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课标要求:通过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1.背景:(1)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2)由各民族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文化财富,一直受到严重威胁。人为自然圆明园毁灭后秦公一号大墓,1976年开始发掘,发现盗洞247个。(汉唐——近现代)被酸雨侵蚀的玛雅神庙故宫的一些宫殿经过几百年的风雨腐蚀早已成了危房遭受地震的尼泊尔的故宫广东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2019年巴黎圣母院被烧圣约翰大教堂的废墟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2.各国经验与措施(1)古代:收藏艺术珍品世界欧洲中国法国国王收藏的《蒙娜丽莎》赵明诚《金石录》最早提出“金石”一词卢浮宫:古典绘画和雕刻乾隆的三希堂和《石渠宝笈》收藏文物,往往是从艺术珍品开始的,成为人们拥有财富与权力的体现皇室、贵族和教会中,收藏艺术珍品和宗教遗物之风颇为盛行历代帝王、达官贵人和民间收藏家十分重视收藏各种器物、字画、书籍等,针对古代器物进行分类、著录的金石学还发展成为专门之学“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欧洲世界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2.各国经验与措施(2)近现代:通过立法保护材料2:第六条 古迹的保护包含着对一定规模环境的保护。凡传统环境存在的地方必须予以保存,决不允许任何导致改变主体和颜色关系的新建、拆除或改动。第九条 修复过程是一个高度专业性的工作,其目的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史价值,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一旦出现臆测,必须立即予以停止。——《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材料1:希腊是欧洲较早立法保护文化遗产的国家之一,1834年希腊通过了第一部文化遗产保护法,确立了文化遗产保护原则:文化遗产是所有希腊人的共同国家财产,任何投资和发展计划都不能对文化遗产保护造成负面影响。希腊政府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注重立法、注重保护、注重遗产整体环境,在保护的前提下发挥文化遗产的作用,并且积极开展国际交流。——贺云翔、郑孝清《中国城墙》1834年,希腊针对古迹保护制定了法律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保护文物古迹的高潮1964年《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有着深远意义【思考】根据材料及所学,分析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材料:2002年,故宫实施大规模修建工程,所有修复技术都按照传统方式进行,这些建筑工程从建造这座宫殿的时候就存在了,同年,为了不损伤颐和园的借景风貌,北京市政府增加数亿投资,将颐和园附近地上架设高压线的方案改为地下铺设电缆。——《世界遗产在中国》(1)真实性。是指遗产产生时及后来形成的各种特征,包括形式与设计、材料与实施、利用与影响、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等、精神与感受。(2)完整性。①指范围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地保持遗产组织与结构及其周围环境。②指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的保持遗产地理位置上互相连接的相关部分,完整地体现其文化价值。拉美西斯二世时期修建的阿布辛拜勒神庙整体搬迁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2.各国经验与措施(2)近现代:通过立法保护中国 清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06年,清政府颁布《保护古物推广办法》1930年设立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并公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建立起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并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1961年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处,到2019年已公布8批,总数为5058处1982年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建立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南京国民政府:《古物保存法》(1)背景:伯希和正在藏经洞挑选经卷大英博物馆藏敦煌壁画①清末,国运调故,战乱不断,文物古迹毁损、盗报现象层出不穷。一些外国探险家也打着考察的旗号,对中国古物大肆搜刮,并不断运出国境。②五四运动以后,民族意识不断觉醒,随着近代科学方法传入,一些有识之士逐渐意识到“古物为先民文化之结晶,又为历史之实证。欲发扬民族之精神,宜先明过去之历史文化”,因此需要制定古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将古物保护纳入法制轨道。 斯坦因当年所拍的藏经洞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2)意义:①《古物保存法》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由中央政府公布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全国性的文物保护法令,第一次以专门法规的形式将文物保护纳入法制轨道。②为中国近代文物保护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使文物保护有法可依。尤其在阻止外国考察队私自独立考察、防止珍贵文物外流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中华民国颁布的第一个文物法规。1930年6月7日由国民政府公布,共14条。主要内容包括:(1)古物的范围和种类。包括与考古、历史、古生物等学科有关的一切古代遗物。(2)古物的保存方式。除私有者外,均由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责成保存处所保存,并制作照片存教育部、内政部、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等处。(3)古物的管理方法。规定官方古物应每年造表上报,私有重要古物应向官方登记并不得转移于外人。(4)地下古物均属于国有。... ...南京国民政府:《古物保存法》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③1947年文物从重庆运回南京①1933年起,故宫文物开始分批运往上海②1937年运往四川1936年故宫文物运往南京保存;④1948年底至1949年初部分文物运至台湾【知识拓展】故宫文物南迁九一八事变之后,故宫博物馆搬迁文物的计划早早的提上了日程。有人提出异地迁移,先至上海,再入南京专建之文保库。但争议纷至:有人责备:亡国亡种就在眼前,区区古物就完好如初有何意义?更有人扬言,一旦故宫文物运出北平,就要在铁路上安放炸药实施爆炸。 时任故宫博物院理事、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称文物不可不迁。二、《世界遗产公约》1.《世界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1972年)宗旨内容发展完善成就①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人类口头和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正式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②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①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②对于一部分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重点保护③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三种类型。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①至2017年,共有193个国家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这是目前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 ②1978年,首批12处世界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2019年,数量达到1121处。二、《世界遗产公约》二、《世界遗产公约》正方形代表人类的创造活动圆圈代表着大自然图片既显示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依存关系,又体现了人类对世界遗产的保护1.《世界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1972年)【历史纵横】P85《世界遗产公约》所定义的“文化遗产”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措施方针意义①1985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②2004年8月,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③2006年,审议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④2011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①保护遗产、传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②中国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2.中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二、《世界遗产公约》二、《世界遗产公约》2.中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中的太阳神鸟金饰是古代人民深邃的哲学宗教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太阳神鸟”图案是中华各民族对太阳神崇拜的集中体现。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外部的圆形象征着循环往复,永不消失内部的方形与外部圆形对应,象征天圆地方,表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空间的广阔性;图形中心造型的鱼纹,“纹"通“文”,“文”隐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鱼生于水,寓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世代相传;鱼纹外的手上下围合,寓意着同心协力,共同继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中国的精神家园。材料:2018年9月启动的“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强调“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历史信息”“不改变古建筑的文物原状”“在修缮过程中进行古建筑传统修缮技艺传承”三大原则。——摘编自《故宫古建怎么修》《人民日报》2018年9月4日第13版【学思之窗】(p86)故宫博物院为什么把养心殿的修复定为“研究性保护项目”?①以保护为目的,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历史信息。②在修复过程中,不改变古建筑的文物原状。③通过科学保护,要将传统建筑修缮技艺传承下去,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与研究提供范例。北京清朝故宫内的养心殿二、《世界遗产公约》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地位 代表古代文明遗址近代文化遗产中国文化遗产【自主学习】根据教材P86-87,填写下列表格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雅典卫城、古罗马城、阿布辛拜勒神庙、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佛罗伦萨成为展示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文化遗产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五项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泰山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1)古代文明的遗迹1.世界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阿布辛拜勒神庙古罗马城雅典卫城①地位: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文明所留下的辉煌②代表:雅典卫城、古罗马城、阿布辛拜勒神庙、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2)近代的文化遗迹佛罗伦萨成为展示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文化遗产,有众多的历史建筑和藏品极为丰富的博物馆,堪称包罗万象的艺术之城。1.世界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作为文艺复兴的象征,佛罗伦萨在15世纪和16世纪的美第奇时代达到经济上和文化上的顶峰。众多卓越的艺术家在此留下了大量闪耀着文艺复兴时代光芒的建筑、雕塑和绘画作品。意大利佛罗伦萨皮蒂宫天花壁画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帕拉蒂纳美术馆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2.中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迹(1)历史遗迹: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五项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泰山。敦煌莫高窟长城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明清皇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泰山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2.中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迹(2)非物质文化遗产①数量和意义:截至2020年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已达42个,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②国务院批准命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截至2014年共有1372项。二十四节气昆曲皮影戏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活字印刷书瑶族长鼓舞一代代人的坚守......常书鸿先生我国敦煌学的奠基人之一、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他把几十年的时光留在敦煌,从清沙到修复洞窟,为敦煌保护打下坚劳的学术和管理基石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把一份千百年前的文物用心修复好然后在自己手里传承下去,几十年如一日故宫木雕佛像修复师屈峰说,在修复文物过程中,跟它对话,以文物观自己,把自己融入其中——格物致知2004年,白先勇将五十五折的昆曲《牡丹亭》删减为二十九折,并将西方歌剧和东方戏曲融合成青春版《牡丹亭》,引进高校,场场爆满。艰难岁月中故宫文物的守护人以历史真实性为第一要义: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必要性:价值、威胁如何保护集各国之力:《世界遗产公约》中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世界遗产公约》(1972年)宗旨、内容、发展完善、成就突出的普遍价值: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近现代:立法保护古代:收藏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世界中国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近代:佛罗伦萨雅典卫城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保持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课小结感谢观看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汇报人:WP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