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押题卷】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历史模拟预测卷六(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押题卷】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历史模拟预测卷六(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历史模拟预测卷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2024秋 哈尔滨期末)1963年6月至7月,考古学家对黑龙江省莺歌岭遗址进行了发掘。其文化遗存有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陶器、骨角器及少量磨制石器。据此推断,此遗址属于(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2.(2024春 晋江市期末)宋朝相比前朝,农民的识字率和文化素质大大提高,如福建建州地区“耕且读者十家而五六”。推动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休养生息 B.重文轻武 C.改革税制 D.八股取士
3.(2024 濮阳三模)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如此盛大的远航,却突如其来,悄然而去,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其根源在于(  )
A.封建制度的腐朽 B.科学技术的落后
C.西方列强的侵略 D.八股取士的影响
4.(2024秋 相城区期中)1915年,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鲁迅发表小说《狂人日记》,批判封建礼教
B.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使用白话文
C.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变法思想
D.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5.(2023 峄城区校级模拟)“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
C.护法运动 D.北伐战争
6.(2025春 邳州市期中)祖国大陆完成统一的时间(  )
A.1949年 B.1951年 C.1956年 D.1978年
7.(2024春 宜春期末)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召开,与此次会议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社会主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8.(2024春 东莞市期末)198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包干到户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这反映了(  )
A.农村土地所有权发生改变
B.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已建立
C.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D.广大农村地区实现脱贫致富
9.(2024 平凉三模)2021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5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4%。同年,全球网络诈骗案共造成553亿美元的损失,同比增长15.7%。这表明(  )
A.全球面临人口剧增压力
B.技术革命给人类带来巨额财富
C.信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D.电子商务已完全取代传统商务
10.(2025 周村区一模)雅典陪审法庭对在阿吉纽西海战中打了胜仗但没有及时营救落水士兵,导致约1000名士兵死亡的将领进行审判,通过投票,最终以多数票判处将领死刑。这场审判反映雅典(  )
A.民主政治的缺陷 B.法庭审判程序失范
C.奖惩制度的失衡 D.城邦管理秩序混乱
11.(2023秋 宁明县期末)在历史学习中,“史论结合”是不可或缺的能力。下列属于“史论结合”的是(  )
A.凯撒率军进攻罗马城,还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成为终身独裁官
B.被称为“护国主”的克伦威尔,率议会军打败王军,是英国历史进程推动者
C.克络维是日耳曼人,于481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D.查理推行“什一税”,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
12.(2025 惠州模拟)从蒸汽机到内燃机,这场机器导致的力量革命使男人在生产领域的力量优势变得无足轻重,女性与男性第一次平等地站在机器面前。获得就业机会的广大劳动妇女逐步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材料说明(  )
A.科学研究引领技术突破
B.男女平等基本实现
C.科技进步引起社会变化
D.国际工人运动兴起
13.(2024 合肥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处理战败国日本的问题上,美国一开始就有独占的意图,而苏联方面则进行了不少斗争。经过几轮讨价还价,在美国满足苏联占领北方四岛要求的情况下,斯大林最终同意美国占领日本本土。这反映出(  )
A.对日本的处理加剧了美苏冷战
B.大国利益争夺影响了战后秩序
C.苏联成为对抗美日的主要国家
D.日本侵略已得到了应有的制裁
14.(2018 洪雅县模拟)从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的二十多年间,西欧、日本经济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下面对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相同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有来自美国的援助
B.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C.都建立了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都大量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15.(2024 巢湖市四模)北宋大观三年,二十四路共有学生167622人,校产中有“学田”115990顷,“房廊”155454楹。在校学生之多,校舍之广,经费之大且如此充裕,都是空前的。这种现象出现的政治原因是(  )
A.宋代经济繁荣 B.印刷术的进步
C.改革了科举制 D.北宋重文轻武
16.(2024秋 官渡区期末)1948年深秋,江苏徐州周边543万支前民工组成一条绵延数百里的生命补给线,用小推车和担架编织出一张巨大的后勤网络,有力支援解放战争前线,陈毅不禁感叹这是“小推车推出的胜利”。该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平壤战役
17.(2024 澄海区一模)《共同纲领》从起草到正式通过,经历了七次大的反复讨论和修改,广泛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中国共产党既能提出完整正确的建国方案,又能虚心听取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平等协商国家大事。这表明《共同纲领》(  )
A.发挥临时宪法的作用
B.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制定过程的民主协商
D.彰显了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二.材料题(共2小题)
18.(2025 阜阳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8世纪,欧洲的殖民扩张是“以最残酷的暴力方式进行赤裸裸的劫掠”,西班牙人在美洲开采矿山……英国人则从事贩卖黑奴的勾当。这一时期,北美沦为英、法的殖民地,拉美则被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征服,而亚洲则仅有若干沿海据点被占领,广大内地暂时还没有遭到殖民侵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上卷》
材料二 二战不仅摧毁了阻碍现代文明发展的反动势力一法西斯,而且重创了早期资本主义体系的支柱一英、法等殖民帝国。与资本主义体系中心转移和结构重组相同步,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二战后蓬勃兴起,持续推进的民族独立浪潮与遍及全球的现代化浪潮相呼应,改画了世界政治地图,构建了全球现代文明。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人对世界进行殖民扩张的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欧洲殖民扩张提供便利条件的事件。
(2)根据材料二,简析二战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当今的中国指出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
19.(2023 全椒县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760年前后,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葡萄等。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世界史 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1500﹣1760年的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材料二 1750﹣1914年间,欧洲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奠定了自己的霸权地位,大肆抢占世界市场,对各殖民地的资源掠夺也慢慢变成了全面性的占领,参与各地的武装冲突。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将世界踩在脚下。
——杰里 本特利《新全球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欧洲将世界踩在脚下”的依靠和方式。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历史模拟预测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2024秋 哈尔滨期末)1963年6月至7月,考古学家对黑龙江省莺歌岭遗址进行了发掘。其文化遗存有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陶器、骨角器及少量磨制石器。据此推断,此遗址属于(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分析】本题考查新石器时代,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根据题干“1963年6月至7月,考古学家对黑龙江省莺歌岭遗址进行了发掘。其文化遗存有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陶器、骨角器及少量磨制石器”和所学知识可知,新石器时代是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B项正确;旧石器时代(Paleolithic;距今约300万年),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明发展阶段,排除A项;青铜时代(或称青铜器时代或青铜文明),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排除C项;铁器时代是继青铜时代之后的又一个时代,它以能够冶铁和制造铁器为标志,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以新石器时代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
2.(2024春 晋江市期末)宋朝相比前朝,农民的识字率和文化素质大大提高,如福建建州地区“耕且读者十家而五六”。推动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休养生息 B.重文轻武 C.改革税制 D.八股取士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重文轻武政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B项正确;休养生息政策指大动荡或长期战乱以后,统治者不搞劳民伤财、严刑酷法的统治,改以宽刑薄赋的政策,保养民力,增殖人口,以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排除A项;改革税制并不能形成读书学习的社会风气,排除C项;明朝最早实行八股取士,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宋朝重文轻武政策,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阅读史料、历史解释能力。
3.(2024 濮阳三模)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如此盛大的远航,却突如其来,悄然而去,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其根源在于(  )
A.封建制度的腐朽 B.科学技术的落后
C.西方列强的侵略 D.八股取士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知道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其根源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
【解答】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其根源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清朝前期,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厉的禁止和限制对外贸易,严重制约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的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2024秋 相城区期中)1915年,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鲁迅发表小说《狂人日记》,批判封建礼教
B.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使用白话文
C.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变法思想
D.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A.鲁迅发表小说《狂人日记》,批判封建礼教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故A错误;
B.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使用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故B错误;
C.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变法思想是戊戌变法的内容,故C错误;
D.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5.(2023 峄城区校级模拟)“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
C.护法运动 D.北伐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了北伐战争。掌握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
【解答】1926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D是正确的选项;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护法运动没有起到材料描述的作用,排除ABC。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北伐战争,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6.(2025春 邳州市期中)祖国大陆完成统一的时间(  )
A.1949年 B.1951年 C.1956年 D.1978年
【分析】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解答】1950年,人民解放军克服重重险阻,向青藏高原进军,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大陆基本解放,B符合题意;1949年、1956年和1978年都不符合题意,排除AC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西藏和平解放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
7.(2024春 宜春期末)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召开,与此次会议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社会主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史实,“全国人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本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组成整个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与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相关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项正确;社会主义制度是指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创制、认可、修改和废止法律,以及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与“全国人大”不对应,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执政党,八个民主党派在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具有参政党的地位,与中共合作,参与执政。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举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的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全国人大”不对应,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史实。
8.(2024春 东莞市期末)198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包干到户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这反映了(  )
A.农村土地所有权发生改变
B.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已建立
C.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D.广大农村地区实现脱贫致富
【分析】本题考查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由材料“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明确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可知中共中央对包产到户从不允许到肯定,再到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说明中共中央对包产到户、解放农村生产力的作用认识逐渐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故选C项;包产到户农民拥有土地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农村土地所有权并未发生变化,排除A项;个体生产经营不利于农业的现代化生产,排除B项;1982年,广大农村地区还没有实现脱贫致富,D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2024 平凉三模)2021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5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4%。同年,全球网络诈骗案共造成553亿美元的损失,同比增长15.7%。这表明(  )
A.全球面临人口剧增压力
B.技术革命给人类带来巨额财富
C.信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D.电子商务已完全取代传统商务
【分析】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5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4%。同年,全球网络诈骗案共造成553亿美元的损失,同比增长15.7%”可知,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迅速,但网络诈骗案也增长迅速,说明信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全球网络诈骗案的损失,因而说信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人口剧增压力,排除A项;材料强调信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D项表述绝对,且材料无法说明电子商务已完全取代传统商务,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
10.(2025 周村区一模)雅典陪审法庭对在阿吉纽西海战中打了胜仗但没有及时营救落水士兵,导致约1000名士兵死亡的将领进行审判,通过投票,最终以多数票判处将领死刑。这场审判反映雅典(  )
A.民主政治的缺陷 B.法庭审判程序失范
C.奖惩制度的失衡 D.城邦管理秩序混乱
【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雅典陪审法庭对在阿吉纽西海战中打了胜仗但没有及时营救落水士兵,导致约1000名士兵死亡的将领进行审判,通过投票,最终以多数票判处将领死刑”可知,这场审判反映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即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能体现雅典法庭审判程序失范,排除B;题干材料没涉及奖惩制度的失衡,排除C;题干材料不能体现雅典城邦管理秩序混乱,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现象反映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
11.(2023秋 宁明县期末)在历史学习中,“史论结合”是不可或缺的能力。下列属于“史论结合”的是(  )
A.凯撒率军进攻罗马城,还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成为终身独裁官
B.被称为“护国主”的克伦威尔,率议会军打败王军,是英国历史进程推动者
C.克络维是日耳曼人,于481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D.查理推行“什一税”,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
【解答】凯撒率军进攻罗马城,还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成为终身独裁官。这里只是陈述了凯撒的一系列史实行为,没有对这些史实进行理论性的总结或者评价,A错误。克伦威尔率领议会军打败王军。称他为英国历史进程推动者,这是对克伦威尔在英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作用的一种理论性评价,将史实与史论结合起来了,B正确。克洛维是日耳曼人,于481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这只是单纯地陈述克洛维的民族属性和建立王国的史实,没有史论部分,C错误。查理推行“什一税”,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这只是在陈述查理推行“什一税”这一史实,没有史论内容,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考查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对基本历史事件特征的再认再现能力。
12.(2025 惠州模拟)从蒸汽机到内燃机,这场机器导致的力量革命使男人在生产领域的力量优势变得无足轻重,女性与男性第一次平等地站在机器面前。获得就业机会的广大劳动妇女逐步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材料说明(  )
A.科学研究引领技术突破
B.男女平等基本实现
C.科技进步引起社会变化
D.国际工人运动兴起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解答】根据题干“从蒸汽机到内燃机,这场机器导致的力量革命使男人在生产领域的力量优势变得无足轻重,女性与男性第一次平等地站在机器面前。获得就业机会的广大劳动妇女逐步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C项正确;题干“从蒸汽机到内燃机,这场机器导致的力量革命使男人在生产领域的力量优势变得无足轻重,女性与男性第一次平等地站在机器面前。获得就业机会的广大劳动妇女逐步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反映的是机器应用导致社会变化,并没有反映科学研究与技术突破的关系,排除A项;工业革命没有使男女平等成为社会现实,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13.(2024 合肥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处理战败国日本的问题上,美国一开始就有独占的意图,而苏联方面则进行了不少斗争。经过几轮讨价还价,在美国满足苏联占领北方四岛要求的情况下,斯大林最终同意美国占领日本本土。这反映出(  )
A.对日本的处理加剧了美苏冷战
B.大国利益争夺影响了战后秩序
C.苏联成为对抗美日的主要国家
D.日本侵略已得到了应有的制裁
【分析】本题考查冷战政策,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就日本问题经过讨价还价达成妥协,即美国满足苏联占领北方四岛,斯大林同意美国占领日本本土,反映出大国利益争夺影响了战后秩序。故B正确;对日本的处理加剧了美苏冷战与美苏就日本问题最终达成妥协不符,排除A;二战结束后,日本不再是与苏联对抗的国家,排除C;材料不能说明日本的侵略得到了应有的制裁,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冷战政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大国利益争夺影响了战后秩序。
14.(2018 洪雅县模拟)从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的二十多年间,西欧、日本经济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下面对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相同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有来自美国的援助
B.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C.都建立了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都大量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注意对比其共同之处。
【解答】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相同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都建立了区域经济合作组织。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本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成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欧洲护照,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日本没有采取类似措施。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
15.(2024 巢湖市四模)北宋大观三年,二十四路共有学生167622人,校产中有“学田”115990顷,“房廊”155454楹。在校学生之多,校舍之广,经费之大且如此充裕,都是空前的。这种现象出现的政治原因是(  )
A.宋代经济繁荣 B.印刷术的进步
C.改革了科举制 D.北宋重文轻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重文轻武政策以及影响,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中“北宋24路共有学生167622人,校产中有‘学田'115990顷,房廊'155454楹。在校学生之多,校舍之广,经费之大且如此充裕,不仅是空前的,在宋代也是绝后的”的信息可知,北宋时期,学校教育发达,学生人数众多,经费充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故D正确;宋代经济繁荣是导致这种现象的经济原因,不是政治原因,故A错误;印刷术的进步是导致这种现象的科技原因,不是政治原因,故B错误;改革了科举制是导致这种现象的教育原因,不是政治原因,故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宋重文轻武政策以及影响。
16.(2024秋 官渡区期末)1948年深秋,江苏徐州周边543万支前民工组成一条绵延数百里的生命补给线,用小推车和担架编织出一张巨大的后勤网络,有力支援解放战争前线,陈毅不禁感叹这是“小推车推出的胜利”。该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平壤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淮海战役,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辽沈战役发生在东北,排除。
B.1948年11月,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指挥下,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起淮海战役,符合题意。
C.平津战役在华北地区进行,排除。
D.平壤战役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排除。
故选:B。
【点评】记忆淮海战役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17.(2024 澄海区一模)《共同纲领》从起草到正式通过,经历了七次大的反复讨论和修改,广泛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中国共产党既能提出完整正确的建国方案,又能虚心听取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平等协商国家大事。这表明《共同纲领》(  )
A.发挥临时宪法的作用
B.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制定过程的民主协商
D.彰显了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根据题干信息“经历了七次大的反复讨论和修改,广泛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中国共产党既能提出完整正确的建国方案,又能虚心听取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平等协商国家大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949年新政协会议的召开,筹备新中国的成立,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它的制定过程体现了民主协商原则,C项正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但与题干描述的制定过程不符,排除A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彰显了各民族平等的原则,与题干《共同纲领》的制定过程不符,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相关史实。
二.材料题(共2小题)
18.(2025 阜阳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8世纪,欧洲的殖民扩张是“以最残酷的暴力方式进行赤裸裸的劫掠”,西班牙人在美洲开采矿山……英国人则从事贩卖黑奴的勾当。这一时期,北美沦为英、法的殖民地,拉美则被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征服,而亚洲则仅有若干沿海据点被占领,广大内地暂时还没有遭到殖民侵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上卷》
材料二 二战不仅摧毁了阻碍现代文明发展的反动势力一法西斯,而且重创了早期资本主义体系的支柱一英、法等殖民帝国。与资本主义体系中心转移和结构重组相同步,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二战后蓬勃兴起,持续推进的民族独立浪潮与遍及全球的现代化浪潮相呼应,改画了世界政治地图,构建了全球现代文明。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人对世界进行殖民扩张的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欧洲殖民扩张提供便利条件的事件。
(2)根据材料二,简析二战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当今的中国指出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
【分析】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1)状况:从材料一“北美洲沦为英、法的殖民地,拉美则被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征服,而亚洲则仅有若干沿海据点被占领,”可知,欧洲人对世界进行殖民扩张的状况为:北美沦为英、法的殖民地;拉美则被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征服;亚洲仅有若干沿海据点被占领。
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地方,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为欧洲的殖民扩张提供了路线和地理知识等条件、
(2)影响:从材料二“二战不仅摧毁了阻碍现代文明发展的反动势力—法西斯,而且重创了早期资本主义体系的支柱—英、法等殖民帝国”可知,二战摧毁了法西斯势力;重创了英、法等殖民帝国;“与资本主义体系中心转移和结构重组同步,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二战后蓬勃兴起”说明二战推动了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构建了全球现代文明”表明二战促进了全球现代文明的构建,改画了世界政治版图。故影响:摧毁了法西斯;重创了英、法等殖民帝国;瓦解了殖民体系;推动了民族独立和现代化浪潮;改画了世界政治版图;构建了全球现代文明。
(3)发展道路:综合材料,欧洲殖民扩张的历史表明侵略和掠夺的发展方式不可取,二战后世界的变化说明和平、独立、发展以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所以中国应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故答案为:
(1)状况:北美沦为英、法的殖民地;拉美则被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征服;亚洲仅有若干沿海据点被占领。事件:新航路开辟。
(2)影响:摧毁了法西斯;重创了英、法等殖民帝国;瓦解了殖民体系;推动了民族独立和现代化浪潮;改画了世界政治版图;构建了全球现代文明。
(3)道路: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9.(2023 全椒县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760年前后,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葡萄等。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世界史 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1500﹣1760年的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材料二 1750﹣1914年间,欧洲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奠定了自己的霸权地位,大肆抢占世界市场,对各殖民地的资源掠夺也慢慢变成了全面性的占领,参与各地的武装冲突。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将世界踩在脚下。
——杰里 本特利《新全球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欧洲将世界踩在脚下”的依靠和方式。
【分析】本题以二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开辟以及早期殖民掠夺、19世纪末“欧洲将世界踩在脚下”的依靠和方式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760年前后,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葡萄等。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可知,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商品交换的种类增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把世界连结成一个整体,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殖民扩张的加剧。
(2)根据材料二“欧洲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奠定了自己的霸权地位,”可知,“欧洲将世界踩在脚下”的依靠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根据“大肆抢占世界市场,对各殖民地的资源掠夺也慢慢变成了全面性的占领,参与各地的武装冲突。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将世界踩在脚下。”可知,“欧洲将世界踩在脚下”的方式是抢占全球市场;殖民扩张与掠夺;插手各地武装冲突;抢夺势力范围等。
故答案为:
(1)变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商品交换的种类增多。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的加剧。
(2)依靠: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方式:抢占全球市场;殖民扩张与掠夺;插手各地武装冲突;抢夺势力范围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航路开辟以及早期殖民掠夺、19世纪末“欧洲将世界踩在脚下”的依靠和方式等知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