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水平二(四年级) 《发展行进间运球能力的练习》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依据《2022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设计,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技能形成规律,整体设计教学内容,从运球速度、运球灵敏、运球耐力等方面提升学生运球能力,提高运球的稳定性。通过目标、问题双导向,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以关键问题串联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学练过程中合作探究。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注重将健康教育教学理论讲授、交流互动与实践运用相结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打造高效课堂。二、教材分析《发展行进间运球能力的练习》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二阶段小篮球单元的一项教学内容,是小学阶段发展学生的专项运动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有效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平衡等身体素质,具有较强的竞技性、教育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和团队意识。本课通过目标、问题双导向,以关键问题串联课堂,同时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课堂形式,引导学生在学练中合作探究。在教会的基础上提供更多时间让学生充分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技能,达成目标。本单元共设计4课时,本课时为第2课时。依据主教材特点,本课设置俄罗斯转体、支撑滚球等发展腰腹力量的补偿性体能练习,发展学生核心力量。三、学情分析身心特征: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喜欢游戏、乐于挑战,经过锻炼在运动能力上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身体发育的高峰期尚未到来,上肢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较弱。四年级学生课外较少接触篮球,大部分女生和个别男生的基础与学习兴趣相对较弱。运动基础:四年级学生基本掌握简单的原地运球动作、行进间运球动作,对于篮球运球具有一定的基础。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在水平一阶段基本掌握简单的原地拍球、原地左右手轮换拍球、单双手抛接球等动作,有了一定的控球能力;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出现拍打球的动作僵硬、不协调等情况。综合分析,在教学中通过运球速度、运球灵敏,运球耐力等形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运球姿势,提高运球能力的水平,为今后的传接、投准、移动等技术打好基础,并发展学生体能。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与加强女生和部分男生的学法指导,关注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鼓励优生大胆挑战难度更高的练习,给予后进生更多的赞赏与关注。四、教学目标(一)运动能力:通过学习,知道行进间运球的练习方法,了解自己心率的变化与运动负荷的关系;在相距15米的折返练习中,90%以上的学生在行进中拍球点准确,球与人之间位置合理;65%以上的学生做到快速运球中动作准确、遇干扰时运球稳定、持续运球能力强;对抗、组合和比赛等多种形式学练赛中,发展速度、灵敏、耐力,提高反应能力 。(二)健康行为:懂得心率是反映运动强度的可靠指标,通过心率测试仪学会在运动中注意控制自己的运动强度,做好自己身体健康的管理者。(三)体育品德:培养勇敢顽强、团队协作、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五、重点难点重点:按压球的部位以及力度的把握难点:手脚协调配合,控制球的能力六、任务分析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习任务:1.通过热身球操--复习行进间运球(通过换位翻标志盘、换位击掌练习强化运球时触球点、落球点的正确动作)2.8秒挑战赛(渗透篮球“8秒违例”规则、提问题引导学生快速运球的正确动作要领)3.运球追逐游戏(通过两人的追赶运球游戏引导学生提高运球的速度)4.争分夺秒(通过比赛检验学生运球速度及稳定性)5.穿越火线(通过干扰棒的影响提高运球的灵敏及反应能力)6.领头羊运球跑(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运球的耐力以及关注心率变化)7.体能练习(腰腹肌肉强化,增强核心力量)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方法和知识,达成学习目标。七、环境分析(一)场地:篮球场,平整安全(二)器材:规格符合要求,具有安全性(三)声音:外界噪音干扰小(四)温度:气温略微上升,注意及时补水八、教学过程九、教学策略(一)遵循规律,整体设计,提升技能水平《2022年版课标》要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运动形成规律进行设计。本课采用两人小组游戏,四人小组竞赛,通过队友之间的相互鼓励来增强学生信心。通过不同形式的单一练习来激励学生练习积极性。在教学内容上从运球速度、运球的反应及灵敏、运球耐力全面提升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行进间运球能力。问题驱动、合作探究,启发学生思维教育家杜威曾说:“好的教学必须能够唤起儿童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思维,利用问答式教学手段,进行自主小组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养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三)学练赛评、发展素养,促进全面发展《2022版课标》指出要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同时要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本课采用学、练、赛、评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练促进技能的形成与发展;通过比赛帮助学生掌握技能的运用;利用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对自我成绩进行有效的测评与检测。全面的学练与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十、教学效果预计1.90%以上的学生在行进中拍球点准确,力度的把握;65%以上的学生做到快速运球中动作准确、遇干扰时运球反应速度快、运球持久。2.预计本课学生运动练习密度约为 65%左右,平均心率 140 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十一、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1.运球时低头看地板纠正方法:通过运球中击掌、观看队友及关注心率等改正运球低头动作的习惯2.快速运球时控制不住球(运球过高、两手运球)纠正方法:①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讲解产生错误的原因,进行正确示范②注意运球的力度③运球时利用小臂发力带动腕、指关节按拍球的后上方3.运球时身体重心高,不能做到运球时屈膝身体向前倾纠正方法:通过干扰棒的限制降低运球时身体的重心十二、场地器材篮球场地一块,标志盘43个,标志桶 43 个,篮球43个,心率测试仪43个,干扰棒43根十三、课堂评价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课堂评价表评价要点 星级 自评 组评 师评 本课星数 平均星数1.运球的球与人的位置(侧前方) 2.运球的速度 3.干扰下运球的稳定性(运球的灵敏性力) 4.运球的持续性(耐力) 5.合理比赛、合理配合、合作意识 6.安全的参与课堂教学过程 水平二(四年级)《发展行进间运球能力的练习》教案教学内容 篮球:发展行进间运球能力的练习 重点:按压球的部位以及力度的把握难点:手脚协调配合,控制球的能力教学目标 (一)运动能力:通过学习,知道行进间运球的练习方法,了解自己心率的变化与运动负荷的关系;在相距15米的折返练习中,90%以上的学生在行进中拍球点准确,球与人之间位置合理;65%以上的学生做到快速运球中动作准确、遇干扰时运球稳定、持续运球能力强;对抗、组合和比赛等多种形式学练赛中,发展速度、灵敏、耐力,提高反应能力 。(二)健康行为:懂得心率是反映运动强度的可靠指标,通过心率测试仪学会在运动中注意控制自己的运动强度,做好自己身体健康的管理者。(三)体育品德:培养勇敢顽强、团队协作、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 次数与时间开始热身部分 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检查并报告出勤人数2.师生问好3.师宣布内容及要求二、热身活动1.球操(设计意图:通过激情热身球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活动: 整队,点名,师生问好 宣布课的内容及要求3.激发学生兴趣学生活动: 快速排队整齐,师生问好 参与互动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1.认真、努力地完成各项练习2.活动过程遵守规则,一切行动听指挥3.注意安全,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完成球操学生活动: 1.积极参与互动2.跟随完成球操与原地运球配合3.根据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组织:四列横队要求:充分热身 1 次 1′ 1 次 6′学习提高 部分 学习提高 部分 行进间运球(复习)1.两人听哨音互相位置快速翻标志牌2.两人原地运球3次+直线运球相遇击掌(复习)(设计意图:巩固行进间运球动作要领,强调运球时眼看前方,触球后方以及球的落点在同侧手的侧前方)二、发展行进间运球能力的练习(一)提高运球速度1.疾风少年“8秒运球”挑战赛在8秒时间内,运球由边线运至对面标志杆折返设计意图:(渗透篮球“8秒违例”规则意识,提问题引导学生快速运球的正确动作要领)2.双子星运球追逐赛练习方法:四人一组成一路纵队站至边线后,两人一组听哨音后A同学由第二个标志叠快速运球出发,B同学由边线运球出发,两人越过标志桶折返回来,练习过程中B同学如果能后来居上,率先到达终点。则BA同学做五次蹲起。设计意图:(通过两人的竞争追逐,让学生提高运球速度,强化运球的稳定性)3.争分夺秒四人平均分成两组在标志桶后面对面站立,当听到音乐响起时第一位同学边线运球至标志桶折返与下一同学完成击掌同时报数1,第二位同学完成击掌后用最快速度运下一位同学完成击掌报数2,三四位同学同上依次进行,音乐结束后看哪一组完成的击掌次数多。规则要求:1.未完成击掌前不能越过边线;2.运球时球掉了需要捡掉球位置继续进行。(设计意图:通过比赛巩固技能,强化运球的速度以及运球的稳定性)(二)提高运球灵敏性1.穿越火线(运球反应能力的练习)练习方法:四人为一小组站在边线后,每组出一名同学站在第二个标志碟做防守者(上下挥动干扰棒),其余同学运球向防守者靠近。靠近时观察防守者快速穿越运至对面边线;。三人练习完后换一位防守者,继续进行练习。(设计意图:提高运球的反应能力以及灵敏能力)(三)提高运球持续性,发展体能“领头羊”运球跑四人一组,同时由边线小跑运球出发,待第一位同学举手示意后队尾同学加速运球至第一位,以此类推,四人循环运球每人根据自己的心率状况进行加强。(运球时长为5分钟。(设计意图:提高运球耐力,强调运球时抬头观察,同时让学生关注心率变化,改变自己运球强度)三、体能课课练:核心力量(设计意图:补偿性体能练习,发展学生的身体腰部力量) 教师活动: 1.教师讲解练习方法2.师提醒同学运球中,注意眼睛看前方,注意拍球的位置、球的落点3.师提醒练习时注意避免碰撞4.师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学生活动: 1.学生认真听讲练习方法和要求2.学生练习时做到眼看前方,注意球与身体的位置关系,避免运球时失误3.学生配合默契,避免碰撞组织:4路纵队① ① ①↓ ↓ ↓◎ ◎ ◎ ↑ ↑ ↑② ② ②要求:同伴之间相互观察,相互帮助,认真完成学练教师活动:1.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运球“八秒为例”规则吗,讲解规则2.师设置问题:同学们在“8秒运球挑战”进行思快速运球时与慢跑运球有什么不同3.引导学生进行练习4.讲解快速运球的要领5.教师提出进行两人追逐赛6.师示范讲解游戏方法7.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并引导学生相互观察,相互纠错8.学生展示9.教师组织再次练习学生活动: 1.认真听讲游戏要求,做好学练配合2.学生注意观察当前一位同学运球至对面标志桶时后一位快速跟上,遵守规则3.学生提高运球速度以及稳定性,优生展示组织:四人小组 要求:同伴之间相互观察,相互帮助,相互评价,认真完成学练教师活动: 1.师讲解比赛规则,设定优良等级(20次以上优秀、15-20次为良好)2.组织学生比赛3.巡视,促进学生公平公正4.对比赛进行总结学生活动: 1.学生认真听讲比赛规则2.团队协助组织:四列横队 ◎ ◎ ◎ ◎ ↓↑ ↓↑ ↓↑ ↓↑ × × × ×× × × ×× × × ×× × × ×组织:4人小组要求:遵守比赛规则教师活动: 1.师讲解示范练习方法2.组织学生四人进行配合练习,并提醒学生练习过程3.引导学生做好运球时快速反应穿越防守时机以及注意抬头观察前方4.巡视纠错,促进学生提升水平学生活动: 1.学生认真听讲根据教师所示范动作做好练习2.四人一组,循环进行配合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师活动:1.教师讲解练习方法2.组织学生进行训练3.提醒学生注意不掉球,掉球后小组成员原地等待,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4.提醒学生注意观看心率变化,如心率较慢适当增加练习速度5.总结练习情况学生活动:1.学生认真听讲,做好学练配合2.学生进行四人小组练习,配合默契3.学生运球时观看心率变化,注意运球的动作要领4.学练过程中注意安全 6次 10次4′ 8次 8′ 3′30 7′5′2′30整理恢复部分 放松:放松操 回顾与小结三、安排值日生收器材四、宣布下课 (设计意图:安排学生收拾器材, 渗透劳动教育) 1.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活动2.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小结 3.组织学生下课后收拾器材且宣布下课组织:四列横队 1 次 3′场地器材 篮球场地一块,篮球40,标志叠40,标志桶 22个,干扰棒22根 预计运动负荷 平均心率:140 次/运动强度:中 练习密度:65%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