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与健康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体育与健康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水平二)四年级《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教学设计
(水平二)四年级《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体育课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1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教材分析
(一)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材内容价值。通过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的学习,可提高学生运球的应变能力;由该技术动作衍生出的组合技术练习、集体配合,又可提高学生的战术意识和协作意识。
(二)本年级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材的设计思路。运球是个人摆脱防守和组织进攻的主要手段。在之前课基础上,本年级选编了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作为教材,主要考虑原地运球和球行进间直线运球在前一阶段已经学过,而且比较简单,而变向运球是篮球比赛中经常运用的基本技术,又非常实用。在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清运球的重要意义,努力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熟练掌握和运用运球技术,同时又要与传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牢记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对抗运动,既要靠娴熟的个人技术和技能技巧,又要靠集体的相互配合和协同作战才能取胜,从而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学情分析
在之前的学习当中,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篮球历史背景、基本规则、原地运球、直线运球、传接球、投篮等基本知识与技术,但在实际运用有待加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有自己的运动思维和爱好,男生对篮球运动富有激情,女生学习篮球兴趣较低。根据学生的发展特征,在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练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
运动能力:通过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学练,提高篮球运动能力;通过游戏、教学比赛及专项体能练习,发展身体协调性,提高腰腹、下肢力量和爆发力。
健康行为:通过篮球运动的学习,行程终身运动的理念,关注健康,培养良好的自我将康管理能力。
体育品德:通过游戏和教学比赛,养成遵守规则、敬畏规则、团队协作、勇敢拼搏的体育精神。
五、环境分析
采用本校室内篮球场地进行上课,场地平整、篮球场周围预留足够的距离,同学之间互助合作,合理安排小组对抗练习间距,有效提升课堂练习密度,足以保证本课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下进行。上课时间定于6月中旬,气温较高,需注重充分身体状况,预防运动损伤。
任务分析
游戏引入,激发学生学练兴趣,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链,引发学生思考,合作探究,了解变相换手运球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明确技术要点。通过整技术练习→提高练习→分层练习→对抗练习→比赛。采用循序渐渐的教学原则,让同学们在学、练、赛的过程中感受动作概念。小组分层练习,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鼓励,提高班级凝聚力,逐步达到教学目标
七、教学策略
(一)增趣促学、创设情境
通过游戏导入,增加学生对运球的兴趣;结合游戏过程运球的要求,引出课堂重点,启发学生探索正确运球姿势的学习思维。
(二)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认真研究所教学生的类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更高,对学习基础交叉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与鼓励,是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良好的体验和更好的发展。
(三)创设比赛,激发兴趣
本堂课设置 1V1对抗练习,5V5比赛,将所学技术运用到实战比赛中,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勇敢拼搏的体育精神。
(四)多维评价,达成目标
学练中的师生评价、生生对运动能力、体育品德的评价,以及课后家长对健康行为的评价,多主体多维度地进行评价反馈,有效激励学生对篮球运动学习的兴趣,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八、教学流程
九、教学效果预计
通过学与练,90%左右的学生能够跨步、转体、前倾、探肩等动作。同时70%以上的学生能够做出完整的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十、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防方案
(一)换手运球没有左右交叉的弧度
解决办法:按压球的位置要在球的侧上方,运球手要有随球动作。
(二)运球重心过高。
解决办法:绕标志桶练习限制高度;双人对抗练习时防守者给予压力,运球队员主动降重心进行对抗。
十一、场地器材布置与回收
(一)场地器材:篮球场,篮球35个、大标志桶20个、小标志桶20个。
(二)场地布置:课前对场地器材进行检查、科学布置,明确学生练习队形及组织要求,队形详见课时教案。
(三)器材回收:课后安排指定同学协助整理场地、回收器材。
十二、课后作业布置
观赏一场篮球比赛并写出感想(至少300字)
原地换手运球(拍3下换手、拍1下换手)每组60下*3组
尝试体前变相换手运球后接上篮
四年级“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课时计划
教学内容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重点:按拍球的位置准确,跨步、转体、前倾、探肩等动作协调连贯 难点:手脚配合协调,节奏清晰
教学 目标 运动能力:通过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学练,提高篮球运动能力;通过游戏、教学比赛及专项体能练习,发展身体协调性,提高腰腹、下肢力量和爆发力。
健康行为:通过篮球运动的学习,行程终身运动的理念,关注健康,培养良好的自我将康管理能力。
体育品德:通过游戏和教学比赛,养成遵守规则、敬畏规则、团队协作、勇敢拼搏的体育精神。
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 次数时间强度
开始 热身 部分 10’ 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汇报人数 2、师生相互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与要求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热身游戏—— 运球:运球接力,九宫格三子棋。 3.热身 (1)慢跑
(2)直线运球
(3)头部绕环
(4)腰部绕环
(5)弓步绕环
(6)原地换手运球 组织一: 教与学:师生互相问好,落实出勤,导入本课 要求:快、静、齐 组织二: 教与学: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 2.学生明确游戏规则,积极参与 要求:注意安全,避免冲撞 组织三: 教与学: 1.教师提出热身要求,示范动作 2.认真听讲,明确动作要求 要求:动作规范,避免受伤 组织四: 教与学: 1.教师讲解示范有球热身动作; 2.教师口令清晰,节奏明确 3.学生认真听讲,规范动作 要求:充分活动,预防损伤 1次 2’ 低 1次 3’ 中 1次 4’ 低 1次 2’ 低
学习 提高 部分 30’ 学习 提高 部分 30 ’ 学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动作方法:先用右手运球,吸引对手向右移动,这时运球队员突然用右手按拍球的右侧上方向左侧变方向运球,同时右脚向左前方跨出,用肩、腿护球,接着迅速换左手按拍球的后上方,运球加速超越对手。
动作要点:变向时重心降低,转体探肩,瞪跨突然,超越快速有力。 练习一: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绕标志桶
方法: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依次绕过标志桶 练习二: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绕标志桶+手持小标志桶
方法:左手手持小标志桶,右手运球,到大标志桶前将小标志桶放置在大标志桶上后换手运球,左手运球,右手迅速拿好小标志桶。依次绕过所有大标志桶。 练习三:分层练习
(1)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绕标志桶
(2)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绕标志桶加强
(3)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绕标志桶+手持小标志桶 (4)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绕标志桶+限制高度
练习四:运球对抗练习
方法:一人持球运至标志桶传球给对方队员后向前做防守。接球队员接球后摆脱防守队员后将球运至标志桶后传球。 练习五:比赛 比赛,讲解规则。防守队员积极防守,进攻队员运用所学技能摆脱防守队员。 体能练习
(1)俄罗斯转体
(2)两头起
(3)平板支撑 教师示范完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 设问:右手为例 1.老师刚刚变向时,按拍球的哪个位置? 2.按拍球变向之后,右脚做了什么动作,身体重心是高还是低? 练习一: 教与学: 1.启发学生思考有效防守的方法。 2.组织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及时评价。 要求:转体探肩,蹬跨有力。前一位同学过第一标志桶后下一位同学出发。 练习二: 教与学: 1.掌握换手运球时机及球落地点。 2.组织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及时评价。 要求:换手后迅速拿好小标志桶,控制球的落点。前一位同学过第一标志桶后下一位同学出发。 练习三: 教与学: 1.学生自主选择练习难度。 2.组织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及时评价。 要求:通过练习选择提高或降低难度。前一位同学过第一标志桶后下一位同学出发。 练习四: 教与学: 1.组织学生学习有身体对抗的运球动作要领。 2.教师巡视指导,适时提示。 要求:降低重心,积极主动向进攻方向运球。 练习五: ◎ 教与学: 1.合理安排队伍,营造公平竞争氛围。 2.组织学生角色分工。 3.相互评价,登记得分。 要求:注意安全 体能练习: 教与学: 1.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体能练习 2.适时提醒学生按要求完成各项练习 3.学生明确体能练习内容和要求 4.学生顽强拼搏,坚持到底 要求:有序完成各项练习,动作规范 1次 3’ 中 1次 5’ 中 1次 5’ 高 1次 6’ 高 8组 10’ 高
恢复 整理 部分 5’ 1.拉伸放松操 2.点评及学练总结 3.布置课外作业 4.回收器材 组织:同上个组织队形 教学活动: 1.教师带领学生做放松活动 2.教师总结,学生认真听讲并引导学生找不足 3.布置课外作业 4.值日生整理场地,收拾器材 要求:放松身心 1次 5’ 低
场地 器材 场地:篮球场2片 器材:篮球35个 大标志桶20个
小标志桶20个 预计 运动 负荷 练习密度:约50% 安静心率:约80次/分 平均心率:约150次/分 最高心率:约180次/分
课后 反思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评价
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 自评 互评
优 良 及 优 良 及 优
运动能力 体能 1.俄罗斯转体
2.两头起
3.平板支撑
运动认知和技能 1.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绕标志桶
2.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绕标志桶+手持小标志桶
3.运球对抗练习
4.比赛
健康行为 1态度与参与
2.知识掌握
3情绪调控
4.集体融入
体育品格 1.展示个人特点
2.克服困难
3遵守规则
4.正确对待成败
总评
教师建议 家长建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