——弓弦乐器
膜、体——打击乐器
管子——吹管乐器
声带——声乐
磨擦
敲击
气流
连连看
还有什么介质?
还有哪里的动物?
水下动物听觉系统
共振
反射/投射
乐器的材质
乐器结构
乐器结构
口鼻腔形态
这是技术训练的关键!
这是乐器制造的关键
蛇、蜘蛛的振动感知!
思考:那算是他们的听觉吗?
口鼻腔形态
5大音乐表现基本要素的物理特征
声音的5种听觉属性
每次振动产生的声音都包含以下5 种基本听觉属性,
这也就是“五大音乐表现基本要素”
把一个声音的波型图放大,直到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次振动的样子
音高
频率
幅度
时间
波形
音强
音长
音色
高—————————低
强/大——————弱/小
长、慢—————短、快
紧张、粗糙、躁————松弛、协和、圆润……
乐理概念
物理振动
下面分别解释……
判断一下,哪个音会是硬的,哪个音是“柔的”
包络
发音
起音急——硬
起音缓——柔
一、音高——振动频率决定的听觉属性
什么影响振动频率
音高










观察乐器的形态你发现了什么?
点击视频,看人声的发音原理
猜一猜,谁的声音高,
谁的声音低
为什么高个可能是高音,矮个可能是低音?
试一试:你能唱多高
你能唱多低
按高低的擅长,把学生分为高声部组,与低声部组。
高声部组,挑战本组高音的极限
低声部组,挑战本组低音的极限
问题:
如何在音色可控的前提下,唱出尽量高的音?
如果在音量可控的前提下,唱出尽量低的音?
你能一个人录出一首合唱曲吗?
试一试!
两组比赛:
用声带振动的方法发音:
挑战最小声:看哪组唱得声音更小,还能让人听清
挑战最大声:看哪组唱得声音更响,
注意:
1)要带音高唱,保持音准,
2)“大”声不是“高”声,不是喊。
窍门——要放松,气息支撑,放松喉头下放。


三、音长——振动时长决定的听觉属性
回忆小学学习内容:请指出哪些乐器能发出长音——线状声音,
哪些乐器声音发出后,就不开始衰减,无法人为延长——点状声音
管乐可以吹多长的声音?
人声能唱出多长的声音?
弓弦乐器如何奏出点状声音?
管乐如何吹出点状声音
注意:轮指奏出的是“虚线”
想想,怎么让“点状”声音乐器奏出长音线条?
“轮指”(弹拨乐)
“滚奏”(打击乐器)
小组比赛:
设计哪些音用短促的跳音,哪音要尽量长!
把设计标在乐谱上。然后唱出来。
小组比赛:
哪组能够把“造”唱得尽量长!看哪组更长!
——思考:如何加强气息支撑?
跳音
保持时值
延长
四、音色——振动波型决定的听觉属性
不同的乐器(人声),因材质不同,结构不同,振动状态等因素的不同,导致听觉特征的差异,我们把这种听觉上的特征称为“音色”。
注意:
音色——是音的特色,
不是音的颜色!
听觉的声音不能带来视觉的“色调感”。
自残
人声是音色最丰富的“乐器”!!
嗓音“变色龙”——你能做配音演员吗?
想一想:
一、如何让自己的音色统二、如何让小组的唱歌的音色统一?
试一试,大家都用有一点“漏气”的音色唱合唱。
人声更难的是保持音色的统一!
请你描述一下两种筝的音色差异……
自残
五、发音——振动包络形态决定的听觉属性
把每个折返点连接成一个曲线,
这条曲线的形状就叫“包络”。
观察钢尺前部摆动的幅度变化……
我们把ADSR过程称为“发音”(Articulation)
什么是包络(Envelope)?
通过感受“发力”理解“发音”
现在请你像指挥一样自然伸出双手,然后想象一件事、一个人、一种情绪状态,用你的双手的抓手“发力”表现这样感觉。
现在请你想象一件事,用你的双手做出一个“音”
请其它同学猜,你的情绪状态。再猜你心里想到的是什么?
看一看大家猜的内容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用一个手指轻轻按在桌面上,假定你的手指下面有一个记录压力与时间的仪器。
当你听到一个词时,你就带着这个词给你的感觉,把手指往下压,体验你压手指的力度与速度。


愤怒
你发力的“包络”是不是这样的?
听上去“硬”的声音,起音速度急。
5
“发音”——包络形态
我们把AD合在一起称为“音头”中间持续S的过程称为“音腹”,把R消逝的过程称为“音尾”。其中音头与音尾的状态是影响音乐“表情”的关键。
“头急尾短”会产生坚定、有力的感觉,
“头缓尾长”会产生柔和、舒缓的感觉。
判断一下,哪个音会是硬的,哪个音是“柔的”
起音急——硬
起音缓——柔
决定“坚定有力”的不是“力度”,
而是发音!
不是“强音”,而是“头急尾短”!
Emil Gilels
Clifford Curzon
贝多芬《英雄变奏曲》哪个版本更“硬朗”
马斯涅《沉思》哪个版本更“温柔”
郑京和
B)Ivry Gitlis
想象一下这个版本音的包络形态
想象一下这个版本音的包络形态
拉威尔:《帕凡舞——为死去的公主而作》哪个版本更“悲伤”
Werner Haas
Lado Perlemuter的演奏
六、5大音乐表现基本要素
1.音高——振动频率决定的声音听觉属性
2.力度——振动幅度决定的声音听觉属性
3.速度——振动时长决定的声音听觉属性
4.音色——振动波形决定的声音听觉属性
5.发音——振动包络决定的声音听觉属性
他们是音乐艺术最小不可分的属性,
所以说他们是“音乐表现基本要素”
说话的语音“语气”也是这五个“基本要素”决定的。试一试说同一个词,每次保持4种属性不变,调整其中一个属性,感受语气中的情绪、情感特征。
以上声音的4 种基本物理属性,加上发音过程的包络特征共同形成了音乐的5大音乐表现基本要素,它们的特征决定着音乐的表现,只要它们的性质发生变化,音乐的表现性就会发生变化!所谓“音乐处理”最终就是落实到这5大基本要素上。
听歌学唱《游击队之歌》
学唱《游击队之歌》尝试调整5大音乐表现基本要素:
音高——在不同高度上唱,
力度——对比不同音量的感觉,
速度——对比不同速度的感觉,
音色——对比不同音色的变化,
发音——对比头急尾短,与头缓尾长的感觉。
找到最佳的音乐处理方案
作业:课下把此歌自己的声部唱熟。
作业:课下把此歌自己的声部唱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