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美达菲津英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南开区美达菲津英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美达菲津英中学2024-2025(二)阶段性质量检测(期中)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试卷(5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口袋公园即微型公园,多一园一品,分散布局在社区、道路、商业区的“边角”地带。如图为天津城区四个不同主题口袋公园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能够突出体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口袋公园是( )
A. 东马路篮球主题公园 B. 营口道垃圾分类公园
C. 惠阳里消防主题公园 D. 慎益大街儿童筑梦园
2. 城区内口袋公园的分散布局有利于( )
A. 缓解周边交通压力 B. 节约建设管理成本
C. 提供便利休憩空间 D. 改变城市功能分区
我国知名家电企业H公司,在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实施一系列与时俱进的战略举措,逐渐成为全球大型家电领军品牌。图为该企业发展历程示意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3. 1998-2005年间,公司在海外实施“设计一制造一营销”当地化模式,主要是为了( )
A. 方便交流协作 B. 扩大国际影响 C. 拓展消费市场 D. 吸引当地人才
4. 从发展历程来看,该公司一直致力于( )
A. 扩大生产规模,占领市场份额 B. 强化创新管理,满足客户需求
C. 增加产品种类,吸引客户消费 D. 加强技术研发,保持价格优势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相关专家表示,其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完美收官。飞船在轨期间推出的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受到广大青少年关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与中国空间站和地球构成的天体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
A. 总星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
6. 可能会对“天宫课堂”信号传输造成影响的是( )
A. 流星陨石 B. 太阳辐射 C. 山岚雾霭 D. 太阳活动
2022年1 月,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境内的海底火山发生剧烈喷发,喷发出的火山灰最高冲至约30千米高空。下图为火山喷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据图可知,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自于( )
A. 地壳 B. 地核
C. 软流层 D. 大气圈
8. 关于此次汤加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表述正确的是( )
A 火山灰可能导致当地气温升高 B. 火山灰最高只能到达对流层顶
C. 很难对其他地区气候产生影响 D. 参与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
土壤剖面由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所构成,这些土层是土壤形成过程中物质转化、迁移和积累的结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丙土层的显著特点是( )
A. 有机质含量高且呈灰黑色 B. 由分解的植物残体堆积而成
C. 由疏松的风化碎屑物组成 D. 有机质含量低而且色泽较淡
10. 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的土壤多为红壤,与当地红壤发育最为密切的成土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岩石 D. 微生物
如图为某城郊间夏季晴朗午后气温曲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如图近地面空气水平运动方向与中心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分别是( )
A. 流向中心区上升 B. 流向郊区上升 C. 流向中心区下沉 D. 流向郊区下沉
12. 下列措施中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是( )
A. 增设城市通风廊道 B. 扩大中心城区面积 C. 提高建筑物高度 D. 增大市区道路密度
格陵兰岛上距今约37亿年的叠层石中记录了地球早期的生命之一蓝细菌(最早的光合放氧菌)生活的“足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地质年代表(部分)
宙 代 纪 距今时间/百万年
显生宙 早古生代 志留纪 443-419
奥陶纪 485-443
寒武纪 541-485
元古宙 --- --- 2500-541
太古宙 --- --- 4000-2500
冥古宙 --- --- 4600-4000
13. 该叠层石的发现,使科学家对生命起源的研究可追溯到( )
A. 冥古宙 B. 太古宙 C. 寒武纪 D. 二叠纪
14. 研究显示距今25亿年前为蓝细菌繁盛时期。由此推测,此后地球的( )
A. 海洋更加广阔 B. 陆地普遍抬升 C. 温度逐渐升高 D. 大气变得富氧
手机定位信息大数据可用于研究区域内的人口分布及变化,如图为北京市部分街道(乡)的常住人口数量及增长速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与传统入户调查方式相比,利用手机定位信息进行人口调查( )
A. 获取数据的成本高 B. 汇总数据的速度慢 C. 所得数据时效性强 D. 收集数据的难度大
16. 甲街道人口增长速度比丙街道慢的原因是其( )
A. 面积大,人口合理容量大 B. 基础设施完善,住宅价格高
C. 工商业发达,就业机会多 D. 距市中心近,交通通达度好
天津市利用飞鸽自行车厂旧厂房,引进产品设计、电子科技、动漫创作等企业,改造成为集科技研发、文创办公、商业配套等为一体的蓝·飞鸽创意产业园。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据材料,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特点是( )
A. 投资主体多元化 B. 数量持续增加 C. 发展探索国际化 D. 产业链较完整
18. 与传统服务业相比,该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 信息技术 B. 工业基础 C. 市场需求 D. 历史文化
2022年3月26日当地时间20:30,全球192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地标性建筑熄灯一小时,以响应2022年“地球一小时”活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地球一小时”活动主要应对的生态环境问题会造成( )
A. 皮肤癌多发 B. 建筑物腐蚀
C. 海平面上升 D. 荒漠化加剧
20. 这一活动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 持续性原则 B. 阶段性原则
C. 公平性原则 D. 共同性原则
安徽宏村从高空俯瞰,宛如一头卧在青山绿水间的耕牛,向世人展示着这里悠久的农耕文化。当地人利用地势落差,修建了贯穿全村的水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宏村( )
A. 位置面山背水,全年寒冷干燥 B. 耕作用地分布在村落外围
C. 内部土地利用只满足居住需求 D. 南湖地处村落的核心位置
22. 下列有关宏村与徽州地域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牛形村落体现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B. 修建水圳增加了夏季内涝现象
C. 祠堂、书院突显当地的耕读文化 D. 四合院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
2020年6月11日,我国最大的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蓝海101”号,在完成收集观测数据2.1万个,航行2800海里后顺利靠岸。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蓝海101”号对我国海洋渔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 加强海洋渔业资源调查 B. 科学利用海洋渔业资源
C. 提高海洋渔业捕捞能力 D. 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24. 下列做法中,能够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 )
①制定渔业法,实行休渔制度②停止海洋矿产的开发③通过养殖,实现海洋农牧化④大力发展远洋渔业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陕西省北部白于山区39.2万人因干旱缺水和水质差而陷入贫困。2011年陕西省政府决定将他们搬迁到城镇周边、中心村附近或其他城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5. 影响白于山区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A. 自然资源 B. 科学技术 C. 消费水平 D. 开放程度
26. 促成此次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是
A. 矿产枯竭 B. 经济落后 C. 政策扶持 D. 教育需求
“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都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两个区域协同发展相同的地理背景有( )
A. 各种资源充足 B. 区域内经济水平一致 C. 陆海交通便利 D. 区域内风俗差异明显
28. 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京、津的优势有( )
①资金②土地资源③环境承载力④科技、人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建立的海洋法律制度,为各国开发和利用海洋走上规范化道路提供了基本框架。如图为各类海域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9. 图中表示领海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0. 我国在开发利用海洋过程中,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不包括( )
A. 公平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D. 发展性原则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31.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据图1,描述1984-2014年昆明城市空间范围的变化特点,并指出其城市空间进一步拓展的限制性自然因素。
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是亚洲最大的鲜花生产和交易中心,日上市鲜花66个大类,300多个品种。每日有近百吨鲜花从这里销往日本、韩国等地。
(2)说明斗南花卉能够大量销往日本、韩国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昆明的春季多晴朗天气,有“午后似夏,深夜如冬”的昼夜温差,街头随处可见 “四季衣服同穿戴”的奇景。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将昆明春季昼夜温差大的解释补充完整。晴朗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地面因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多而增温,气温高;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大量散失,_________辐射较弱,大气对地面的_________作用弱,气温低。因此春季昼夜温差大。
昆明市东川区因开采铜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相关专家对滑坡灾害来临时的个人避防措施做出相应警示。
(4)分析专家提出的滑坡灾害个人避防措施所要达到的目的。
滑坡灾害个人避防措施 措施目的
滑坡发生时,个人应朝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 ___________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距离原居住处越近越好 _________
32.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天津蓟州进行野外考察。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金海湖附近景观图
(1)请绘制出白天山谷与山顶之间空气的运动方向。
材料二同学们在金海湖附近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调查,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下面左图)示意图,请回答。
(2)金海湖附近山区植被类型主要是____。多年来随着植被覆盖率不断增加,山区地表径流的数量会____,能够有效减少____(地质灾害)和____(生态问题)。山区植被增加会使土壤剖面中的有机质层厚度____,土壤肥力____。
材料三同学们对蓟州溶洞进行考查,请根据蓟州溶洞景观图回答
考察报告:
2022年5月4日,晴13℃,风力2~3级。
考察地点概况:蓟州溶洞坐落在天津市蓟州区罗庄子镇洪水庄村北灵气山。属燕山余脉,中上元古界地层,距今18亿年。洞内冬暖夏凉,长年恒温18摄氏度,其景观晶莹剔透,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称得上是洞天福地。经请国家地质部门勘探测算,可开发空间达百万平方米,面积之大居华北之首。是天津市唯一的洞穴景观。
考察记录单:
地点 蓟州溶洞
类型 地下溶洞洞穴
地貌景观图
地貌景观描述 形态 钟乳石、石笋、石柱等
物质组成 石灰岩为主
色彩 岩石呈灰色、乳白色,有五颜六色的彩灯照耀
地貌形成条件 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化学溶蚀作用而形成
(3)根据地貌形成条件判断,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双项选择题)。
A. 水文 B. 土壤 C. 岩石 D. 植被
材料四野外考察,事先要有准备工作,如需要携带的各种用品、查阅近期天气预报、搜索目的地地理概况、做好应急预案等等。
(4)请列举2个你认为需要携带的用品,并说明它在野外考察中的作用或者可能给你带来的帮助。
33.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天津市正在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图1),在减少强降水不利影响的同时,让雨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1)据图2,说出“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水循环环节带来的变化。
为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市武清区正在规划建设连接河北省廊坊北三县和北京通州区的轻轨线路(图3)。规划线路与京津两地地铁直接连通,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2)列举轻轨线路的开通运营对沿线途经及联通区域带来的积极影响。
“北漂”特指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非本地人。北京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020年)数据显示,外省市来京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38.5%。
(3)说明北京市吸引外省市人口迁入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绝密★启用前
美达菲津英中学2024-2025(二)阶段性质量检测(期中)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试卷(5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2题答案】
【答案】1. B 2. C
【3~4题答案】
【答案】3. C 4. B
【5~6题答案】
【答案】5. D 6. D
【7~8题答案】
【答案】7. C 8. D
【9~10题答案】
【答案】9. C 10. B
【11~12题答案】
【答案】11. A 12. A
【13~14题答案】
【答案】13. B 14. D
【15~16题答案】
【答案】15. C 16. B
【17~18题答案】
【答案】17. A 18. C
【19~20题答案】
【答案】19. C 20. D
【21~22题答案】
【答案】21 B 22. C
【23~24题答案】
【答案】23. C 24. C
【25~26题答案】
【答案】25. A 26. C
【27~28题答案】
【答案】27 C 28. D
【29~30题答案】
【答案】29. A 30. 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31题答案】
【答案】(1)城市空间范围扩大;主要向东南(或向东、向南)扩展;城市拓展速度加快;山地、湖泊。
(2)花卉品种多样;劳动力成本低;地价低,竞争力强;日本、韩国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邻近机场,航空运输便利。
(3) ①. 大气逆
②. 保温
(4) ①. 爬向高处,远离滑坡移动方向
②. 生活物资充足,能够更好自救
【32题答案】
【答案】(1) (2) ①. (温带)落叶阔叶林 ②. 减少(变小) ③. 滑坡(泥石流) ④. 水土流失 ⑤. 变厚 ⑥. 增加 (3)AC
(4)准备相机,拍摄地貌景观照片;准备GPS,可以定位;笔记本,可以记录信息;准备罗盘仪,可利用罗盘仪识别方向;准备雨伞、雨衣,预防下雨天被淋湿;准备帽子、防晒霜,以防晒伤等。
【33题答案】
【答案】(1)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
(2)提升人们出行效率,缩短路途时间,缓解交通拥堵;拉动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保护环境,助力低碳公共出行。
(3)更多的就业岗位;更高的经济收入;更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教育、医疗、养老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