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历史5月模拟押题卷(宁夏卷)02(原卷版+解答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中考历史5月模拟押题卷(宁夏卷)02(原卷版+解答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年中考历史5月模拟押题卷(宁夏卷)02(解答版)
(满分:45分 时间:30分钟)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得分
答案 B A A A B B D D C A D C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诗人张籍在《凉州词》中,采用以声传影的艺术手法,描述了一支商队经由河西走廊前往西域的画面。这一画面反映的是(B)
A.蒙恬北击匈奴 B.丝绸之路贸易
C.玄奘西行天竺 D.甘肃行省设置
2.下表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呈现的一个探究成果,可以推断该小组探究的主题是中国古代(A)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汉代的耧车 唐朝的曲辕犁 宋朝的秧马
A.农业用具的创新 B.交通工具的演变
C.社会习俗的变化 D.纺织技术的进步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当清朝的主要力量应付来自东南海疆的英法联军时,俄国趁火打劫,攫取的利益更超乎英法之上。俄国“攫取的利益”主要是(A)
A.侵占大片领土 B.索要巨额赔款
C.增开通商口岸 D.获得领事裁判权
4.1895—1898年,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在15个省和国外设有分销处67所,销量过万。这表明(A)
A.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B.三民主义思潮兴起
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文学革命应运而生
5.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秋收起义到工农武装割据,从《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到《黄河大合唱》的传唱。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B)
A.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展
C.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D.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
6.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捷报频传。苏联大规模援助中国的直接原因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
C.三大改造的进行 D.中国加入华约组织
7.在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中,“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有利于我国经济进入全球市场”的是(D)
A.兴办深圳经济特区 B.开放陆地边境城市
C.建立上海浦东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历史史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D)
A.5世纪,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
B.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
C.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D.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9.有人对《蒙娜丽莎》推崇备至,也有人认为蒙娜丽莎并不好看。从历史的角度和审美的角度审视,这幅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C)
A.能够反映资本主义萌芽 B.可以印证古典文化复兴
C.充分呈现人文主义精神 D.足以凸显理性主义追求
10.下表为近代世界发生的部分重大历史事件。它们反映的主题是(A)
时间 事件 主要内容
1689年 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1787年 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 实行联邦制、共和制
1791年 法国制宪议会制定宪法 基本落实《人权宣言》原则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国王“统而不治”
C.反抗君主专制统治的胜利 D.国家统一的实现
11.下图是创作于1919年的一幅漫画(图中一个巨头正手执圆规指向欧洲大陆),根据图中的信息推断,漫画作者旨在(D)
《三巨头》
A.肯定“三巨头”维护欧洲秩序
B.揭露“三巨头”结成军事同盟
C.讽刺“三巨头”操纵国际联盟
D.谴责“三巨头”推行强权政治
12.学校谈古论今社团围绕“现代世界的基本特点”开展探究学习,搜集整理了如下资料,他们探究的是(C)
领域 相关资料
政策 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
科技 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
生活 移动支付、共享出行、电子商务、智慧城市
A.从国际组织看世界多极化 B.从跨国公司看经济全球化
C.从创新驱动看社会信息化 D.从区域特色看文化多样化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13.(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代 报道内容摘编
第一阶段 (1949—1971年)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与部分建交国家进行动物交流。1957年开始,作为国礼,大熊猫被先后赠予苏联、朝鲜。1958年,美国民间机构委托奥地利商人用一批非洲动物与中国交换大熊猫,美国政府拒绝大熊猫入境,称之为“Communist panda”(共产主义熊猫)
第二阶段 (1972—1992年)   1972年以后,我国政府先后向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墨西哥、西班牙和联邦德国赠送大熊猫。大熊猫展示出了惊人的魅力,成为最受欢迎的形象。西方主流媒体出现“Panda diplomacy”(熊猫外交)一词,并多以rare(珍稀)、cuddly(可爱)、goodwill(好运)形容熊猫,称其为中国人民的友好大使
第三阶段 (1992年至今)   1992年以来,大熊猫逐渐成为更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形象。媒体及文化产品中大量出现熊猫形象:我国影片中大熊猫的形象更突出勇敢、坚强、无私无畏等民族精神;好莱坞《功夫熊猫》系列则承载个人奋斗、个人英雄主义等“美国梦”典型元素;“iPanda熊猫频道”直播平台在全世界拥有大量粉丝。大熊猫更成为了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2018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原型
——整理自赵丽君、郑保卫《国家形象视角的“熊猫外交”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阶段至第二阶段“熊猫外交”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请从多方面分析上述变化出现的原因。(4分)
变化:中美关系从敌对到走向正常化。(2分)原因:中国方面: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中苏关系恶化,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解决台湾问题,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宽松的国际环境。美国方面:在美、苏争霸的战略态势中呈现守势;孤立中国政策失败;深陷越战;“滞胀”危机的影响等。国际方面:国际格局的变化,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或西欧、日本的崛起,在资本主义阵营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4分,从两个角度中各选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熊猫外交”的意义。(2分)
意义:加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声誉,传播了中国文化;推动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等。(2分,答出任意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1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60年代之后,英格兰的西北部,伯明翰、曼彻斯特等新兴工业化城市兴起。在这些兴起的城市中,成打的烟筒冒着滚滚的黑烟,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特别是化学工业中的废气排放,对人的肺部极为有害。工厂建立后,各种废弃物、垃圾不断排入河流中,也造成了严重的河流污染。机器工业的发展加大了对煤和铁的需求,矿山资源被人们毫无顾忌地大肆开采,所有的这些行为都打破了持续百年的生态平衡,生态环境开始恶化。
——摘编自鲁运庚《英国工业革命与环境问题的产生》
材料二 中国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70年的探索
1949—1978年   环境压力尚未达到严重的妨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的程度。这一时期中国处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非正式政策时期
1979—1991年   1979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82年,开始设环境保护部门。1983年,环境保护被列为基本国策。总体而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面前,环境保护并未得到真正的重视
1992—2012年   1992年6月,在里约峰会上,中国政府签署了《环境与发展宣言》。1996年,颁布《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时期经济发展仍优先于环保,处于“边污染边治理、边治理边污染”阶段
2013年后   2017年12月,印发《“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从源头处来约束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资源边界,助推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鞠昌华《中国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70年的探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60年代后英国生态环境开始恶化的原因。(2分)
原因:工业革命的进行;当时的英国人缺乏环保观念;资产阶级盲目开发矿产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等。(任意两点即可,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演变历程,(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促进中国环境保护进程加快的有利因素。(4分)
演变历程:从重经济轻环保向环保与经济并重转变;从经济发展缺乏环保的约束向经济发展承担环保责任转变。(任意一点即可,2分)有利因素:国家环保政策和法规的引导;民众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的共识;环境和生态问题引起世界高度关注;中国缔结了一系列国际环境保护公约等。(任意两点即可,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生态文明建设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宣传标语:绿色与生命时时相伴,生态与文明息息相关;锁住黑龙保蓝天,治理污水护家园。(任意一点即可,2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年中考历史5月模拟押题卷(宁夏卷)02(解答版)
(满分:45分 时间:30分钟)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得分
答案 B A A A B B D D C A D C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诗人张籍在《凉州词》中,采用以声传影的艺术手法,描述了一支商队经由河西走廊前往西域的画面。这一画面反映的是(B)
A.蒙恬北击匈奴 B.丝绸之路贸易
C.玄奘西行天竺 D.甘肃行省设置
2.下表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呈现的一个探究成果,可以推断该小组探究的主题是中国古代(A)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汉代的耧车 唐朝的曲辕犁 宋朝的秧马
A.农业用具的创新 B.交通工具的演变
C.社会习俗的变化 D.纺织技术的进步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当清朝的主要力量应付来自东南海疆的英法联军时,俄国趁火打劫,攫取的利益更超乎英法之上。俄国“攫取的利益”主要是(A)
A.侵占大片领土 B.索要巨额赔款
C.增开通商口岸 D.获得领事裁判权
4.1895—1898年,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在15个省和国外设有分销处67所,销量过万。这表明(A)
A.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B.三民主义思潮兴起
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文学革命应运而生
5.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秋收起义到工农武装割据,从《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到《黄河大合唱》的传唱。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B)
A.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展
C.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D.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
6.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捷报频传。苏联大规模援助中国的直接原因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
C.三大改造的进行 D.中国加入华约组织
7.在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中,“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有利于我国经济进入全球市场”的是(D)
A.兴办深圳经济特区 B.开放陆地边境城市
C.建立上海浦东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历史史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D)
A.5世纪,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
B.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
C.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D.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9.有人对《蒙娜丽莎》推崇备至,也有人认为蒙娜丽莎并不好看。从历史的角度和审美的角度审视,这幅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C)
A.能够反映资本主义萌芽 B.可以印证古典文化复兴
C.充分呈现人文主义精神 D.足以凸显理性主义追求
10.下表为近代世界发生的部分重大历史事件。它们反映的主题是(A)
时间 事件 主要内容
1689年 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1787年 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 实行联邦制、共和制
1791年 法国制宪议会制定宪法 基本落实《人权宣言》原则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国王“统而不治”
C.反抗君主专制统治的胜利 D.国家统一的实现
11.下图是创作于1919年的一幅漫画(图中一个巨头正手执圆规指向欧洲大陆),根据图中的信息推断,漫画作者旨在(D)
《三巨头》
A.肯定“三巨头”维护欧洲秩序
B.揭露“三巨头”结成军事同盟
C.讽刺“三巨头”操纵国际联盟
D.谴责“三巨头”推行强权政治
12.学校谈古论今社团围绕“现代世界的基本特点”开展探究学习,搜集整理了如下资料,他们探究的是(C)
领域 相关资料
政策 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
科技 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
生活 移动支付、共享出行、电子商务、智慧城市
A.从国际组织看世界多极化 B.从跨国公司看经济全球化
C.从创新驱动看社会信息化 D.从区域特色看文化多样化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13.(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代 报道内容摘编
第一阶段 (1949—1971年)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与部分建交国家进行动物交流。1957年开始,作为国礼,大熊猫被先后赠予苏联、朝鲜。1958年,美国民间机构委托奥地利商人用一批非洲动物与中国交换大熊猫,美国政府拒绝大熊猫入境,称之为“Communist panda”(共产主义熊猫)
第二阶段 (1972—1992年)   1972年以后,我国政府先后向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墨西哥、西班牙和联邦德国赠送大熊猫。大熊猫展示出了惊人的魅力,成为最受欢迎的形象。西方主流媒体出现“Panda diplomacy”(熊猫外交)一词,并多以rare(珍稀)、cuddly(可爱)、goodwill(好运)形容熊猫,称其为中国人民的友好大使
第三阶段 (1992年至今)   1992年以来,大熊猫逐渐成为更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形象。媒体及文化产品中大量出现熊猫形象:我国影片中大熊猫的形象更突出勇敢、坚强、无私无畏等民族精神;好莱坞《功夫熊猫》系列则承载个人奋斗、个人英雄主义等“美国梦”典型元素;“iPanda熊猫频道”直播平台在全世界拥有大量粉丝。大熊猫更成为了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2018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原型
——整理自赵丽君、郑保卫《国家形象视角的“熊猫外交”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阶段至第二阶段“熊猫外交”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请从多方面分析上述变化出现的原因。(4分)
变化:中美关系从敌对到走向正常化。(2分)原因:中国方面: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中苏关系恶化,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解决台湾问题,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宽松的国际环境。美国方面:在美、苏争霸的战略态势中呈现守势;孤立中国政策失败;深陷越战;“滞胀”危机的影响等。国际方面:国际格局的变化,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或西欧、日本的崛起,在资本主义阵营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4分,从两个角度中各选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熊猫外交”的意义。(2分)
意义:加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声誉,传播了中国文化;推动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等。(2分,答出任意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1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60年代之后,英格兰的西北部,伯明翰、曼彻斯特等新兴工业化城市兴起。在这些兴起的城市中,成打的烟筒冒着滚滚的黑烟,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特别是化学工业中的废气排放,对人的肺部极为有害。工厂建立后,各种废弃物、垃圾不断排入河流中,也造成了严重的河流污染。机器工业的发展加大了对煤和铁的需求,矿山资源被人们毫无顾忌地大肆开采,所有的这些行为都打破了持续百年的生态平衡,生态环境开始恶化。
——摘编自鲁运庚《英国工业革命与环境问题的产生》
材料二 中国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70年的探索
1949—1978年   环境压力尚未达到严重的妨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的程度。这一时期中国处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非正式政策时期
1979—1991年   1979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82年,开始设环境保护部门。1983年,环境保护被列为基本国策。总体而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面前,环境保护并未得到真正的重视
1992—2012年   1992年6月,在里约峰会上,中国政府签署了《环境与发展宣言》。1996年,颁布《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时期经济发展仍优先于环保,处于“边污染边治理、边治理边污染”阶段
2013年后   2017年12月,印发《“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从源头处来约束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资源边界,助推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鞠昌华《中国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70年的探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60年代后英国生态环境开始恶化的原因。(2分)
原因:工业革命的进行;当时的英国人缺乏环保观念;资产阶级盲目开发矿产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等。(任意两点即可,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演变历程,(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促进中国环境保护进程加快的有利因素。(4分)
演变历程:从重经济轻环保向环保与经济并重转变;从经济发展缺乏环保的约束向经济发展承担环保责任转变。(任意一点即可,2分)有利因素:国家环保政策和法规的引导;民众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的共识;环境和生态问题引起世界高度关注;中国缔结了一系列国际环境保护公约等。(任意两点即可,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生态文明建设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宣传标语:绿色与生命时时相伴,生态与文明息息相关;锁住黑龙保蓝天,治理污水护家园。(任意一点即可,2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