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安徽卓越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5月份检测地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黄山毛峰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其制作工艺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清明至谷雨期间,以一芽一叶为标准,选摘“黄山种”“黄山大叶种”等良种茶树的初展肥壮鲜嫩芽,当地称之为“麻雀嘴稍开”。下图为黄山毛峰制作工序流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黄山毛峰采摘过程中要求一芽一叶是为了( )A. 保障可持续性采摘 B. 增加茶叶采摘数量C. 提高茶叶采摘效率 D. 保障茶叶原料品质2. 黄山毛峰制作工序中“杀青”的主要作用是( )A. 塑造茶叶紧结、弯曲的外形 B. 高温破坏酶活性,防止茶叶氧化C. 去除茶叶中的水分,硬化茶叶 D. 去除茶叶杂质,筛选优质茶叶3. 为促进黄山毛峰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 大幅扩大种植面积,增加茶叶产量 B.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拓国际市场C. 开发茶文化生态旅游,促进农旅融合 D. 延长茶叶采摘时间,增加采茶数量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可从人均收入趋同化、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均等化、基础设施(信息设施、交通设施、市政设施等)一体化和生态环境一体化四个维度进行评价。下图示意2010年、2015年和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2010—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A. 呈波动下降趋势 B. 各地均有提升C. 南北差异明显增大 D. 区域内差异增大5. 沪宁杭三地城乡高度融合特征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A.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相同 B. 乡村学校数量多C 农民职业教育普及水平高 D. 自然景观种类繁多大数据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对传统制造业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定制家居的兴起和发展、家居智能制造的快速转型升级,家居行业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出有价值的数据并应用于企业生产制造过程中,促使家居行业数字化转型。下图示意大数据技术对家居智能制造的提升和改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大数据家居智能制造进行生产的首要环节是( )A. 个性化订单 B. 个性化设计 C. 原材料获取 D. 物流配送7. 与传统家居制造相比,大数据家居智能制造的优势表现为( )①资金投入少,企业风险低②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③以客户为中心,满足个性化需求④以产品为中心,生产工艺优化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8. 当前我国大数据家居智能制造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是( )A. 互联网网络不完善 B. 智能家居市场狭小C. 物流配送空间有限 D. 智能技术人才不足波密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冰川数量多达2040条,被誉为“冰川之乡”,很多冰川一直延伸到森林带,夏季部分冰川末端看不到冰川原本的颜色。该地区的米堆冰川前有一个蓄水量很大的湖泊(米堆冰湖)。1988年7月米堆村连续多日无雨,15日夜里的几分钟内河谷中却涌出了滔天洪水,冲毁了附近的公路。下图为米堆冰川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波密县被誉为“冰川之乡”的主要原因是( )A. 海拔高,年均气温极低 B. 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沛C. 冰川类型多,大陆型冰川分布广 D. 地壳运动不活跃,冰川基底稳定10. 夏季波密县部分冰川末端看不到冰川原本的颜色,是由于( )A. 冰川运动挟带的岩屑形成表碛覆盖冰川 B. 冰川表面覆盖季节性积雪C 雨水冲刷溶解冰川使内部矿物质出露 D. 苔藓植物附着冰川表面11. 1988年7月米堆村突发洪水的原因可能是( )A. 冰川底部冰层融化,冰川断裂入湖,冲毁冰碛垄B 冰湖因突发地震发生决堤,大量湖水瞬间泄流C. 多日无雨导致冰川表面温度升高,加速冰川消融D. 极端高温引发冰崩,碎屑物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美国西南部地区某河流流经山区,径流量季节变化大。相关人员利用GIS技术模拟四种情景下该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情况。下表示意四种模拟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类型情况(单位:平方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模拟情景 耕地 林地 草地 水域 建设用地情景Ⅰ 0 452.4 10.5 4.82 13.4情景Ⅱ 354.3 0 10.5 4.82 100.8情景Ⅲ 0 98.6 358.6 4.82 23.4情景Ⅳ 354.3 98.6 10.5 4.82 23.412. 该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情景是( )A. 情景Ⅰ B. 情景Ⅱ C. 情景Ⅲ D. 情景Ⅳ13. 情景Ⅰ下该河流枯水期径流量与实际情形存在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情景Ⅰ下( )A. 林地蒸腾作用消耗大量水分 B. 林地枯枝落叶抑制地表蒸发C. 雨季植被增强地表水下渗 D. 旱季林冠截留雨水延缓径流形成长江冲淡水是长江口外盐度在26‰以下的混合水团。2024年5月28日的大潮日,长江冲淡水水舌前端发生了孤立的低盐水团脱离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长江口低盐水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长江径流量大,淡水输入量大 B. 海水蒸发较弱,盐度分层显著C. 海底地形抬升,阻碍海水混合 D. 沿岸寒流势力强,降温减盐明显15. 长江口低盐水团一般分布在( )A. 近海表层水域 B. 近海深层水域C. 远海表层水域 D. 远海深层水域16. 该日低盐水团脱离水舌前端的主要原因是( )A. 潮汐增强导致长江径流量减少 B. 夏季风增强导致表层海水水平扩散C. 台风引发海水的垂向涡动混合 D. 强上升流将底层高盐海水带到表层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石油产业是其经济支柱。尼日尔三角洲盆地石油、天然气资源极为丰富,自新生代以来没有发生大的构造运动。尽管尼日利亚原油产量和出口量大,但油气下游产业发展十分落后,国内炼化能力严重不足,燃油(含汽油)严重依赖进口。下图为尼日利亚位置示意图。(1)分析尼日尔三角洲盆地石油资源丰富的原因。(2)简述原油和燃油的进出口现状对尼日利亚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3)请为尼日利亚实现能源安全提出合理建议。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海南岛西北部的五彩湾存在大量海蚀平台地貌,海蚀崖底部有沉积沙滩、崖底植被和水下沉积物。下图为五彩湾海蚀地貌示意图。(1)指出海蚀崖形成过程中所受的主要外力作用。(2)简述五彩湾海蚀平台的形成过程。(3)说明海蚀崖下部沙滩发育对海岸的保护作用。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巴丹吉林沙漠地处我国阿拉善高原荒漠中心,所在盆地底部分布有多条东西走向的断裂带。沙漠腹地的沙山间分布有110个常年积水湖泊和众多季节性湖泊。研究表明,常年积水湖泊主要由地下水补给,封闭且水位稳定。下图为巴丹吉林沙漠局部地下水等潜水位线示意图。(1)分析图示区域地下水的流向和流速特征。(2)说明巴丹吉林沙漠常年积水湖泊水位稳定的原因。(3)有学者提出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是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请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解释其合理性。安徽卓越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5月份检测地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题答案】【答案】1. D 2. B 3. C【4~5题答案】【答案】4. D 5. C【6~8题答案】【答案】6. A 7. B 8. D【9~11题答案】【答案】9. B 10. A 11. A【12~13题答案】【答案】12. B 13. C【14~16题答案】【答案】14 A 15. A 16. 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1)地处尼日尔河入海口,长期接受陆源碎屑物沉积,为石油生成提供物质基础;古海洋环境及三角洲湿地中大量生物遗体被埋藏,经长期高温高压作用转化为石油;构造环境较稳定,油气藏未被破坏。(2)过度依赖原油出口,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易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原油直接出口,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燃油依赖进口,外汇支出增加,且能源安全难以保障。(3)建设本土炼油厂,提高原油加工能力,减轻燃油进口依赖;引入资金和技术,推动天然气资源开发;开发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减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18题答案】【答案】(1)风化作用;海浪侵蚀作用;重力崩塌作用。(2)海浪掏蚀岩石的裂隙部位,形成海蚀洞;海蚀洞不断扩大,顶部悬突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崩塌,形成海蚀崖;海蚀崖不断遭受侵蚀而后退,在海蚀崖前方形成微微向海倾斜的平台,即海蚀平台。(3)沙滩能降低波浪的能量,降低海岸被侵蚀的程度;沙滩上植被发育,海浪消耗更多的能量,从而减轻海浪对海岸的侵蚀作用。【19题答案】【答案】(1)该区域地下水水位东南高、西北低,水自高处流向低处,则地下水自东南流向西北;东南部地下水等水位线密集,水位差大,西北部地下水等水位线稀疏,则东南部流速快,西北部流速慢。(2)湖泊依赖稳定的深层地下水补给,补给水源较稳定;沙漠下方存在断裂带,有利于地下水向湖泊汇聚,形成稳定的补给通道;为封闭性湖泊,无外流通道,地下水的补给量能够抵消蒸发损失。(3)湖泊可调节局部小气候(调节温差等);为动植物提供水源,维持荒漠生物的稳定性;通过植被而固定沙丘,减轻风沙活动对周边地区的侵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