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2025年5月中考模拟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2025年5月中考模拟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姓名
准考证号
2025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测试信息卷
文科综合
历史
注意事项:
1.文科综合由历史和道德与法治两部分组成,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其中历史部分分第I卷和第
Ⅱ卷,全卷共8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本试卷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形式外传,翻印!如若发现,必追究法律责任!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
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1.下图为故宫《良渚大展》中展出的“琮王”,为良渚玉琮之首。约1000年以后,在良渚1000多公里
以外的古蜀金沙,也有一件与良渚文化“同宗同源”的十节玉琮。对此现象解释较为合理的是我
国古代
良渚玉琮
成都金沙十节玉琮
A.中原文化遥遥领先
B.经济文化交流互鉴
C.长江文化辐射全国
D.南北文化高度统
2.有学者认为,秦修长城,加速了草原社会的政治发展,使长城以外依存华夏的小部落从分散转为
联合,最后成就了由匈奴整合起来的草原帝国。据此可知,秦长城的修建
A.增强秦朝边疆实力
B.便利秦朝交通网建设
C.促进草原统一进程
D.加速北方民族封建化
3.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其余则由长官自己选用。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
员一律改由中央任命,并将科举制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这一变化
A.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B.削弱了选官用人的严肃性
C.杜绝了藩镇割据的现象
D.加强了用人上的中央集权
文科综合(二)第1页(共16页)
4.有观,点认为: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安史之乱以后,则代之以沉郁、悲
怆的情调了。这一观点说明唐诗
A.全面真实再现社会现实
B.导致安史之乱的出现
C.创作时往往受社会背景的影响
D.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
5.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一大特点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下图中空白处应是
郡县制
三省六部制
设立“三司”
秦朝
唐朝
元朝
明朝
A.分封制
B.科举制
C.设置通判
D.行省制度
6.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
经营对外贸易。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民间船只出海贸
易,更是被严厉禁止。这一政策
A.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B.完全避免西方殖民国家侵扰
C.有利于清朝对外贸易的发展
D.主要用于防止游牧民族入侵
7.右图呈现的是中国近代部分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图,据此分析,西方列强在侵华过程
中表现出的特点是
营口
A.侵略范围从沿海逐渐深入到内地
天津→烟台
B.侵略范围从内地延伸至沿海区域
沙市
南款上海
汉口
C.沿海与内地同时被列强强迫开放
重庆
福州
广州
D.侵略范围仅局限于东部沿海区域
8.中共二大指出,各种事实证明,加给中国人民最大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封建势力,
因此反对这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其有意义的。为此中共
A,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武装头脑
B.重申了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C.制定了明确的民主革命纲领
D.成立了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9.下面是我国1952年和1957年的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一变化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项目
钢(万吨)
煤(亿吨)
电力(千瓦时)
石油(万吨)
1952年
135
0.66
73
44
1957年
535
1.3
193
146
A.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
B.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C.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D.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文科综合(二)第2页(共16页)2025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测试信息卷
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B【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良渚大展》中展出的‘踪王’,为良渚玉踪之首。约1000年以后,在
良渚1000多公里以外的古蜀金沙,也有一件与良渚文化同宗同源'的十节玉踪。”可知,不同地
方的文化却有相同的实物一玉琮,这体现出这两处文明具有相似性,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经
济文化交流互鉴,中华文明多元一体,B项正确;没有对比无法体现中原文化遥遥领先,排除A
项;材料中良渚文化和成都金沙十节玉踪“同宗同源”体现了文化交流互鉴,不是长江文化辐射
全国,排除C项:良诸文化和成都金沙都发掘出了玉琮,体现了文化多元一体的特征,不能体现
南北文化高度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
2、C【详解】根据“加速了草原社会的政治发展,使长城以外依存华夏的小部落从分散转为联合,
最后成就了由匈奴整合起来的草原帝国。”可得出长城的修建,使长城以外的草原地区走向了联
合,促进了草原地区的统一进程,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秦朝边疆实力增强的信息,排除A
项:材料与交通网建设无关,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到草原地区的统一进程,并没有强调封建化
进程,排除D项。故选C项。
3、D【详解】本题考查科举制。根据题干“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其余则由
长官自己选用”可知,中央对官员任免权力有限。而“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一律改由中央
任命,并将科举制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可知,中央掌握了任命官吏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
权,D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排除:A、C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D项。
4、C【详解】根据题干“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安史之乱以后,则代之以
沉郁、悲怆的情调了”和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前后的诗歌呈现不同的风格,这体现出诗歌创
作往往受社会背景的影响,C项正确;唐诗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不能全面真实再现社会现实,排
除A项;安史之乱的出现导致唐诗的风格发生了变化,B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中无法体现唐
诗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且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5、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
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实行行省制,D项正确;分封制是
周朝实行的政治制度,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森严等级,排除A项;科举制是隋朝创立
的,排除B项;宋太祖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排除C项。故选D项。
6、A【详解】根据材料“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民间船只出
海贸易,更是被严厉禁止”及所学可知,这一政策指的是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家
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
史的发展进程,A项正确;完全避免西方殖民国家侵扰说法错误,鸦片战争的爆发,证明了闭关
锁国政策的失败,排除B项;有利于清朝对外贸易的发展说法错误,闭关锁国不利于对外贸易发
展,排除C项;主要用于防止游牧民族入侵说法错误,清朝本身就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排除D项。
故选A项。
7、A【详解】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
通商口岸;《天津条约》规定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马关条约》规定开放沙市、重庆、
苏州、杭州为商埠,体现西方列强侵华由沿海深人到内地,A项正确:《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
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马关条约》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有
时间先后顺序,也有空间顺序,即从沿海到内陆,排除B、C项;《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广州、福
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在东南沿海,但《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已经深入内地,排除D项。故选A项
文科综合(二)参考答案第1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