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程标准】
1.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
2.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重难点)
18世纪
19世纪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
20世纪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
1840年
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8年
戊戌变法运动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11年辛亥革命
1912年中华民国
1727年
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
外国
中国
1905年
清政府预备立宪
时空览史
工业革命是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的物质生产方式的革命,它既是生产技术的全面变革,也是引起生产关系深刻变化的社会革命。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工业革命
生产技术变革; 生产方式变革; 社会整体变革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期
19世纪七十年代
20世纪初
目 录
CONTENTS
理有固然的工业革命(背景)


一路高歌的工业革命(进程)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影响)
英国大事年表
根据英国大事年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为何首先发生在英国?
15世纪
圈地运动
1588年
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上霸权
1600年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成立
1652—1674年
三次英荷战争,取代荷兰成为“海上霸主”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62年
英国皇家学会成立
1688年
英国“光荣革命”
1689年
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1687年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1730年
约翰·凯伊发明“飞梭”
1760年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1763年
英法七年战争结束,英国掌握最大殖民地,建立“日不落帝国”
1623年
颁布《垄断权条例》,是世界上第一部正式而完整的专利法
光荣革命
圈地运动
科学革命
手工工场的发展示意图
海外贸易与殖民扩张
思考:结合教材和图片,归纳英国首先出现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
政治保障
经济优势
科技条件
资金
原料
海外市场
自由劳动力
国内市场
劳动分工
发展水平高
科学家关注生产技术的改进
资本主义代议制确立,政局稳定,政府鼓励经济发展
一、固然有理的工业革命
JOB COTENT
一、固然有理的工业革命
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政治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政府对内强化保护私有产权的政策,对外推行重商主义,实行保护关税政策,鼓励出口,积极参与海外竞争。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政治上: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1714年至1820年间,英国有超过600万亩的土地被圈占……英国自耕农被大批大批地逐出家园……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令人不安和不快,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却实现了两个必不可少的功能——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经济方面: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圈地运动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日趋专门化,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通过分工和工具专门化培养出来大量技术熟练工人,他们善于思考,为了提高产量,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成为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技术力量。
——王章辉《英国和法国工业革命的比较》
技术条件: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经验积累和技术进步。
为什么工业革命会首先在英国发轫?这是因为英国享有一个重要的有利条件,即它早已在基础性的采煤工业和炼铁工业中占据领先地位。由于英国的林业资源正被耗尽,它很早就开始用煤作燃料,利用煤来冶铁。而且英国率先发展起高炉,这种高炉能够大批量产铁,迥然不同于旧时的熔铁炉……这一切都意味着英国正在朝生产大众消费品方面前进,这些商品需求量大而且稳定。另一个条件则是英国拥有更多可被用作工业革命资金的流动资本。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先决条件:英国得天独厚的资源、大而稳定的商品需求量以及许多可被用作工业革命资金的流动资本。
在欧洲不断增长的贸易总量中,殖民地贸易所占的份额则愈来愈大。例如,1698年英国约有15%的海运贸易是与其殖民地之间进行的,但到1775年,这一数字就已上升到33%。此外由于殖民地商品的再出口,法、英两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的贸易也大大增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对外方面: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一、固然有理的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归纳 必要性 可 能 性
直接原因: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
政治
英国“光荣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市场
(经济)
技术
国内
国外
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圈地运动),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裕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获得了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工人
科学家
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工人生产技术日益纯熟。
17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科学家热心于改进生产技术。
一、固然有理的工业革命
二、一路高歌的工业革命
1.阶段: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先后发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者可视为前者的深入发展。
2.第一次工业革命
(1)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为开端,机器生产开始代替手工劳动。
(2)棉纺织行业:通过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等一系列发明创造,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3)生产组织形式革新:工厂出现
①目的:提高效益、加强管理
②开端: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③结果: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
(4)动力革新:蒸汽机的改进和使用
①改进与使用:1782年瓦特试制出旋转运动的“复动式蒸汽机”。1785年经过进一步改进的瓦特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
②影响: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伟大的技术发明,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
开始行业:棉纺织业
原因:①英国公众对棉纺织品的喜爱,促使棉纺织品价格上涨,棉纺织业获利丰厚。市场的需求刺激了棉纺织业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技术发明;②新兴的棉纺织业无传统行会陋习的束缚,有利于技术革新,推广新发明。
工厂利用水力作为动力,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容易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带来交通的不便,限制工厂的发展。
(3)生产组织形式革新:工厂出现
①目的:提高效益、加强管理
②开端: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③结果: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
然条件限制的问题,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也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人类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5)交通工具的革新:19世纪初,汽船、火车先后问世
(6)完成标志:随着生产机械化的推进,机器工业迅速成长。19世纪中期,英国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
(7)扩展:①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
②各国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工业发展。
3.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
①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
②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为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主要表现:
①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电力成为补充、取代蒸汽的新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灯、电报、电话、电车、电影放映机)。
1807[美]富尔顿 汽船
1814[英]史蒂芬孙火车
①政治前提: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与巩固,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
②经济条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
③科技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④市场条件: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⑤劳动力:资本主义制度的拓展,如: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俄国:废除奴隶制;
日本:废除封建等级制。
②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带来更便捷的动力,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
③化学工业的兴起令人瞩目,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
④通过新技术改造的旧产业部门,如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也焕发出新的活力。
(3)特点:
①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取得了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多、更重要的成果
②几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英国
、美国、德国、法国等都有重要的发明创造,其中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生产力: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给实现了工业化的各国带来空前的经济繁荣。
(2)生产组织形式:手工工场→工厂→垄断组织
①工厂: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②垄断组织:随着技术的日益复杂、投资的不断扩大、竞争的日益激烈,
美国:1903年,莱特兄弟试飞飞机成功。
德国:1885年,本茨制造出第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拓展】从煤、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以此为原料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生活。
【拓展】由于炼钢技术的进步,钢产量大幅度提高,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钢(“钢铁时代”到来)
提示:从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国别、身份、工业领域、动力来源角度比较
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二、一路高歌的工业革命
内 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发生范围
发 明 者
发明基础
主要部门
重要标志
以英国为中心辐射他国
多国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美、德突出
工匠、技师
工匠的实践经验
科学家、工程师
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以轻工业为主
以重工业为主
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思考点:两次工业革命各有什么特点?
二、一路高歌的工业革命
生产力大发展,经济繁荣
1.生产力:
探究:工业革命从哪些方面影响了整个世界?
材料2: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
——《共产党宣言》
材料1:
三、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钢材、铜业、食糖、石油等托拉斯
《参议院的老板们》
2.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变革:
工厂制度 → 垄断组织
材料3:大约在1880年或1890年,一个巨大的变化席卷了资本主义社会。…规模庞大和非个人的有限公司成了越来越突出的特征…企业在同等水平上互相联合起来减少竞争,对付价格和市场的波动,保护自己。
——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大工厂
工业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
三、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工业资产阶级
巩固统治地位
工业无产阶级
为争取自己权利展开斗争
对立
中间阶层
(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开始发展
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各国改革
迅速崛起
3、社会阶级结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中间阶层的力量也开始发展。
材料4:在社会各阶层的压力下,1832年,英国进行第一次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员名额并修改选民资格,中等阶级大体获得选举权。1832年改革拉开了议会改革的序幕。1867年的第二次议会改革大大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除矿工和农业工人外,工人阶级大多得到了选举权。1884—1885年第三次议会改革后,英国基本实现成年男性的普选权。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英国:
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较多议会席位,获得较多政治权利,巩固政治权利;
1867年议会改革:工业无产阶级获得部分政治权利
1885年议会改革:成年男性普选权。
三、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4.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表 年代 1600 1670 1750 1801 1851 1861
占比% 8.25 13.5 21.0 27.5 51.0 62.3
工业社会中妇女从事文书工作
英国就业人口结构变化图
城市化、商品化、休闲娱乐、体育运动、报刊书籍、文化素养、女性教育、人口增加
三、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5.世界市场与世界格局
③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肆扩张改变世界格局
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②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材料5:它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共产党宣言》
①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各地联系日益紧密
三、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
6.负面影响:
材料6:到18世纪,经济繁荣所滋长的享乐主义,使宗教信仰被怀疑。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就有小偷1万余人,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地抢劫。
——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三、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知识总结:阅读材料、结合课本,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领域 影响
生产力
生产关系:阶级结构
社会生活
世界市场
社会问题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手工工场到工厂再到垄断组织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城市化;改善生活;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女性获得更多受教育的机会
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形成
生产组织
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疾病与犯罪。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社会生活
政治
思想
阶级
经济
两次鸦片战争、沦为双半社会;爱国官兵反抗、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促使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进而推动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学习西方停留在器物层面
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衣食住行风俗观念的近代化
三、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政治
思想
经济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设厂自救”“实业救国”,出现民族工业的第一个高潮。
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三、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堂探究:工业革命开启了世界工业化浪潮。我们能够从工业革命的历史中获得哪些启示?
1.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2.加强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3.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创造发明。
4.必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共同富裕。
5.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6.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
二、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本课小结
理有固然
的工业革命(背景)
一路高歌
的工业革命(进程)
改变世界
的工业革命(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特点
——历史条件;主要成就
——推进概况;主要成就
生产力 生产关系 阶级结构
社会生活 社会问题 国际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