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新课导入20世纪50年代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进入70年代后到今天又有哪些外交成就呢?同苏联等十七国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1949-19501953年1954年1955年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学习目标1.通过时间轴和历史地图,说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史实。了解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和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培养时空观念。(时空观念)2.通过史料,了解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及其原因;掌握恢复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意义;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外交成就,认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史料实证、唯物史观)3.说出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全方位外交的成就。感受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外交事业的成就来源于祖国的强大。(家国情怀)1.思考: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10月,是二战后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台湾国民党当局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扬眉吐气---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概况①时间:1971年10月②会议:第26届联合国大会③内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有记者问:“乔团长,您能不能谈谈现在的心情?”乔冠华仰头大笑,那自豪的、淋漓尽致的笑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片刻后,他只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现在的心情不是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了吗?”他的笑容,被在场的摄影记者抓拍了下来,“乔的笑”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西方报道如是说,这张照片在普利策新闻奖中定格为永久的历史。一、扬眉吐气---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意义: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影响。材料一 联合国没有中国的参加就没有代表性,解决不了世界上任何重大的问题;中国的参加使联合国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1971年联合国致中国代表团的欢迎词材料二 中国恢复联大席位“不仅填补了一个巨大的真空”,而且为联合国组织“获得新的动力打开了道路”。中国“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必将对联合国有利,也对她自己有利”。—第26届联大会上的发言材料三 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堵中国围堵了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乔冠华①对中国: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②对世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合作。③对美国: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外交政策的失败。一、扬眉吐气---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合作探究:中国为什么能够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新中国。1950—1953年,中国被迫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材料二:一五计划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落成材料三:毛泽东后来对此评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材料四:1969-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时常陷入孤立状态,美国主宰世界的时代摇摇欲坠。4.原因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中国积极主动的外交策略③亚非拉国家的支持 ④美国霸权地位削弱根本原因一、扬眉吐气---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升起1971年11月15日,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的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第26届联大全体会议,受到各国记者的“包围”“乔的笑”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西方报道1971年11月《时代周刊》封面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1971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会议。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发表了讲话一、扬眉吐气---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二、跨洋握手---中美关系正常化1.中美建交(1)建国初美国对华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在政治上,美国孤立中国并削弱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操纵联合国阻挠新中国取代被国民党非法占据的席位。在经济上,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在美国的拉拢和压力下,到1953年,对中国实行禁运的国家达到数十个。中美敌对状态长达20多年二、跨洋握手---中美关系正常化(2)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美苏争霸,美国处于下风孤立中国政策失败关系恶化,珍宝岛事件国家利益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丘吉尔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二、跨洋握手---中美关系正常化(3)缓和——乒乓外交:1971年4月14日,周恩来接见美国兵乓球代表团,中美开始接触,即“小球推动大球”。1971年4月14日,周恩来接见美国兵乓球代表团,试探之旅小球转动大球:小球:乒乓球;大球:中美关系。这是1971年4月26日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在长城的合影。这是中国展开乒乓外交,与美国接近的一个策略。时代周刊杂志封面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1年7月9日—11日,基辛格秘密访华,周恩来和叶剑英等与他举行多次会谈,着重就台湾问题以及尼克松总统的访华安排等进行磋商。16日双方同时发布了会谈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将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候访问中国。1971年7月9日,中美建交前夕,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叶剑英、黄华等人在南苑机场迎接。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会谈握手(4)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二、跨洋握手---中美关系正常化二、跨洋握手---中美关系正常化阅读教材,梳理中美建交过程1971年周恩来接见美国乒乓代表团“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周恩来会见基辛格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周恩来迎接尼克松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签署《建交公报》中美关系变化:敌视→关系正常化→建交(补充到P86)民间交往官方交往易错易混点: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开始正常化,签署《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实现正常化,签署《建交公报》(4)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接受了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断交、撤军、废约)。 ——《中美建交公报》中美建交的政治前提: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二、跨洋握手---中美关系正常化破冰之旅——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欢迎。尼克松成为第一个踏上新中国土地的美国总统。这张照片其后成为冷战的标志性画面之一。尼克松后来回忆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跨洋握手”中美敌对的时代结束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时代开始了。美国总统专机空军一号降落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其下是迎接尼克松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材料:美方声明 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从材料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吗?台湾问题三、冰释雪融---中日建交1.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田中角荣签订《中日联合声明》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毛泽东:“……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把钥匙。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中国外交历程》影响: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三、冰释雪融---中日建交日本议员和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材料一:日本政府先是出台了针对23种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出口管制措施,接着又联手美国,声称要深化在先进半导体及其他技术研发方面的合作。材料二:由于历史认识等原因,自21世纪以来,中日政治矛盾变得明显,但在“战略互惠关系”下,以经济为中心的民间交流仍得以扩大。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即使在中美矛盾和新冠疫情的不利局面下,日本对华出口也在增长。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走和平、友好、合作、互惠之路。四、大国风范---全方位外交睦邻友好关系周边国家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中日关系稳定发展中苏关系逐步实现正常化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合作欧盟国家积极发展关系1.时间:2.外交政策:3.外交原则:改革开放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外交理念:(1)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已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建交四、大国风范---全方位外交4.外交理念:(2)积极参与全球外交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四、大国风范---全方位外交5.外交布局:全方位:我国对外开展双边、多边、区域、全球德外交活动。多层次:我国对外开展政治、经济、能源、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外交。立体化:我国不但有政府间的外交,还有民间外交、公共外交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易错易混】对外开放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四、大国风范---全方位外交6.外交成就:(1)截止2024年1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3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2024年1月15日,中国与瑙鲁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瑙鲁正式成为中国第183个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2)中国举办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7.全方位外交的意义:四、大国风范---全方位外交3. 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国际环境)1.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家实力)2.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政策)1)落后就要挨打!2)弱国无外交3)大力发展经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感悟合作探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纵观近现代外交发展历程,你有何感悟呢?课堂小结新中国外交成就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成就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成就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新时代外交成就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布局随堂训练1.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 )A.第24届联大 B.第25届联大C.第26届联大 D.第27届联大2.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下列属于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上的大事有( )①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日建交③中美正式建交 ④尼克松访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B随堂训练3.截至2024年1月25日,我国已与183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见下图)。下列对“示意图”的解读最恰当的是( )A.我国积极参与多边经济合作B.我国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C.我国积极加入国际政治组织D.我国注重加强与周边各国的合作交流4.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等等一系列热点问题。这些活动反映了中国致力于( )A.推动国际经济发展 B.保护全球生态环境C.促进世界文明发展 D.维护世界和平稳定B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