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龙山中学教育集团共同体2024-2025学年七下期中素养测试 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龙山中学教育集团共同体2024-2025学年七下期中素养测试 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龙山中学教育集团共同体2024-2025学年七下期中素养测试 科学试卷
1.(2025七下·长兴期中)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祭到的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奥迪汽车标志
B.眼球结构
C.地球仪
D.动物细胞结构
【答案】A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
【解答】A、奥迪汽车标志是品牌的标识,主要起识别和代表品牌的作用,并非对某种复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简化、抽象或模仿,不属于模型,故A正确。
B、眼球结构模型可帮助认识眼球构造,属于模型,故B错误。
C、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帮助了解地球相关信息,属于模型,故C错误。
D、动物细胞结构模型可辅助认识细胞结构,属于模型,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2025七下·长兴期中)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间隙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50mL黄豆和50mL芝麻混合后,体积小于 100mL,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
【解答】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间隙随温度升降而改变,符合分子的性质,故该选项正确。
B、“酒香不怕巷子深” 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符合分子的性质,故该选项正确。
C、50mL 黄豆和 50mL 芝麻混合后体积小于 100mL ,黄豆和芝麻是宏观的物质,不是分子,不能用分子之间有空隙来解释,该选项错误。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符合分子的性质,故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3.(2025七下·长兴期中)有新闻报道,某市民误将某果子认作板栗,摘回家中煮熟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新闻中的“主人公”就是铁树果,生长于苏铁之上,又称“凤凰蛋”。从结构层次角度,“凤凰蛋”属于(  )
A.组织 B.细胞 C.器官 D.系统
【答案】C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
【解析】【分析】(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 。
(2)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植物有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等。
(3)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4)系统:动物体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而植物体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解答】A、组织是细胞群,“凤凰蛋”(铁树果)是由多种组织构成,并非单纯的组织,故该选项错误。
B、细胞是基本单位,“凤凰蛋” 是由众多细胞构成的结构,不是单个细胞,故该选项错误。
C、“凤凰蛋”(铁树果)是铁树的种子,属于植物的六大器官之一,由多种组织构成,能行使一定功能,故该选项正确。
D、植物体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凤凰蛋” 不属于系统,故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4.(2025七下·长兴期中)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以下关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育的观点,你不赞同的是 (  )
A.青春期大脑开始发育,兴奋性增强, 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B.青春期性器官逐渐发育成熟,开始出现第二性征
C.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1~2年左右
D.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答案】A
【知识点】青春期的变化
【解析】【分析】(1)青春期生理发育:进入青春期,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同时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开始出现第二性征,如男孩长胡须、喉结突出等,女孩骨盆变宽、乳房发育等 。且女孩青春期开始年龄一般比男孩早 1 - 2 年。
(2)青春期心理发育:青春期大脑功能不断完善,兴奋性增强,但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不过大脑在胎儿期就已经开始发育,并非青春期才开始发育。
【解答】A、大脑在胎儿期就开始发育,不是青春期才开始,该选项错误。
B、青春期性器官逐渐发育成熟,在性激素刺激下开始出现第二性征 ,该选项正确。
C、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 1 - 2 年左右 ,该选项正确。
D、青春期男孩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出现遗精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A。
5.(2025七下·长兴期中)紫笋茶主产于长兴顾渚山一带,从唐肃宗年间起被定为贡茶,其干茶色泽紫绿相间,由清明前后采摘的茶树幼嫩的叶和芽炒制而成。茶农能够在短时间内采摘多批新叶和新芽,主要因为茶树的芽中存在较多的(  )
A.机械组织 B.保护组织 C.输导组织 D.分生组织
【答案】D
【知识点】组织
【解析】【分析】(1)机械组织:对植物起支撑和保护作用,可增强植物的机械强度,使植物能抵抗外界的压力和拉力等,与新芽新叶的快速生长无关。
(2)保护组织:覆盖在植物体表,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主要起防护作用,并非促使新芽新叶生长的组织。
(3)输导组织:负责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如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等,和新芽新叶短期内大量生长没有直接关联。
(4)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进而分化形成其他组织和器官。茶树芽中存在较多分生组织,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茶树在短时间内长出多批新叶和新芽。
【解答】A、机械组织主要起支撑和保护作用,不是茶树能短期内采摘多批新叶新芽的原因,故该选项错误。
B、保护组织起保护作用,与新芽新叶快速生长无关,故该选项错误。
C、输导组织负责物质运输,和新芽新叶短期内大量产生没有直接联系,故该选项错误。
D、分生组织具有强分裂能力,茶树芽中分生组织多,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新叶新芽,故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6.(2025七下·长兴期中)小乐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所示,其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名称和化学式书写的知识判断。
【解答】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铜的化学式为Cu,氯酸钾的化学式KClO3,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7.(2025七下·长兴期中)下列表示微观粒子的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含义描述准确的是 (  )
A.2O“2”表示两个氧分子
B.Mg2+“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H2SO4“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有两个氢元素
D.2OH “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答案】D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D、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解答】A、2O中“2”表示两个氧原子,氧分子的符号是O2,故该选项错误。
B、Mg2+中“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 2 个单位的正电荷,故该选项错误。
C、H2SO4中“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元素不能讲个数,故该选项错误。
D、2OH 中 “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故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8.(2025七下·长兴期中)不合理蛙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其在幼体阶段时,体长特别大,甚至可超过25cm(如图),而成年后的蛙却逐渐变得越来越小,这也是不合理蛙名称的由来。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不合理蛙为卵生动物,体内受精
B.不合理蛙在成长的过程中不遵循两栖动物发育的过程
C.不合理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D.蝗虫是不合理蛙的食物之一,其在发育过程中会经历蛹期
【答案】C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
【解析】【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解答】A、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A错误。
BC、不合理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B错误,C正确。
D、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经过蛹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D错误。
故答案为:C。
9.(2025七下·长兴期中)小科对老师上课讲解的电解水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着能否利用简易的注射器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如图通过注射器的刻度变化来计算气体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段时间后,注射器B内气体体积是注射器内A内气体体积的2倍
B.实验开始后,A中的液面下降更快,且产生的气体具有助燃性
C.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注射器B中气体时会复燃
D.该实验能说明水是由氢原子与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C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可简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由图可知,注射器 A 连接电源负极产生氢气,注射器 B 连接电源正极产生氧气 ,根据电解水实验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2:1,应该是注射器 A 内气体体积是注射器 B 内气体体积的 2 倍,故该选项错误。
B、实验开始后,A 中产生氢气,气体体积大,液面下降更快,但氢气具有可燃性,不具有助燃性,故该选项错误。
C、注射器 B 中产生的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该选项正确。
D、该实验能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由氢原子与氧原子构成的,故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10.(2025七下·长兴期中)大熊猫以竹子为主要食物,食用竹子种类多样,而且还会根据季节的转换采食竹子的不同部位。下列有关大熊猫与竹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竹子的根、茎、叶被称为营养器官
B.从结构层次分析,大熊猫的眼睛与竹子的根属于同一结构层次
C.熊猫的血管与竹子的茎都与物质运输有关,在结构层次上都属于组织
D.熊猫皮肤中的神经细胞和立毛肌细胞在同一器官内,却属于不同的组织
【答案】C
【知识点】组织;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答】A、竹子的根、茎、叶被称为营养器官,说法正确,故该选项错误。
B、从结构层次分析,大熊猫的眼睛与竹子的根都属于器官层次,说法正确,故该选项错误。
C、熊猫的血管与竹子的茎都由多种组织构成,在结构层次上都属于器官,并非组织,该选项说法错误,故该选项正确。
D、熊猫皮肤中的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组织,立毛肌细胞构成肌肉组织,在同一器官内,却属于不同的组织 ,说法正确,故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11.(2025七下·长兴期中)对乙酰氨基酚(化学式C6H5NO2)是一种治疗流感的退烧止痛药。下列有关对乙酰氨基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乙酰氨基酚中含有1个氧分子
B.对乙酰氨基酚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4:1
C.保持对乙酰氨基酚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对乙酰氨基酚分子
D.对乙酰氨基酚中含有8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
【答案】C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A、根据对乙酰氨基酚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对乙酰氨基酚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对乙酰氨基酚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对乙酰氨基酚是由对乙酰氨基酚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对乙酰氨基酚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8):(16×2)≠4:1,故选项说法错误。
C、对乙酰氨基酚是由对乙酰氨基酚分子构成的,保持对乙酰氨基酚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对乙酰氨基酚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对乙酰氨基酚是由对乙酰氨基酚分子构成的,1个对乙酰氨基酚分子中含有8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12.(2025七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是某大米加工厂加工精白米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芽米的营养成分主要储存在子叶中
B.精白米中有1片子叶
C.环境条件适宜时,精白米能正常萌发
D.稻谷中的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
【答案】D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果实种子形成过程如图:
【解答】A、水稻是单子叶植物,胚芽米的营养成分主要储存在胚乳中,不是子叶,故该选项错误。
B、精白米是加工后的产物,已经去除了胚等结构,不能说有几片叶子,而水稻种子本身有 1 片子叶 ,但此选项表述不准确,故该选项错误。
C、精白米在加工中去除了胚,胚不完整,即使环境条件适宜也不能正常萌发,故该选项错误。
D、稻谷中的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 ,说法正确,故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13.(2025七下·长兴期中)以分子运动的观点看,水蒸发的实质如图所示。“●”表示水分子,“→”表示分子运动的方向,且越长表示分子运动的速度越大。当水温升高时,下列选项中,可以正确表示水分子变化的是 (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
【解析】【分析】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速度越大。
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在任何温度都可以发生的缓慢平和的汽化现象。
【解答】A、分子运动的速度应该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故A错误。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分子运动速度变大,但是分子不会变化,故B错误;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分子运动的速度应该变大,但是B中的分子运动速度没有变化,分子本身不会变大,故C错误;
D、蒸发发生在液体的表面,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运动速度变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4.(2025七下·长兴期中)某同学在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
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 FeO、Fe2O3、Fe
B.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 HNO3、NH3、NO
C.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 CaCO3、CaCl2、Ca(OH)2
D.化学式为C10H14N2的分子中,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H、C、N
【答案】D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分析】 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比较方法来分析;
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分析;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来分析;
D、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解答】 A、在FeO、Fe2O3两种含铁物质中,将化学式变形得6FeO、3Fe2O3,因32×6>16×3×3,含铁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列为Fe(含铁的质量分数为100%)>FeO>Fe2O3,故选项错误;
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HNO3、NH3、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3、+2,故选项错误;
C、CaCO3的相对分子量为100,CaCl2的相对分子量为111,Ca(OH)2的相对分子量为74,故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量由大到小:CaCl2>CaCO3>Ca(OH)2,故选项错误;
D、化学式为C10H14N2的分子中,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H、C、N,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5.(2025七下·长兴期中)某项目化学习小组为了研究棉花种子的出苗率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选择100颗品种、大小相同的饱满棉籽,随机均分成4组。经过相应的处理后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播种,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
编号 是否提前晒种 土壤湿度 播种温度(·C) 出苗量(株)
1 是 湿润 10 13
2 是 干燥 25 9
3 否 湿润 25 15
4 是 湿润 25 23
A.根据实验的结果可知,土壤湿度对种子出苗率无影响
B.分析1、3两组实验,可得出温度会影响棉花种子的出苗率
C.分析3、4两组实验,可得出提前晒种有利于棉花种子的出苗
D.本实验只探究了土壤湿度、播种温度两个因素对棉花种子出苗率的影响
【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解答】A、根据实验2号和4号的结果对照可知,土壤湿度对棉花种子出苗率有影响,A错误。
B、1、3两组实验有温度和是否提前晒种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不能对照,B错误。
C、3、4两组实验,只有是否提前晒种一个变量,符合单一变量原则,两组可得出提前晒种有利于棉花种子的出苗,C正确。
D、本实验探究了土壤湿度、播种温度和是否提前晒种三个因素对棉花种子的出种子的出苗率的影响,D错误。
故答案为:C。
16.(2025七下·长兴期中)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
①空气 ②液氢 ③海水 ④铁 ⑤冰水混合物 ⑥二氧化碳 ⑦氦气
【答案】④;②⑦;⑤⑥
【知识点】无机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解: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纯铁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金属单质,故选:④;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液氢、氦气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均属于非金属单质,故选:②⑦;
⑤冰水混合物只含有水这一种物质,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⑥二氧化碳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二者都属于化合物,
故答案为:④;②⑦;⑤⑥;
17.(2025七下·长兴期中)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文中提到的三种动物中,其受精方式与其它两种不同的是   ;其生长发育类型与其它两种不同的是   ;而稻花香中水稻,其种子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储存在   中。
【答案】蛙;鹊;胚乳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卵生,是指动物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的方式。这种方式在无脊椎动物中尤为普遍,例如昆虫和鱼类。在这些动物中,母体仅提供卵细胞,而受精、孵化及早期发育等过程均在外部环境中完成。胎生,则是指动物通过直接分娩幼体来繁殖后代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哺乳动物中占据主导地位,例如人类和猫狗等。在这些动物中,母体会为幼体提供必要的营养和保护,直至其出生。而卵胎生,是一种介于卵生与胎生之间的生殖方式。它是指母体产下并直接孵化出幼体的过程,但与胎生不同的是,母体并不为幼体提供营养。这种生殖方式在鲨鱼和一些爬行动物中有所发现。 体外受精通常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将卵子和精子结合形成胚胎的过程,而体内受精则是精子在母体体内与卵子自然结合的过程。
【解答】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文中提到的三种动物中,分别是鹊;蝉;蛙; 其受精方式与其它两种不同的是 蛙,蛙属于两栖类,体外受精;鹊属于鸟类,体内受精;蝉属于昆虫,体内受精; 其生长发育类型与其它两种不同的是 鹊,其他两种都是变态发育; ;而稻花香中水稻,其种子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储存在 胚乳中,因为水稻是单子叶植物;
故答案为:蛙;雀;胚乳
18.(2025七下·长兴期中)洋葱被称为“蔬菜皇后”,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如图中 A~D表示洋葱不同的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问题:
(1)洋葱可以由小长大,这与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体积增大分不开,其中细胞体积增大是细胞   的结果。
(2)从器官的功能来看,图A、B中花、种子属于   器官。
(3)洋葱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C→   (用图中字母表示)。
【答案】(1)生长
(2)生殖
(3)D→B→A
【知识点】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1)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C细胞→D组织→B器官→A植物体。
【解答】(1)细胞的生长、分裂与分化: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洋葱由小长大与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密切相关。
(2)绿色开花植物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的,其中根、茎、叶与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合成有关,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与生殖有关系,属于生殖器官。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想要在图C视野中更好地观察到细胞核,制备玻片标本时需滴加碘液染色,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中的染色体。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C细胞→D组织→B器官→A植物体。人体和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所以洋葱与人相比,缺少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19.(2025七下·长兴期中)下表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核电荷数从1-18的部分元素排列情况。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①   He
      C   ② F  
③   Al Si   ④ Cl Ar
(1)①③④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填编号)。
(2)②代表的元素和 Al元素形成化合物,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X2-与 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   。
【答案】(1)③
(2)Al2O3
(3)S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 (1)根据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②的原子序数是8,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X2-是X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1)①③④的原子序数分别是1、11、16,分别是氢、钠、硫元素,其中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2)②的原子序数是8,为氧元素;和Al元素形成化合物是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3)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X2-是X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8-2=16,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为硫元素,元素符号是S。
20.(2025七下·长兴期中)小科在学习了“物质的构成”后,做了如下实验:
(1)图甲是演示液体扩散现象的装置。最初两种液体A和B的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从微观角度解释这一现象   。
(2)如图乙所示,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杯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可以看到: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快,这说明   。
(3)如图丙所示,在铜丝框上宽松地系一根细棉线,再浸入肥皂水中慢慢地提起,框中会形成一层肥皂膜。用烧热的针刺破线的一侧肥皂膜,另一侧肥皂膜将细棉线拉过去,该现象说明   。
【答案】(1)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
【解析】【分析】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一是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二是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三是分子间存在相互引力和斥力;
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解答】(1)两种液体的密度不同,实验时必须把密度大的液体放在下面,避免由于重力使液体向下落,分不清是重力作用,还是扩散现象;
(2)由于热水的温度高,故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两滴墨水,会看到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
(3)用手指戳破一侧的肥皂膜,棉线被拉向另一边,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造成的。
21.(2025七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的四种单细胞生物在结构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它们都能在各自的环境中独立存在,据此回答:
(1)A、B都属于菌类,B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是   。
(2)D属于动物,它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三种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   。
(3)在酿酒、做面包时利用的微生物是   (选填相应字母)。
【答案】(1)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D没有细胞壁
(3)B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
【解析】【分析】图中:A是鞭毛杆菌,属于细菌;B是酵母菌,属于真菌;C是衣藻,属于植物;D是草履虫,属于动物。
【解答】(1)A是细菌、B是真菌(酵母菌),细菌在细胞结构上与真菌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2)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有的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结构。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因此,动物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三种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3)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B酵母菌。
22.(2025七下·长兴期中)目前有的国家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试管婴儿”,其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亲婴儿”培育方式属于   生殖。(选填“有性”或“无性”)
(2) 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   。
【答案】(1)有性
(2)捐献者卵母细胞的卵黄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可见该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
【解答】(1)试管婴儿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
(2)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捐献者卵细胞的细胞质(卵黄)。
23.(2025七下·长兴期中) 小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们到某生态园参加研学实践活动,他们发现南瓜园里许多蜜蜂在盛开的花丛中飞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南瓜植株上既有雄花,又有雌花(如图一)。小科认为a是雌花,a下部有膨大结构,该结构是   (填结构名称),受精完成后,其发育成南瓜果实。
(2)农民为提高南瓜的结果率,在南瓜园放养蜜蜂的主要目的是   。
(3)小科对蜜蜂在花间飞舞产生了疑问:吸引蜜蜂飞向花朵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①小科作出的假设是:吸引蜜蜂飞向花朵与于花的颜色有关。
②制订计划:
Ⅰ实验思路:用大小、数量相同,颜色不同的A、B两种纸花分别挂在不同树枝上,把蜂箱放置一定位置。记录在单位时间内飞向A、B两种纸花上的蜜蜂数量。
Ⅱ评价方案:图二是小科设计的A、B两种纸花挂在不同树枝上的甲、乙两种方案的示意图。小组同学认为:乙方案中的变量是唯一的,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甲方案中除了花的颜色不同外,还有   不同,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③针对小科的疑问,请再作出一个假设:吸引蜜蜂飞向花朵与花的   有关。
【答案】(1)子房
(2)帮助南瓜传粉
(3)距离;气味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传粉及其途径
【解析】【分析】(1)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解答即可。
【解答】(1)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雌蕊下部有膨大结构是子房,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小明认为a是雌花,a下部有膨大结构,该结构是子房,将来可能发育成南瓜果实。
(2)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蔬菜大棚中放养蜜蜂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植物进行传粉,提高果实产量。
(3)①根据小明对蜜蜂在花间飞舞产生了疑问:吸引蜜蜂飞向花朵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做出假设:吸引蜜蜂飞向花朵与花的颜色有关。
②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乙方案中的变量是唯一的,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甲方案中除了花的颜色不同外,还有距离不同,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③针对小明的疑问,作出的假设是:吸引蜜蜂飞向花朵与花的气味有关。
24.(2025七下·长兴期中)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食文化遗产之一。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小科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是: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的食醋调节料液。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如下。
(1)制作泡菜的主要原理是通过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酵母菌也能进行发酵作用,乳酸菌与酵母菌结构上最大的区别在于   。
(2)在制作泡菜前要洗净泡菜坛的目的是   。
(3)设置食醋的浓度为0的组, 目的是    。
(4)分析比较四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   。
【答案】(1)乳酸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减少或避免杂菌的污染
(3)作为对照组
(4)三组食醋浓度中,0.6%的抑制作用最强,食醋浓度过高或过低抑制作用均下降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解答】(1)乳酸菌是一类属于细菌界的微生物,而酵母菌则属于真菌界。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细胞结构,细菌(乳酸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真菌(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2)洗净泡菜坛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或避免杂菌的污染,确保乳酸菌能在一个相对纯净的环境中发酵。
(3)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作为对照组,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浓度食醋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通过对照组,可以更准确地观察到食醋添加对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
(4)分析比较四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醋能抑制泡白菜亚硝酸盐的产生。三组食浓度中,0.6%抑制作用最强,食醋浓度过高或过低抑制作用均下降。
25.(2025七下·长兴期中)项目式作业——论证分子运动实验活动中,小科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浓氨水(氨气的水溶液)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为红色
【现象分析】
(1)氨气是由   构成的;
(2)将甲、乙两组装置分别放置一段时间,发现甲装置中的B杯液体变成红色,乙装置没有变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反思交流】这个实验中采用了甲、乙两组装置,目的是   ;
(4)【改进创新】小科进一步改进实验,设计如图丙所示实验,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往试管口的棉花滴10滴浓氨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1)分子
(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进行对照
(4)滤纸条从试管口向试管底部逐渐变红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1)根据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分子不断运动,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分析;
(2)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
(3)根据实验的目的分析;
(4)根据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分子不断运动,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分析。
【解答】(1)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答案为:氨分子;
(2)将甲、乙两组装置分别放置一段时间,发现甲装置中的B杯液体变成红色,乙装置没有变化,原因是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答案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反思交流】这个实验中采用了甲、乙两组装置,目的是进行对照;故答案为:进行对照;
(4)【改进创新】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从试管口向试管底部的无色酚酞溶液依次变为红色;故答案为:滤纸条从试管口向试管底部逐渐变红。
26.(2025七下·长兴期中) 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一百多年来,科学家通过实验与推理不断纠正错误认识,逐步揭开原子的构成。
(1)1897年,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他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他推测的依据是   。
(2)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图1),实验现象如图2。
由实验现象可以推理得出的结论有____(填字母)。
A.原子核带正电
B.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3)1919年,卢瑟福又用α粒子核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一种新粒子,这种粒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其质量与氢原子相近,这种粒子的名称为   。
(4)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原子在物质表面的排列状况。下列有关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扫描隧道显微镜可确定原子的真实存在
B.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原子的内部结构
C.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答案】(1)原子不显电性,电子带负电
(2)A;B;D
(3)质子
(4)A;C;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1)根据汤姆森发现了电子解答;
(2)根据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中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内有含有带正电荷的微粒,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使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金原子中有体积很小,质量大的原子核;结合所学原子的构成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进行分析;
(4)根据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来分析。
【解答】(1)198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他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他推测的依据是原子不显电性;
(2)A、根据题意:α粒子带正电荷,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说明原子核带正电荷;故选项说法正确;
B、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金原子中有体积很小、质量大的原子核;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的“α粒子散射实验”,无法得出原子核的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D、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金原子中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选项说法正确;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卢瑟福用α粒子核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一种新粒子,这种粒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其质量与氢原子相近,氢原子中含有1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质子就是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微粒,所以这种粒子的名称为质子;
(4)A、扫描隧道显微镜可确定原子的真实存在,此选项正确;
B、扫描隧道显微镜不能观察到原子的内部结构,只能确定原子可再分,此选项错误;
C、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此选项正确;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此选项正确;
(6)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种类,原子的质量、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只是原子最外层电子得失,不可能变为金
27.(2025七下·长兴期中) 纯水的导电能力很弱,电解水时常加入一些氢氧化钠增强导电性(水电解过程中氢氧化钠本身不会减少),以加快电解速度。为探究影响水电解速度的因素,科学小组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探究影响水电解速度数据记录表
实验编号 温度/℃ 时间/s 溶液浓度 氢气体积/mL
① 15 60 2% 22.2
② 15 60 5% 33.1
③ 30 60 2% 26.0
④ 30 60 5% V
(1)本实验通过比较   来反映水电解速度的快慢。
(2)对比实验组①③或②④的结果,则V的值可能是____。
A.20.1 B.25.3 C.28.2 D.36.9
(3)结合实验结果,预测随着实验的进行,各组产生气体的速度将如何改变 并说出你的理由   。
(4)水电解的产物为氢气和氧气。小组其他同学认为完成本实验也可以测量氧气的体积,而小科极力反对,请说出他反对测氧气体积的一条理由   。
【答案】(1)相同时间产生氢气的体积
(2)D
(3)加快;随着实验的进行,水的量减小,使得溶液的浓度变大,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快
(4)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大于氧气的体积,可以更加准确反映电解速度的快慢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相同时间产生氢气的多少反映水电解速度的快慢。
(2)对比①③或②④的相同与不同的量分析得出结论;
(3)根据表格数据得出结论,结合氢氧化钠浓度变化分析;
(4)根据相同情况下产生氢气与氧气体积大小比较分析。
【解答】(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知,本实验通过比较相同时间产生氢气的体积来反映水电解速度的快慢。
(2)对比实验组①③或②④的结果,相同浓度时,温度越高,产生的氢气的体积越大,因而第4次产生氢气的体积应该比第2次大,则V的值可能是D;
(3)结合实验结果,预测随着实验的进行,水的量减小,使得溶液的浓度变大,而浓度变大,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快。
(4)水电解的产物为氢气和氧气。小组其他同学认为完成本实验也可以测量氧气的体积,但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大于氧气的体积,可以更加准确反映电解速度的快慢。
28.(2025七下·长兴期中)(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宣纸的传统制作工艺中需用草木灰蒸煮。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中阴离子的符号是   ;
(2)明代《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了明矾净水,其原理是明矾溶于水后电离产生了 与水结合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请说明Al3+中数字“3”的含义   。
(3)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缺碘可影响人体的生长及智力发育。加碘盐中加入了少量的碘酸钾(KIO3),其中Ⅰ的化合价是   。
【答案】(1)CO32-
(2)一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
(3)+5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1)离子符号的书写:书写离子符号时,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明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省略不写 。
(2)离子符号中数字的含义: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3)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计算化合价;
【解答】(1)碳酸钾是由钾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则碳酸钾中阴离子的符号是CO32-;
(2)位于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上方,表示离子或原子团的电荷数,所以Al3+中“3”表示一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
(3)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设KIO3中I的化合价为x,则:(+1)+x+(-2)×3=0,解得x=+5;
29.(2025七下·长兴期中) 如图甲、乙是桃花和黄桃的解剖结构示意图。
(1)图甲中的①④⑤构成的   是桃花的主要结构之一。
(2)图乙中的⑦是由   (填结构名称)发育而来的。
(3)果农一般采用图丙所示方法来繁殖桃树,这种方法称为   主要优点是   。
【答案】(1)雌蕊
(2)子房壁
(3)嫁接;繁殖速度快,能保持接穗性状的优良性状
【知识点】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1、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图甲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⑥胚珠。
2、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图乙中,⑦果皮、⑧种子。
3、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
【解答】(1)图甲中 ①柱头、④花柱、⑤子房构成雌蕊,②花药、③花丝构成雄蕊,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是花的主要部分。
(2)图乙中的⑦属于果实中的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
(3)图丙是嫁接,属于无性生殖,这种繁殖方法主要优点是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且繁殖速度较快。
30.(2025七下·长兴期中) 杨梅(如图甲)的花期非常短,杨梅树是雌雄异株的,雄株只能开雄花,花粉多而轻(如图乙);雌株只能开雌花,柱头呈须状张开,能分泌黏液。请回答:
(1)根据杨梅花的特征推断,杨梅花属于   (填“风媒花”或“虫媒花”)。
(2)一朵杨梅雌花的子房里有   颗胚珠,理由是   。
(3)有时在杨梅果实上会看见白色的小虫子,这是果蝇幼虫,其生长周期与蚕类似,比蝗虫多了   期。
【答案】(1)风媒花
(2)一;每个果实里只有一粒种子
(3)蛹
【知识点】花的结构;传粉及其途径;昆虫的发育过程
【解析】【分析】1、异花传粉需要有一定的媒介,这种媒介主要是昆虫和风,相应的把这些植物的花分别称为虫媒花和风媒花。
2、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3、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解答】(1)杨梅雄株只能开雄花,花粉多而轻;雌株只能开雌花,柱头呈须状张开,能分泌黏液。由此可以推断杨梅花属于风媒花,依靠风力传粉。
(2)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一朵杨梅雌花的子房里有1颗胚珠,所以一个果实中有1个种子。
(3)果蝇的生长周期与蚕类似,都是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所以,果蝇的发育比蝗虫多了蛹期。
31.(2025七下·长兴期中)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面上认识和创造物质的一门科学,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实验室的各种模型进行如下探究。
(1)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其原因是过氧化氢分子含有“过氧基”(-0-0-),据此推测,如图甲所示的物质中,可用作杀菌消毒剂的是   (填序号)。
(2)气体A和气体接触可发生反应生成固体C与液体D,其微观示意图如乙图所示。该反应过程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物质的化学式)。
【答案】(1)④
(2)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含有 “过氧基”( O O )的物质可用作杀菌消毒剂。需要分析图甲中各物质的结构,找出含有 “过氧基” 的物质。
(2)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要根据微观示意图乙,分析各物质的组成元素,确定哪些物质属于化合物。
【解答】(1)根据含有“过氧基”(-O-O-)有杀菌消毒,观察选项可知④中含有过氧基,所以可用作杀菌消毒剂;
(2)由微观示意图乙可知:物质A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化学式为SO2,由硫和氧两种元素组成,是化合物。
物质B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硫原子构成,化学式为H2 S,由氢和硫两种元素组成,是化合物。
物质C由硫原子构成,是单质,化学式为S 。
物质D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化学式为H2O,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是化合物。所以属于化合物的是SO2、H2 S、H2O 。
32.(2025七下·长兴期中) 近年来,乳酸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乳酸在医药、食品工业中应用前景广阔。乳酸的化学式为( )试计算:
(1) 乳酸 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
(2)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180克乳酸中含有多少克碳元素
(4)经测定某不纯的乳酸样品中含碳元素34%(杂质中不含碳元素),则该样品中含乳酸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1)1:2:1
(2)6:1:8
(3)
(4)85%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式可以得到原子个数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6:3=1:2:1;
(2)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16×3)=6:1:8.
(3)180克乳酸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180g×40%═72g.
(4)设样品质量为m,该样品中含乳酸的质量分数为n,
解得n=85%。
1 / 1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龙山中学教育集团共同体2024-2025学年七下期中素养测试 科学试卷
1.(2025七下·长兴期中)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祭到的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奥迪汽车标志
B.眼球结构
C.地球仪
D.动物细胞结构
2.(2025七下·长兴期中)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间隙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50mL黄豆和50mL芝麻混合后,体积小于 100mL,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3.(2025七下·长兴期中)有新闻报道,某市民误将某果子认作板栗,摘回家中煮熟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新闻中的“主人公”就是铁树果,生长于苏铁之上,又称“凤凰蛋”。从结构层次角度,“凤凰蛋”属于(  )
A.组织 B.细胞 C.器官 D.系统
4.(2025七下·长兴期中)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以下关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育的观点,你不赞同的是 (  )
A.青春期大脑开始发育,兴奋性增强, 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B.青春期性器官逐渐发育成熟,开始出现第二性征
C.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1~2年左右
D.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5.(2025七下·长兴期中)紫笋茶主产于长兴顾渚山一带,从唐肃宗年间起被定为贡茶,其干茶色泽紫绿相间,由清明前后采摘的茶树幼嫩的叶和芽炒制而成。茶农能够在短时间内采摘多批新叶和新芽,主要因为茶树的芽中存在较多的(  )
A.机械组织 B.保护组织 C.输导组织 D.分生组织
6.(2025七下·长兴期中)小乐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所示,其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7.(2025七下·长兴期中)下列表示微观粒子的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含义描述准确的是 (  )
A.2O“2”表示两个氧分子
B.Mg2+“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H2SO4“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有两个氢元素
D.2OH “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8.(2025七下·长兴期中)不合理蛙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其在幼体阶段时,体长特别大,甚至可超过25cm(如图),而成年后的蛙却逐渐变得越来越小,这也是不合理蛙名称的由来。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不合理蛙为卵生动物,体内受精
B.不合理蛙在成长的过程中不遵循两栖动物发育的过程
C.不合理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D.蝗虫是不合理蛙的食物之一,其在发育过程中会经历蛹期
9.(2025七下·长兴期中)小科对老师上课讲解的电解水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着能否利用简易的注射器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如图通过注射器的刻度变化来计算气体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段时间后,注射器B内气体体积是注射器内A内气体体积的2倍
B.实验开始后,A中的液面下降更快,且产生的气体具有助燃性
C.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注射器B中气体时会复燃
D.该实验能说明水是由氢原子与氧原子构成的
10.(2025七下·长兴期中)大熊猫以竹子为主要食物,食用竹子种类多样,而且还会根据季节的转换采食竹子的不同部位。下列有关大熊猫与竹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竹子的根、茎、叶被称为营养器官
B.从结构层次分析,大熊猫的眼睛与竹子的根属于同一结构层次
C.熊猫的血管与竹子的茎都与物质运输有关,在结构层次上都属于组织
D.熊猫皮肤中的神经细胞和立毛肌细胞在同一器官内,却属于不同的组织
11.(2025七下·长兴期中)对乙酰氨基酚(化学式C6H5NO2)是一种治疗流感的退烧止痛药。下列有关对乙酰氨基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乙酰氨基酚中含有1个氧分子
B.对乙酰氨基酚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4:1
C.保持对乙酰氨基酚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对乙酰氨基酚分子
D.对乙酰氨基酚中含有8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
12.(2025七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是某大米加工厂加工精白米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芽米的营养成分主要储存在子叶中
B.精白米中有1片子叶
C.环境条件适宜时,精白米能正常萌发
D.稻谷中的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
13.(2025七下·长兴期中)以分子运动的观点看,水蒸发的实质如图所示。“●”表示水分子,“→”表示分子运动的方向,且越长表示分子运动的速度越大。当水温升高时,下列选项中,可以正确表示水分子变化的是 (  )
A. B. C. D.
14.(2025七下·长兴期中)某同学在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
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 FeO、Fe2O3、Fe
B.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 HNO3、NH3、NO
C.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 CaCO3、CaCl2、Ca(OH)2
D.化学式为C10H14N2的分子中,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H、C、N
15.(2025七下·长兴期中)某项目化学习小组为了研究棉花种子的出苗率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选择100颗品种、大小相同的饱满棉籽,随机均分成4组。经过相应的处理后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播种,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
编号 是否提前晒种 土壤湿度 播种温度(·C) 出苗量(株)
1 是 湿润 10 13
2 是 干燥 25 9
3 否 湿润 25 15
4 是 湿润 25 23
A.根据实验的结果可知,土壤湿度对种子出苗率无影响
B.分析1、3两组实验,可得出温度会影响棉花种子的出苗率
C.分析3、4两组实验,可得出提前晒种有利于棉花种子的出苗
D.本实验只探究了土壤湿度、播种温度两个因素对棉花种子出苗率的影响
16.(2025七下·长兴期中)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
①空气 ②液氢 ③海水 ④铁 ⑤冰水混合物 ⑥二氧化碳 ⑦氦气
17.(2025七下·长兴期中)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文中提到的三种动物中,其受精方式与其它两种不同的是   ;其生长发育类型与其它两种不同的是   ;而稻花香中水稻,其种子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储存在   中。
18.(2025七下·长兴期中)洋葱被称为“蔬菜皇后”,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如图中 A~D表示洋葱不同的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问题:
(1)洋葱可以由小长大,这与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体积增大分不开,其中细胞体积增大是细胞   的结果。
(2)从器官的功能来看,图A、B中花、种子属于   器官。
(3)洋葱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C→   (用图中字母表示)。
19.(2025七下·长兴期中)下表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核电荷数从1-18的部分元素排列情况。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①   He
      C   ② F  
③   Al Si   ④ Cl Ar
(1)①③④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填编号)。
(2)②代表的元素和 Al元素形成化合物,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X2-与 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   。
20.(2025七下·长兴期中)小科在学习了“物质的构成”后,做了如下实验:
(1)图甲是演示液体扩散现象的装置。最初两种液体A和B的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从微观角度解释这一现象   。
(2)如图乙所示,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杯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可以看到: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快,这说明   。
(3)如图丙所示,在铜丝框上宽松地系一根细棉线,再浸入肥皂水中慢慢地提起,框中会形成一层肥皂膜。用烧热的针刺破线的一侧肥皂膜,另一侧肥皂膜将细棉线拉过去,该现象说明   。
21.(2025七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的四种单细胞生物在结构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它们都能在各自的环境中独立存在,据此回答:
(1)A、B都属于菌类,B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是   。
(2)D属于动物,它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三种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   。
(3)在酿酒、做面包时利用的微生物是   (选填相应字母)。
22.(2025七下·长兴期中)目前有的国家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试管婴儿”,其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亲婴儿”培育方式属于   生殖。(选填“有性”或“无性”)
(2) 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   。
23.(2025七下·长兴期中) 小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们到某生态园参加研学实践活动,他们发现南瓜园里许多蜜蜂在盛开的花丛中飞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南瓜植株上既有雄花,又有雌花(如图一)。小科认为a是雌花,a下部有膨大结构,该结构是   (填结构名称),受精完成后,其发育成南瓜果实。
(2)农民为提高南瓜的结果率,在南瓜园放养蜜蜂的主要目的是   。
(3)小科对蜜蜂在花间飞舞产生了疑问:吸引蜜蜂飞向花朵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①小科作出的假设是:吸引蜜蜂飞向花朵与于花的颜色有关。
②制订计划:
Ⅰ实验思路:用大小、数量相同,颜色不同的A、B两种纸花分别挂在不同树枝上,把蜂箱放置一定位置。记录在单位时间内飞向A、B两种纸花上的蜜蜂数量。
Ⅱ评价方案:图二是小科设计的A、B两种纸花挂在不同树枝上的甲、乙两种方案的示意图。小组同学认为:乙方案中的变量是唯一的,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甲方案中除了花的颜色不同外,还有   不同,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③针对小科的疑问,请再作出一个假设:吸引蜜蜂飞向花朵与花的   有关。
24.(2025七下·长兴期中)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食文化遗产之一。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小科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是: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的食醋调节料液。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如下。
(1)制作泡菜的主要原理是通过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酵母菌也能进行发酵作用,乳酸菌与酵母菌结构上最大的区别在于   。
(2)在制作泡菜前要洗净泡菜坛的目的是   。
(3)设置食醋的浓度为0的组, 目的是    。
(4)分析比较四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   。
25.(2025七下·长兴期中)项目式作业——论证分子运动实验活动中,小科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浓氨水(氨气的水溶液)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为红色
【现象分析】
(1)氨气是由   构成的;
(2)将甲、乙两组装置分别放置一段时间,发现甲装置中的B杯液体变成红色,乙装置没有变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反思交流】这个实验中采用了甲、乙两组装置,目的是   ;
(4)【改进创新】小科进一步改进实验,设计如图丙所示实验,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往试管口的棉花滴10滴浓氨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6.(2025七下·长兴期中) 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一百多年来,科学家通过实验与推理不断纠正错误认识,逐步揭开原子的构成。
(1)1897年,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他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他推测的依据是   。
(2)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图1),实验现象如图2。
由实验现象可以推理得出的结论有____(填字母)。
A.原子核带正电
B.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3)1919年,卢瑟福又用α粒子核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一种新粒子,这种粒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其质量与氢原子相近,这种粒子的名称为   。
(4)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原子在物质表面的排列状况。下列有关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扫描隧道显微镜可确定原子的真实存在
B.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原子的内部结构
C.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27.(2025七下·长兴期中) 纯水的导电能力很弱,电解水时常加入一些氢氧化钠增强导电性(水电解过程中氢氧化钠本身不会减少),以加快电解速度。为探究影响水电解速度的因素,科学小组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探究影响水电解速度数据记录表
实验编号 温度/℃ 时间/s 溶液浓度 氢气体积/mL
① 15 60 2% 22.2
② 15 60 5% 33.1
③ 30 60 2% 26.0
④ 30 60 5% V
(1)本实验通过比较   来反映水电解速度的快慢。
(2)对比实验组①③或②④的结果,则V的值可能是____。
A.20.1 B.25.3 C.28.2 D.36.9
(3)结合实验结果,预测随着实验的进行,各组产生气体的速度将如何改变 并说出你的理由   。
(4)水电解的产物为氢气和氧气。小组其他同学认为完成本实验也可以测量氧气的体积,而小科极力反对,请说出他反对测氧气体积的一条理由   。
28.(2025七下·长兴期中)(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宣纸的传统制作工艺中需用草木灰蒸煮。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中阴离子的符号是   ;
(2)明代《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了明矾净水,其原理是明矾溶于水后电离产生了 与水结合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请说明Al3+中数字“3”的含义   。
(3)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缺碘可影响人体的生长及智力发育。加碘盐中加入了少量的碘酸钾(KIO3),其中Ⅰ的化合价是   。
29.(2025七下·长兴期中) 如图甲、乙是桃花和黄桃的解剖结构示意图。
(1)图甲中的①④⑤构成的   是桃花的主要结构之一。
(2)图乙中的⑦是由   (填结构名称)发育而来的。
(3)果农一般采用图丙所示方法来繁殖桃树,这种方法称为   主要优点是   。
30.(2025七下·长兴期中) 杨梅(如图甲)的花期非常短,杨梅树是雌雄异株的,雄株只能开雄花,花粉多而轻(如图乙);雌株只能开雌花,柱头呈须状张开,能分泌黏液。请回答:
(1)根据杨梅花的特征推断,杨梅花属于   (填“风媒花”或“虫媒花”)。
(2)一朵杨梅雌花的子房里有   颗胚珠,理由是   。
(3)有时在杨梅果实上会看见白色的小虫子,这是果蝇幼虫,其生长周期与蚕类似,比蝗虫多了   期。
31.(2025七下·长兴期中)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面上认识和创造物质的一门科学,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实验室的各种模型进行如下探究。
(1)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其原因是过氧化氢分子含有“过氧基”(-0-0-),据此推测,如图甲所示的物质中,可用作杀菌消毒剂的是   (填序号)。
(2)气体A和气体接触可发生反应生成固体C与液体D,其微观示意图如乙图所示。该反应过程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物质的化学式)。
32.(2025七下·长兴期中) 近年来,乳酸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乳酸在医药、食品工业中应用前景广阔。乳酸的化学式为( )试计算:
(1) 乳酸 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
(2)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180克乳酸中含有多少克碳元素
(4)经测定某不纯的乳酸样品中含碳元素34%(杂质中不含碳元素),则该样品中含乳酸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
【解答】A、奥迪汽车标志是品牌的标识,主要起识别和代表品牌的作用,并非对某种复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简化、抽象或模仿,不属于模型,故A正确。
B、眼球结构模型可帮助认识眼球构造,属于模型,故B错误。
C、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帮助了解地球相关信息,属于模型,故C错误。
D、动物细胞结构模型可辅助认识细胞结构,属于模型,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
【解答】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间隙随温度升降而改变,符合分子的性质,故该选项正确。
B、“酒香不怕巷子深” 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符合分子的性质,故该选项正确。
C、50mL 黄豆和 50mL 芝麻混合后体积小于 100mL ,黄豆和芝麻是宏观的物质,不是分子,不能用分子之间有空隙来解释,该选项错误。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符合分子的性质,故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3.【答案】C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
【解析】【分析】(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 。
(2)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植物有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等。
(3)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4)系统:动物体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而植物体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解答】A、组织是细胞群,“凤凰蛋”(铁树果)是由多种组织构成,并非单纯的组织,故该选项错误。
B、细胞是基本单位,“凤凰蛋” 是由众多细胞构成的结构,不是单个细胞,故该选项错误。
C、“凤凰蛋”(铁树果)是铁树的种子,属于植物的六大器官之一,由多种组织构成,能行使一定功能,故该选项正确。
D、植物体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凤凰蛋” 不属于系统,故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4.【答案】A
【知识点】青春期的变化
【解析】【分析】(1)青春期生理发育:进入青春期,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同时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开始出现第二性征,如男孩长胡须、喉结突出等,女孩骨盆变宽、乳房发育等 。且女孩青春期开始年龄一般比男孩早 1 - 2 年。
(2)青春期心理发育:青春期大脑功能不断完善,兴奋性增强,但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不过大脑在胎儿期就已经开始发育,并非青春期才开始发育。
【解答】A、大脑在胎儿期就开始发育,不是青春期才开始,该选项错误。
B、青春期性器官逐渐发育成熟,在性激素刺激下开始出现第二性征 ,该选项正确。
C、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 1 - 2 年左右 ,该选项正确。
D、青春期男孩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出现遗精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A。
5.【答案】D
【知识点】组织
【解析】【分析】(1)机械组织:对植物起支撑和保护作用,可增强植物的机械强度,使植物能抵抗外界的压力和拉力等,与新芽新叶的快速生长无关。
(2)保护组织:覆盖在植物体表,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主要起防护作用,并非促使新芽新叶生长的组织。
(3)输导组织:负责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如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等,和新芽新叶短期内大量生长没有直接关联。
(4)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进而分化形成其他组织和器官。茶树芽中存在较多分生组织,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茶树在短时间内长出多批新叶和新芽。
【解答】A、机械组织主要起支撑和保护作用,不是茶树能短期内采摘多批新叶新芽的原因,故该选项错误。
B、保护组织起保护作用,与新芽新叶快速生长无关,故该选项错误。
C、输导组织负责物质运输,和新芽新叶短期内大量产生没有直接联系,故该选项错误。
D、分生组织具有强分裂能力,茶树芽中分生组织多,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新叶新芽,故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6.【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名称和化学式书写的知识判断。
【解答】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铜的化学式为Cu,氯酸钾的化学式KClO3,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7.【答案】D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D、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解答】A、2O中“2”表示两个氧原子,氧分子的符号是O2,故该选项错误。
B、Mg2+中“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 2 个单位的正电荷,故该选项错误。
C、H2SO4中“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元素不能讲个数,故该选项错误。
D、2OH 中 “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故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8.【答案】C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
【解析】【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解答】A、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A错误。
BC、不合理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B错误,C正确。
D、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经过蛹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D错误。
故答案为:C。
9.【答案】C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可简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由图可知,注射器 A 连接电源负极产生氢气,注射器 B 连接电源正极产生氧气 ,根据电解水实验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2:1,应该是注射器 A 内气体体积是注射器 B 内气体体积的 2 倍,故该选项错误。
B、实验开始后,A 中产生氢气,气体体积大,液面下降更快,但氢气具有可燃性,不具有助燃性,故该选项错误。
C、注射器 B 中产生的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该选项正确。
D、该实验能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由氢原子与氧原子构成的,故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10.【答案】C
【知识点】组织;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答】A、竹子的根、茎、叶被称为营养器官,说法正确,故该选项错误。
B、从结构层次分析,大熊猫的眼睛与竹子的根都属于器官层次,说法正确,故该选项错误。
C、熊猫的血管与竹子的茎都由多种组织构成,在结构层次上都属于器官,并非组织,该选项说法错误,故该选项正确。
D、熊猫皮肤中的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组织,立毛肌细胞构成肌肉组织,在同一器官内,却属于不同的组织 ,说法正确,故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11.【答案】C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A、根据对乙酰氨基酚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对乙酰氨基酚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对乙酰氨基酚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对乙酰氨基酚是由对乙酰氨基酚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对乙酰氨基酚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8):(16×2)≠4:1,故选项说法错误。
C、对乙酰氨基酚是由对乙酰氨基酚分子构成的,保持对乙酰氨基酚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对乙酰氨基酚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对乙酰氨基酚是由对乙酰氨基酚分子构成的,1个对乙酰氨基酚分子中含有8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12.【答案】D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果实种子形成过程如图:
【解答】A、水稻是单子叶植物,胚芽米的营养成分主要储存在胚乳中,不是子叶,故该选项错误。
B、精白米是加工后的产物,已经去除了胚等结构,不能说有几片叶子,而水稻种子本身有 1 片子叶 ,但此选项表述不准确,故该选项错误。
C、精白米在加工中去除了胚,胚不完整,即使环境条件适宜也不能正常萌发,故该选项错误。
D、稻谷中的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 ,说法正确,故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13.【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
【解析】【分析】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速度越大。
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在任何温度都可以发生的缓慢平和的汽化现象。
【解答】A、分子运动的速度应该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故A错误。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分子运动速度变大,但是分子不会变化,故B错误;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分子运动的速度应该变大,但是B中的分子运动速度没有变化,分子本身不会变大,故C错误;
D、蒸发发生在液体的表面,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运动速度变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4.【答案】D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分析】 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比较方法来分析;
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分析;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来分析;
D、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解答】 A、在FeO、Fe2O3两种含铁物质中,将化学式变形得6FeO、3Fe2O3,因32×6>16×3×3,含铁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列为Fe(含铁的质量分数为100%)>FeO>Fe2O3,故选项错误;
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HNO3、NH3、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3、+2,故选项错误;
C、CaCO3的相对分子量为100,CaCl2的相对分子量为111,Ca(OH)2的相对分子量为74,故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量由大到小:CaCl2>CaCO3>Ca(OH)2,故选项错误;
D、化学式为C10H14N2的分子中,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H、C、N,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5.【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解答】A、根据实验2号和4号的结果对照可知,土壤湿度对棉花种子出苗率有影响,A错误。
B、1、3两组实验有温度和是否提前晒种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不能对照,B错误。
C、3、4两组实验,只有是否提前晒种一个变量,符合单一变量原则,两组可得出提前晒种有利于棉花种子的出苗,C正确。
D、本实验探究了土壤湿度、播种温度和是否提前晒种三个因素对棉花种子的出种子的出苗率的影响,D错误。
故答案为:C。
16.【答案】④;②⑦;⑤⑥
【知识点】无机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解: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纯铁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金属单质,故选:④;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液氢、氦气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均属于非金属单质,故选:②⑦;
⑤冰水混合物只含有水这一种物质,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⑥二氧化碳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二者都属于化合物,
故答案为:④;②⑦;⑤⑥;
17.【答案】蛙;鹊;胚乳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卵生,是指动物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的方式。这种方式在无脊椎动物中尤为普遍,例如昆虫和鱼类。在这些动物中,母体仅提供卵细胞,而受精、孵化及早期发育等过程均在外部环境中完成。胎生,则是指动物通过直接分娩幼体来繁殖后代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哺乳动物中占据主导地位,例如人类和猫狗等。在这些动物中,母体会为幼体提供必要的营养和保护,直至其出生。而卵胎生,是一种介于卵生与胎生之间的生殖方式。它是指母体产下并直接孵化出幼体的过程,但与胎生不同的是,母体并不为幼体提供营养。这种生殖方式在鲨鱼和一些爬行动物中有所发现。 体外受精通常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将卵子和精子结合形成胚胎的过程,而体内受精则是精子在母体体内与卵子自然结合的过程。
【解答】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文中提到的三种动物中,分别是鹊;蝉;蛙; 其受精方式与其它两种不同的是 蛙,蛙属于两栖类,体外受精;鹊属于鸟类,体内受精;蝉属于昆虫,体内受精; 其生长发育类型与其它两种不同的是 鹊,其他两种都是变态发育; ;而稻花香中水稻,其种子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储存在 胚乳中,因为水稻是单子叶植物;
故答案为:蛙;雀;胚乳
18.【答案】(1)生长
(2)生殖
(3)D→B→A
【知识点】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1)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C细胞→D组织→B器官→A植物体。
【解答】(1)细胞的生长、分裂与分化: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洋葱由小长大与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密切相关。
(2)绿色开花植物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的,其中根、茎、叶与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合成有关,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与生殖有关系,属于生殖器官。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想要在图C视野中更好地观察到细胞核,制备玻片标本时需滴加碘液染色,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中的染色体。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C细胞→D组织→B器官→A植物体。人体和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所以洋葱与人相比,缺少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19.【答案】(1)③
(2)Al2O3
(3)S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 (1)根据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②的原子序数是8,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X2-是X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1)①③④的原子序数分别是1、11、16,分别是氢、钠、硫元素,其中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2)②的原子序数是8,为氧元素;和Al元素形成化合物是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3)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X2-是X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8-2=16,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为硫元素,元素符号是S。
20.【答案】(1)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
【解析】【分析】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一是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二是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三是分子间存在相互引力和斥力;
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解答】(1)两种液体的密度不同,实验时必须把密度大的液体放在下面,避免由于重力使液体向下落,分不清是重力作用,还是扩散现象;
(2)由于热水的温度高,故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两滴墨水,会看到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
(3)用手指戳破一侧的肥皂膜,棉线被拉向另一边,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造成的。
21.【答案】(1)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D没有细胞壁
(3)B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
【解析】【分析】图中:A是鞭毛杆菌,属于细菌;B是酵母菌,属于真菌;C是衣藻,属于植物;D是草履虫,属于动物。
【解答】(1)A是细菌、B是真菌(酵母菌),细菌在细胞结构上与真菌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2)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有的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结构。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因此,动物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三种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3)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B酵母菌。
22.【答案】(1)有性
(2)捐献者卵母细胞的卵黄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可见该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
【解答】(1)试管婴儿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
(2)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捐献者卵细胞的细胞质(卵黄)。
23.【答案】(1)子房
(2)帮助南瓜传粉
(3)距离;气味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传粉及其途径
【解析】【分析】(1)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解答即可。
【解答】(1)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雌蕊下部有膨大结构是子房,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小明认为a是雌花,a下部有膨大结构,该结构是子房,将来可能发育成南瓜果实。
(2)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蔬菜大棚中放养蜜蜂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植物进行传粉,提高果实产量。
(3)①根据小明对蜜蜂在花间飞舞产生了疑问:吸引蜜蜂飞向花朵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做出假设:吸引蜜蜂飞向花朵与花的颜色有关。
②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乙方案中的变量是唯一的,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甲方案中除了花的颜色不同外,还有距离不同,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③针对小明的疑问,作出的假设是:吸引蜜蜂飞向花朵与花的气味有关。
24.【答案】(1)乳酸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减少或避免杂菌的污染
(3)作为对照组
(4)三组食醋浓度中,0.6%的抑制作用最强,食醋浓度过高或过低抑制作用均下降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解答】(1)乳酸菌是一类属于细菌界的微生物,而酵母菌则属于真菌界。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细胞结构,细菌(乳酸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真菌(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2)洗净泡菜坛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或避免杂菌的污染,确保乳酸菌能在一个相对纯净的环境中发酵。
(3)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作为对照组,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浓度食醋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通过对照组,可以更准确地观察到食醋添加对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
(4)分析比较四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醋能抑制泡白菜亚硝酸盐的产生。三组食浓度中,0.6%抑制作用最强,食醋浓度过高或过低抑制作用均下降。
25.【答案】(1)分子
(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进行对照
(4)滤纸条从试管口向试管底部逐渐变红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1)根据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分子不断运动,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分析;
(2)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
(3)根据实验的目的分析;
(4)根据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分子不断运动,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分析。
【解答】(1)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答案为:氨分子;
(2)将甲、乙两组装置分别放置一段时间,发现甲装置中的B杯液体变成红色,乙装置没有变化,原因是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答案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反思交流】这个实验中采用了甲、乙两组装置,目的是进行对照;故答案为:进行对照;
(4)【改进创新】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从试管口向试管底部的无色酚酞溶液依次变为红色;故答案为:滤纸条从试管口向试管底部逐渐变红。
26.【答案】(1)原子不显电性,电子带负电
(2)A;B;D
(3)质子
(4)A;C;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1)根据汤姆森发现了电子解答;
(2)根据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中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内有含有带正电荷的微粒,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使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金原子中有体积很小,质量大的原子核;结合所学原子的构成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进行分析;
(4)根据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来分析。
【解答】(1)198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他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他推测的依据是原子不显电性;
(2)A、根据题意:α粒子带正电荷,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说明原子核带正电荷;故选项说法正确;
B、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金原子中有体积很小、质量大的原子核;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的“α粒子散射实验”,无法得出原子核的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D、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金原子中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选项说法正确;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卢瑟福用α粒子核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一种新粒子,这种粒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其质量与氢原子相近,氢原子中含有1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质子就是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微粒,所以这种粒子的名称为质子;
(4)A、扫描隧道显微镜可确定原子的真实存在,此选项正确;
B、扫描隧道显微镜不能观察到原子的内部结构,只能确定原子可再分,此选项错误;
C、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此选项正确;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此选项正确;
(6)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种类,原子的质量、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只是原子最外层电子得失,不可能变为金
27.【答案】(1)相同时间产生氢气的体积
(2)D
(3)加快;随着实验的进行,水的量减小,使得溶液的浓度变大,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快
(4)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大于氧气的体积,可以更加准确反映电解速度的快慢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相同时间产生氢气的多少反映水电解速度的快慢。
(2)对比①③或②④的相同与不同的量分析得出结论;
(3)根据表格数据得出结论,结合氢氧化钠浓度变化分析;
(4)根据相同情况下产生氢气与氧气体积大小比较分析。
【解答】(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知,本实验通过比较相同时间产生氢气的体积来反映水电解速度的快慢。
(2)对比实验组①③或②④的结果,相同浓度时,温度越高,产生的氢气的体积越大,因而第4次产生氢气的体积应该比第2次大,则V的值可能是D;
(3)结合实验结果,预测随着实验的进行,水的量减小,使得溶液的浓度变大,而浓度变大,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快。
(4)水电解的产物为氢气和氧气。小组其他同学认为完成本实验也可以测量氧气的体积,但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大于氧气的体积,可以更加准确反映电解速度的快慢。
28.【答案】(1)CO32-
(2)一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
(3)+5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1)离子符号的书写:书写离子符号时,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明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省略不写 。
(2)离子符号中数字的含义: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3)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计算化合价;
【解答】(1)碳酸钾是由钾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则碳酸钾中阴离子的符号是CO32-;
(2)位于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上方,表示离子或原子团的电荷数,所以Al3+中“3”表示一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
(3)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设KIO3中I的化合价为x,则:(+1)+x+(-2)×3=0,解得x=+5;
29.【答案】(1)雌蕊
(2)子房壁
(3)嫁接;繁殖速度快,能保持接穗性状的优良性状
【知识点】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1、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图甲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⑥胚珠。
2、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图乙中,⑦果皮、⑧种子。
3、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
【解答】(1)图甲中 ①柱头、④花柱、⑤子房构成雌蕊,②花药、③花丝构成雄蕊,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是花的主要部分。
(2)图乙中的⑦属于果实中的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
(3)图丙是嫁接,属于无性生殖,这种繁殖方法主要优点是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且繁殖速度较快。
30.【答案】(1)风媒花
(2)一;每个果实里只有一粒种子
(3)蛹
【知识点】花的结构;传粉及其途径;昆虫的发育过程
【解析】【分析】1、异花传粉需要有一定的媒介,这种媒介主要是昆虫和风,相应的把这些植物的花分别称为虫媒花和风媒花。
2、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3、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解答】(1)杨梅雄株只能开雄花,花粉多而轻;雌株只能开雌花,柱头呈须状张开,能分泌黏液。由此可以推断杨梅花属于风媒花,依靠风力传粉。
(2)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一朵杨梅雌花的子房里有1颗胚珠,所以一个果实中有1个种子。
(3)果蝇的生长周期与蚕类似,都是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所以,果蝇的发育比蝗虫多了蛹期。
31.【答案】(1)④
(2)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含有 “过氧基”( O O )的物质可用作杀菌消毒剂。需要分析图甲中各物质的结构,找出含有 “过氧基” 的物质。
(2)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要根据微观示意图乙,分析各物质的组成元素,确定哪些物质属于化合物。
【解答】(1)根据含有“过氧基”(-O-O-)有杀菌消毒,观察选项可知④中含有过氧基,所以可用作杀菌消毒剂;
(2)由微观示意图乙可知:物质A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化学式为SO2,由硫和氧两种元素组成,是化合物。
物质B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硫原子构成,化学式为H2 S,由氢和硫两种元素组成,是化合物。
物质C由硫原子构成,是单质,化学式为S 。
物质D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化学式为H2O,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是化合物。所以属于化合物的是SO2、H2 S、H2O 。
32.【答案】(1)1:2:1
(2)6:1:8
(3)
(4)85%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式可以得到原子个数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6:3=1:2:1;
(2)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16×3)=6:1:8.
(3)180克乳酸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180g×40%═72g.
(4)设样品质量为m,该样品中含乳酸的质量分数为n,
解得n=85%。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