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畅玩兰溪——制作一份兰溪旅游攻略七上地理第 2 章第 3 节——《地图的选择和运用》一、整体设计思路聚焦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进行突破,从选择地图、运用地图和分析地图进行 探讨,通过“选择地图,出发前走近兰溪城 ”、“运用地图,精心制作旅游攻略 ” 与“分析地图,体会一场便利 ”来破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 当中,首先呈现出整体化的教学策略,基于项目学习强化地理实践,以制作一份 兰溪旅游攻略为一条易于学生感知的明线,以选择地图、运用数字地图为本节课 教学内容的主线,引导学生在辩证、全面、联系、对比的思维方式的运用过程当 中,不断去深化我们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培育区域认知,培养学生 的地理实践力,梳理人地观念的核心素养。指导设计依据:1.2.1 课标依据: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 使用地图的习惯。结合生活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给人们生活带来 的便捷。结合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在城市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 用。1.2.2. 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增强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梳 理人地观念。二、教学背景分析2.1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来源于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图。整体单元内容对应的是地理工具与 地理实践。本部分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地理工具,并提高使用地理工具分析地理事 物和现象的能力,逐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学会熟练使用地图,掌握适应现 代社会生活的基本数字化生存技能。这块内容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尤其是 本节课程,尽可能多地创设活动场景。这块内容既可以单独教学,也可以跨学科 教学。因而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是更为凸显和强调。2.2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刚刚学习过《地图的阅读》,因此对于如何阅读地图是有一定了解的。 学生在小学已经系统地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分数的计算,比例尺的大小比较是 较为容易的。关键在于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较难理解,这里需要 用心设计。七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有较强的好奇心,在实际生活中也都会接 触各种种类的地图,所以这一节内容学生会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可以充分利用课 内外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 对地图给人类生活带来便捷有一定的感知。在实际生活中,根据需要的不同,选 择并运用地图的能力有待提高。学习地图的分类,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地图,因此 教材从“用图需要 ”角度讲述选择适用的地图。本部分内容重点不是系统学习地 图的分类,而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地图。因而这节课创设一个真实的制作 兰溪 2 天 1 夜旅游攻略的情景和项目,在完成课堂微项目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综 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人地观念的核心素养。三、教学目标分析3.1 根据需要,选择类型准确、比例尺合适的地图,找到所需的信息,培养 读图能力。3.2 联系生活,使用电子地图,合理规划出行方式和游览路线。熟练掌握地 图使用技巧,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3.3 结合实例,说出数字地图在灾害防治、环境治理等方面应用的优势。3.4 结合实例,体会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4.1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使用电子地图,合理规划出行方式和游览路线。 熟练掌握地图使用技巧,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4.2 教学难点:根据需要,选择类型准确、比例尺合适的地图,找到所需的 信息,培养读图能力。五、教学方法:项目式、对话式、体验式教学方法。六、资源与工具:PPT 课件、《兰溪文旅宣传片》视频、导学案、资料包、黑板、多媒体、电子地图。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预设 设计意图导 入 新 课 导入:播放《兰溪文旅宣传片》 视频 兰溪,一座超级低调却不失风 骨的小众古城。城西南兰阴山下有 溪,崖岸多兰茞,溪以兰名,县以 溪名,故名兰溪,这里历史悠久、 人杰地灵、风景秀丽、美食遍地。 宋徽宗亲笔题写“天下江南三江之 汇,六水之腰,七省通衢之称。中 国兰花之乡,中国杨梅之乡中国蜜 蜂之乡,中国织造名城。《昨日青 空》《县委大院》取景地有五代著 名画僧贯休、戏曲家李渔、唐代诗 人张志和、现代作家曹聚仁、摄影 记者郎静山、“人民英雄 ”陈薇。 我们美丽的家乡兰溪最近不停出 圈,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打卡旅 游。最近,老师的一位杭州朋友就 打算在国庆期间花费 2 天 1 夜到兰 溪旅游。出行前我们要做哪些准备 呢?老师想听一听大家的分享。 过渡: 同学们,通过你们的分享,老 师感受到大家很注重安全、便捷、 经济等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帮助 老师的杭州朋友小金一起规划一份 学生观看视 频并思考回答。 学生可能会提到 预算、必备的行 囊、交通工具、 住宿问题等等。 借助聊聊出 行前的准备,能 激发学生兴趣和 情感。学生畅谈 想法、看法,以 此打开学生的思 维,立足教师主 导学生主体相统 一,为本节课做 好铺垫。兰溪旅游攻略。讲 授 新 课 一:选择地图,出发前走近兰 溪城 1.一起了解地图的分类,引导 学生对地图分类有初步认知。 2.出示相关的地图,让学生选 择合适地图,查找并说出有关兰溪 的地理信息。 (1)1.通过 ,知道兰溪 市位于 (省) (市) ,位于杭州市的 (方位)。 2.选择 ,知道兰溪市主要 有 (街道/镇)。 3. 选 择 , 知道 兰 溪 有 (江)。 出示相关的练习题,马上让学 生通过连线练习落实选择地图。 3.展示《浙江省景点图》、《金 华市景点图》和《游埠古街景点图》, 问若要到游埠古街景点后,想要游 玩,该选择哪副图并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归纳结论:在图幅相 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 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 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二、运用地图,精心制作旅游 攻略 学生观看并学习 地图的分类,掌 握地图的分类, 为选择应用地图 打下基础。 学生练习连 线,选择最合适 的地图。 学 生 看 材 料,并判断选择、 说明理由。通过 具体的案例, 自 己总结归纳出比 例尺大小的结 论。 创设贴近学 生生活的真实情 境,激发学生兴 趣,引发思考, 培养读图能力。 运用身边的 家乡案例,贴近 学生,激发学生 兴趣。根据需要, 选择类型准确、 比例尺合适的地 图,找到所需的 信息,培养读图 能力。 通过实际的组织课堂微项目:借助数字地 图,尝试制作一份 2 天 1 夜的兰溪 旅游攻略。(提示:攻略设计要求 图文并茂,鼓励创新) 要求:成员为 4-6 人一组。 1.效率至上,2 天 1 夜的游览 时间; 2.路线合理安排,尽可能多参 观景点。 3.可以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进行 适当补充。 展示评价量表 【子任务一】:观察导学案, 选择合适的地图。你会建议选择什 么样的方式前往兰溪?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地图,并 仔细观察这些反映出兰溪发展旅游 业的有利条件——交通便利。 教师展示运用数字地图选择不 同出行方式的使用技巧,让学生直 观感知数字地图对于生活的便利 性。 学生拿出对 应的资料包内容 进行课堂微项目 的学习。 学 生 答 : “《浙江省部分 交通图》 ”。学 生观察《浙江省 部分交通图》, 并回答教师的提 项目将任务分 解,在项目完成 的过程中落实学 科核心素养,培 养学生综合能力 和运用学科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设置贴近生 活的实际问题, 由浅入深,层层 递进。在步步探 究过程中选择地 图、读取信息, 培养学生获取信 息、地理实践的 能力。 通过展示用 数字地图选择不 同出行方式的使 用技巧,让学生【子任务二】:确定游玩景点, 订酒店,找美食。 选择合适地图,说出兰溪市区 景点的分布特点。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地图确定 游玩景点,并通过观察《兰溪市区 部分景点图》,得出兰溪市区景点 多为沿江分布。 任务三:选择住宿酒店,推荐 美食和民俗体验。 分小组制作,并让学生上台展 示讲解,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环 节。 学生提问,导游解答。在互相 评价后再完善。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归纳 酒店的选择,往往出于周边服务设 施和酒店服务水平的考虑。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兰溪市旅游 业的优势。 旅游过程中必然离不开衣食住 问,有选择火车 (动车)出行, 也有选择自驾游 的。思考并归纳 出这些出行方式 都反映出兰溪发 展旅游业的有利 条件——交通便 利。 学生仔细对 比分析,选出合 适的地图。通过 读图,观察得出 兰溪市区景区多 为沿江分布。 小组合作探 究,绘制旅游攻 略。分小组进行 上台展示,并进 行自评、他评和 师评。 简要完善旅 游攻略。 合作讨论并 归纳出兰溪市旅 游业发展的优 直观感知数字地 图对于生活的便 利性。 学会全方面 的看问题,根据 不同的需求选择 类型准确、比例 尺合适的地图,。 通过合作学 习,探究活动, 设置分成评价量 表,学生的自评 与互判,进行反 思与修改,达到 认知的深化和 思维的发展。 归纳兰溪市 旅游业发展的优 势,学会从影响 发展的条件推导行,电子地图无处不在。展示外卖、 快递、停车、租赁等软件界面中的 实时地图,展示数字地图助力美好 生活,影响人们的生活。 三、分析地图,助推兰溪文旅 发展 展示材料:伴随警报声响起, 兰溪市智慧城管中心工作人员快速 将平台界面切换至餐饮油烟在线监 测系统。通过电话通知执法队员赶 往现场调查。 油烟净化器后方装有取样探 头,24 小时在线采集油烟排放情 况,将油烟浓度、颗粒物数值、开 机状态等实时推送至智慧城管平 台,实现油烟排放动态远程监管。 问:1.兰溪市智慧城管中心工 作人员通过什么方式监测油烟排放 情况? 2.运用数字地图进行监测油烟 排放情况的方式,有何优势? 归纳学生答案,全面、精确的 监测;直观、可视化呈现; 自动监 测预警。由此体现数字地图助推城 市管理。 再呈现多则材料,呈现数字地 图在资源调查、灾害预测等方面发 挥巨大作用。 势。 学生观看案 例,体验情感。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归纳 数字地图在城市 管理、资源调查、 灾害预测等方面 发挥巨大作用。 出发展旅游业的 优势,体现了学 科的人地观念。 直观感受数 字地图的便利 性,智慧生活。 通过材料分 析作用,培养阅 读材料的能力。对比传统地图和电子地图的优 势和劣势。 撰写倡议书:家乡发展,人人 有责。兰溪文旅正在蓬勃发展,作 为市民,我们应该贡献一份自己的 力量。 小结: 老师替我的好朋友小金感谢大 家为了他的出行在努力群策群力, 精心策划。山河远阔,人间烟火, 地理的浪漫藏在每一份地图的角 落。希望同学们去到地理书或者是 试题里的每一个地方。眼前的山不 是山,是十几年前的海洋。眼前的 水也不是水,是星球碰撞以及太阳 风的影响。世界这么大,遇见你不 容易。世界这么大,地理知识很多, 以后有机会去看看! 作业: 整理完善,形成一份可行性的 对比并回答 各自的优劣性。 根据所见所 闻,撰写倡议书, 并分享。 培养对比、 辩证分析的能 力。 倡议书环节 达到了情感升 华,落实大我与 小我的相结合, 培养主人翁意 识。旅游规划。根据本课内容,完善课 上制作的兰溪旅游攻略。 要求:成员为 4-6 人一组。 1.可以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进行 适当补充。 2.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和地图, 借助数字地图完善旅游攻略,可适 当增加行李的准备、出行的建议, 绘制出游路线图(可手绘,也可以 借助 app 绘制数字地图)。 3.还可以根据四季变化,绘制 不同时节的兰溪旅游攻略。 提示:绘制数字地图可借助的 app 如下图 作业要根据 相应的量化评价 标准完成,未来 逐步完成。若选 择绘制一年四季 的兰溪市旅游攻 略,更有利于学 生的持久性学习 和教育的落地, 达到本课内容的 延续和闭环。 设置延续性 作业,并有配套 的评价量表进行 评价,达到培养 学生辩证、全面、 联系、对比的思 维方式,不断去 深化我们的价值 观,培养学生的 综合思维,培育 区域认知,培养 学生的地理实践 力,梳理人地观 念的核心素养。十、板书设计十一、教学评价关注评价反馈的节奏和尺度。孩子上台展示后,教师及时评价:“从你的表 述中,老师想立马去旅游啦 ”;“你真的观察很细致 ”;“我都被你的精彩攻略 吸引了 ”等。在学生分析兰溪发展旅游的优势条件、市区景点分布特点时评价: “提炼不错 ”“老师听到了你对兰溪发展的期望 ”“你能结合案例分析,做到了 学以致用,非常不错 ”等。捕捉课堂评价时机,善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的 同时,与学生共情,这样更容易把握学生的价值观念。【课堂表现评价】十二、教学反思本节课从出游前准备到设计旅游攻略,再到助推兰溪文旅发展三个板块进行 探讨,通过“选择地图,出发前走近兰溪城 ”、“运用地图,精心制作旅游攻略 ” 与“分析地图,体会一场便利 ”来破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 当中,首先呈现出整体化的教学策略,基于项目学习强化地理实践,以制作一份 兰溪旅游攻略为一条易于学生感知的明线,以选择地图、运用数字地图为本节课 教学内容的主线,引导学生在辩证、全面、联系、对比的思维方式的运用过程当 中,不断去深化我们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培育区域认知,培养学生 的地理实践力,梳理人地观念的核心素养。亮点如下 1.创设真实的体验情境,激发情感与反思。2.设置有深度的问题 发展判断与选择的能力,培养人地观念。3.设置可操作性强的微项目,指导学生 素养的提升,参与度高。4.分层评价量表,运用自评与互判,延续课后的反思与 修改,加强认知的深化,促使思维的发展。设置一个持久性的任务 5.最后的倡 议书环节达到了情感升华,落实大我与小我的相结合,培养主人翁意识。通过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我再次认识到,唯有进入学生情感灵魂、生命深处的教学, 真实的情境教学才是学生真正热爱和愿意参与的课堂,才能内化为学生高阶思维 的运用、认同的人地观念的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成 为综合思维培养的过程。不足如下:1.资料包的内容过多,量过大,对于学生来说,材料的阅读量就 过大,很容易在课内完成不了微项目的某一环节任务。故而可以精简筛选内容。 2.在课堂微项目的评价量表中可以再完善、细化,比如补充一条“尽可能多样化, 避免景点选择同质化 ”。学生在设计旅游攻略的时候也更会考虑景点类型的多样 性。3.在实际课堂当中,可以打开电脑的网页电子地图,利用网络更直观展现数 字地图的便利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