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与健康》2024-2025学年(七年级) 第四章 篮球 作业设计--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与健康》2024-2025学年(七年级) 第四章 篮球 作业设计--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双减”背景下初中体育作业设计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对应教材
本节作业设计对应教材为人教版七年级体育与健康全一册篮球单元,作业类型为课前预习及课后技能作业。
设计理念
是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化课程育人导向,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基本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
在“双减”及体育中考背景下,教师课堂结构化教学,有效结合体育作业,使学生获取篮球知识与技能、技战术运用、专项体能、展示与比赛、规则与裁判法、观赏与评价等发展自身运动能力,提升学生体育学科素养,了解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自觉参加课内外体育锻炼。体育教师要准确保握体育作业的性质与功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设计思路
按照“双减”提质减负的要求,本节作业设计分课前自主探究学习,课后自主实践练习两部分。
1.趣味性原则
球类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以前对篮球有接触,所以充分抓住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及身心发展水平特点,设计趣味性强的作业,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动力,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
2.可行性原则
体育作业的设计要切实可行。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场地、器材和安全性的制约,要合理地选择体育家庭作业的项目和实施方法。首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来合理布置作业,比如行进间运球,需要到户外空地进行,若遇到雨天,可在家里进行简单球操和球性练习。
3.针对性原则
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课堂目标的落实以及课后技术动作的巩固与提升,从而提高生的体育作业质量。
4.安全性原则
安全是一切活动进行的前提,技能练习作业的场地与器材的安全,练习者不管居家还是户外运动,要排除影响安全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做好专项准备活动,防止运动损伤。
四、本节作业设计形式:
第一部分:课前自主探究学习
(一)内容要求:
①你了解的中国球员有哪些加入NBA?
②篮球基本技术有哪些?
③篮球行进间运球有哪些动作?(查阅视频资料)
④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在比赛中的应用是怎样?
(二)学业要求: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NBA球星艾弗森作为控球后卫所展现的体前变向运球突破技术,观看他的视频后初步在脑海里形成一定的动作概念,便于后期的课堂教学。
第二部分:课后自主实践练习
(一)内容要求
1.了解行进间运球在比赛中的应用,明确规则中对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要求。
2.基本掌握原地体前变向换手动作,进行简单的行进间换手运球动作。
3.善于观察与思考老师制作的微视频,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二)学业要求
1.观看老师的微课视频,观察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完整动作
2.能正确掌握跨步转体,降重心,探肩突破。
3.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
五、作业内容
第一部分探究性作业:课前(自主探究)
课前根据老师布置的4项作业内容,网上查阅资料或者观看比赛视频,初步了解篮球体前变向运球的基本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NBA球星,观看网络视频学习球星动作,可以在镜子面前或者录制视频进行对比,观察自己的动作是否与学习视频一致,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带着问题课上咨询老师。
第二部分实践性作业:课后(自主练习)
结合老师制作的微课视频中学习到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技术,初步形成动作概念,可以通过录视频形式,观察自己的动作是否与微课视频一致
自主练习①:原地单手运球2次或3次,换手1次,3分钟/组,共2组,间歇30秒。
动作要求:眼睛目视前方,双脚平行开立,单手运球先按拍球的上方,换手时按拍球的侧上方,运球高度控制在腰间。
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稳定。
【设计意图】先通过原地单手运球,手能控制住球,后换手时清楚安排球侧上方,了解到触球位置的变化。
自主练习②:原地体前变向运球3分钟/组,共3组,间歇30秒.
动作要求:眼睛目视前方,双脚平行开立,按拍球的侧上方,运球高度控制在腰间,球落地的位置在两脚之间,两手臂自然摆动。
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稳定。
【设计意图】通过原地体前变向运球练习,帮助学生了解变向时按拍球的侧上方,体会手指发力。
自主练习③: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15米/ 组,共3组,间歇30秒。
动作要求:走动中运球,眼睛目视前方,按拍球的侧上方,运球高度控制在腰间,球控制在身体一侧,两手臂自然摆动。
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稳定,手脚协同配合。
【设计意图】通过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变向换手的时机,手脚协调配合。
辅助拓展练习④:标志物前做原地运球变向向前跨2步练习,左右手为一组,共5-7组
动作要求:原地运球,变向时跨步转体迅速,换手后降重心探肩动作明显,运球突破
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稳定,转体跨大步时肩膀贴近标志物。
【设计意图】通过这项练习,强调转体探肩的重要性,解决运球突破高重心的问题
亲子互动练习⑤:两人一组,一人由消极防守,另一人做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练习,有条件可进行突破后上篮。
动作要求:运球至防守方面前,稍作停顿,快速体前变相换手运球,转体探肩动作明显,最后快速突破上篮。
注意事项:防守方双手侧举,做消极防守,进攻方注意与防守方的距离。
【设计意图】通过两人配合练习,熟练学生运球节奏,有助于学生掌握变向换手的时机。
六、形成学习效果评价
针对体育作业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方位的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
1.数据统计。在作业的布置期间,老师制作成表,学生每人一张记录表,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设定目标进行锻炼,每周进行集体点评,查阅自我的进步,体验锻炼数据的变化。
体育作业自评表
姓名: 按照要求完成1项得一颗星
日期 课程内容 课前预习作业1 课后技能作业2 亲子互动作业3 得分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第一节)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第二节)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第三节)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第四节)
2.成长记录。制作记录表,对每天的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将记录数据按阶段分,对比自己每个阶段的数据变化,让学生直观的看到自己的进步,可以较好的刺激学生保持参与锻炼的热情。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检测记录表/周
姓名( ) 是 否
掌握技术动作要求
原地运球是否目视前方
变向时手触球位置是否为侧上方
变向时是否做到降重心,跨步转体探肩动作明显
是否掌握体前变向换手的时机
3.阶段小测(师评)。要充分的利用体育课堂进行小测验,在同学之间产生数据差距,形成竞争氛围,利用测试后的点评,褒奖进步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间互帮互助,互相提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篮球--运球绕杆评价标准
姓名( ) 男生:13S女生:16S(优秀) 男生:13~15S女生:16~18S(良好) 男生:15~17S女生:18~20S(合格) 男生:>17S女生:>20S(不合格)
第一次课
第二次课
第三次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