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核弹两弹导弹原子弹氢弹一星——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次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国家)“两弹一星”取得的成就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何为“两弹一星”阅读下列材料,想一想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材料一: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材料二: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①为抵制帝国主义的威胁,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②为了提高我国国际地位,掌握更多国际话语权“两弹一星”的功勋钱学森、邓稼先1941年邓稼先进入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良好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业。1947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的第9天就启程回国。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奠基者。在中国核武器史上永远少不了一个人的存在——邓稼先美国海军部次长甚至说:“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让他离开美国!”后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中国政府多方呼吁,美国政府只好妥协。1955年,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之后,他投身于我国的航天事业,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发展国防科学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中国航天之父”“导弹之父”“火箭之王”——钱学森“两弹一星”元勋 群体像1999年9月18日,江泽民同志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将“两弹一星”精神进一步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主要有核国家从研制成功原子弹、导弹到研制成功氢弹所需时间:国名 美国 苏联 英国 中国时间 7年零4个月 4年 4 年零7个月 2年零8个月我国为何能取得“两弹一星”的成功?取得成功的原因: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两弹一星”取得成就的历史意义①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②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漫步太空——航天成就1.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2.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神舟一号神舟五号神舟七号2021.6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漫步太空——航天成就1.杂交水稻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指什么?邓小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从1964年开始,他50多年如一日,全身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在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袁隆平珍贵的700多株秧苗被全部拔除毁坏,凭借在一口废井里找到仅存的5根秧苗,他依旧继续坚持试验,终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成就: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①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②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荣誉:影响:袁隆平培育出的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东方魔稻”,他本人也获得了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2.青蒿素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由蚊子叮咬传播,其独特症状为间歇性发冷发热。如不及时治疗,疟疾可通过破坏对重要器官的供血而致人死亡。疟疾是当今危害人类的流行病杀手之一。全世界约有40%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域,仅2020年,全球大致有2.41亿疟疾病例,疟疾死亡人数约为62.7万人,其中90%的病例来自非洲大陆。青蒿素成就:屠呦呦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荣誉:意义:①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②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双百方针1956年毛泽东提出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文化领域出现繁荣景象提出:影响:内容:成就:类别 文化成就长篇小说话剧音乐舞蹈史诗电影《红岩》、《青春之歌》《茶馆》《东方红》《英雄儿女》、《林则徐》反映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面貌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电影《大决战》大型舞剧《丝路花雨》成就:中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艺工作者、作品屡获国际奖项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新发展各领域作品形式多样,题材广泛,佳作迭出,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影响:表现:莫言作品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进入新时代,我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青年一代更加积极向上,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理解与认识:中华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唯一一脉相承的古老文化。近现代以来,古老的华夏文明,兼容了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创造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所以我们应该有文化自信。①党和国家重视科技工作,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制定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②经济实力不断增长为科技和文学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③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热情投入、无私奉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文化等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课堂小结国防军事科技文化成就展①1964年10月16日航天航空农业医学文学原子弹②1966年导弹核武器③1967 年④1970 年氢弹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①1999 年11 月②2003年10月③2008年9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神舟五号神舟七号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2年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