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百年孤独(节选)》课件(共2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百年孤独(节选)》课件(共2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节选)》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
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代表作有《百年孤独》《枯枝败叶》《恶时辰》《霍乱时期的爱情》《迷宫中的将军》等。
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他是“继塞万提斯之后最伟大的语言大师”。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在课文中圈画,
用表格梳理马孔多发生的各种变化。
“马孔多变了样”
先前 现在
规模 僻静的小村落 繁华的城镇
先前 现在
规模 僻静的小村落 繁华的城镇
生活方式 流动园艺会 手工作坊和店铺、永久商道、大型赌场
人口组成 马孔多人 阿拉伯人、吉卜赛人
计时方式 群鸟歌声报时 家家户户各备一台音乐钟
“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20户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芦苇盖成的房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的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
每年三月前后,一家衣衫褴褛的吉普赛人都会来到村边扎下帐篷,击鼓鸣笛,在喧闹欢腾中介绍新近的发明。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给何塞带来磁铁、望远镜、放大镜、星盘、炼金术。另外一批新的吉普赛人则带来了冰块。
从建村伊始就以声音欢快报时的群鸟,代之以家家户户各备一台音乐中,这些雕刻精美的木钟,是用金刚鹦鹉从阿拉伯人那里换来的,由何塞·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统一校准,每隔半小时镇上便响起同一乐曲的欢快和弦 ,一到正午更是蔚为壮观,所有时钟分秒不差地同时奏响整曲华尔兹。
“人们变样了吗?”
失眠症——失忆症
个人——忘记自己
群体——忘记历史
记忆,其实指的就是个人的过往,正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过往事迹,才确认了此人在世界上的存在与价值,倘若忘记过往,也就失去对自我身份的确认,最终只会沦为行尸走肉。集体失眠症意味着集体对于历史的迷失。孤独的马孔多在文明洪流的巨大冲击中狂欢、逃避、堕落、崩溃,最终消失。马孔多是拉丁美洲世界的缩影,反映了拉美社会的现实和历史的变迁。其警示的不仅是拉丁美洲,而是全球各个民族与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之后,很有可能出现的危机。作者意图告诉世人,失根的人忘却了自己的路,失根的民族终将消亡。
村子瞬间变了样。马孔多的居民在自己村子的街道间迷失了方向,置身于喧嚷的集市中不知所措。
(《百年孤独》P14)
——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加西亚·马尔克斯用他的故事创造了一个他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微观的世界。
如何理解“百年孤独”?
阿尔卡迪奥有5人
奥雷里亚诺有22人
她从家族漫长历史上重复命名的传统中得出了在她看来无可争辩的结论:所有叫奥雷里亚诺的都性格孤僻,但头脑敏锐,富于洞察力;所有叫何塞·阿尔卡迪奥的都性格冲动,富于事业心,但命中注定带有悲剧色彩。
——(《百年孤独》第161页)
轮回之感
兴盛衰败
表现形式 孤独原因
何塞·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
乌尔苏拉
奥雷里亚诺
阿玛兰达、阿尔卡迪奥
对他们来说,孤独仿佛是一种神秘的命运,难以抗拒。
表现形式 孤独原因
何塞·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 忙于整治市镇 天才的孤独、思维超越了常人的极限
乌尔苏拉 忙碌、一心扩展家业 苦心支撑、不被支持和理解
奥雷里亚诺 从早到晚待在被遗弃的实验室里 父母各忙各的,对子女爱的疏忽
阿玛兰达、阿尔卡迪奥 拒绝学习西班牙语,只说土语 父母长辈各忙各的,对孩子爱的疏忽
孤独
1.一个家族的孤独
2.失根之人的孤独
3.失根民族的孤独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魔幻现实主义”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有时这第一句话比写全书还要费时间”,“因为第一句话有可能成为全书的基础,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全书的风格和结构,甚至它的长短”。
——《巴黎评论》
1.非线性的表达
2.多重转折——魔幻色彩
“信中提到的名字和末尾的签名都清晰可辨,然而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和乌尔苏拉都不记得有这些亲戚,也从不认识叫这个名字的写信人,更不用提还是在遥远的马纳乌雷。从女孩那里也无法获得更多信息。”
3.夸张变形的情节
她的所有行李包括一个小衣箱、一把绘有彩色小花的小摇椅和一个帆布口袋,袋里装着她父母的骨殖,一刻不停地发出咯啦咯啦的响声。
很长一段时间这些遗骨在家中到处碍事,总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像母鸡抱窝似的咯咯作响。
4.杂糅现实与虚幻
丽贝卡的梦
生与死打通、梦境与现实打通、真实与虚幻打通。
马孔多的历史浓缩了人类的历史,它所经历的各个时期大致跟任何一个不发达社会的各个时期相对应,尽管它更适用于拉丁美洲社会。这个过程在小说中得到了综合,从这个社会的诞生直到它的灭亡,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演变:这百余年的生活再现了所有文明的种种变化(诞生、发展、繁荣、衰落、消亡);更确切地说,则是再现了大部分第三世界、大部分新殖民地国家所经历的(或正在经历的)各个阶段。
——秘鲁作家略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