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训练题一、单选题1.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刘少奇2.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中国本土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科学家。屠呦呦的主要成就是( )A.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B.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C.成功研制人造地球卫星D.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3.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伟大创举是( )A. 走农业合作化道路B.实行赎买政策C.实行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方针D.没收官僚资本4.党的“十八大”首次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一个核心点。下面对我国近现代法律文献共性表述正确的一项( )1912年 南京临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都推动了中国民主与法治建设的进程B.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性质C.都是民主与封建专制长期斗争的结果D.都主要受欧美民主政治的影响5.邓小平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这个“反面教训”是( )A.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B.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C.过度依赖苏联政府D.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严重的个人崇拜二、填空题6.1949年新中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了。错误: ;改正: 。7.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1)1954年一届人大通过了《 》,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 ,迈入了核大国行列。(3)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 ”伟大构想,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8. 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在我国彻底废除。错误: 改正: 10.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以 (人物)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 (人物)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三、判断题11.(1)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4)“一国两制”是针对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提出的构想。(5)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12.1954 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 )14.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四、问答题15.阅读下列材料:1984年,上海电机总厂组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后来,这家企业改制为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并向全社会公开发行股票。1994年后,国务院在各地先后选择了2700多家国有企业进行试点,推行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请完成:(1)这则材料反映了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怎样的阶段?(2)这一阶段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五、材料分析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示例时间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1966年 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我国有了用于实战的导弹1967年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进一步增强了我国的核力量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我国航天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973年 籼型杂交水稻育成 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惠及世界1985年 向预定海域发射远程火箭成功 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新的水平2003年 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迈出太空探索重要一步材料二(1)请写出三名为材料一所述科技成就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2)材料二中“两弹一星”所指内容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 17.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农业和农村发展,让广大农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业生产合作化,公私合营资本家。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迈步伐。材料二:材料三: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1 年2月25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出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社会主义改造对我国社会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的说明1978年1982年我国社会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3)今年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 根据材料三说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创造了什么人间奇迹 (注意结合史实说明。)(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六、综合题1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时间(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3)中白建交 (4)将大连列为沿海开放城市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茶碗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材料二 1956年是我国发生深刻社会变革的一年,也是我国国民经济趋于全面高涨的一年。生产和建设都有了很大的增长。人民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大部分农民的收入也有所增加。所有这些,都为胜利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人民日报》1957年1月1日材料三 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形成高潮时,中共中央和毛主席提出了关于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国民经济和教育文化事业在1956年出现了跃进的形势。——《人民日报》1959年4月14日《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报纸之一。《人民日报》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记录中国社会的变化,报道中国正在发生的变革。(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现状?(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此次“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并依据材料二,简述“此次社会变革”与一五计划的内在联系。(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关于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的指导下,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挫折和失误?(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为国家制定政策的角度出发,提出你的建议。七、论述题20.请你根据下面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论述的观点,加以论述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邓小平理论2.【答案】A【知识点】屠呦呦及青蒿素3.【答案】B【知识点】三大改造4.【答案】A【知识点】中华民国;人民政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成就5.【答案】D【知识点】“文化大革命”6.【答案】1949;1954【知识点】工业化起步7.【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原子弹;一国两制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知识点】“两弹一星”;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国两制”8.【答案】袁隆平;东方魔稻【知识点】袁隆平及杂交水稻;杂交水稻9.【答案】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在我国彻底废除;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为:“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知识点】土地改革10.【答案】毛泽东;邓小平【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遵义会议11.【答案】(1)错误(2)错误(3)错误(4)正确(5)正确【知识点】三大改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海、陆、空军的建设;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2.【答案】正确【知识点】工业化起步13.【答案】错误【知识点】工业化起步14.【答案】错误【知识点】三大改造15.【答案】(1)从以往的放权让利、政策调整进入转换机制、制度创新阶段。(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知识点】外交事业的发展16.【答案】(1)邓稼先、袁隆平、钱学森、钱三强、朱光亚、杨利伟等。(答出任意三位即可)(2)原子弹(或核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3)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意思相近即可,不要拘泥文字表述的一致性。学生从加强了国防力量、促进了航天事业发展等具体方面答题亦可)【知识点】“两弹一星”;袁隆平及杂交水稻17.【答案】(1)方式:实现农业生产合作化(或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意义: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2)变化:我国农村家庭人均收入不断增长。原因: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3)年份:1921年。奇迹: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或完成消取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中国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或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或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中国共产党关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或农民生活);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写出其中一点,意思相关即可。)【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8.【答案】(1)1978年(2)1987年(3)1972年(4)1984年【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区的扩大;中日建交19.【答案】(1)建国初期,我国工业落后,特别是重工业落后。(2)“深刻的社会变革”:三大改造;关系:三大改造确立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进行一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由于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它们也是相互促进的。(3)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4)国家制定政策要遵循客观规律,要适合国情,要实事求是。【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20.【答案】观点: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论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设立经济特区,对外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对外经济交流,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随后几年,中国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大对外开放压力测试力度,建成了一批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成为扩大多外开放的新领地。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正与各国携起手来,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我们坚信一定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经济特区;世界贸易组织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 /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