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根本政治制度 课件+教学设计+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根本政治制度 课件+教学设计+素材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八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做主
课件制作:小先生道法工作室
第1框 根本政治制度
第五课 我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学习要点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63页)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63页)
3、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63页)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65页)
5、★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65页)
这是哪里?这些人是谁?他们在做什么吗?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63页)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知识点★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63页)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
知识点


人民代表
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
其他国家机关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注意:
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行政机关
监察机关
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
选举权与
被选举权
参政议政
权利机关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实行民主集中制
(1)人民:
(2)人大代表:
(3)人民代表大会: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的主人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
注意区别这几个概念
人大代表
还做什么呢?
新知讲解
3、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63页)
知识点
①★人大代表的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
表决权
提案权
审查和讨论并发表意见,表明态度,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权利。
表示赞成或者反对或者弃权
提出
议案
指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的一种书面文件。
质询权
审议权
新知讲解
3、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63页)
知识点
②人大代表的义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如何找到身边的人大代表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的上述变化,有利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大决策时,更多关注一线工人、农民,还有专业技术人员、妇女的利益。这些变化能倾听更多基层群众的意见与要求,进一步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这体现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4.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是能够有效凝聚全体人民力量一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好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
知识点★
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
中国共产党是最高的领导力量,人大也要接受党的领导。
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我们国家是法治国家,人大制订并通过宪法和法律法规实现依法治国,具有立法权。
“四个必须”或“四个坚持”
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民主集中制
坚持依法治国
4.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本课知识结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制度
职权和义务
优越性(意义)
基本内容
民怎么坚持
课堂练习
1.(2025·山西忻州·一模)2025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下列属于本次会议议程的是( )
A.选举产生第十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B.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
C.审议国家监察委员会工作报告 D.列席大会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
【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基本内容
【详解】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基本内容。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通常在新一届人大会议召开前完成,而不是在会议期间进行。故A不符合题意;
B:全国人大会议的重要议程之一是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这是全国人大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重要方式,故B符合题意;
C:国家监察委员会及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做专项工作报告,不向全国及地方人大做报告,故C不符合题意;
D:列席大会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是政协委员的职责,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B
课堂练习
2.(2025九年级下·贵州毕节·学业考试)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某校道德与法治学习小组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展开相关讨论。以下同学观点正确的有(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我国人民当家作主
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基本内容
【详解】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故②错误;
④: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B。
B
课堂练习
3.(2025九年级下·安徽·专题练习)下面漫画体现了人大代表( )
①与群众密切联系 ②对人民负责
③听取人民的意见 ④监督人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知识点】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
【详解】本题考查人大代表和人民的关系。
①②③:依据教材知识,漫画中人大代表倾听民声、问需于民,体现了人大代表与群众密切联系,对人民负责,听取人民意见,故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人民监督人大代表,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A
课堂练习
4.(24-25九年级下·吉林长春·开学考试)吉林省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吉林省高级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吉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材料表明( )
①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选举产生
③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审判、检察机关负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基本内容
【详解】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基本内容。
①③:分析题文可知,吉林省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吉林省高级人民检察院、吉林省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说明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政、审判、检察机关需要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同时也说明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故①③说法正确;
②:题干未涉及人大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故②不符合题意;
④:行政、审判、检察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B
5.(24-25七年级下·黑龙江大庆·开学考试)人大代表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人大代表应履行哪些职责?( )
①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②人大代表应撰写议案和建议,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
③人大代表只需要在开会期间落实相应职责即可。
④“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人大代表要勇于为人民发声,始终代表人民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知识点】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
【详解】本题考查人大代表的职责。
①②④:依据教材知识,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人大代表应撰写议案和建议,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人大代表要勇于为人民发声,始终代表人民利益,故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人大代表不仅在开会期间落实相应的职责,在日常也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B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1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设计
课题 第1框 根本政治制度
时间 第六周 节次 第1节
来源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1课第1框
课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八年级
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学校等
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了解人大代表,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了解其内容和作用:懂得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和做法。 2、法治观念:通过学习人大代表的议案内容,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认同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增强制度自信和国家认同。 3、责任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学习目标 1.通过关注2025年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采访和提案,认识到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观看全 国人大的介绍,理解人大代表如何行使职权和职责。 2.通过阅读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议程,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3.通过分析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的变化,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优越性。 4.结合民法总则和民法典的规定,理解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学习要点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63页)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63页) 3、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63页)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65页) 5、★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65页)
学习重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学习难点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学活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观看视频以及图片,回答问题 思考: 这是哪里? 这些人是谁?他们在做什么吗? 引出:人民代表大会 进入本节课学习《根本政治制度》 学生看图猜身份回答 学生根据视频回答两会的内容 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探索新知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的根本政治制度 根据引入新课,导入知识点的掌握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探究一:分析上图,了解我国的国家机构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从而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扩展了解 (1)人民: (2)人大代表: (3)人民代表大会: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以上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 探究二 探索人大代表在大会上做些什么? 确定掌握我们的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 设问:人大代表分别履行了哪些职权? 笔记归纳:提案权、质询权、表决权、审议权。 二、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案列分析: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中各种成员的比例,分析与上一年发生变化的原因,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从而探究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原因以及如何坚持的完善的问题。 此环节在导入环节讨论的基础上,通过之前学习过的一张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此环节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帮助学习回忆这张思维导图的具体内容来讲授本课的新知识。 本环节通过教材设置的有关“人大代表”的话题,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人大代表”。 本环节通过摆数据的方式,用详细的数据告诉学生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以及这些年在不断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 培养学生树立集体合作意识。 通过阅读课本,联系前后知识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内容。 直观生动的感知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怎样服务人民。 通过思考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且具有优越性。 通过材料分析掌握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做法
尝试应用 1.(2025·山西忻州·一模)2025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下列属于本次会议议程的是( ) A.选举产生第十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B.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 C.审议国家监察委员会工作报告 D.列席大会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 2.(2025九年级下·贵州毕节·学业考试)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某校道德与法治学习小组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展开相关讨论。以下同学观点正确的有(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我国人民当家作主 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5九年级下·安徽·专题练习)下面漫画体现了人大代表( ) ①与群众密切联系 ②对人民负责 ③听取人民的意见 ④监督人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24-25九年级下·吉林长春·开学考试)吉林省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吉林省高级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吉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材料表明( ) ①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选举产生 ③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审判、检察机关负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4-25七年级下·黑龙江大庆·开学考试)人大代表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人大代表应履行哪些职责?( ) ①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②人大代表应撰写议案和建议,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 ③人大代表只需要在开会期间落实相应职责即可。 ④“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人大代表要勇于为人民发声,始终代表人民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课堂小结 如今的中国,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它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我们青少年更要建立制度自信,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培养自己的政治担当和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
迁移拓展 说说本地区的这些国家机构是如何与本地的人民代表大会之间产生联系的
板书设计 5.1根本政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学反思 部分学生在课堂互动中表现积极, 但仍有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针对这一问题, 教师应采取更多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如设置更多有趣的互动环节、 给予更多鼓励和表扬等。 有时在讲解某一知识点时花费过多时间, 导致其他环节时间紧张。 针对这一问题, 教师应提前规划好教学时间分配方案, 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调整以确保各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时间。 有时在解释复杂概念时语言过于冗长或重复, 导致学生理解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 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尽量用简练、 准确的语言进行解释和说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