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部分学校2025年5月中考模拟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朔州市部分学校2025年5月中考模拟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三)
历史
(考试时间:70 分钟 试卷满分:75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
1.如图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铜牌饰,其中一类是镂空的几何纹装饰,与天山北路青铜牌饰很相似。另一类
是具有动物纹因素的装饰,与二里头文化和齐家文化有关。这体现了( )
三星堆铜牌饰 天山北路青铜牌饰
A.天山文化传播广泛 B.当时民众往来频繁
C.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D.民间交流日益频繁
2.某班以“纵横诸子,辩思天下”为主题开展讨论会,收集到以下言论。这些言论反映出“诸子百家”共同的
思想主张是(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兼相爱,交相利。”——墨子
A.和谐共处 B.崇尚节俭 C.以民为本 D.无为而治
3.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中延续刘徽“割圆术”的极限思维,以正六边形为起点,逐步计算到正 24576边形,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并创造性提出“密率”355/113这一高效分数近似值。这体现出
祖冲之( )
A.依赖个人毅力突破计算极限 B.重视实用技术忽略理论研究
C.继承了前人成果并有所创新 D.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巨大
4.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也是一张耀眼的中国名片。李华同学整理了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从
中可以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 )
时期 发展阶段 具体描述
目前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咸通九年(868年)印制
唐朝 雕版印刷术起源
的《金刚经》。当时人们在木板上雕刻图文,然后涂墨印刷
雕版印刷术全盛、 雕版印刷技术更加成熟,出现了许多大规模的官刻和私刻书
宋朝
活字印刷术发明 籍。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用胶泥制成活字排版印刷
王祯改进活字印刷术,发明木活字,并创造转轮排字盘,提
元朝 活字印刷术改进
高排版效率。还使用锡活字印刷
现代 激光打印 从平面打印向 3D立体打印发展
A.延续创新 B.注重总结 C.以民为本 D.传播世界
5.图片是具象化的历史。下列四幅图片可以用来研究宋元时期( )
图 1:宋代《货郎图》 图 2:北宋“交子”铜版拓片 图 3:南宋纸币铜版拓片 图 4:元朝海运示意图
A.政治制度的发展 B.科技取得的成就
C.手工业发展状况 D.商业贸易的繁荣
6.李华同学根据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整理出下面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演进(部分)”表。
依据表中信息,横线处可填写的实物史料是( )
时期 表现 典型实物史料
魏晋南北 北魏统治者大力推崇儒家文化,倡导学习经学,设太学,效仿中原王
《北魏帝王出御图》
朝时期 朝成熟的管理制度。鲜卑拓跋部与汉族逐渐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
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松赞干布为妻。唐穆宗长
隋唐时期 唐蕃会盟碑
庆年间,唐蕃订立友好盟约
辽宋夏金 澶渊之盟签订之后,宋辽在边界开设榷场,双方通过贸易各取所需。
契丹鸡冠壶
元时期 辽、西夏政权随着自身汉化程度的加深,逐渐萌生了对“中国”的认同
中央政府对历代达赖和班禅进行册封,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
明清时期
务;设置伊犁将军。增强了各族人民的政治认同
A.锦衣卫印 B.金奔巴瓶 C.急递铺令牌 D.《步辇图》
7.1843年,魏源编写了《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1847年徐继畬撰成了中国近代第一
部世界地理著作《瀛寰志略》,率先突破天朝意识;1859年洪仁玕写成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资
政新篇》。这表明鸦片战争后( )
A.中国近代新闻出版业有所发展 B.晚清政府加强海防建设
C.有识之士主动探索救国新出路 D.国人民族意识空前高涨
九年级(1)班同学以“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为主题制作了下面的图文信息表,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相关内容
遗址
文献 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⑥《论联合政府》⑦《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歌曲 ⑧《国民革命歌》⑨《松花江上》⑩《黄河大合唱》 《义勇军进行曲》
8.上表中的遗址能够为研究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提供实物依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小明同学聚焦“第二次国共合作”,寻找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组材料。下列选项中符合小明要求的一组是( )
A.①—⑨ B.②— C.③—⑤ D.⑥—④
10.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
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随后几年,
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我国形成了“点—线—面—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的对外开放格局。这里的“点”意指( )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大连等沿海城市
C.设立浦东新区 D.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1.下面对四幅宣传画所反映事件的解说,正确的是( )
宣传画中的新中国历史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和图三反映的政策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图三和图四展示了新中国建设过程中的曲折和失误
C.图三在图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公有化程度
D.图一和图四由于工作中心偏移未取得任何建设成就
12.1804年颁布的某部法律文献是现代民法的开端。它以罗马法为蓝本,运用法律形式把刚刚形成的资本
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则直接“翻译”成法的语言。它所反映的首先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商品经济和民主政
治的客观要求。这部文献( )
A.成为很多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 B.限制国王权力,确立议会权力至上
C.使美国成为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D.鼓舞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志
13.九年级(1)班的同学按时间整理了欧洲国家历史上的重要条约(如下表)。据此可推知,他们研究的
主题是( )
·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条约规定以大西洋上的一条经线为界,(新发现的
土地)线以东归葡萄牙,线以西归西班牙所有。
·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欧洲各国签订了《巴黎条约》,解决了欧洲列强之间的
争端,确立了英国在北美和印度的主导地位。
·1884—1885年,在柏林召开会议签署了《柏林会议总议定书》,规定列强在非洲
的土地必须以“有效占领”为基础,而不仅是宣布主权。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建立
C.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 D.欧洲国家早期的三角贸易
14.下面两幅图呈现的人口变化,根本上是因为( )
英、法、德、美各国的人口增长 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

A.工业革命的推动 B.社保制度的健全
C.生态环境的改善 D.生育观念的转变
15.1974年,在发展中国家只有 5%的儿童没有患过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破伤风、麻疹、百日咳、
肺结核等疾病。到 1995年,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努力下,全球儿童的免疫接种覆盖
率接近 80%,每年挽救了 300多万儿童的生命。这反映了( )
A.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条件很差 B.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得到发展
C.国际组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D.联合国的宗旨得到很大实现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道大题,其中 16 题 8 分,17 题 12 分,18 题 8 分,19 题 17 分,共 45 分)
16.(8分)科技创新·启智增慧。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项目名称】技耀华夏·逐光而行
【项目目标】通过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节活动,了解中国科技发展史,传承创新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项目任务】
任务一 一组同学以“科技发明·汲取智慧”为主题,设计了如下校园文化墙。
校园科技文化墙在华夏文明长河中,古代科技成就熠熠生辉,它们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社会
进步的基石。
图二 唐代的筒车绘图 图三 汉代造纸流程图
图一 西周何尊及铭
图四 古代火药制作图
文拓片
成就介绍:商周时期
工匠们已能准确地
成就介绍:东汉时期,
掌握铜、锡、铅的比
蔡伦改进造纸术。他以
例去制作各种器具。
树皮、麻头、破布等为
何尊是西周周成王
成就介绍: 原料,成本低廉。这一 成就介绍:
时的青铜器,铭文中
创举推动文化传播,彰
有“宅兹中国”的记
显古人巧用废料、创新
载。这是目前所见
工艺的智慧与创造力。
“中国”一词最早的实
物见证。
任务二 二组同学以“科技人物·传承精神”为主题,制作了下面读书宣传海报。
校园读书推荐会在中国现代科技史上,科技人物群星璀璨,他们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还是
精神文明的传承者。
推荐理由:屠呦呦
发现的青蒿素为全
书名: 书名: 推荐理由: 书名: 推荐理由:
球疟疾防治作出巨
《屠呦呦传》 ①《袁隆平传》 ①______ ②《邓稼先传》 ②______
大贡献。她是中国
首位获诺贝尔奖的
女科学家,展现了
中国科学家的智慧
和力量。
(1)请根据上面文化墙中的图文信息,分别为图二、图四古代发明成就撰写介绍。(4分)
(2)请根据上面海报信息,分别为①②处人物传记写出推荐理由。(4分)
17.(12分)筑牢国防·维护安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建立后,中国的国家形态开始步入以领土作为判定国家类属,以封建制为主要社会形态的
传统国家时期,国防的对象也随之转变为对秦朝边陲构成安全威胁的周边游牧部落和少数民族。为抵
御外敌入侵,重建、修缮、连缀和延伸强大的防御体系、再辅之以“徙民实边”等手段。秦始皇三十三年
(前 214年)末取得伐“百越”的最后胜利,同年,在这里正式设置三郡。
——何锋《中国国防教育史纲》
材料二 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全国军民奋起抗战。1945年 8月 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
这是百年中国国防史上十分壮丽辉煌的篇章。1950年,中国根据朝鲜政府的请求,做出“抗美援朝、保
家卫国”的决策,历时两年九个月,迫使其于 1953年 7月 27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
战争打出了军威与国威,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忱,促进了国防建设现代化建设,积累了
用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丰富经验。
——何鹏程《探索中国精神:大国筋骨是这样炼成的》
材料三
◆1949年:华东军区海军宣告成立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宣布成立
◆1956年:中国仿制生产的歼—5战斗机首飞成功
◆1959年:自行研制了 59式中型坦克
◆1983年: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开始在海军服役
◆2006年:赴黎巴嫩维和部队清排地雷等 1.5万余
枚……
◆2012年: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上成功起降
◆2013年: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修建道路 2900米……
◆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1)材料一中,秦朝为巩固国防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有何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抗日战争与抗美援朝战争在推动国防建设方面的相同之处。(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国防事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发展的原因。(4分)
(4)综上所述,你如何看待国防事业与国家发展的关系?(2分)
18.(8分)跌宕起伏、曲折前进。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世界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中前
进的。
(1)根据下面的整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应对图中③④危机发生时的解决方法。用具体史实加
以阐释。(4分)
【整理归纳——见证社会发展】
(2)根据下面两组图片并结合所学,任选一组说明这些历史人物是如何推动社会发生改变的?(4分)
【观察图片——解读杰出人物】
图一 秦始皇 图二 汉武帝 图一 华盛顿 图二 林肯
19.(17分)大国崛起·重塑格局。大国力量的消长影响着国际政治平衡,导致了新的权力中心的形成,从
而推动了国际格局的演变。
【中国道路·特色创新】
(1)根据下面示意图呈现的三个阶段的史实,简述近代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4分)
【世界中心·交替转移】
(2)根据下列图文信息,分析世界科学中心在第二次和第五次分别转移至英国和美国的原因。(8分)
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学者们早已指出科技革命与经济发展的地域关系,那就是科学中心与经济
中心的转移紧密相关。1500年以来五次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顺序依次为:意大利(1504—1610年)—
英国(1660—1750年)—法国(1760—1840年)—德国(1875—1920年)—美国(1920年至今)。
——摘编自张瑾《试析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及成因(1500—1900年)》
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示意图
【大国责任·命运与共】
(3)请从下面表格中选择三例相互关联的史事,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5分)
时间 事件
1919—1922年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1937年 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42年 1月 1日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1942年 7月—1943年 2月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45年 2月 雅尔塔会议召开
1947年 杜鲁门主义出台
1955年 万隆会议召开
1967年 欧洲共同体成立
1991年 苏联解体
2012年 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24—2025 学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三)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C A D B C A C A
11 12 13 14 15
B A C A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道大题,其中 16 题 8分,17 题 12 分,18 题 8 分,19 题 17 分,共
45 分。
16.(8分)
【答案】(1)图二:筒车是隋唐时期发明的灌溉工具,其以水流为动力,把水从低处汲到高处,保证
农田灌溉;是一种不需要人力驱动的提水器械,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它
体现了古人对水利的巧妙利用,凝聚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2分)
图四: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广泛用于军事上是宋元时期,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方式,
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火药的发明彰显了古人对炭、硫、硝物质性能的深入认识和
巧妙利用,体现了非凡的智慧与创造力;火药被传入欧洲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提供了有力的
武器,推进了世界历史进程。(2分)
(2)①:20世纪 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
和保障我围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 90年代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国外,为解决世界
性饥饿问题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2分)
②:20世纪 50年代邓稼先从美国留学回国后,接受研制原子弹的任务,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夜以继日
地工作,终于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原子弹的成功爆炸,打
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2分)
17.(12分)
【答案】(1)措施: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攻占百越,
统一百越,设置桂林、南海、象等郡;向南越等地移民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影响: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2)相同点:战争的胜利都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都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踊跃
参军参战,壮大了反侵略队伍的力量,提升了国防力量;都打破了美、日不可战胜的神话,捍卫了国
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了民族尊严;都使队伍得到了锤炼,积累了用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
丰富经验等。(答出任意 2点得 2分)
(3)特点:国防建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自主化水平越来越高;现代化水平不
断提高;构建了联合作战体系;兵种不断完善,武器装备由仿制到自主研发;展现大国责任与国际担
当等。(答出任意任意 2点,共 2分)
原因:党和国家重视与支持;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与科学家的奉献精神;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科技强
军”战略的提出推动了国防现代化的建设;人民的支持等。(答出任意任意 2点,共 2分)
(4)关系:国防事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稳定,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
社会的进步。国家发展需要国防力量的强大等。(答出任意任意 2点,共 2分)
18.(8分)
【答案】(1)③:罗斯福实行新政。面对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在资
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2分)
④:建立国际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 1月 1日,美、英、苏、中等 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
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这一联盟的建立大大加强了国际反法
西斯力量,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2分)
(2)示例一:选择图一秦始皇、图二汉武帝。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上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历代王朝影响深远。(2分)汉武帝从思
想、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开创了大一统的盛世局面,使西汉王朝进
入鼎盛时期。(2分)
示例二:选择图一华盛顿: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赢得了美国的独立,制订了《1787年美国宪
法》,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是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成为“美国国父”。(2分)图二人物林肯:
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成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林肯的主要功绩是通过
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2分)
19.(17分)
【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后,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制
度,通过改良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然而,改良道路在中国未能成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
命派则主张向美国学习,通过暴力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但是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
证明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学习俄国攻打中心城市,1927
年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等,最终都失败了;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
率领工农革命军向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
地的序幕,走出了符合国情的井冈山革命道路。(任意回答两点即可,得 4分)
(2)第二次: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工商业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为地处大西
洋沿岸的英国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英国进行罪恶的“三角贸易”,积累了大量资本,为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变革奠定了物质基础;英国通过早期殖民扩张,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
民地,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为技术变革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技
术的革新提供了制度保障;牛顿的科学成就使人类对自然界的理解更为深刻,推动了英国科学技术的
进步;等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 4分)
第五次: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
碍,为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革新创造了条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涌现出新技术和新发明,在
电力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促进了美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科技的领先;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场都远离美国
本土,同时美国通过出售军火,大发战争横财,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革新;二
战后,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繁荣与科技的发展;
等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 4分)
(3)【示例】观点:大国的责任与担当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保障。(1分)
论述:中国在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在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坚持抗战,
牵制了日军的主力,缓解了美国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第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美、英、苏、中等 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
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中共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世界格局和发展大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想理念,主张构建以合作共
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这有利于促进当今国际问题的解决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3分)
总之,大国要承担自身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