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5月最后一卷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5月最后一卷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安徽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5月最后一卷地理试题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合肥市获得多项国家级战略支持,助推其形成创新的“产投模式”,成功吸引一批龙头企业落户,打造出“芯屏汽合”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4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37.6万辆,跃居全国第二,带动合肥都市圈形成完整产业链。目前都市圈内已集聚多家整车企业及1200余家零部件配套企业。不过受自身发展水平和地理条件等因素影响,合肥对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仍存在一定局限。图1示意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合肥市成为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的优势有()
①劳动力数量充足 ②基础服务设施完善
③环境优美无污染 ④全国重要交通枢纽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其他核心城市相比,合肥市对其都市圈内城市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相对有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中心城市的经济能级相对较低,高端要素集聚能力不足
B.产业链协作水平较低,与周边城市产业存在同质化竞争
C.都市圈内交通网络密度和通勤效率低于长三角核心区域
D.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缺乏国家级战略层面的规划和引导
3.为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对合肥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①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合理布局至都市圈内其他城市
②强化产业分工协作,由合肥市专门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
③通过资本输出、技术转移和人才交流等,推动区域产业升级
④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善与长三角地区的高速交通网络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浙江稻作历史文化深厚,最早可追溯至1万年以前,至今仍保留形式多样的稻作农业文化遗产。浙江稻作农业文化遗产多分布在丘陵、山地中。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图2)被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但多数史前稻作文化遗址群坐落在钱塘江中下游的平原、盆地地区。据此完成4~6题。
4.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所属的稻作文化遗产资源类型是( )
A.灌溉工程类 B.单一稻作C.轮作间作类D.种养结合类
5.浙江稻作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形式多样的原因主要是该地水稻种植( )
A.历史悠久 B.气候多样C.水热充足D.人口稠密
6.与史前稻作文化遗址群相比,浙江稻作农业文化遗产分布地形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农业社会时期( )
A.山地、丘陵地区受城镇化影响更大B.平原、盆地地区受城镇化影响更小
C.平原、盆地地区土地利用逐渐饱和D.山地、丘陵地区土地利用逐渐饱和
白鹤滩水电站地处金沙江河谷,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受地形影响,该地一年中七级以上大风有240多天,风力最大可达13级,给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带来巨大挑战。图3示意水电站周边地形,图4示意坝区部分站点逐月7级以上大风天数。据此完成7~8题。
7.白鹤滩水电站一年中大风多为( )
A.偏东风C.偏南风 B.偏北风 D.偏西风
8.甲、乙、丙三个站点分别是( )
A.葫芦口大桥站马脖子站水厂站
B.水厂站马脖子站葫芦口大桥站
C.葫芦口大桥站水厂站马脖子站
D.水厂站葫芦口大桥站马脖子站
河流是连接陆地和海洋两大碳库的重要通道。为缓解下游防洪压力和河道淤积,黄河利用水库调水调沙,水库调控期间,黄河口近岸以陆源有机碳为主,表层沉积物的有机碳含量与悬浮颗粒物粒径呈负相关。图5示意黄河河口某水文站2020年调水调沙期间流量和悬浮颗粒物浓度。据此完成9~11题。
9.水库调水期间,黄河河口沉积物主要来自( )
A.上游荒漠B.黄土高原 C.库区淤积D.下游河床
10.水库调沙期间,黄河河口处河流悬浮物( )
A.颗粒粗,浓度大B.颗粒粗,浓度小
C.颗粒细,浓度大D.颗粒细,浓度小
11.与调水期相比,黄河调沙期间,河口陆源有机碳输送( )
①含量较低②含量较高③距离较近④距离较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青海省位于中国的西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深居亚欧大陆腹地,是中国大陆太阳辐射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目前青海省仅有5个太阳辐射观测站点,图6为格尔木、西宁两观测站点多年太阳总辐射量月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与西宁相比,格尔木多年太阳总辐射量月变化统计图呈现双峰特征最可能是因为( )
A.纬度差异B.海拔差异C.降水分配差异D.地形起伏差异
13.西宁春季和秋季太阳总辐射量差异及其主要原因是( )
A.春季高 白昼时间较长
B.春季高 植被覆盖率低
C.秋季高 白昼时间较长
D.秋季高 植被覆盖率低
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700mm至1400mm,1月平均气温为-18℃至-22℃,7月平均气温为8℃至12℃。依据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土壤温度特点划分两个季节,其中土壤日均温在0℃以下的时期为冷季,0℃以上的时期为暖季,土壤温度分布如图7所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苔原带出现了草本植物侵入的现象,草本植物相对盖度增加使得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持续增加。据此完成14~16题。
影响长白山西坡苔原带暖季土壤均温分布的原因是随海拔的升高( )
A.植物高度升高 B.植物种类增加
C.植被覆盖率下降 D.植物生长期变长
15.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冷季土温远高于气温,主要是因为( )
A.冬季风强B.积雪覆盖C.土层深厚D.光照不足
16.草本植物相对盖度增加,会造成土壤( )
A.肥力增加B.蒸发加剧C.肥力下降D.温度增加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陕北甘泉丹霞谷群以其独特的“黄土覆盖型丹霞地貌”闻名。早白垩世时期,陕北地区气候干燥炎热,在风力作用下,大量红色碎屑物质沉积形成了洛河组砂岩,为丹霞地貌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随着地壳的抬升,砂岩接受流水侵蚀,逐渐形成了初始的沟谷。但到了第四纪,砂岩沟谷被厚厚的黄土覆盖,地表的侵蚀作用主要集中在黄土层。新生代以来,陕北所在的鄂尔多斯盆地持续隆升,陕北黄土高原区也缓慢抬升,黄土高原上出现众多深切的S形峡谷,丹霞谷群逐渐成型并出露,被誉为“黄土高原自然地缝奇观”,兼具重要的科研价值与美学价值,为研究西北地区构造—气候协同演化提供了关键载体。图8为甘泉丹霞谷景观图。
(1)描述甘泉丹霞谷的形态特征。(4分)
(2)说明陕北甘泉丹霞谷群地貌出露的过程。(8分)
(3)甘泉丹霞峡谷群目前尚未成立专门的地质遗迹保护机构,给地质遗迹保护带来了诸多问题和不便。若成立了地质遗迹保护机构,请你提出相应的调研项目及景区保护措施。(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2025年2月,重庆市启动乡村人才振兴行动,颁布《重庆市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年)》,立足特色农业,扶持农村电商发展,从产业、生态、文旅、公共服务、专家帮扶、人才赋能六方面明确任务,培训一批高素质农民。图10示意重庆市地形简图。
(1)简述重庆市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2)分析重庆市发展农村电商的主要推动力。(6分)
(3)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说明重庆市启动乡村人才振兴行动的重要意义。(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森林的固碳效应是指森林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将二氧化碳和水分转化成生物质并释放出氧气的作用,主要受水热条件、森林的年龄等因素影响。森林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碳汇之一,对于减缓全球变暖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通过植树造林和天然林保护,大幅提高森林覆盖率;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天然林资源,森林覆盖面积约占全球的20%。中国和俄罗斯,凭借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在全球气候行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表1示意2015~2020年中国和俄罗斯每公顷森林碳储量变化(吨/公顷)。
表1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中国 9051 9296 9464 9634 9803 9971
俄罗斯 163.5 163.4 163.6 163.8 164.0 164.2
(1)指出与俄罗斯相比,2015~2020年中国森林碳储量的特征并说明原因。(8分)
(2)评价全球气候变化对俄罗斯森林碳汇的影响。(6分)
(3)比较中俄两国在森林碳汇领域中的经验优势。(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D B D A C B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D C A C B A
二、非选择题(共3题,52分。)
17.(18分)
(1)崖壁陡峭,深度大;谷地狭窄,多弯。(4分)
(2)(早白垩世时期)风成作用形成砂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形成早期沟谷型丹霞地貌;第四纪气候变干,风成黄土堆积、掩埋古丹霞地貌;新生代以来,随着高原的抬升,地表水对黄土的侵蚀增强;被流水剥蚀出露的砂岩,再次受到侵蚀形成众多深切的S形峡谷,丹霞谷群逐渐成型并出露。(任答4点得8分)
(3)调研项目:地质遗迹景观的数量、分布、种类、规模等;地质遗迹景观的形成过程;评价地质遗迹景观的脆弱性;划定地质遗迹保护区的范围和等级。(任答2点得4分,答案合理都可酌情给分)保护措施:景区轮流开放;游客参观预约限定人数。(任答1点得2分,答案合理都可酌情给分)
18.(16分)
(1)重庆市地处丘陵山区,地形多样,适宜多种特色农作物生长;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水资源较为丰富,可满足农业用水需求;植被覆盖率高,山珍水果种类丰富。(任答2点得4分)
(2)政策支持力度大,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特色农业发展,农产品流通需求量大,推动了农村电商快速发展。(任答3点得6分)
19.(18分)
(3)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可以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构建电商平台,拓展农产品销售途径;完善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拓宽销售市场;改善生态环境,依托生态农业,发展旅游业等。(任答3 点得6分)
(1)特征:中国森林碳储量总量比俄罗斯大;中国森林碳储量呈逐年递增趋势。(4分)
原因:中国纬度较低,水热组合较好,森林生长更快、生物量更大;中国人工林种植规模大,增长速度快,森林处于快速生长阶段;中国森林以阔叶林为主,森林碳储量总量大。(任答2点得4分)
(2)有利:改善区域热量条件,增强光合作用;树木生长速度增快、森林面积增加,森林储存更多的二氧化碳。(任答1 点得2分)
不利:增大森林火灾风险;森林病虫害加剧;树木死亡分解,增加碳排放。(任答2点得4分)
(3)中国:人工林培育、生态恢复。俄罗斯:天然林管理和保护。(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