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2025届中考第二次模拟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晋中市2025届中考第二次模拟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西省2025年中考第二次调研考试
地 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6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1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包含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北京时间2025年3月21日20时50分,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经过约7小时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下图为航天员出舱活动图及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航天员看到的地球形状与古人认为的“天圆地方”不同,其原因是观察时
A.天气不同 B.高度不同 C.季节不同 D.时间不同
2.出舱当天,山西省昼夜长短状况及未来一个月的变化趋势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B.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C.昼夜等长且昼渐短 D.昼夜等长且昼渐长
3.空间站每隔1.5小时绕地球一圈,在空间站1天看到日出、日落的次数为
A.4次 B.8次 C.16次 D.32次
当地时间2025年3月28日,缅甸中部发生7.9级地震。地震对缅甸境内造成了严重影响,周边国家和地区都有震感。我国的人工智能软件DeepSeek首次投入地震国际救援,7小时攻克缅甸救灾语言关。下图示意世界板块分布。据此完成4~6题。
4.造成缅甸地震的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拉伸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5. DeepSeek在参与地震国际救援中快速攻克语言关的重要意义包括
①提高救援物资分配效率 ②更好地了解受灾群众需求
③增加了救援人员的数量 ④加强救援团队之间的协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地震发生时,缅甸当地居民正确的避震方法是
A.迅速乘坐电梯逃离大楼 B.立即跑到阳台大声呼救
C.躲在坚固桌子等家具下方 D.赶快跑到室外的大树下
波斯湾位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岛之间,其海底和周围陆上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石油输出量占世界石油总出口量的60%。下图示意波斯湾石油输出路线。据此完成7~8题。
7.波斯湾的石油通过海洋运输出口到西欧,最为便捷的路线需经过
A.马六甲海峡 B.非洲好望角 C.麦哲伦海峡 D.苏伊士运河
8.波斯湾周边国家目前加大太阳能资源的开发,与石油资源相比,太阳能资源的优势是
①全天可持续利用 ②清洁无污染 ③开发技术难度小 ④属于可再生资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澳大利亚大陆是一块神奇的大陆,孕育了许多奇特的动物,而且物产富饶。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地形与重要动植物分布和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据此完成9~11题。
9.澳大利亚有许多袋鼠、考拉等古老的野生动物,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天敌较少 B.气候湿润,适合繁衍
C.森林丰富,物种较多 D.远离大陆,环境单一
10.桉树、袋鼠、考拉等在澳大利亚中部分布较少的原因可能是
A.地形复杂 B.气候干燥 C.人口稠密 D.河流众多
11.根据气候分布推测澳大利亚人口较稠密的地区是
A.东南部 B.东北部 C.西北部 D.中西部
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黄芪在我国的分布较为广泛。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黄芪种植点分布。据此完成12~13题。
12.推测黄芪药材的生长习性为
A.喜炎热,耐干旱 B.喜凉爽,耐干旱
C.喜阳光,耐高温 D.喜湿润,耐高温
13.黄芪种植对图中分布地区产生的主要生态作用有
①蓄洪滞洪 ②防风固沙 ③保持水土 ④提供药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食醋是一种常用的调味料,通常以粮食为原料。下图示意我国部分食醋企业分布。据此完成14~15题。
14.图中食醋企业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便利 B.原料充足 C.劳动力充足 D.科技发达
15.“久在山西住,哪能不吃醋”,山西人爱吃醋的主要原因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空气干燥 B.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调味品缺乏
C.土壤偏碱性,水质较硬,饮食多杂粮D.保持传统的饮食习惯,利于减肥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3个小题,共35分)
16.(12分)【探究发现】
探究名称:中非携手共赴繁荣新征程
探究资料:
资料一 中非情谊 2025年1月5日至11日,外交部长王毅对纳米比亚等四国进行正式访问,延续了中国外长连续35年新年首访非洲的外交传统,体现中国始终将非洲视为外交优先方向,彰显中非“全天候命运共同体”定位。
资料二 中非合作 数字经济正成为中非合作共赢的新领域、新方向。非洲有丰富的锂、钴等矿产资源,这些矿产资源对数字技术的转型至关重要。中国为非洲提供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建设医疗信息系统;推广移动支付和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参与5G网络、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帮助非洲国家培养更多的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人才。中非数字合作将推动共享技术红利,切实为非洲民众带来福祉。
资料三 阅读示意图 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1)、中国与部分非洲国家的数字经济合作图(图2)。
探究思考:
(1)说出非洲大部分地区所属的热量带,归纳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4分)
(2)概括中非数字经济合作的领域。(2分)
(3)指出在数字经济合作中,中国和非洲各自具备的优势条件。(4分)
(4)简述中非数字经济合作对非洲可持续发展的意义。(2分)
17.(13分)【地理研学】
研学主题:解锁荔枝——从枝头到舌尖的多元奥秘
研学背景:荔枝,因古代文人墨客的描述而颇负盛名。杜牧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苏轼却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山西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启了探寻荔枝之旅。
资料一 种植给“荔” “荔枝之乡”岭南地区位于中国最南部,地处低山丘陵区。广东是中国荔枝主产区,产量和面积超过全国的一半,占世界荔枝的三分之一。
资料二 助“荔”运输 荔枝的保质期极短,因此荔枝的运输显得尤为关键。广东茂名是中国最大的荔枝产区,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当今茂名荔枝的运输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航空专线,在全国44个城市实现了次日达。二是汽车冷链直运,在全国有24条专线,承诺48小时送达。茂名荔枝不仅供应着全国,更是漂洋过海到了五大洲,成为广东向世界输出的甜蜜果实。
资料三 阅读示意图 中国荔枝主产区分布图和荔枝生长习性简介。
研学思考:
(1)说出我国荔枝产量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1分)
(2)分析岭南种植荔枝的优势自然条件。(4分)
(3)分别说出茂名荔枝的两种运输方式,并列举其优势。(4分)
(4)请为茂名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4分)
18.(10分)【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走近高原湿地
案例资料:
资料一 中华水塔——三江源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这里是江河的源地,野生动物的天堂,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保护区,被誉为“中华水塔”。穿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青藏铁路,不仅是青藏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还是一条美丽的雪域景观大道。
资料二 高寒河谷——特色农业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较好,分布着河谷农业。这里生产的农产品穗大粒饱,品质优良,是青藏高原上重要的农业区。
资料三 阅读示意图 青藏高原区域图(图1)和途经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青藏铁路景观(图2)。
案例思考:
(1)青海湖四周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由此推测青海湖水量最大的季节。(2分)
(2)简述青藏铁路多采用高架桥通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原因。(2分)
(3)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缩,草场不断退化,将会给黄河带来什么影响 (2分)
(4)列举两例雅鲁藏布江谷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并分析该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4分)
山西省2025年中考第二次调研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含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C C B C D C D B A B C B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3个小题,共35分)
16.(12分)
(1)热带。(2分)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2分)
(2)农业、医疗卫生、数字金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教育等。(每点1分,任答两点得2分)
(3)中国:资金、技术、人才经验等。(2分)非洲:人口众多,市场广阔;与数字化转型相关的矿产资源丰富。(任答一点得2分)
(4)为非洲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推动非洲经济结构转型,催生一系列新兴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提高非洲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清洁能源开发,推动非洲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转型;数字技术使非洲各国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更加便捷高效,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任答一点得2分)
17.(13分)
(1)粤。(1分)
(2)纬度低,热量充足,无霜期长;光照时间长;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丰沛;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土层深厚,酸性土壤,肥沃疏松;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排水条件好;等等。(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3)运输方式:航空运输。(1分)优势:速度快;时效性强;损耗率低;覆盖市场广阔,可抵达国外市场;等等。(任答一点得1分)
运输方式:公路运输。(1分)优势:机动灵活;可实现“门到门”;运输成本较低;运输频次密集灵活;网络覆盖广;等等。(任答一点得1分)
(4)举行荔枝推介会,提升知名度;培育良种,提升品质与口感;对荔枝进行深加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强化品牌意识,拓宽销售渠道;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荔枝产量;完善冷链物流体系,拓展市场;加大政策支持;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等等。(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18.(10分)
(1)夏季。(2分)
(2)减少对野生动物生活的干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保障铁路运行安全;等等。(任答一点得2分)
(3)流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任答一点得2分)
(4)粮食作物:青稞;小麦。(每例1分,共2分)原因:光照充足,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的养分积累;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任答一点得2分)
评分说明:主观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