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主线,讲述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全书逻辑依法治国(第七课)法治国家建设(第八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第九课)第三单元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根本保证为什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第一课、第二课)怎么样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第三课)第一单元党的领导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国体(第四课)根本政治制度(第五课)基本政治制度(第六课)本质特征根本保证坚实基础坚强保障根本保证坚强保障坚实基础全书逻辑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探索历史选择的必然1949年之前的中国,犹如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巨轮,内忧外患交织。不同的政治力量纷纷提出救亡图存的方案,为何最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让我们一同探寻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一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基本依据。政治上:主权丧失,列强干涉内政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受列强经济控制文化上:西方文化冲击,传统与现代交融半殖民地: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半封建: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均有政治、经济两方向含义。不能说“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理解正确的是:独立主权部分丧失,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名词点击(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之间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对中国控制权的矛盾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近代中国的多重矛盾2、主要矛盾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前提目的决 定决 定决 定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半封建→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生产关系问题生产力发展问题3、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基本依据。主要矛盾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历史任务(1)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提和基础)。(2)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目的和动力)决定决定总结思考:谁能担负起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你能说出哪些登上近代历史舞台的政治力量?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二洪秀全: 发动太平天国运动,试图推翻清王朝,建立“地上天国”;洋务派: 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掀起洋务运动,试图解决国弱民贫问题;维新派: 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维新派掀起了一场旨在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 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涨。民主革命运动: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中国的民族危机全面加深。随着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在全国各地迅速开展,辛亥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中华民国。救亡图存--近代中国登上历史舞台的政治力量近代的历史是一部苦难的历史。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沉沦、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战,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史诗。1851-1864太平天国运动1861-1891洋务运动1898.6.11戊戌变法(103天)1899—1900义和团运动1901—1911清末新政1912辛亥革命君主立宪、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失败最终结果都怎么样了?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立宪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封建统治阶级第一种方案: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第二种方案:以某些中间派和中间人士为代表,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第三种方案: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思考:哪一种方案经受住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其他两种为什么行不通?买办阶级:一般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依附于帝国主义势力并直接为其服务的大资产阶级。它不仅依附于帝国主义,同时又与本国封建官绅相勾结,损害民族利益,残酷压榨本国劳动人民各种政治力量的建国方案先以北洋军阀,后以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主张实行地主买办阶级专政,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北洋政府(袁世凯):称帝复辟,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国民政府(蒋介石):一党专政、独裁统治,严重腐败,民不聊生。方案一的历史结局:被人民抛弃了,其代表着的统治也被推翻了方案二的历史结局: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大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联系必修一第二课P21“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走不通”(3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打压自身力量弱小、软弱性妥协性: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一开始产生就在经济上与官僚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由于经济上的依附性,使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能也不敢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各种政治力量的建国方案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多种救国方案都以失败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和新的组织,1917年十月革命:送来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1年党的成立:在马列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诞生的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此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方案三的历史结局: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方案能成功?(1)前两种方案失败的原因:第一种方案: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规律。第二种方案:①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和不彻底性,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②资本主义国家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1)前两种方案为什么行不通?(2)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方案为什么能获得成功?思 考(2)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取得成功的原因:①认清了革命的目的和对象;②广泛的发动了工农群众。结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三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P5末段(2)理论基础:(3)阶级基础:(1)时代背景:中国的各种救国方案都以失败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P5末段(3)意义:(1)诞生时间:(2)初心使命:1921年7月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见第一单元前言)≠开始执政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 P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目标。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③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人民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4、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重点)“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黑暗,走向光明。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代表人民、依靠人民的政党,才能真正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铭记历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课堂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三种建国方案唯一正确的选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基本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各种救国方案结论结论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由此可见( )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正确认清国情是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客观要求和开展革命实践的根本依据③党基于对近代中国国情的正确分析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④只有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等问题,才能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国情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C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并相继提出自己的方案。在众多建国方案中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其中的原因有( )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合乎人民意愿②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宪法所赋予的③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列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应运而生的④中国共产党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能带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B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这一重大论断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A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个历史任务:一是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人民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已经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材料二 说起中国“冬奥外交”的高光时刻,必然少不了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不远万里来华访问。阿根廷代表团不仅出席了冬奥会开幕式,还特意去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瞻仰了毛主席纪念堂。特别是出席了同中国领导人的会见后,阿根廷驻华大使用中文感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中国民众津津乐道。(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2)根据材料二,如何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2)①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②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