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北省2025届八校三统联考高三物理试题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要求,每小题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者不选的得0分)1.如图,某汽车机舱盖的支撑杆由汽缸和活塞组成。打开机舱盖时,汽缸内密闭压缩气体膨胀,将机舱盖顶起。在此过程中,汽缸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忽略缸内气体与外界的热交换。对于汽缸内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外做正功,内能增大B.对外做负功,内能减小C.对外做正功,分子平均动能增大D.对外做正功,分子平均动能减小2.A、B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的平方(v2)随位置(x)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汽车A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B.汽车A、B在x=4 m处的速度大小为2 m/sC.从开始到汽车A停止前,当xA=4 m时A、B相距最远D.从开始到汽车A停止前,当xB=4 m时A、B相遇3.某拖拉机的往复式柴油内燃机利用迪塞尔循环进行工作,该循环由两个绝热过程、一个等压过程和一个等容过程组成。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的迪塞尔循环,则( )A.在状态a和c时气体温度Ta>TcB.a→b过程,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C.b→c过程,气体增加的内能小于该过程吸收的热量D.完成一次循环过程,气体对外界做的功大于吸收的热量4.如图,学校人工湖水面上x1=-5 m和x2=5 m处有两个稳定的振源S1、S2,它们振动频率相同且步调一致,在水面上产生了两列波长为0.3 m、振幅分别为3 cm和5 cm的水波,一段时间后水面上形成了稳定的干涉图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波遇到湖中假山时能绕过假山传播到它的后方B.x轴上x=6 m处的质点振幅小于8 cmC.y轴上y=1 m处的质点会随水波传播到y=5 m处D.图中方程为-=1的曲线上的A点为振动减弱点5.在如图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光源S到缝S1、S2的光程差为实验用光波波长的1.5倍,P0为S1、S2连线中垂线与光屏的交点。光屏上P1点到S2、S1的光程差为实验用光波波长的2.5倍。则P0处和P1处将分别呈现( )A.暗条纹、亮条纹 B.亮条纹、亮条纹C.亮条纹、暗条纹 D.暗条纹、暗条纹6.负压救护车主要用于感染患者的转运与抢救,使用时病员舱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病员舱负压值(为负值)是指舱内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之差。某次转运病员前,医护人员打开控制开关使封闭病员舱内的气体降至人体适合的温度,同时将部分气体抽出使舱负压值达到规定值。已知T=t+273 K,打开开关前舱内气体的温度为37 ℃,舱内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均为p0;打开开关后抽出的气体质量为原来舱内气体质量的n(n<1)倍,舱内温度降至27 ℃,则该病员舱规定的负压值为( )A.-np0 B.-p0C.-p0 D.-p07.水平墙上a、d两点拴接一多功能挂物绳,绳子上b、c两点分别悬挂上物体A、B后,其静置状态如图所示,墙上两点e、f分别在b、c两点正上方,且ae=ef=fd,eb∶fc=10∶11,绳子质量忽略不计,则物体A、B的质量之比为( )A.1∶2 B.2∶3C.4∶5 D.3∶48.光的干涉现象在工业技术中有重要应用,例如检查平面的平整程度。如图甲所示,把一透明板压在另一透明板上,一端用薄片垫起,构成空气劈尖,让红光和蓝光分别从上方射入,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图是红光,b图是蓝光B.将两种颜色的光分别通过狭窄的单缝,也能得到如图所示的条纹C.条纹间距之比等于波长之比D.若将薄片的厚度增加,则条纹间距减小9.如图甲所示,滑雪运动员在助滑道上获得一定速度后从跳台飞出,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后落在倾斜的雪道上,其过程可简化为图乙。现有一运动员从跳台O处以初速度v0飞出,方向与雪道成60°,之后落在雪道的P处。运动员质量为m,倾斜雪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 A.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B.OP两点间的距离为C.运动员在飞行过程中动能变化量的大小为2mvD.运动员在飞行过程中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2mv010.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A、B,B上连接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物体A以初速度v0向静止的物体B运动。从A接触弹簧到第一次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时间为t= ,弹簧弹性势能为Ep=kx2(x为弹簧的形变量),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v0B.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v0C.从开始压缩弹簧到弹簧第一次压缩最短的过程中,物体A的位移为D.从开始压缩弹簧到弹簧第一次压缩最短的过程中,物体B的位移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11、(7分)某实验兴趣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时,实验操作如下:甲①挂上托盘和砝码,调整木板的倾角,使质量为M的小车沿木板匀速下滑;②取下托盘和砝码,测出其总质量为m,让小车沿木板下滑。设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F,通过计算机可得到小车与位移传感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x-t图像,并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③改变砝码质量和木板的倾角,重复步骤①②,可得到多组a、F的数据,并绘制a-F图像。(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实验开始前需要先补偿阻力B.调整滑轮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C.本实验需要满足M mD.本实验将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mg的大小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的大小(2)若测量质量时未考虑托盘的质量,仅将砝码质量记为m,则绘制出的a-F图像应该是图乙中的________(选填“Ⅰ”或“Ⅱ”或“Ⅲ”)。乙(3)某段时间内小车的x-t图像如图丙所示,根据图像可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丙12.(10分)某学习小组要测量一个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除该电源外还准备的器材有:一个电阻箱R(最大阻值99.9 Ω),一个量程为“0~200 mA”、内阻是10 Ω的电流表A,一个阻值为5 Ω的定值电阻R0,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1)同学们利用欧姆表来核实电流表A及定值电阻R0的阻值,已知它们的阻值都是准确的,当欧姆表两表笔与电阻R0相连时,欧姆表指针恰好偏转到满刻度的,当欧姆表两表笔与电流表A相连时,欧姆表指针将偏转到满刻度的________(用分数表示),连接时要注意红表笔要与电流表的________(填“正”或“负”)接线柱相连。(2)由于电流表A的量程较小,考虑到安全因素,同学们利用定值电阻R0将该电流表进行改装,改装后的量程为________A。(3)设计的测量电路如图甲所示。若实验中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和电流表的示数I,并计算出,得到多组数据后描点作出R-图线如图乙所示,则该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V,内阻r=_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甲 乙13.(10分)某实验小组欲将内阻Rg=40 Ω、量程为Ig=100 μA的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供选择的器材有:A.定值电阻R0(阻值为14 kΩ)B.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500 Ω)C.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500 Ω)D.电阻箱(0~9999.9 Ω)E.干电池(E=1.5 V,r=2 Ω)F. 红、黑表笔各一只、开关、导线若干甲乙丙(1)为了保证改装后欧姆表能正常使用,滑动变阻器选________(选填“R1”或“R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连线组成欧姆表。(2)欧姆表改装好后,将红、黑表笔短接进行调零,此时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应为________Ω;电流表表盘的50 μA刻度对应的改装后欧姆表的刻度为________kΩ。(3)通过计算,对整个表盘进行电阻刻度,如图乙所示。表盘上c处的电流刻度为75,则c处的电阻刻度为________kΩ。(4)利用改装后的欧姆表进行电阻测量,小组同学发现当被测电阻的阻值为几百欧姆时,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太大,不能进行读数,他们利用电阻箱和开关,对电路进行了改进,使中值电阻为1500 Ω,如图丙为他们改进后的电路,图中电阻箱的阻值应调为________Ω。若用该表测量一阻值为1000 Ω的电阻时,则电流表指针对应的电流是________μA。14.(15分)如图所示,在xOz平面的第二象限内有沿z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E=10 V/m,空间某区域存在轴线平行于z轴的圆柱形磁场区域,磁场方向沿z轴正方向。一比荷为=104 C/kg的带正电粒子从x轴上的P点以速度v0射入电场,方向与x轴的夹角θ=30°。该粒子经电场偏转后,由z轴上的Q点以垂直于z轴的方向立即进入磁场区域,经磁场偏转射出后,通过坐标为(0,0.15 m,0.2 m)的M点(图中未画出),且速度方向与x轴负方向的夹角α=60°,其中OQ=0.2 m,不计粒子重力。求:(1)粒子速度v0的大小;(2)圆柱形磁场区域的最小横截面积Smin(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粒子从P点运动到M点经历的时间t(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5.(18分)如图所示,三维坐标系O-xyz中,在x≤0的区域Ⅰ、Ⅱ中,存在匀强磁场和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其中区域Ⅰ(x<0、z>0)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方向沿x轴正方向,区域Ⅱ(x≤0、z≤0)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方向沿y轴正方向;在x≥0的区域Ⅲ、Ⅳ中,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区域Ⅰ中坐标为(-a,0,a)的A点有一粒子源,发出沿AO方向、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粒子的初速度大小为v0,在区域Ⅰ中恰好沿直线运动并经过原点O,粒子的重力不计。求:(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2)粒子从发出到第3次经过x轴需要的时间;(3)粒子第6次通过yOz平面时的y轴坐标值。高三物理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C B A C D CD BD A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11、(7分)答案:(1)BD (2)Ⅰ (3)2.112.(10分)答案:(1) 负 (2)0.6 (3) 6.0 2.713.(10分)答案:(1)R1 图见解析 (2)958 15 (3)5 (4)1560 6014.(15分)答案:(1)4×102 m/s (2)5.9×10-3 m2 (3)2.55×10-3 s15.(18分)答案:(1)B0v0 (2)+m (3)y=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