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学期八年级地理单元练习(二)第六章 北方地区(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春季学期八年级地理单元练习(二)第六章 北方地区(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春季学期八年级地理单元练习(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读“北方地区轮廓图和两地气候资料图”,据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下列有关图中四列山脉的叙述,错误的是
A. ①山脉东西两侧农业类型差异大 B. ②山脉是东北—西南走向
C. ③山脉东西两侧耕地类型差异大 D. ④山脉南北两侧主要粮食作物不同
2.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齐齐哈尔冬季寒冷漫长
B. 甲地区有肥沃的黄土地
C. 北京所在地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
D. 丙地区降水比乙地区丰富
3.下列描述中,符合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A. 地形以山地为主,耕地少 B. 深居内陆
C. 温带季风气候 D.河湖众多,水网纵横
读“东北三省部分城市雪期和积雪厚度分布图”,据所学知识完成4~6题。
4.关于东北三省山脉和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山脉是小兴安岭 B.②河流是松花江 C.山河相间 D.山环水绕
5.图中四地相比,降雪最初日期最早、最终日期最晚、降雪时间最长的是
A.漠河 B.齐齐哈尔 C.长春 D.沈阳
6.关于图中城市雪期和积雪厚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雪期由南向北逐渐变短 B.最大积雪厚度由南向北逐渐减小
C.雪期长短不同主要是受纬度位置影响 D.积雪厚度不同主要是受经度位置影响
陕北米脂县的高西沟,20世纪50年代当地信天游唱道:“雨涝流泥浆,冲成万条沟,肥土顺水流,籽苗连根丢。”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在山顶植松树,沟岔栽用材林;阳坡栽洋槐、椿树,荒坡种柠条,沟谷栽果树。经过几十年治理,高西沟已变成青山绿水。读“高西沟位置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完成7~9题。
7.高西沟位于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东北平原
8.高西沟的“肥土”最终流入
A.长江 B.黄河 C.淮河 D.珠江
9.20世纪60年代起,当地人们治理高西沟的措施是
A.陡坡种植粮食 B.修筑拦土坝 C.大力发展畜牧业 D.采取生物措施
天水市某校初中学生为了解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同学们进行了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读“水土流失模拟实验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完成10~12题。
10.仔细观察模拟实验,以下结论不恰当的是
A. 地面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B. 植被覆盖越多,水土流失越严重
C. 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D. 土壤越松散,水土流失越严重
11.我国下列地区中,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是
A. 长江中下游平原农耕区 B. 东北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区
C. 新疆塔里木盆地沙漠区 D. 黄土高原陡坡的耕作区
12.以下措施对治理水土流失最有效可行的是
A. 用大型机械削山填沟 B. 用科技手段减小降水强度
C. 用水泥硬化裸露地表 D. 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2022年2月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由北京与张家口联合举办。目前,北京是世界上唯一的“双奥之城”。 读“北京位置示意图和北京气候资料图”,据所学知识完成13~15题。
13.北京举办冬奥会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冬季气温低,冰雪不易融化 B.四季如春 C.冬季温暖湿润 D.冬季多雨
14.张家口举办滑雪赛事的有利条件
①山地地形,坡度大 ②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低,降雪多,雪期长
③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④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中国举办北京冬奥会的重要意义有
①调节气温和降水,改变气候类型 ②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
③带动国人参与冰雪运动,促进全民健身 ④增加建设用地,改变地形种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0分)
16.读“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A地区气候冷湿,发育了肥沃的 色土壤,气温条件造成农作物熟制是 。
(2)①是 山脉,该山脉以东的B地区种植的小麦是 _(“冬小麦”或“春小麦”)。
(3)C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 堆积区,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汇入黄河;在黄河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黄河成为“ ”。
17.读“东北三省略图和黑龙江省某年接待国内游客数量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东北三省位于我国东北部,陆上与A (国家)、朝鲜接壤,濒临渤海和黄海,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和海上贸易。
(2)①代表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是 ,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人文条件是 。
A.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 B.气候条件优越,雨热同期
C.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D.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
(3)②是 工业基地,东北三省依托丰富的煤、铁等 资源,便利的海陆交通,雄厚的工业基础,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4)旅游业正成为东北振兴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以冰雪、森林、湿地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及边境异国旅游成为黑龙省最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由黑龙江省某年接待国内游客数量示意图可知,该省接待国内游客数量最多的是 月份。
18.阅读图文材料,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延安的蜕变
历史上,延安市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经过几十年的综合治理,生态恢复加快。目前,植被覆盖率高达81.3%,每年输送到黄河的泥沙量由2.5亿吨下降到0.31亿吨。黄土地变成了“绿水青山”,变成了一座座“金山银山”。这片民俗独特的革命老区变成了宜居、宜业、宜游,欣欣向荣、赏心悦目的生态“大公园”。
材料二 延安的位置和生态治理示意图。
(1)延安市位于我国的 (地形区),该地形区南部的 (山脉)与淮河构成了一条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过去延安市水土流失严重,每逢雨季,泥沙俱下。从气候和植被方面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为 、 。
(3)延安人民经过 等生态治理,使昔日的黄土地变成了土不下坡,绿水长流的生态“大公园”。
(4)家乡环境美起来,人民生活富起来,在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延安人民充分利用 (列举当地的资源)等优势发展旅游业。同时,积极发展林果业、特殊养殖业等,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19.暑假期间,小明从上海出发到北京进行以“区域地理要素研究”为主题的研学旅行。读“北京市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任务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北京地处 (地形区)西北部,地势特点是 。
探究任务二:人文环境
(2)参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人民大会堂,了解北京是全国的 中心这一城市职能。
(3)游览北京城传统民居 ,了解和品味古都的建筑文化;参观位于北京东北方向的 水库。北京人喝上了长江水,这受益于我国修建的著名跨流域调水工程“ ”。
20.环渤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读“环渤海地区示意图”和“沈阳市工业结构图”,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铁路线①是 ,经过济南的铁路线是 ,②是 海。
(2)读右图,归纳沈阳市工业结构的特点是 。
(3)读图分析环渤海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2025年春季学期八年级地理单元练习(二)参考答案
(第六章 北方地区)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C D A C C B D B D D A A B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0分)
16.
(1)黑 一年一熟
(2)太行 冬小麦
(3)黄土 地上河
17.
(1)俄罗斯
(2)三江平原 D
(3)辽中南 矿产
(4)12
18.
(1)黄土高原 秦岭
(2)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植被稀少(缺乏植被保护) 
(3)植树种草(植树造林)
(4)革命纪念地(革命老区) 
19.
(1)华北平原 西北高,东南低
(2)政治
(3)四合院 密云 南水北调工程
20.
(1)陇海线 京沪线 渤
(2)以重工业为主
(3)矿产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