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史(二)
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世纪70年代末,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发现了大量西周时期应国青铜器。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表1 应国墓地随葬青铜礼器组合统计表
时代 墓主身份 礼器组合
西周早期 国君长子 鼎3、簋3
大夫 鼎1、簋1
西周中期 国君夫人 鼎3、簋4
大夫 鼎1、簋1
士 鼎1
西周晚期 国君 鼎5、簋6
A.天人合一观念出现
B.国家权力重心下移
C.社会等级差异明显
D.王权神权紧密结合
2.汉宣帝时多次下诏赏赐,如“(夏四月)颍川吏民有行义者爵,人二级,力田一级,贞妇顺女帛”。此举意在
A.维护社会稳定
B.确立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C.完善救助体系
D.促进小农经济持续发展
3.唐朝时期,三省六部制不断完善,每部的机构设置均明确实行三级制,与六部相对应的事务机构同样实行三级制,从而形成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形组织结构。这反映出唐朝
A.国家政治体制嬗变
B.三省权力下放六部
C.国家机器效能提升
D.权力制衡体制产生
4.有学者在论述清朝赋税制度时指出:“农民所有者谷,所乏者币,赋税必收货币,迫得农民以谷易币,谷价往往于比时下落,而利遂归于兼并之家。”该学者认为清朝赋税制度
A.利于国计民生
B.实施征银过程艰难
C.加重百姓负担
D.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5.庚子事变后,外务部修改出使章程,规定出任外交官者必须是“通晓外国语言文字及政治、法律、商务、理财等科研究有得人员”,将外交官的专业体系划定了明确界限。这些举措旨在
A.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
B.强化中体西用的思想
C.重塑中国的国际形象
D.提升官员的综合素质
6.1918年,《北京大学日刊》刊登了《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规定歌谣征集的范围如表2。其主要目的是
表2
序号 范围
一 有关一地方,一社会或一时代之人情风俗,政教沿革者
二 寓意深远,有类格言者
三 征夫野老游女怨妇之辞,不涉淫亵,而自然成趣者
四 童谣谶语,似解非解,而有天然之神韵者
A.传播革命思想
B.收集并保存传统文化遗产
C.增进文化认同
D.扩大北京大学学术影响力
7.1942年11月,经国民政府与新疆省政府激烈讨论与修订,财政部颁布实施《解决新省流通货币暂行办法》。省财政厅厅长彭吉元称,“关金券在新大量流通,是于新疆之金融上,又多一层稳固之保障也”。由此可知,这一措施
A.使国民政府控制新疆金融
B.有助于稳定新疆金融秩序
C.在实施中引起民众的反对
D.激化了地方和中央的矛盾
8.从1953年第四季度到1954年第一季度,中国土产公司上海分公司发掘了历史上从未出口或曾经出口而近几年中断了的商品39种,当时组织出口25种,为国家增加了200多亿人民币(单位:元)的外汇。这并非个例,在全国都非常普遍。这
A.有利于国家工业化建设推进 B.体现了经济竞争力的增强
C.致力于国内消费市场持续扩大 D.反映了农业合作化进程的加快
9.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我们党的教育事业历来有这样的优良传统;1980年1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干部会议上强调:我们一定要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有领导、有计划地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提高民族自尊心。邓小平意在强调
A.思想建设的重要性
B.改革开放的方向性
C.教育改革的紧迫性
D.组织建设的计划性
10.“峭壁宫殿”(图1)位于美国的弗德台地国家公园,约建于11世纪,有200多个房间,分2层、3层、4层等几种规格。在“峭壁宫殿”的外缘,盖有许多供部族内部进行社交活动和敬神用的圆形地穴和一些供炊事与家务用的露天庭院。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图1
A.部族之间战争频繁爆发 B.社会组织发展的程度较高
C.宗教活动居于主导地位 D.建筑技艺领先于其他地区
11.在三角贸易中,利物浦的“安号”船于1751年出航,其设备及所载货物共值1604英镑,航行归来后共获净利3287英镑。1753年,该船再次出航,船上货物和设备价值为3153英镑,获得利润8000英镑。这反映出三角贸易
A.直接推动英国工业革命开展
B.促进了英国造船业快速发展
C.导致殖民地的阶级矛盾激化
D.为英国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
12.图2为某学者对近代西方某一事件的描述。他描述的是
图2
A.文艺复兴 B.科学革命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13.1957年,美英支持土耳其在土、叙边境集结军队,以威胁叙利亚。1958年,美国为了威胁伊拉克,悍然出兵黎巴嫩,在“保护美国侨民”的借口下,海军陆战队员在贝鲁特登陆。在这种情况下,整个阿拉伯世界掀起了空前规模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捍卫民族独立的斗争高潮。这说明
A.美苏之间的争霸态势趋于缓和
B.阿拉伯国家实现了自主和独立
C.大国介入造成中东问题复杂化
D.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矛盾加剧
14.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国民收入年增长速度持续下降,如果扣除靠当时石油涨价带来的收入,国民经济增长率几乎为零,其改革也未能扭转颓势。这主要是由于
A.重工业所占的比重过高
B.军备竞赛耗费国家资源
C.发展内生动力严重缺乏
D.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15.197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将侵略战争明确定为严重的国际罪行;1998年,联合国主持召开的罗马外交大会通过的《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将“侵略罪”列为四种核心罪行之一。这反映出
A.国际社会根除了战争行为
B.国际法随时代而不断完善
C.联合国被西方大国所控制
D.遵守国际法成为世界共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朝市舶司
材料
海外贸易在宋朝财政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宋朝沿袭唐制设立了“密州”“明州”“杭州”“泉州”“广州”五个市舶司作为海外贸易管理机构,修订颁布了中国最早的市舶条法-《元丰市舶条法》。表3展示了宋朝五大市舶司的基本情况。除淮南东路外,市舶司涵盖所有沿海的路,形成广阔的沿海贸易带。值得指出的是,市舶司并不是孤立的贸易港口,其背后是连成一片的20余个港口城市和上千港口,五大市舶司均可由陆路和水路与各港口相连。除市舶司外,京东东路、两浙路、福建路和两广地带还有诸多港口密集分布。
表3
名称 所在地(今地名) 所在路 设立时间 概况
密州 山东诸城 京东东路 1088年 存在时间较短,北宋灭亡前可能已不存在
杭州 浙江杭州 北宋:两浙路 南宋:两浙西路 999年 北宋时较为繁荣,存在约110年
明州 浙江宁波 北宋:两浙路 南宋:两浙东路 999年 存在约197年
泉州 福建泉州 福建路 1087年 南宋中叶成为第一大港,存在约200年
广州 广东广州 广南东路 971年 当时世界上最大港口之一,存在约300年
-摘编自代谦等《刀锋上的商业革命:要素禀赋效应与宋朝的海外贸易》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对“宋朝市舶司”进行阐释。(14分)
1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晚清社会欺诈问题研究
材料
晚清时期,实施社会欺诈者以闲散不良人员为主,相对而言,受害者则遍布社会各个阶层。作为城市弱势群体的店铺学徒或伙计,是“掉包”案的主要受害者。其中,银钱店铺的伙计尤易为“掉包”者盯梢,进而实施诈骗之术。例如,1909年,上海裕通钱庄经理王俊明遣学徒王培生至信义银行,以钞票换取洋元,行经河南路、九江路附近,忽被匪徒用“掷包骗术”将洋元骗去。1905年,永和纸店学徒王英甫手持数十洋元,道经上海礼查路,被匪徒以铅饼调去。不法分子之所以专门对各类学徒或伙计实施“掉包”,一则是因为后者经手钱款,作案后所获颇丰,二则是因为后者社会经验有限,较易得手。
古代中国妇女外出活动不多,更缺少社会交往。近代以降,随着城市化与社会化进程加快,女性进城上街,甚至经商务工渐成常态,成为“掉包”案的受害者。晚清上海租界公堂审理的“掉包”案中,女性受害者占比较大。女性被“掉包”的物品主要是金戒指、银手镯、金耳环等贵重首饰。儿童也是“掉包”案的受害群体之一。如1909年沈某用“掷包术”“骗取小孩叶行建之银洋”,此案由包探查获,送租界公堂请究。不过,儿童单独外出的机会不多,因此相关案例数量相对较少。
-摘编自李玉《“勿以恶小而为之”:《申报>所见晚清社会欺诈问题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探究晚清社会欺诈现象的特点及原因”为题设计一份微调研。(14分)
(要求:包含调研目的、调研内容、调研方法。)
1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国内迅速掀起全面学习苏联的高潮。中央决定大规模向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派遣留学生。7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制定了当年交换留学生计划,交换留学生国家包括捷克、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共40人。每个国家有五人学习语文历史,另外五人赴捷克学习兵工,五人赴波兰学习煤矿。留学生主要是当年毕业的大学生,另外燃料工业部和重工业部各选送五人。
材料二
留学生集中在北京进行了一个月的学习培训,包括苏联和东欧形势、保密知识、涉外礼仪等。关于中国留学生的学习问题,中国教育部及驻五国的大使馆相继与东欧五国政府商定,第一年由所在国的教育部门调派懂英语的语文教师,单独给中国学生开课,主要学习对方语言;第二年增加历史课;第三年,有的国家为中国留学生开设了地理课、文学史课等。李锡龄回忆,他们被安排在最高学府巴洪大学学习,选派的教师都是罗马尼亚国内高级语言学专家、大学知名教授和有经验的讲师。首批在东欧学习的留学生回国后,一部分留在外交部系统从事外事工作,有五位留学生担任了驻外大使,还有一部分留学生到大学从事教育工作。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李鹏等《新中国开启留学教育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说明新中国初期派遣留学生的时代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留学生课程设置特点,并概括派遣留学生的影响。(6分)
19.(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法经济发展中的“两个不同”
材料一
在英法的经济发展与竞争中,有两个不同特点尤为值得注意。其一,法国的工业产量虽然和英国不相上下,但法国人口是英国人口的3倍多,且法国更倾向于奢侈品工业的生产。其二,与英国相比,法国土地肥沃,适于农耕,农民不愿意移居海外,因而1688年时只有大约2万法国移民散居在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流域这片广阔的土地上;而英国为了发展纺织工业和为迅速发展的城市提供更多的粮食,很早就开始了圈地运动,迫使许多英国人移居海外。1700年,英属北美殖民地人口为250888人;1715年至1750年间,又从40万增至125万;到1763年时人口已达约200万。
材料二
大西洋贸易及贸易结构,加上西、葡、荷、英、法等国经济发展的国内要素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代早期世界经济中心地区具有时段性特点的经济不平衡发展。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因从大西洋贸易、美洲殖民地贵金属开采及与东方的贸易中牟取暴利,令西欧各国无不以其为项背。然而,囿于自身的经济结构,西班牙和葡萄牙根本无法满足大西洋贸易对各类贸易品的需求,经济强国地位迅速衰弱了。之后是荷兰因其商贸的发达而站到了时代的最前列。但由于商业贸易缺乏工业基础支撑,不久荷兰也丧失了经济优势地位。随之是英法工商业的发展及其激烈的竞争。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于民《16-18世纪的大西洋贸易与
现代早期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1)材料二为研究“两个不同”提供了哪些视角?(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两个不同”给英法两国历史发展带来的影响,(9分)
2025届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答案
1.C
2.A
3.C
4.C
5.A
6.C
7.B
8.A
9.A
10.B
11.D
12.D
13.C
14.C
15.B
16.从背景看,宋朝重视海外贸易,沿海地区广阔、位置便利,商品经济发达,海外市场需求增加。从特点看,沿袭唐制,颁布《元丰市舶条法》规范管理,职责明确,分布沿海并形成港口城市网络。从影响看,为海外贸易提供便利,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加强与各地贸易联系,促进中外文化传播交流,提高宋朝国际地位。总之,宋朝市舶司见证了宋朝海外贸易繁荣,在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7.调研目的:深入研究晚清社会欺诈现象,了解特点、原因及影响,为理解当时社会提供新视角。调研内容:分析案例总结欺诈类型、受害者群体及手段,结合社会背景探讨深层次原因。调研方法: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口述历史法、比较分析法等。
18.(1)背景:新中国初建需巩固政权,经济发展急需科技人才,实行 “一边倒” 外交方针。(2)课程设置特点:内容广泛,服务国家战略,具有渐进性,培养综合素质。影响:促进外交发展,提高国际地位,在教育文化等领域发挥作用,推动现代化建设。
19.(1)视角:现代早期世界经济中心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原因,包括大西洋贸易、贸易结构及各国国内要素机制;工业基础对经济强国地位的重要性;英法在工商业发展和大西洋贸易中的竞争关系对其经济地位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