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 科学试卷1.(2025八下·温州期中)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下列属于符号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分析】(1)符号是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它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传达特定信息。(2)在科学领域,常常用特定的图形、字母等组合来表示特定的物体、装置或物理量等 。(3)要区分符号与实物图、示意图等,实物图是对实际物体的描绘,示意图是对过程或原理的示意性展示。【解答】A、这是滑动变阻器的实物图,是对实际物体的真实描绘,并非符号,故该选项错误。B、此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用于示意其结构,不是符号,故该选项错误。C、这是滑动变阻器的符号,能简单明了地代表滑动变阻器,符合符号的定义,故该选项正确。D、这是一个完整的电路图,由多种元件符号组合而成,不是单个符号,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2.(2025八下·温州期中)电与生活息息相关,科学安全用电尤为重要。下列各种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电线上晾衣服B.换通电灯泡C.使用测电笔D.触电先切断电源【答案】D【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1)安全用电基本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生活用水是导体,易引发触电事故。(2)更换灯泡等电器设备时,应先切断电源,防止触电。(3)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4)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等挑开电线,再进行施救。【解答】A、水是导体,在电线上晾衣服,可能使绝缘皮破损,导致人体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该选项错误。B、换通电灯泡时,灯泡带电,易引发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再更换,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该选项错误。C、使用测电笔时,手未接触笔尾金属体,测电笔无法正常工作,不能辨别火线和零线,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故该选项错误。D、发现有人触电先切断电源,可避免施救者触电,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3.(2025八下·温州期中)将池塘水者沸后冷却,用于饲养蝌蚪,蝌蚪很快死亡。这是因为与原先的池塘水相比,煮沸后的水中几乎不含( )A.氧原子 B.氧离子 C.氧分子 D.氧元素【答案】C【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根据煮沸后的水中几乎不含氧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将池塘水煮沸后冷却,用于饲养蝌蚪,蝌蚪很快死亡。这是因为与原先的池塘水相比,煮沸后的水中几乎不含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则煮沸后的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故答案为:C。4.(2025八下·温州期中)原子或原子团失去或获得电子后会成为离子。下列表示离子的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钙离子: B.镁离子:C.铝离子: D.硫酸根离子:【答案】B【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解答】 A、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钙离子可表示为Ca2+,故选项错误。B、镁离子可表示为Mg2+,故选项正确。C、铝离子可表示为Al3+,故选项错误。D、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故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5.(2025八下·温州期中)某同学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中采取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该实验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的证据是( )A.电流表示数 B.线圈的匝数C.滑片的位置 D.吸引大头针数【答案】D【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中,涉及到控制变量法,要明确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等。(2)需要将不易直接观察的磁性强弱转化为容易观察的现象,即转换法的应用。【解答】A、电流表示数反映的是电路中电流大小,不是电磁铁磁性强弱的直接体现,故该选项错误。B、线圈匝数是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判断磁性强弱的证据,故该选项错误。C、滑片位置改变是为了调节电路中的电流,不是磁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故该选项错误。D、电磁铁磁性越强,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就越多,通过吸引大头针数来判断磁性强弱,运用了转换法,故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6.(2025八下·温州期中)在化学领域,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铜 B.水 C.氦气 D.氯化钠【答案】B【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包括气态的非金属单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C、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7.(2025八下·温州期中)学习小组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分子模型,这个模型最可能用来表示( )A. B. C. D.【答案】A【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结构模型来分析,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一个这种分子是由两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原子有1个,另一种原子有4个,共含有5个原子。【解答】 A、一个甲烷分子是由碳原子与氢原子构成的,其中碳原子1个,氢原子4个,故A符合题意;B、一个氨气分子是由氮原子与氢原子构成的,其中氮原子1个,氢原子3个,故B不合题意;C、一个水分子是由氧原子与氢原子构成的,其中氧原子1个,氢原子2个,故C不合题意;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氧原子与碳原子构成的,其中氧原子2个,碳原子1个,故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A。8.(2025八下·温州期中)磁感线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首次引入,用于直观展示磁场的分布。以下磁感线分布图中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1)磁感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2)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 N 极出发,回到 S 极 。【解答】A、该图中磁感线从 N 极出发,回到 S 极 ,符合磁体外部磁感线的分布规律,故该选项正确。B、此图中磁感线从 S 极出发,回到 N 极,与磁体外部磁感线分布规律不符,故该选项错误。C、磁体都有 N 极和 S 极,不存在两个 S 极的情况,该图不符合磁体的基本特征,故该选项错误。D、磁体都有 N 极和 S 极,不存在两个 N 极的情况,该图不符合磁体的基本特征,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9.(2025八下·温州期中)碘在多个领域中有重要作用。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碘的元素符号为I B.碘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C.碘原子的质子数为74 D.碘的原子序数为12【答案】A【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元素符号;中间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2)原子中,原子序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原子不同。【解答】A、由元素周期表单元格可知,碘的元素符号为 I,该选项正确。B、碘元素原子序数为 53,碘原子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53 ,碘离子是碘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的,其核外电子数大于 53,该选项错误。C、碘原子原子序数为 53 ,原子中质子数 = 原子序数,所以质子数为 53,不是 74,该选项错误。D、元素周期表单元格左上角数字 53 为碘的原子序数,不是 12,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10.(2025八下·温州期中)尿素是哺乳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可以用来制作化肥。尿素的化学式为。根据尿素的化学式可得( )A.尿素由碳、氧、氮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尿素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C.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尿素分子中含有NH2分子【答案】B【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盐与化肥【解析】【分析】A、根据尿素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一个尿素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A、尿素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一个尿素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则一个尿素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尿素中碳、氧、氮、氢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2×1):(16×1):(14×2):(1×2×2)=3:4:7:1,则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尿素分子中含有氮原子、氢原子,不含NH2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11.(2025八下·温州期中)饼状图是常见的模型,下列饼状图可以表示二氧化硫气体中各元素质量分数比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模型与符号;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二氧化硫气体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16×2)=1:1,二氧化硫气体中各元素质量分数比是1:1。故答案为:C。12.(2025八下·温州期中)如图为某汽车一键启动电路。当按下开关时,有细小的电流通过X元件,接着就有强大的电流通过电动机M,将电动机启动。根据所学知识,X最有可能是( )A.电动机 B.发电机 C.电磁继电器 D.滑动变阻器【答案】C【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告诉的信息:细小电流通过器件X,接着有强大电流通过电动机;可以确定电动机的工作与否是受X控制的,因此X的作用相当于开关。利用一个电路来控制另一个电路,由此可以联想到电磁继电器。【解答】电磁继电器的实质是一个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利用它可以实现自动控制、远距离控制;还可以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的电路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的电路。这与题目中提到的信息相吻合,由此联想到电路中的元件是电磁继电器。故答案为:C。13.(2025八下·温州期中)如图是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示意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A.7 B.7g C.19 D.19g【答案】C【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1)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 “1”,通常省略不写。(2)通过天平平衡来体现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而计算相对原子质量。【解答】由图可知,一个 A 原子的质量等于1个氢原子和3个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总和 。已知氢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碳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2,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为1,那么3个碳原子质量的1/12为3,所以 A 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3×6=19。故答案为:C。14.(2025八下·温州期中)下列4个实验中,不能确定钢棒具有磁性的是( )A.排斥小磁针B.吸引通电螺线管C.移动钢棒产生电流D.测力计示数变化【答案】B【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解析】【分析】(1)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2)通电螺线管的周围存在磁场;(3)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可以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来体现),这是电磁感应现;(4)条形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解答】A、小磁针具有磁性,钢棒的一端和小磁针的一端相互排斥,说明相互靠近的磁极相同,故A错误;B、图中钢棒如果有磁性,钢棒靠近通电螺线管的一端如果和通电螺线管靠近钢棒的磁极不同,会相互吸引;如果钢棒没有磁性,钢棒和通电螺线管也会相互吸引,所以不能确定钢棒具有磁性,故B正确;C、图中钢棒插入线圈,移动钢棒,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说明钢棒具有磁性,故C错误;D、条形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移动钢棒,测力计示数有变化,说明铁块受到钢棒的磁力强弱不同,表明钢棒具有磁性,故D错误。故答案为:B。15.(2025八下·温州期中)趋磁细菌是在1975年由布雷克莫尔发现的。如果拿一个磁铁靠近载玻片,细菌就会利用长长的鞭毛向磁铁的N极移动。如果将这些驱磁细菌放到地球M点,它们接下来的运动方向为( )A. B. C. D.【答案】B【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地磁场【解析】【分析】(1)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2)根据趋磁细菌向磁铁 N 极移动的特性,结合地球磁场分布来判断其在地球上某点的运动方向。【解答】A、由图可知 M 点磁感线方向是指向地理北极(地磁南极) ,趋磁细菌向 N 极移动,不会是此方向,该选项错误。B、M 点磁感线方向指向地理北极(地磁南极) ,趋磁细菌会向磁场的 N 极移动,也就是朝着地磁南极方向移动,此方向符合,该选项正确。C、M 点磁感线方向不是水平向左,趋磁细菌不会按此方向移动,该选项错误。D、M 点磁感线方向不是水平向右,趋磁细菌不会按此方向移动,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16.(2025八下·温州期中)甲、乙、丙是三种物体所含元素质量分数比的示意图。(1)写出Mg的元素名称 。(2)试推测,属于海水中所含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是 图。(3)三幅图中氧元素含量均为最高。是因为氧很容易与其他元素形成氧化物。请写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对应氧化物的化学式 。【答案】(1)镁(2)乙(3)Al2O3【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解析】【分析】(1)根据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水中是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进行分析解答。【解答】(1)Mg的元素名称是镁。(2)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水中是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则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次是氢元素,则属于海水中所含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是乙图。(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17.(2025八下·温州期中)2024年10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永舫院士等团队研发出光电转化率高的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1)钙钛矿的主要成分是CaTiO3,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2)图为简易的元素周期表,则钛元素大概位于 (填“A”或“B”)区域。(3)钛-46,钛-47,钛-48是三种不同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____。A.只有钛-46占位置 B.占三个不同的位置 C.同占一个位置【答案】(1)+4(2)A(3)C【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在化合物里,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进行分析;(2)根据元素的种类来分析;(3)根据同位素的概念来分析。【解答】 (1)CaTiO3中,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解得x=+4;(2)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位于A区域;故答案为:A;(3)钛-46,钛-47,钛-48是三种不同的原子,但它们的质子数相同,即原子序数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同种元素同占一个位置;故答案为:C。18.(2025八下·温州期中)为综合利用化石能源,减少空气污染,许多地市推广使用甲醇汽油。下图是生产甲醇的一种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1)结合示意图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2)甲、乙、丙、丁中属于单质的是 。(3)丁的化学式是H2O,化学式中2的含义是 。【答案】(1)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2)乙(3)一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反应的实质【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来分析;(2)根据分子结构模型来分析;(3)根据化学用语的意义来分析。【解答】 (1)结合示意图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故答案为: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2)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乙物质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因此乙属于单质,甲、丙、丁物质的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均属于化合物;(3)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原子的个数,丁的化学式是H2O,化学式中2的含义是一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19.(2025八下·温州期中)电热壶是常见的家用电器,它的结构如图乙所示。(1)将电热壶插入插座后,电热壶与电灯的关系是 联。(2)当电热壶接入家庭电路正常工作时,图乙中的c应与 相连。(填“地线”“零线”或“火线”)(3)小科家正在同时使用电灯和电热壶,此时电灯突然熄灭。为排查故障原因,小科取下电热壶插头,用测电笔检测图甲中插座左右两孔,氖管均发光。如果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答案】(1)并(2)地线(3)D点左端零线断路【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1)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方式: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互不影响 。(2)三线插头的连接:三线插头中,接地线插脚稍长,与用电器金属外壳相连,防止漏电时触电;火线应先接保险丝,再接用电器;零线直接接用电器 。(3)家庭电路故障判断:测电笔接触火线时氖管发光,接触零线时不发光。若插座左右两孔氖管都发光,说明零线断路 。【解答】(1)将电热壶插入插座后,电热壶与电灯在家庭电路中互不影响,它们的关系是并联 。(2)当电热壶接入家庭电路正常工作时,为防止漏电触电,图乙中的 c 应与地线相连 。(3)取下电热壶插头,用测电笔检测插座左右两孔,氖管均发光,说明火线正常,是零线断路,且断路位置在插座之前,所以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D 点左端零线断路 。20.(2025八下·温州期中)图为小科装配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图,EF、PQ为螺线管,abcd为电动机的线圈,OO'为转轴。闭合开关,从О点沿转轴观察,线圈顺时针转动。(1)为使线圈正常转动,螺线管PQ的磁极和绕线方式正确的是 。(2)若将电源正负极对调,线圈的转动方向 (填“变”或“不变”)。(3)装配完成后,闭合开关发现线圈不动,请你写出一种可能的故障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答案】(1)D(2)不变(3)线圈位于平衡位置,轻推一下线圈【知识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解析】【分析】(1)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会影响线圈转动方向。安培定则用于判断螺线管的磁极,即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 N 极 。(2)改变线圈转动方向的方法:只改变磁场方向或只改变电流方向,线圈转动方向改变;若同时改变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线圈转动方向不变 。(3)直流电动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如电源问题(无电流通过)、接触不良(电刷与换向器接触不好)、磁场问题(磁体磁性太弱)、线圈问题(线圈处于平衡位置)等 。【解答】(1)已知从 O 点沿转轴观察,线圈顺时针转动。根据左手定则判断线圈各边受力方向,进而确定螺线管 PQ 的磁极。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螺线管 PQ,根据安培定则,要使线圈顺时针转动,螺线管 PQ 左端应为 N 极,对比各选项绕线方式,D 选项符合 。(2)将电源正负极对调,电流方向改变,同时磁场方向不变,根据直流电动机转动方向的影响因素,线圈转动方向会改变 。但由于换向器的作用,它能在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得线圈受力方向持续保持能让线圈顺时针转动的状态,所以转动方向不变 。(3)可能的故障:线圈处于平衡位置。排除故障的方法:用手轻轻拨动一下线圈,使线圈越过平衡位置,线圈就能继续转动 。21.(2025八下·温州期中)为破解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材料一:1897年,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原子中有带负电的微粒,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从而建立了西瓜模型。材料二:1911年,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如下现象:①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根据现象,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金的原子序数为79)材料三:卢瑟福的学生莫塞莱注意到,原子核所带电荷数与质子数相等,但原子核质量却远大于质子总质量。(1)汤姆生建立西瓜模型时,推测原子中必须存在带正电的物质,其依据的科学原理是 。(2)若改用铝箔重复实验,有人认为被反弹的α粒子比例会减少,他的理由是 。(3)根据所学知识,原子核质量远大于核内质子总质量的原因是 。【答案】(1)电子带负电,而原子不带电(2)铝原子核比金原子核小,质量比金小(3)核内有中子【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解析】【分析】(1)汤姆生推测原子中存在带正电的物质,需要从电荷平衡的角度进行分析。(2)铝箔与金箔的原子序数不同,影响α粒子散射的原因需要从原子核的电荷量和质量角度进行分析。(3)原子核质量远大于质子总质量的原因需要从原子核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解答】(1)汤姆生推测原子中必须存在带正电的物质,其依据的科学原理是电荷守恒。原子整体呈电中性,而汤姆生已经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因此为了使原子保持电中性,原子中必须存在带正电的物质来中和电子的负电荷。(2)若改用铝箔重复实验,被反弹的α粒子比例会减少。其理由是:铝的原子序数为13,远小于金的原子序数79。原子序数越小,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越少,对α粒子的电荷排斥力也越小。因此,铝原子核对α粒子的散射作用较弱,被反弹的α粒子比例会减少。(3)根据所学知识,原子核质量远大于核内质子总质量的原因是原子核中除了质子外,还存在中子。中子的质量与质子相近,且不带电,因此原子核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共同决定,而中子的存在使得原子核的质量远大于质子的总质量。22.(2025八下·温州期中)法国科学家安培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入同一方向的电流后有如图所示的现象。图中的实线代表通电前的导线,虚线代表通电后的导线。(1)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若改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请你在图中画出导线可能的形状 。(3)安培发现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可能跟两根导线中的电流I1、I2的大小、导线之间的距离r有关。有关实验数据如下:实验次数 I1/A I2/A 导线间距离r/m F/×10-2N1 0.2 0.2 0.1 1.02 0.1 0.2 0.1 0.53 0.2 0.2 0.05 2.04 0.2 0.2 0.2 0.5当I1=I2=0.3A,导线间距离r=0.25m,F= 。【答案】(1)通电导体周围产生磁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3)0.9×10-2N【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解析】【分析】(1)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这是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当两根平行导线通入同向电流时相互吸引,通入反向电流时相互排斥。(3)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数据,找出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与电流大小、导线间距的关系,进而计算未知力的大小。【解答】(1)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通电导体周围产生磁场,另一根通电导体在这个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两根平行通电导线会相互靠近 。(2)若改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两根导线通入反向电流,会相互排斥,所以导线应向两侧弯曲,大致形状为两根导线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弯曲。(3)分析实验数据:由实验 1、2 可知,在I2和r相同时,F与I1成正比。由实验 1、3 可知,在I1 和I2 相同时,F与r成反比。由实验 1、4 可知,在I1 和r相同时,F与I2 成正比。设将实验 1 数据代入可得:解得k=0.25×10 2 N m/A2 。 当I1=I2=0.3A,导线间距离r=0.25m代入,F=0.25×10 2 N m/A2 × =0.9×10 2N 。23.(2025八下·温州期中)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多种因素有关。小科将线圈紧密缠绕在外侧中部,接入开关和电流表,如图甲。闭合开关,将磁体从玻璃管中静止释放与玻璃管间的阻力忽略不计。(1)换用不同匝数的线圈,将同一磁体从相同高度静止释放,测得实验结果如分析图乙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2)小科换用磁性不同的磁体进行实验,他的假设是 。(3)小科想探究感应电流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速度的关系,具体的操作是 。【答案】(1)其他条件相同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线圈匝数成正比(2)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磁场强弱有关(3)保持线圈匝数不变,将同一磁体从玻璃管不同高度静止下落,观察电流表示数【知识点】电磁感应;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解析】【分析】(1)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大小可能与线圈匝数、磁场强弱、导体切割磁感线速度等因素有关 。(2)控制变量法:在研究多个因素对某一物理量的影响时,每次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该物理量的影响 。【解答】(1)从图乙可知,换用不同匝数的线圈,同一磁体从相同高度静止释放(保证了磁场强弱和磁体运动速度相同 ),随着线圈匝数增加,感应电流增大,得出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线圈匝数成正比 。(2)换用磁性不同的磁体进行实验,磁性不同意味着磁场强弱不同,所以他的假设是: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磁场强弱有关 。(3)探究感应电流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速度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要保持线圈匝数不变,磁场强弱不变(用同一磁体 ),通过改变磁体下落高度来改变其速度,具体操作是:保持线圈匝数不变,将同一磁体从玻璃管不同高度静止下落,观察电流表示数 。24.(2025八下·温州期中)调味料味精的成分是谷氨酸钠(C5H8NO4Na)和少量食盐(NaCI),由生物发为白色晶体,易溶于水。谷氨酸钠在120℃以下稳定,超过150℃时部分分解为酸钠(C5H7NO3Na),导致鲜味降低。(1)谷氨酸钠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2)谷氨酸钠与焦谷氨酸钠在鲜味上有所不同,其微观本质原因是 。(3)钠摄入超标会引发高血压等疾病。食盐中Na的含量约为39%,有人说“每克味精比吃5克食盐更易诱发高血压”。你是否认同该说法,请计算说明。【答案】(1)5:8(2)分子结构不同,分子的原子个数不同,分子种类不同,离子不同,阴离子不同(3)解:不认同;谷氨酸钠中,焦谷氨酸钠中两者均小于,它们与NaCl的混合物中一定小于【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式相关知识及物质微观结构对性质的影响。(1)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可计算原子个数比。(2)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不同物质在性质上的差异,从微观角度看是分子结构(或分子种类、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等 )不同导致的。(3)通过计算谷氨酸钠及其分解产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并与食盐中钠元素含量比较,来判断说法是否正确。【解答】(1)由谷氨酸钠( C5H8NO4Na )的化学式可知,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化学式中碳、氢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之比,即5:8 。(2)谷氨酸钠与焦谷氨酸钠在鲜味上有不同,从微观本质看,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分子的原子个数不同,分子种类不同 (或者说构成它们的离子不同,阴离子不同 ),导致性质有差异。25.(2025八下·温州期中)磁力锁是目前校园门禁系统中常用的门锁,主体部位分为电锁和吸板两部分。吸在门板上方,电锁安装在门框上,如图甲所示。电锁部分接入电压为220V的电路中。门边安装扫脸识别系统,当老师们扫脸识别成功,门锁自动打开,几秒中后自动关闭。全程安全高效。磁力锁的安装示意图如图乙所示。(1)【原理分析】磁力锁的电锁由线圈和铁芯组成。通电时吸板与电锁紧紧吸电时两者瞬间分离。请你从以下材料中选择合适的吸板材料____。A.铁 B.磁铁 C.铜 D.镍铬合金(2)【产品制作】磁力锁的保持力指的是电锁通电状态下,强行分离电锁与吸需的拉力,通常有1800N、3000N和5000N等规格。保持力不同的磁力锁上的不同之处是 。(3)【日常维护】磁力锁在长期使用后,电锁与吸板的位置会发生偏移,无法合,如图丙所示。这是否会导致磁力锁的保持力下降 请说明理由 。【答案】(1)A;D(2)线圈匝数不同(3)会。电锁相当于条形磁体,磁极在电锁的两端。磁极未与吸板对齐会使得电锁对吸板的吸引力下降【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电磁铁的特性: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能被电磁铁吸引的物质需是磁性材料,如铁、钴、镍及其合金等 。(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等。在电流和铁芯相同情况下,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吸引力越大 。(3)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磁极间作用:磁极间的吸引力与磁场强度以及磁极间的有效接触面积等有关。当接触面积等因素改变时,吸引力会受影响 。【解答】(1)电锁通电时产生磁性,要吸引吸板,吸板需是磁性材料。铁是磁性材料,能被电磁铁吸引;磁铁本身有磁性,若用磁铁做吸板,可能会出现一些复杂的磁相互作用,不合适;铜不是磁性材料,不能被吸引;镍铬合金是磁性材料,能被吸引。所以合适的吸板材料是铁和镍铬合金,即 A、D 。(2)磁力锁的保持力取决于电锁通电时的磁性强弱,在电压等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主要是线圈匝数。所以保持力不同的磁力锁的不同之处是线圈匝数不同,匝数越多,磁性越强,保持力越大 。(3)会导致磁力锁的保持力下降。理由:电锁与吸板位置偏移后,它们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变小,磁极间的吸引力会减小,从而导致磁力锁的保持力下降 。26.(2025八下·温州期中)我省实施“清凉工程”,为每个教室安装了空调。为落实节能降耗,某同学设计并安装了如图甲的自动控制模拟电路,实现当气温升至30℃时,衔铁才能被电磁铁吸下,接通空调线路。热敏电阻Rt的阻值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乙。(1)根据图乙描述Rt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2)计算衔铁被吸下时,控制电路的电流大小。(3)实际使用中发现:当气温在30℃上下波动时,空调线路会频繁接通和断开,影响空调的正常使用。因此该同学在图甲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60Ω定值电阻R0(如图丙),实现了空调线路接通后,气温降低至一定温度时自动切断,回升至30℃后才重新接通。求自动切断时的温度。(电路改进前后,衔铁刚被吸下时,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大小不变;线圈电阻忽略不计)【答案】(1)Rt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2)解:(3)解:I总,查表可得【知识点】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 (1)由图乙分析Rt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情况;(2)根据图乙可知温度为30℃时热敏电阻Rt的阻值,根据图甲可知,控制电路为热敏电阻Rt的简单电路,根据欧姆定律求出衔铁刚被吸下时,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3)根据图乙可知温度为a℃时热敏电阻Rt的阻值,根据图丙可知,衔铁被吸下时,Rt与R0并联,根据欧姆定律此时通过R0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通过Rt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t的阻值,由乙图可知此时温度;当温度为b℃时,继电器未吸合,控制电路相当于Rt的简单电路,根据(2)分析此时温度。【解答】 (1)由图乙可知,Rt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1 / 1浙江省温州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 科学试卷1.(2025八下·温州期中)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下列属于符号的是( )A. B.C. D.2.(2025八下·温州期中)电与生活息息相关,科学安全用电尤为重要。下列各种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电线上晾衣服B.换通电灯泡C.使用测电笔D.触电先切断电源3.(2025八下·温州期中)将池塘水者沸后冷却,用于饲养蝌蚪,蝌蚪很快死亡。这是因为与原先的池塘水相比,煮沸后的水中几乎不含( )A.氧原子 B.氧离子 C.氧分子 D.氧元素4.(2025八下·温州期中)原子或原子团失去或获得电子后会成为离子。下列表示离子的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钙离子: B.镁离子:C.铝离子: D.硫酸根离子:5.(2025八下·温州期中)某同学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中采取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该实验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的证据是( )A.电流表示数 B.线圈的匝数C.滑片的位置 D.吸引大头针数6.(2025八下·温州期中)在化学领域,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铜 B.水 C.氦气 D.氯化钠7.(2025八下·温州期中)学习小组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分子模型,这个模型最可能用来表示( )A. B. C. D.8.(2025八下·温州期中)磁感线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首次引入,用于直观展示磁场的分布。以下磁感线分布图中正确的是( )A. B.C. D.9.(2025八下·温州期中)碘在多个领域中有重要作用。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碘的元素符号为I B.碘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C.碘原子的质子数为74 D.碘的原子序数为1210.(2025八下·温州期中)尿素是哺乳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可以用来制作化肥。尿素的化学式为。根据尿素的化学式可得( )A.尿素由碳、氧、氮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尿素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C.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尿素分子中含有NH2分子11.(2025八下·温州期中)饼状图是常见的模型,下列饼状图可以表示二氧化硫气体中各元素质量分数比的是( )A. B.C. D.12.(2025八下·温州期中)如图为某汽车一键启动电路。当按下开关时,有细小的电流通过X元件,接着就有强大的电流通过电动机M,将电动机启动。根据所学知识,X最有可能是( )A.电动机 B.发电机 C.电磁继电器 D.滑动变阻器13.(2025八下·温州期中)如图是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示意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A.7 B.7g C.19 D.19g14.(2025八下·温州期中)下列4个实验中,不能确定钢棒具有磁性的是( )A.排斥小磁针B.吸引通电螺线管C.移动钢棒产生电流D.测力计示数变化15.(2025八下·温州期中)趋磁细菌是在1975年由布雷克莫尔发现的。如果拿一个磁铁靠近载玻片,细菌就会利用长长的鞭毛向磁铁的N极移动。如果将这些驱磁细菌放到地球M点,它们接下来的运动方向为( )A. B. C. D.16.(2025八下·温州期中)甲、乙、丙是三种物体所含元素质量分数比的示意图。(1)写出Mg的元素名称 。(2)试推测,属于海水中所含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是 图。(3)三幅图中氧元素含量均为最高。是因为氧很容易与其他元素形成氧化物。请写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对应氧化物的化学式 。17.(2025八下·温州期中)2024年10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永舫院士等团队研发出光电转化率高的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1)钙钛矿的主要成分是CaTiO3,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2)图为简易的元素周期表,则钛元素大概位于 (填“A”或“B”)区域。(3)钛-46,钛-47,钛-48是三种不同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____。A.只有钛-46占位置 B.占三个不同的位置 C.同占一个位置18.(2025八下·温州期中)为综合利用化石能源,减少空气污染,许多地市推广使用甲醇汽油。下图是生产甲醇的一种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1)结合示意图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2)甲、乙、丙、丁中属于单质的是 。(3)丁的化学式是H2O,化学式中2的含义是 。19.(2025八下·温州期中)电热壶是常见的家用电器,它的结构如图乙所示。(1)将电热壶插入插座后,电热壶与电灯的关系是 联。(2)当电热壶接入家庭电路正常工作时,图乙中的c应与 相连。(填“地线”“零线”或“火线”)(3)小科家正在同时使用电灯和电热壶,此时电灯突然熄灭。为排查故障原因,小科取下电热壶插头,用测电笔检测图甲中插座左右两孔,氖管均发光。如果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20.(2025八下·温州期中)图为小科装配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图,EF、PQ为螺线管,abcd为电动机的线圈,OO'为转轴。闭合开关,从О点沿转轴观察,线圈顺时针转动。(1)为使线圈正常转动,螺线管PQ的磁极和绕线方式正确的是 。(2)若将电源正负极对调,线圈的转动方向 (填“变”或“不变”)。(3)装配完成后,闭合开关发现线圈不动,请你写出一种可能的故障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21.(2025八下·温州期中)为破解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材料一:1897年,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原子中有带负电的微粒,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从而建立了西瓜模型。材料二:1911年,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如下现象:①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根据现象,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金的原子序数为79)材料三:卢瑟福的学生莫塞莱注意到,原子核所带电荷数与质子数相等,但原子核质量却远大于质子总质量。(1)汤姆生建立西瓜模型时,推测原子中必须存在带正电的物质,其依据的科学原理是 。(2)若改用铝箔重复实验,有人认为被反弹的α粒子比例会减少,他的理由是 。(3)根据所学知识,原子核质量远大于核内质子总质量的原因是 。22.(2025八下·温州期中)法国科学家安培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入同一方向的电流后有如图所示的现象。图中的实线代表通电前的导线,虚线代表通电后的导线。(1)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若改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请你在图中画出导线可能的形状 。(3)安培发现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可能跟两根导线中的电流I1、I2的大小、导线之间的距离r有关。有关实验数据如下:实验次数 I1/A I2/A 导线间距离r/m F/×10-2N1 0.2 0.2 0.1 1.02 0.1 0.2 0.1 0.53 0.2 0.2 0.05 2.04 0.2 0.2 0.2 0.5当I1=I2=0.3A,导线间距离r=0.25m,F= 。23.(2025八下·温州期中)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多种因素有关。小科将线圈紧密缠绕在外侧中部,接入开关和电流表,如图甲。闭合开关,将磁体从玻璃管中静止释放与玻璃管间的阻力忽略不计。(1)换用不同匝数的线圈,将同一磁体从相同高度静止释放,测得实验结果如分析图乙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2)小科换用磁性不同的磁体进行实验,他的假设是 。(3)小科想探究感应电流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速度的关系,具体的操作是 。24.(2025八下·温州期中)调味料味精的成分是谷氨酸钠(C5H8NO4Na)和少量食盐(NaCI),由生物发为白色晶体,易溶于水。谷氨酸钠在120℃以下稳定,超过150℃时部分分解为酸钠(C5H7NO3Na),导致鲜味降低。(1)谷氨酸钠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2)谷氨酸钠与焦谷氨酸钠在鲜味上有所不同,其微观本质原因是 。(3)钠摄入超标会引发高血压等疾病。食盐中Na的含量约为39%,有人说“每克味精比吃5克食盐更易诱发高血压”。你是否认同该说法,请计算说明。25.(2025八下·温州期中)磁力锁是目前校园门禁系统中常用的门锁,主体部位分为电锁和吸板两部分。吸在门板上方,电锁安装在门框上,如图甲所示。电锁部分接入电压为220V的电路中。门边安装扫脸识别系统,当老师们扫脸识别成功,门锁自动打开,几秒中后自动关闭。全程安全高效。磁力锁的安装示意图如图乙所示。(1)【原理分析】磁力锁的电锁由线圈和铁芯组成。通电时吸板与电锁紧紧吸电时两者瞬间分离。请你从以下材料中选择合适的吸板材料____。A.铁 B.磁铁 C.铜 D.镍铬合金(2)【产品制作】磁力锁的保持力指的是电锁通电状态下,强行分离电锁与吸需的拉力,通常有1800N、3000N和5000N等规格。保持力不同的磁力锁上的不同之处是 。(3)【日常维护】磁力锁在长期使用后,电锁与吸板的位置会发生偏移,无法合,如图丙所示。这是否会导致磁力锁的保持力下降 请说明理由 。26.(2025八下·温州期中)我省实施“清凉工程”,为每个教室安装了空调。为落实节能降耗,某同学设计并安装了如图甲的自动控制模拟电路,实现当气温升至30℃时,衔铁才能被电磁铁吸下,接通空调线路。热敏电阻Rt的阻值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乙。(1)根据图乙描述Rt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2)计算衔铁被吸下时,控制电路的电流大小。(3)实际使用中发现:当气温在30℃上下波动时,空调线路会频繁接通和断开,影响空调的正常使用。因此该同学在图甲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60Ω定值电阻R0(如图丙),实现了空调线路接通后,气温降低至一定温度时自动切断,回升至30℃后才重新接通。求自动切断时的温度。(电路改进前后,衔铁刚被吸下时,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大小不变;线圈电阻忽略不计)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分析】(1)符号是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它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传达特定信息。(2)在科学领域,常常用特定的图形、字母等组合来表示特定的物体、装置或物理量等 。(3)要区分符号与实物图、示意图等,实物图是对实际物体的描绘,示意图是对过程或原理的示意性展示。【解答】A、这是滑动变阻器的实物图,是对实际物体的真实描绘,并非符号,故该选项错误。B、此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用于示意其结构,不是符号,故该选项错误。C、这是滑动变阻器的符号,能简单明了地代表滑动变阻器,符合符号的定义,故该选项正确。D、这是一个完整的电路图,由多种元件符号组合而成,不是单个符号,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2.【答案】D【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1)安全用电基本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生活用水是导体,易引发触电事故。(2)更换灯泡等电器设备时,应先切断电源,防止触电。(3)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4)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等挑开电线,再进行施救。【解答】A、水是导体,在电线上晾衣服,可能使绝缘皮破损,导致人体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该选项错误。B、换通电灯泡时,灯泡带电,易引发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再更换,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该选项错误。C、使用测电笔时,手未接触笔尾金属体,测电笔无法正常工作,不能辨别火线和零线,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故该选项错误。D、发现有人触电先切断电源,可避免施救者触电,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3.【答案】C【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根据煮沸后的水中几乎不含氧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将池塘水煮沸后冷却,用于饲养蝌蚪,蝌蚪很快死亡。这是因为与原先的池塘水相比,煮沸后的水中几乎不含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则煮沸后的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故答案为:C。4.【答案】B【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解答】 A、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钙离子可表示为Ca2+,故选项错误。B、镁离子可表示为Mg2+,故选项正确。C、铝离子可表示为Al3+,故选项错误。D、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故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5.【答案】D【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中,涉及到控制变量法,要明确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等。(2)需要将不易直接观察的磁性强弱转化为容易观察的现象,即转换法的应用。【解答】A、电流表示数反映的是电路中电流大小,不是电磁铁磁性强弱的直接体现,故该选项错误。B、线圈匝数是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判断磁性强弱的证据,故该选项错误。C、滑片位置改变是为了调节电路中的电流,不是磁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故该选项错误。D、电磁铁磁性越强,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就越多,通过吸引大头针数来判断磁性强弱,运用了转换法,故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6.【答案】B【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包括气态的非金属单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C、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7.【答案】A【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结构模型来分析,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一个这种分子是由两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原子有1个,另一种原子有4个,共含有5个原子。【解答】 A、一个甲烷分子是由碳原子与氢原子构成的,其中碳原子1个,氢原子4个,故A符合题意;B、一个氨气分子是由氮原子与氢原子构成的,其中氮原子1个,氢原子3个,故B不合题意;C、一个水分子是由氧原子与氢原子构成的,其中氧原子1个,氢原子2个,故C不合题意;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氧原子与碳原子构成的,其中氧原子2个,碳原子1个,故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A。8.【答案】A【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1)磁感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2)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 N 极出发,回到 S 极 。【解答】A、该图中磁感线从 N 极出发,回到 S 极 ,符合磁体外部磁感线的分布规律,故该选项正确。B、此图中磁感线从 S 极出发,回到 N 极,与磁体外部磁感线分布规律不符,故该选项错误。C、磁体都有 N 极和 S 极,不存在两个 S 极的情况,该图不符合磁体的基本特征,故该选项错误。D、磁体都有 N 极和 S 极,不存在两个 N 极的情况,该图不符合磁体的基本特征,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9.【答案】A【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元素符号;中间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2)原子中,原子序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原子不同。【解答】A、由元素周期表单元格可知,碘的元素符号为 I,该选项正确。B、碘元素原子序数为 53,碘原子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53 ,碘离子是碘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的,其核外电子数大于 53,该选项错误。C、碘原子原子序数为 53 ,原子中质子数 = 原子序数,所以质子数为 53,不是 74,该选项错误。D、元素周期表单元格左上角数字 53 为碘的原子序数,不是 12,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10.【答案】B【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盐与化肥【解析】【分析】A、根据尿素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一个尿素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A、尿素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一个尿素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则一个尿素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尿素中碳、氧、氮、氢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2×1):(16×1):(14×2):(1×2×2)=3:4:7:1,则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尿素分子中含有氮原子、氢原子,不含NH2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11.【答案】C【知识点】模型与符号;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二氧化硫气体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16×2)=1:1,二氧化硫气体中各元素质量分数比是1:1。故答案为:C。12.【答案】C【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告诉的信息:细小电流通过器件X,接着有强大电流通过电动机;可以确定电动机的工作与否是受X控制的,因此X的作用相当于开关。利用一个电路来控制另一个电路,由此可以联想到电磁继电器。【解答】电磁继电器的实质是一个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利用它可以实现自动控制、远距离控制;还可以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的电路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的电路。这与题目中提到的信息相吻合,由此联想到电路中的元件是电磁继电器。故答案为:C。13.【答案】C【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1)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 “1”,通常省略不写。(2)通过天平平衡来体现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而计算相对原子质量。【解答】由图可知,一个 A 原子的质量等于1个氢原子和3个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总和 。已知氢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碳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2,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为1,那么3个碳原子质量的1/12为3,所以 A 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3×6=19。故答案为:C。14.【答案】B【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解析】【分析】(1)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2)通电螺线管的周围存在磁场;(3)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可以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来体现),这是电磁感应现;(4)条形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解答】A、小磁针具有磁性,钢棒的一端和小磁针的一端相互排斥,说明相互靠近的磁极相同,故A错误;B、图中钢棒如果有磁性,钢棒靠近通电螺线管的一端如果和通电螺线管靠近钢棒的磁极不同,会相互吸引;如果钢棒没有磁性,钢棒和通电螺线管也会相互吸引,所以不能确定钢棒具有磁性,故B正确;C、图中钢棒插入线圈,移动钢棒,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说明钢棒具有磁性,故C错误;D、条形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移动钢棒,测力计示数有变化,说明铁块受到钢棒的磁力强弱不同,表明钢棒具有磁性,故D错误。故答案为:B。15.【答案】B【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地磁场【解析】【分析】(1)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2)根据趋磁细菌向磁铁 N 极移动的特性,结合地球磁场分布来判断其在地球上某点的运动方向。【解答】A、由图可知 M 点磁感线方向是指向地理北极(地磁南极) ,趋磁细菌向 N 极移动,不会是此方向,该选项错误。B、M 点磁感线方向指向地理北极(地磁南极) ,趋磁细菌会向磁场的 N 极移动,也就是朝着地磁南极方向移动,此方向符合,该选项正确。C、M 点磁感线方向不是水平向左,趋磁细菌不会按此方向移动,该选项错误。D、M 点磁感线方向不是水平向右,趋磁细菌不会按此方向移动,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16.【答案】(1)镁(2)乙(3)Al2O3【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解析】【分析】(1)根据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水中是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进行分析解答。【解答】(1)Mg的元素名称是镁。(2)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水中是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则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次是氢元素,则属于海水中所含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是乙图。(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17.【答案】(1)+4(2)A(3)C【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在化合物里,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进行分析;(2)根据元素的种类来分析;(3)根据同位素的概念来分析。【解答】 (1)CaTiO3中,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解得x=+4;(2)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位于A区域;故答案为:A;(3)钛-46,钛-47,钛-48是三种不同的原子,但它们的质子数相同,即原子序数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同种元素同占一个位置;故答案为:C。18.【答案】(1)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2)乙(3)一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反应的实质【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来分析;(2)根据分子结构模型来分析;(3)根据化学用语的意义来分析。【解答】 (1)结合示意图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故答案为: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2)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乙物质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因此乙属于单质,甲、丙、丁物质的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均属于化合物;(3)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原子的个数,丁的化学式是H2O,化学式中2的含义是一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19.【答案】(1)并(2)地线(3)D点左端零线断路【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1)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方式: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互不影响 。(2)三线插头的连接:三线插头中,接地线插脚稍长,与用电器金属外壳相连,防止漏电时触电;火线应先接保险丝,再接用电器;零线直接接用电器 。(3)家庭电路故障判断:测电笔接触火线时氖管发光,接触零线时不发光。若插座左右两孔氖管都发光,说明零线断路 。【解答】(1)将电热壶插入插座后,电热壶与电灯在家庭电路中互不影响,它们的关系是并联 。(2)当电热壶接入家庭电路正常工作时,为防止漏电触电,图乙中的 c 应与地线相连 。(3)取下电热壶插头,用测电笔检测插座左右两孔,氖管均发光,说明火线正常,是零线断路,且断路位置在插座之前,所以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D 点左端零线断路 。20.【答案】(1)D(2)不变(3)线圈位于平衡位置,轻推一下线圈【知识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解析】【分析】(1)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会影响线圈转动方向。安培定则用于判断螺线管的磁极,即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 N 极 。(2)改变线圈转动方向的方法:只改变磁场方向或只改变电流方向,线圈转动方向改变;若同时改变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线圈转动方向不变 。(3)直流电动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如电源问题(无电流通过)、接触不良(电刷与换向器接触不好)、磁场问题(磁体磁性太弱)、线圈问题(线圈处于平衡位置)等 。【解答】(1)已知从 O 点沿转轴观察,线圈顺时针转动。根据左手定则判断线圈各边受力方向,进而确定螺线管 PQ 的磁极。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螺线管 PQ,根据安培定则,要使线圈顺时针转动,螺线管 PQ 左端应为 N 极,对比各选项绕线方式,D 选项符合 。(2)将电源正负极对调,电流方向改变,同时磁场方向不变,根据直流电动机转动方向的影响因素,线圈转动方向会改变 。但由于换向器的作用,它能在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得线圈受力方向持续保持能让线圈顺时针转动的状态,所以转动方向不变 。(3)可能的故障:线圈处于平衡位置。排除故障的方法:用手轻轻拨动一下线圈,使线圈越过平衡位置,线圈就能继续转动 。21.【答案】(1)电子带负电,而原子不带电(2)铝原子核比金原子核小,质量比金小(3)核内有中子【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解析】【分析】(1)汤姆生推测原子中存在带正电的物质,需要从电荷平衡的角度进行分析。(2)铝箔与金箔的原子序数不同,影响α粒子散射的原因需要从原子核的电荷量和质量角度进行分析。(3)原子核质量远大于质子总质量的原因需要从原子核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解答】(1)汤姆生推测原子中必须存在带正电的物质,其依据的科学原理是电荷守恒。原子整体呈电中性,而汤姆生已经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因此为了使原子保持电中性,原子中必须存在带正电的物质来中和电子的负电荷。(2)若改用铝箔重复实验,被反弹的α粒子比例会减少。其理由是:铝的原子序数为13,远小于金的原子序数79。原子序数越小,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越少,对α粒子的电荷排斥力也越小。因此,铝原子核对α粒子的散射作用较弱,被反弹的α粒子比例会减少。(3)根据所学知识,原子核质量远大于核内质子总质量的原因是原子核中除了质子外,还存在中子。中子的质量与质子相近,且不带电,因此原子核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共同决定,而中子的存在使得原子核的质量远大于质子的总质量。22.【答案】(1)通电导体周围产生磁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3)0.9×10-2N【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解析】【分析】(1)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这是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当两根平行导线通入同向电流时相互吸引,通入反向电流时相互排斥。(3)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数据,找出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与电流大小、导线间距的关系,进而计算未知力的大小。【解答】(1)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通电导体周围产生磁场,另一根通电导体在这个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两根平行通电导线会相互靠近 。(2)若改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两根导线通入反向电流,会相互排斥,所以导线应向两侧弯曲,大致形状为两根导线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弯曲。(3)分析实验数据:由实验 1、2 可知,在I2和r相同时,F与I1成正比。由实验 1、3 可知,在I1 和I2 相同时,F与r成反比。由实验 1、4 可知,在I1 和r相同时,F与I2 成正比。设将实验 1 数据代入可得:解得k=0.25×10 2 N m/A2 。 当I1=I2=0.3A,导线间距离r=0.25m代入,F=0.25×10 2 N m/A2 × =0.9×10 2N 。23.【答案】(1)其他条件相同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线圈匝数成正比(2)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磁场强弱有关(3)保持线圈匝数不变,将同一磁体从玻璃管不同高度静止下落,观察电流表示数【知识点】电磁感应;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解析】【分析】(1)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大小可能与线圈匝数、磁场强弱、导体切割磁感线速度等因素有关 。(2)控制变量法:在研究多个因素对某一物理量的影响时,每次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该物理量的影响 。【解答】(1)从图乙可知,换用不同匝数的线圈,同一磁体从相同高度静止释放(保证了磁场强弱和磁体运动速度相同 ),随着线圈匝数增加,感应电流增大,得出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线圈匝数成正比 。(2)换用磁性不同的磁体进行实验,磁性不同意味着磁场强弱不同,所以他的假设是: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磁场强弱有关 。(3)探究感应电流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速度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要保持线圈匝数不变,磁场强弱不变(用同一磁体 ),通过改变磁体下落高度来改变其速度,具体操作是:保持线圈匝数不变,将同一磁体从玻璃管不同高度静止下落,观察电流表示数 。24.【答案】(1)5:8(2)分子结构不同,分子的原子个数不同,分子种类不同,离子不同,阴离子不同(3)解:不认同;谷氨酸钠中,焦谷氨酸钠中两者均小于,它们与NaCl的混合物中一定小于【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式相关知识及物质微观结构对性质的影响。(1)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可计算原子个数比。(2)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不同物质在性质上的差异,从微观角度看是分子结构(或分子种类、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等 )不同导致的。(3)通过计算谷氨酸钠及其分解产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并与食盐中钠元素含量比较,来判断说法是否正确。【解答】(1)由谷氨酸钠( C5H8NO4Na )的化学式可知,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化学式中碳、氢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之比,即5:8 。(2)谷氨酸钠与焦谷氨酸钠在鲜味上有不同,从微观本质看,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分子的原子个数不同,分子种类不同 (或者说构成它们的离子不同,阴离子不同 ),导致性质有差异。25.【答案】(1)A;D(2)线圈匝数不同(3)会。电锁相当于条形磁体,磁极在电锁的两端。磁极未与吸板对齐会使得电锁对吸板的吸引力下降【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电磁铁的特性: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能被电磁铁吸引的物质需是磁性材料,如铁、钴、镍及其合金等 。(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等。在电流和铁芯相同情况下,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吸引力越大 。(3)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磁极间作用:磁极间的吸引力与磁场强度以及磁极间的有效接触面积等有关。当接触面积等因素改变时,吸引力会受影响 。【解答】(1)电锁通电时产生磁性,要吸引吸板,吸板需是磁性材料。铁是磁性材料,能被电磁铁吸引;磁铁本身有磁性,若用磁铁做吸板,可能会出现一些复杂的磁相互作用,不合适;铜不是磁性材料,不能被吸引;镍铬合金是磁性材料,能被吸引。所以合适的吸板材料是铁和镍铬合金,即 A、D 。(2)磁力锁的保持力取决于电锁通电时的磁性强弱,在电压等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主要是线圈匝数。所以保持力不同的磁力锁的不同之处是线圈匝数不同,匝数越多,磁性越强,保持力越大 。(3)会导致磁力锁的保持力下降。理由:电锁与吸板位置偏移后,它们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变小,磁极间的吸引力会减小,从而导致磁力锁的保持力下降 。26.【答案】(1)Rt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2)解:(3)解:I总,查表可得【知识点】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 (1)由图乙分析Rt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情况;(2)根据图乙可知温度为30℃时热敏电阻Rt的阻值,根据图甲可知,控制电路为热敏电阻Rt的简单电路,根据欧姆定律求出衔铁刚被吸下时,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3)根据图乙可知温度为a℃时热敏电阻Rt的阻值,根据图丙可知,衔铁被吸下时,Rt与R0并联,根据欧姆定律此时通过R0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通过Rt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t的阻值,由乙图可知此时温度;当温度为b℃时,继电器未吸合,控制电路相当于Rt的简单电路,根据(2)分析此时温度。【解答】 (1)由图乙可知,Rt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温州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 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温州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 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