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双减”背景下初中体育作业设计——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对应教材本节作业设计对应教材为人教版七年级体育与健康全一册篮球单元,作业类型为课前预习及课后技能作业。设计理念是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化课程育人导向,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基本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在“双减”及体育中考背景下,教师课堂结构化教学,有效结合体育作业,使学生获取篮球知识与技能、技战术运用、专项体能、展示与比赛、规则与裁判法、观赏与评价等发展自身运动能力,提升学生体育学科素养,了解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自觉参加课内外体育锻炼。体育教师要准确保握体育作业的性质与功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设计思路按照“双减”提质减负的要求,本节作业设计分课前自主探究学习,课后自主实践练习两部分。1.趣味性原则球类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以前对篮球有接触,所以充分抓住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及身心发展水平特点,设计趣味性强的作业,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动力,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2.可行性原则体育作业的设计要切实可行。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场地、器材和安全性的制约,要合理地选择体育家庭作业的项目和实施方法。首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来合理布置作业,比如行进间运球,需要到户外空地进行,若遇到雨天,可在家里进行简单球操和球性练习。3.针对性原则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课堂目标的落实以及课后技术动作的巩固与提升,从而提高生的体育作业质量。4.安全性原则安全是一切活动进行的前提,技能练习作业的场地与器材的安全,练习者不管居家还是户外运动,要排除影响安全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做好专项准备活动,防止运动损伤。四、本节作业设计形式:第一部分:课前自主探究学习(一)内容要求:①你了解的中国球员有哪些加入NBA?②篮球基本技术有哪些?③篮球行进间运球有哪些动作?(查阅视频资料)④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在比赛中的应用是怎样?(二)学业要求:通过查阅资料了解NBA球星艾弗森作为控球后卫所展现的体前变向运球突破技术,观看他的视频后初步在脑海里形成一定的动作概念,便于后期的课堂教学。第二部分:课后自主实践练习(一)内容要求1.了解行进间运球在比赛中的应用,明确规则中对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要求。2.基本掌握原地体前变向换手动作,进行简单的行进间换手运球动作。3.善于观察与思考老师制作的微视频,积极完成学习任务。(二)学业要求1.观看老师的微课视频,观察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完整动作2.能正确掌握跨步转体,降重心,探肩突破。3.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五、作业内容第一部分探究性作业:课前(自主探究)课前根据老师布置的4项作业内容,网上查阅资料或者观看比赛视频,初步了解篮球体前变向运球的基本动作。【设计意图】: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NBA球星,观看网络视频学习球星动作,可以在镜子面前或者录制视频进行对比,观察自己的动作是否与学习视频一致,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带着问题课上咨询老师。第二部分实践性作业:课后(自主练习)结合老师制作的微课视频中学习到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技术,初步形成动作概念,可以通过录视频形式,观察自己的动作是否与微课视频一致自主练习①:原地单手运球2次或3次,换手1次,3分钟/组,共2组,间歇30秒。动作要求:眼睛目视前方,双脚平行开立,单手运球先按拍球的上方,换手时按拍球的侧上方,运球高度控制在腰间。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稳定。【设计意图】先通过原地单手运球,手能控制住球,后换手时清楚安排球侧上方,了解到触球位置的变化。自主练习②:原地体前变向运球3分钟/组,共3组,间歇30秒.动作要求:眼睛目视前方,双脚平行开立,按拍球的侧上方,运球高度控制在腰间,球落地的位置在两脚之间,两手臂自然摆动。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稳定。【设计意图】通过原地体前变向运球练习,帮助学生了解变向时按拍球的侧上方,体会手指发力。自主练习③: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15米/ 组,共3组,间歇30秒。动作要求:走动中运球,眼睛目视前方,按拍球的侧上方,运球高度控制在腰间,球控制在身体一侧,两手臂自然摆动。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稳定,手脚协同配合。【设计意图】通过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变向换手的时机,手脚协调配合。辅助拓展练习④:标志物前做原地运球变向向前跨2步练习,左右手为一组,共5-7组动作要求:原地运球,变向时跨步转体迅速,换手后降重心探肩动作明显,运球突破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稳定,转体跨大步时肩膀贴近标志物。【设计意图】通过这项练习,强调转体探肩的重要性,解决运球突破高重心的问题亲子互动练习⑤:两人一组,一人由消极防守,另一人做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练习,有条件可进行突破后上篮。动作要求:运球至防守方面前,稍作停顿,快速体前变相换手运球,转体探肩动作明显,最后快速突破上篮。注意事项:防守方双手侧举,做消极防守,进攻方注意与防守方的距离。【设计意图】通过两人配合练习,熟练学生运球节奏,有助于学生掌握变向换手的时机。六、形成学习效果评价针对体育作业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方位的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1.数据统计。在作业的布置期间,老师制作成表,学生每人一张记录表,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设定目标进行锻炼,每周进行集体点评,查阅自我的进步,体验锻炼数据的变化。体育作业自评表姓名: 按照要求完成1项得一颗星日期 课程内容 课前预习作业1 课后技能作业2 亲子互动作业3 得分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第一节)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第二节)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第三节)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第四节)2.成长记录。制作记录表,对每天的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将记录数据按阶段分,对比自己每个阶段的数据变化,让学生直观的看到自己的进步,可以较好的刺激学生保持参与锻炼的热情。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检测记录表/周姓名( ) 是 否掌握技术动作要求原地运球是否目视前方变向时手触球位置是否为侧上方变向时是否做到降重心,跨步转体探肩动作明显是否掌握体前变向换手的时机3.阶段小测(师评)。要充分的利用体育课堂进行小测验,在同学之间产生数据差距,形成竞争氛围,利用测试后的点评,褒奖进步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间互帮互助,互相提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篮球--运球绕杆评价标准姓名( ) 男生:13S女生:16S(优秀) 男生:13~15S女生:16~18S(良好) 男生:15~17S女生:18~20S(合格) 男生:>17S女生:>20S(不合格)第一次课第二次课第三次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