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贵州省息烽县乌江复旦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贵州省息烽县乌江复旦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资源简介

贵州省息烽县乌江复旦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20 小题, 每小题3分, 共60分。
(2025七下·息烽期中)亚洲全称亚细亚洲。古代,居住在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人把地中海以东的陆地称为“Asia”,意为“东方日出之地”。下图示意亚洲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亚洲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临大西洋 B.跨纬度最广
C.地跨热带、北温带 D.跨经度最广
2.冬天,我们收听天气预报时,经常听到:“有一股来自西伯利亚、蒙古的冷空气即将到达,注意防寒保暖。”这里的“西伯利亚地区”位于(  )
A.西亚 B.东亚 C.北亚 D.南亚
3.有关亚洲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
B.地势为中间高, 四周低
C.河流多发源于四周,形成向心状水系
D.地形类型单一
【答案】1.B
2.C
3.B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1.A、亚洲东临太平洋,并非大西洋 ,A 错误。
B、亚洲南北跨越的纬度范围广,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B 正确。
C、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C 错误。
D、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D 错误。
故答案为:B。
2.亚洲按地理位置可分为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和东南亚。西伯利亚地区位于亚洲北部,属于北亚,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3.A、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A 错误。
B、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中部多高原、山地,四周多平原 ,B 正确。
C、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C 错误。
D、亚洲地形类型多样,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等 ,D 错误。
故答案为:B。
(2025七下·息烽期中)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气候复杂多样,读图完成下列题目。读亚洲沿30°N区域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图中甲、 乙、 丙、 丁四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地纬度相同,气候类型相同 B.丙地终年严寒
C.甲、乙两地终年炎热干燥 D.丁地全年高温多雨
5.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亚洲没有的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地中海气候
6.下列描述不属于亚洲气候特点的是(  )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D.冬暖夏凉,降水分配均匀
【答案】4.C
5.C
6.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均有分布。
4.A、甲、乙、丙、丁四地虽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甲、乙是热带沙漠气候,丙是高原山地气候,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A 错误。
B、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夏季并非终年严寒 ,B 错误。
C、甲、乙两地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C 正确。
D、丁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 错误。
故答案为:C。
5.亚洲气候复杂多样,有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等,但没有热带草原气候,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气候特点有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分布广,ABC不符合题意;冬暖夏凉,降水分配均匀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亚洲没有这种气候类型,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5七下·息烽期中)2022年11月15日,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达到80亿。下图为世界各大洲人口数(2021年)及某时期平均人口增长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①亚洲②非洲③欧洲④南极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据图推测(  )
A.亚洲平均人口增长率最大 B.大洋洲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C.亚洲平均人口增长率大于欧洲 D.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数量多
【答案】7.A
8.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点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快。
7.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亚洲、非洲、欧洲的人口数相对较多,南极洲没有常住人口。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所以①②③正确,A正确,排除BCD。
故答案为:A。
8.A、读图可知,原点代表平均人口增长率, 统计图中显示非洲平均人口增长率最大,并非亚洲, A错误;
B、平均人口增长率越高表示人口增长速度越快,大洋洲平均人口增长率排名第二,说明人口增长速度较快,B错误;
C、读图可知,亚洲人口增长率高于欧洲,C正确;
D、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发展中国家集中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对比数据可知,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数量较多,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5七下·息烽期中)日本是亚洲的发达国家,工业高度发达,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下图是日本工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日本工业发达,影响其工业集中布局在太平洋沿岸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主要出口 ④城市、人口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日本本州岛东岸近海于2021年4月18日发生5.3级地震,又于5月1日发生6.6级地震。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发生碰撞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发生张裂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发生碰撞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发生张裂
【答案】9.D
10.C
【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
【解析】【点评】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其周围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日本的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运输便利,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日本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形成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9.日本是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便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制成品 ,①正确;日本矿产资源匮乏,需要大量进口 ,②错误;日本国内资源短缺,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工业产品大量出口,③正确;日本城市、人口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大 ,④正确。
故答案为:D。
10.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多地震,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5七下·息烽期中)如图是东南亚地理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海峡是 (  )
A.马六甲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白令海峡
12.下列关于该海峡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连接印度洋与大西洋的海上通道
B.位于马来群岛和大洋洲之间
C.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D.地处亚、非、欧之间的“十字路口”上
13.我国一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采购货物,下列产品最有可能被列入订单的是(  )
①棉花 ②棕榈油 ③橡胶 ④小麦 ⑤椰子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答案】11.A
12.C
13.D
【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
【解析】【点评】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11.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A正确;霍尔木兹海峡位于波斯湾地区、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排除BCD。
故答案为:A。
12.A、马六甲海峡连接的是太平洋与印度洋 ,A 错误。
B、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B 错误。
C、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C 正确。
D、马六甲海峡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并非亚、非、欧之间,D 错误。
故答案为:C。
13.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棉花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 ,小麦是温带粮食作物 ,东南亚不适合大面积种植棉花和小麦。所以最有可能被列入订单的是②棕榈油、③橡胶、⑤椰子,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025七下·息烽期中)2020 年某月,印度孟买持续遭到强风和暴雨的袭击,城市出现严重的内涝,树木被强风连根拔起,多处道路的交通瘫痪,下图是南亚地区农作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孟买的雨季一般出现的时间是(  )
A.1—5月 B.6—10月
C.11月—次年2月 D.3—5月
15.给孟买带来暴雨的是来自印度洋的(  )
A.西南季风 B.东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16.印度有“世界办公室”之称,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印度发展该产业的优势是(  )
①信息技术发展早 ②英语普及③资源丰富 ④劳动力成本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4.B
15.A
16.D
【知识点】印度的工业和服务外包产业;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点评】南亚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孟加拉国西部。其次为小麦,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黄麻以恒河下游地区种植面积最广,棉花主要分布于德干高原西部地区。
1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 6 - 10 月,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雨季,B正确;1—5月、11月—次年2月、3—5月降水少,都不是孟买的雨季,属于旱季,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5.孟买的降水主要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丰富水汽,形成降雨,A正确;东南季风主要影响东亚地区 ;东北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是孟买的旱季风 ;西北季风一般影响亚洲大陆内部和部分沿海地区,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有“世界办公室”之称,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班加罗尔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其优势有信息技术发展早 ,英语普及,劳动力成本低,①②④正确;印度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且成本较低,有利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④错误。
故答案为:D。
17.(2025七下·息烽期中)读俄罗斯地形和河流分布图,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①叶尼塞河②勒拿河③乌拉尔山
B.①勒拿河②乌拉尔山③叶尼塞河
C.①乌拉尔山②叶尼塞河③勒拿河
D.①乌拉尔河②叶尼塞河③勒拿河
【答案】C
【知识点】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俄罗斯的地形以平原、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低东高;图中①是乌拉尔山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②是叶尼塞河是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分界线;③是勒拿河是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的分界线。故答案为:C。
【点评】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最广的国家。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以乌拉尔山为界,以西属于欧洲部分,所属地形区为东欧平原,向东为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包括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西南耸立着大高加索山脉,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
(2025七下·息烽期中)中国是俄罗斯的最大的贸易伙伴国,2023年1月至11月,中俄两国贸易总额达2181.76亿美元,历史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完成下面小题。
18.俄罗斯人爱喝酒,世界闻名。俄罗斯人喜爱喝的有伏特加、威士忌、中国二锅头等烈性酒。关于酒与当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
B.以寒带气候为主,终年严寒
C.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气温较低
D.冬季寒冷漫长,喝酒可御寒
19.俄罗斯的铁路主要修建在南部的主要原因是南部(  )
①地势低平,工程量小 ②城市密集, 便于联系
③矿产丰富,运输量大 ④人口稀少,无需移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结合所学知识,推断俄罗斯大量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最有可能是(  )
A.木材、天然气 B.汽车、玩具
C.服装、手机 D.家具、稻米
【答案】18.D
19.B
20.A
【知识点】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俄罗斯的工农业;俄罗斯的交通特点
【解析】【点评】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位于亚欧大陆的北部,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工业基础雄厚,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交通部门齐全,客运主要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货运主要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其中管道运输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
18.俄罗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寒冷漫长 。喝酒能促进血液循环,起到御寒作用,所以俄罗斯人爱喝烈性酒,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9.俄罗斯南部多山地,地势并非低平,①错误;南部城市密集,修建铁路便于城市间联系,促进区域交流,②正确;南部矿产资源丰富,铁路运输量大,便于资源开发和运输,③正确;南部人口相对较多,④错误。
故答案为:B。
20.俄罗斯森林资源和油气资源丰富,而中国对木材、天然气等资源需求量大,所以俄罗斯大量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最可能是木材、天然气,A正确;俄罗斯轻工业相对薄弱,汽车、玩具、服装、手机、家具等不是其优势出口产品 ;俄罗斯纬度高,热量不足,稻米产量有限,不是主要出口商品,BCD错误。
故答案为:A。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2025七下·息烽期中)某中学社团的同学们利用网络资源分组开展“游学亚洲”的地理活动,进一步了解亚洲。读亚洲地形示意图(图1),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和北亚亚岸特人生活景观图(图3),完成下列问题。
【发现组】
(1)认识了亚洲的位置:亚洲北邻   洋,西南隔   运河与非洲相邻。
【实践组】
(2)同学们游览了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位于图中   (选填①、②、③)处。亚洲的地势具有   的特点。
【探索组】
(3)通过对气候资料图的分析,发现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气候分布面积最广。亚洲东部和南部   气候显著,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
(4)亚洲东西距离长,导致   差异大;跨纬度广,导致冬季南北   差异大。
【求真组】
(5)去往①地,同学们拍摄了当地的民居(如图3),并发现当地人口   (填“稠密”或“稀疏”),其原因是   。
【答案】北冰;苏伊士;②;中部高,四周低;温带大陆性;季风;降水;热量;稀疏;地处高原,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分析】(1)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北邻北冰洋;从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看,亚洲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
(2)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在图 1 中位于②处。从亚洲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可判断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3)在亚洲众多气候类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面积最广。亚洲东部和南部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
(4)亚洲东西距离长,自东向西距海远近差异大,导致降水差异大;亚洲跨纬度广,南北所跨纬度范围大,冬季南北热量差异大。
(5)①地位于北亚高原地区,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所以人口稀疏。
【点评】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22.(2025七下·息烽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和·合”诠释了亚洲文明从形成到发展的丰富内涵,“河”——亚洲河流孕育人类文明发祥地:“和”——亚洲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独具特色的民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合”——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国家之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材料二: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 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的合作日益频繁。 中国积极参与沙特阿拉伯的基建项目,如红海新城,国王港,麦麦高铁等,“。沙特独特的旅游资源同样也吸引众多中国游客,带动了沙特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中国也进一步扩大了对沙特的石油进口量, 为沙特带来了巨大的收入。
材料三:图左为“亚洲文明古国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右为“阿拉伯半岛民居及屋顶酒店景观图”。
(1)描述亚洲文明古国分布的共同特点,以及所属的温度带。
(2)分析河流对文明古国形成与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至少三条)
(3)分析沙特屋顶酒店的独特建筑设计与气候的关系。
(4)简述中国与沙特的合作为沙特带来的有利影响。(至少三条)
【答案】(1)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北温带
(2)地处河流沿岸、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沙特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墙厚是为了隔热。窗小是为了防风沙,顶平是降水少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贸易互补性、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知识点】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文明古国(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 — 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处于河流中下游平原。这些区域处于中纬度,从温度带看属于北温带。
(2)河流为文明古国提供了便利的水运交通,便于人员往来和物资运输;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肥沃的土壤,利于农业耕种;河流是重要的水源地,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3)沙特阿拉伯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多风沙。墙厚能阻挡外界热量传入,起到隔热作用;窗小可以减少风沙进入室内;降水稀少使得屋顶无需设计成斜坡排水,所以屋顶较平。
(4)中国参与沙特基建项目,如红海新城、国王港、麦麦高铁等,提升了沙特的基础设施水平;中国扩大对沙特石油进口,为沙特带来经济收入,促进沙特石油产业发展;基建项目及相关产业发展,为沙特当地居民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
【点评】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文明古国如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等,都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这是因为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便于灌溉和农业生产,有利于人类定居和文明的发展。从纬度位置看,这些文明古国大多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这一区域气候适宜,既不过于炎热也不过于寒冷,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文明的孕育提供了基础条件。
(2)河流在文明古国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河流携带的泥沙在下游沉积,形成肥沃的土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河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或缺的水源,保障了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平坦的冲积平原方便人们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开垦和城市建设;河流还提供了便利的水运通道,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
(3)沙特的热带沙漠气候决定了其建筑需要适应炎热干燥、风沙大的环境。厚实的墙壁能够阻挡外界高温,保持室内凉爽;较小的窗户可以减少风沙进入室内,保护室内环境;平顶设计则是因为当地降水稀少,无需考虑排水问题,同时平顶还可作为额外的活动空间。
(4)中国与沙特的合作涵盖多个领域,对沙特的经济、社会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升了沙特的硬件水平;贸易互补促进了双方经济增长;就业机会的创造有利于社会稳定;旅游业的发展则进一步丰富了沙特的经济结构。
1 / 1贵州省息烽县乌江复旦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20 小题, 每小题3分, 共60分。
(2025七下·息烽期中)亚洲全称亚细亚洲。古代,居住在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人把地中海以东的陆地称为“Asia”,意为“东方日出之地”。下图示意亚洲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亚洲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临大西洋 B.跨纬度最广
C.地跨热带、北温带 D.跨经度最广
2.冬天,我们收听天气预报时,经常听到:“有一股来自西伯利亚、蒙古的冷空气即将到达,注意防寒保暖。”这里的“西伯利亚地区”位于(  )
A.西亚 B.东亚 C.北亚 D.南亚
3.有关亚洲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
B.地势为中间高, 四周低
C.河流多发源于四周,形成向心状水系
D.地形类型单一
(2025七下·息烽期中)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气候复杂多样,读图完成下列题目。读亚洲沿30°N区域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图中甲、 乙、 丙、 丁四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地纬度相同,气候类型相同 B.丙地终年严寒
C.甲、乙两地终年炎热干燥 D.丁地全年高温多雨
5.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亚洲没有的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地中海气候
6.下列描述不属于亚洲气候特点的是(  )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D.冬暖夏凉,降水分配均匀
(2025七下·息烽期中)2022年11月15日,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达到80亿。下图为世界各大洲人口数(2021年)及某时期平均人口增长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①亚洲②非洲③欧洲④南极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据图推测(  )
A.亚洲平均人口增长率最大 B.大洋洲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C.亚洲平均人口增长率大于欧洲 D.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数量多
(2025七下·息烽期中)日本是亚洲的发达国家,工业高度发达,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下图是日本工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日本工业发达,影响其工业集中布局在太平洋沿岸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主要出口 ④城市、人口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日本本州岛东岸近海于2021年4月18日发生5.3级地震,又于5月1日发生6.6级地震。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发生碰撞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发生张裂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发生碰撞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发生张裂
(2025七下·息烽期中)如图是东南亚地理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海峡是 (  )
A.马六甲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白令海峡
12.下列关于该海峡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连接印度洋与大西洋的海上通道
B.位于马来群岛和大洋洲之间
C.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D.地处亚、非、欧之间的“十字路口”上
13.我国一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采购货物,下列产品最有可能被列入订单的是(  )
①棉花 ②棕榈油 ③橡胶 ④小麦 ⑤椰子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2025七下·息烽期中)2020 年某月,印度孟买持续遭到强风和暴雨的袭击,城市出现严重的内涝,树木被强风连根拔起,多处道路的交通瘫痪,下图是南亚地区农作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孟买的雨季一般出现的时间是(  )
A.1—5月 B.6—10月
C.11月—次年2月 D.3—5月
15.给孟买带来暴雨的是来自印度洋的(  )
A.西南季风 B.东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16.印度有“世界办公室”之称,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印度发展该产业的优势是(  )
①信息技术发展早 ②英语普及③资源丰富 ④劳动力成本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2025七下·息烽期中)读俄罗斯地形和河流分布图,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①叶尼塞河②勒拿河③乌拉尔山
B.①勒拿河②乌拉尔山③叶尼塞河
C.①乌拉尔山②叶尼塞河③勒拿河
D.①乌拉尔河②叶尼塞河③勒拿河
(2025七下·息烽期中)中国是俄罗斯的最大的贸易伙伴国,2023年1月至11月,中俄两国贸易总额达2181.76亿美元,历史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完成下面小题。
18.俄罗斯人爱喝酒,世界闻名。俄罗斯人喜爱喝的有伏特加、威士忌、中国二锅头等烈性酒。关于酒与当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
B.以寒带气候为主,终年严寒
C.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气温较低
D.冬季寒冷漫长,喝酒可御寒
19.俄罗斯的铁路主要修建在南部的主要原因是南部(  )
①地势低平,工程量小 ②城市密集, 便于联系
③矿产丰富,运输量大 ④人口稀少,无需移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结合所学知识,推断俄罗斯大量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最有可能是(  )
A.木材、天然气 B.汽车、玩具
C.服装、手机 D.家具、稻米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2025七下·息烽期中)某中学社团的同学们利用网络资源分组开展“游学亚洲”的地理活动,进一步了解亚洲。读亚洲地形示意图(图1),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和北亚亚岸特人生活景观图(图3),完成下列问题。
【发现组】
(1)认识了亚洲的位置:亚洲北邻   洋,西南隔   运河与非洲相邻。
【实践组】
(2)同学们游览了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位于图中   (选填①、②、③)处。亚洲的地势具有   的特点。
【探索组】
(3)通过对气候资料图的分析,发现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气候分布面积最广。亚洲东部和南部   气候显著,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
(4)亚洲东西距离长,导致   差异大;跨纬度广,导致冬季南北   差异大。
【求真组】
(5)去往①地,同学们拍摄了当地的民居(如图3),并发现当地人口   (填“稠密”或“稀疏”),其原因是   。
22.(2025七下·息烽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和·合”诠释了亚洲文明从形成到发展的丰富内涵,“河”——亚洲河流孕育人类文明发祥地:“和”——亚洲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独具特色的民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合”——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国家之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材料二: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 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的合作日益频繁。 中国积极参与沙特阿拉伯的基建项目,如红海新城,国王港,麦麦高铁等,“。沙特独特的旅游资源同样也吸引众多中国游客,带动了沙特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中国也进一步扩大了对沙特的石油进口量, 为沙特带来了巨大的收入。
材料三:图左为“亚洲文明古国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右为“阿拉伯半岛民居及屋顶酒店景观图”。
(1)描述亚洲文明古国分布的共同特点,以及所属的温度带。
(2)分析河流对文明古国形成与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至少三条)
(3)分析沙特屋顶酒店的独特建筑设计与气候的关系。
(4)简述中国与沙特的合作为沙特带来的有利影响。(至少三条)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C
3.B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1.A、亚洲东临太平洋,并非大西洋 ,A 错误。
B、亚洲南北跨越的纬度范围广,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B 正确。
C、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C 错误。
D、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D 错误。
故答案为:B。
2.亚洲按地理位置可分为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和东南亚。西伯利亚地区位于亚洲北部,属于北亚,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3.A、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A 错误。
B、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中部多高原、山地,四周多平原 ,B 正确。
C、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C 错误。
D、亚洲地形类型多样,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等 ,D 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4.C
5.C
6.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均有分布。
4.A、甲、乙、丙、丁四地虽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甲、乙是热带沙漠气候,丙是高原山地气候,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A 错误。
B、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夏季并非终年严寒 ,B 错误。
C、甲、乙两地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C 正确。
D、丁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 错误。
故答案为:C。
5.亚洲气候复杂多样,有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等,但没有热带草原气候,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气候特点有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分布广,ABC不符合题意;冬暖夏凉,降水分配均匀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亚洲没有这种气候类型,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7.A
8.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点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快。
7.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亚洲、非洲、欧洲的人口数相对较多,南极洲没有常住人口。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所以①②③正确,A正确,排除BCD。
故答案为:A。
8.A、读图可知,原点代表平均人口增长率, 统计图中显示非洲平均人口增长率最大,并非亚洲, A错误;
B、平均人口增长率越高表示人口增长速度越快,大洋洲平均人口增长率排名第二,说明人口增长速度较快,B错误;
C、读图可知,亚洲人口增长率高于欧洲,C正确;
D、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发展中国家集中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对比数据可知,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数量较多,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9.D
10.C
【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
【解析】【点评】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其周围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日本的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运输便利,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日本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形成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9.日本是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便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制成品 ,①正确;日本矿产资源匮乏,需要大量进口 ,②错误;日本国内资源短缺,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工业产品大量出口,③正确;日本城市、人口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大 ,④正确。
故答案为:D。
10.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多地震,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11.A
12.C
13.D
【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
【解析】【点评】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11.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A正确;霍尔木兹海峡位于波斯湾地区、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排除BCD。
故答案为:A。
12.A、马六甲海峡连接的是太平洋与印度洋 ,A 错误。
B、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B 错误。
C、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C 正确。
D、马六甲海峡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并非亚、非、欧之间,D 错误。
故答案为:C。
13.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棉花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 ,小麦是温带粮食作物 ,东南亚不适合大面积种植棉花和小麦。所以最有可能被列入订单的是②棕榈油、③橡胶、⑤椰子,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14.B
15.A
16.D
【知识点】印度的工业和服务外包产业;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点评】南亚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孟加拉国西部。其次为小麦,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黄麻以恒河下游地区种植面积最广,棉花主要分布于德干高原西部地区。
1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 6 - 10 月,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雨季,B正确;1—5月、11月—次年2月、3—5月降水少,都不是孟买的雨季,属于旱季,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5.孟买的降水主要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丰富水汽,形成降雨,A正确;东南季风主要影响东亚地区 ;东北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是孟买的旱季风 ;西北季风一般影响亚洲大陆内部和部分沿海地区,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有“世界办公室”之称,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班加罗尔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其优势有信息技术发展早 ,英语普及,劳动力成本低,①②④正确;印度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且成本较低,有利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④错误。
故答案为:D。
17.【答案】C
【知识点】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俄罗斯的地形以平原、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低东高;图中①是乌拉尔山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②是叶尼塞河是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分界线;③是勒拿河是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的分界线。故答案为:C。
【点评】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最广的国家。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以乌拉尔山为界,以西属于欧洲部分,所属地形区为东欧平原,向东为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包括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西南耸立着大高加索山脉,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
【答案】18.D
19.B
20.A
【知识点】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俄罗斯的工农业;俄罗斯的交通特点
【解析】【点评】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位于亚欧大陆的北部,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工业基础雄厚,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交通部门齐全,客运主要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货运主要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其中管道运输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
18.俄罗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寒冷漫长 。喝酒能促进血液循环,起到御寒作用,所以俄罗斯人爱喝烈性酒,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9.俄罗斯南部多山地,地势并非低平,①错误;南部城市密集,修建铁路便于城市间联系,促进区域交流,②正确;南部矿产资源丰富,铁路运输量大,便于资源开发和运输,③正确;南部人口相对较多,④错误。
故答案为:B。
20.俄罗斯森林资源和油气资源丰富,而中国对木材、天然气等资源需求量大,所以俄罗斯大量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最可能是木材、天然气,A正确;俄罗斯轻工业相对薄弱,汽车、玩具、服装、手机、家具等不是其优势出口产品 ;俄罗斯纬度高,热量不足,稻米产量有限,不是主要出口商品,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1.【答案】北冰;苏伊士;②;中部高,四周低;温带大陆性;季风;降水;热量;稀疏;地处高原,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分析】(1)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北邻北冰洋;从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看,亚洲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
(2)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在图 1 中位于②处。从亚洲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可判断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3)在亚洲众多气候类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面积最广。亚洲东部和南部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
(4)亚洲东西距离长,自东向西距海远近差异大,导致降水差异大;亚洲跨纬度广,南北所跨纬度范围大,冬季南北热量差异大。
(5)①地位于北亚高原地区,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所以人口稀疏。
【点评】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22.【答案】(1)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北温带
(2)地处河流沿岸、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沙特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墙厚是为了隔热。窗小是为了防风沙,顶平是降水少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贸易互补性、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知识点】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文明古国(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 — 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处于河流中下游平原。这些区域处于中纬度,从温度带看属于北温带。
(2)河流为文明古国提供了便利的水运交通,便于人员往来和物资运输;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肥沃的土壤,利于农业耕种;河流是重要的水源地,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3)沙特阿拉伯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多风沙。墙厚能阻挡外界热量传入,起到隔热作用;窗小可以减少风沙进入室内;降水稀少使得屋顶无需设计成斜坡排水,所以屋顶较平。
(4)中国参与沙特基建项目,如红海新城、国王港、麦麦高铁等,提升了沙特的基础设施水平;中国扩大对沙特石油进口,为沙特带来经济收入,促进沙特石油产业发展;基建项目及相关产业发展,为沙特当地居民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
【点评】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文明古国如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等,都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这是因为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便于灌溉和农业生产,有利于人类定居和文明的发展。从纬度位置看,这些文明古国大多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这一区域气候适宜,既不过于炎热也不过于寒冷,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文明的孕育提供了基础条件。
(2)河流在文明古国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河流携带的泥沙在下游沉积,形成肥沃的土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河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或缺的水源,保障了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平坦的冲积平原方便人们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开垦和城市建设;河流还提供了便利的水运通道,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
(3)沙特的热带沙漠气候决定了其建筑需要适应炎热干燥、风沙大的环境。厚实的墙壁能够阻挡外界高温,保持室内凉爽;较小的窗户可以减少风沙进入室内,保护室内环境;平顶设计则是因为当地降水稀少,无需考虑排水问题,同时平顶还可作为额外的活动空间。
(4)中国与沙特的合作涵盖多个领域,对沙特的经济、社会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升了沙特的硬件水平;贸易互补促进了双方经济增长;就业机会的创造有利于社会稳定;旅游业的发展则进一步丰富了沙特的经济结构。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