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课程标准:了解历史上的重大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战争带来的不同文化的交锋,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自主学习1.亚历山大东征都征服了哪些地区?采取了哪些统治措施?2.“希腊化”是什么意思?3.蒙古西征都征服了哪些地区?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一)亚历山大远征1、概况: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历经10年征战,灭亡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希腊城市底比斯被夷为平地腓尼基名城推罗大屠杀波斯波利斯遭到劫掠消极:对人口、经济、文化是一场灾难;积极:改变政治格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中亚大量当地居民或被屠杀或被强制迁移2.影响:结合课本P62第一段,思考:亚历山大的统治政策及统治特点分别是什么?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统治政策:因俗而治;笼络当地贵族;实行融合政策;推行希腊化;加强专制。统治特点:2、统治措施:(1)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2)在埃及:亚历山大自称法老之子。在波斯:亚历山大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装,沿用波斯帝国的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员,推广波斯礼仪。(3)亚历山大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4)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马其顿方阵“希腊化时代”2.“希腊化时代”(1)含义:①“希腊化世界”: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统称为“希腊化世界”(空间) 。②“希腊化时代”: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 公元前4世纪晚期--公元前3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时间)。材料:亚历山大确实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希腊化时代。“希腊化”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仿效希腊”。描绘这一时代的一个很恰当的说法就是,它是把希腊的文化和思想传播到东方非希腊世界的一个时代。——[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著,董仲瑜等译《西方文明简史(第四版)上》◎公元前275年左右的希腊化世界含义:“希腊化时代”与“希腊化世界”希腊文化+东方文化(西亚、北非文化)。(1)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他们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被征服地区的上层人士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2)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 托勒密埃及鼓励文化发展,城内的缪斯宫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吸引学者前往研究。(3)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进了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二)“希腊化时代”表现:①学者系统整理和研究了《荷马史诗》和古典希腊的悲剧、史学、地理学作品。②欧几里得编写的《几何原本》流传后世。③阿基米德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学定理。④埃拉托斯提尼对地球周长做出了精确的计算。⑤医生通过解剖尸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进行了基础研究。材料一:亚历山大大帝在此范围内大力推行其“希腊化政策”:介绍各种希腊典籍、推广希腊语言,修造希腊式建筑,新建一系列希腊式城市等等,开创了一个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新时代。……亚历山大是希腊文化的狂热崇拜者和积极推行者。材料二:亚历山大为巩固他的帝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温和政策。如亚历山大为久占东方而广纳当地礼仪民俗,自称为埃及太阳神阿蒙之子和波斯国王的继承者,沿袭波斯帝国的管理体制,任用波斯降臣,要求希腊一马其顿将士与东方人通婚,并且身先士卒娶了亚洲女子为妻等。任务一:阅读材料,概括亚历山大统治帝国的特点及其统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特点: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一)亚历山大远征(前334-前324年)1、统治帝国的特点与影响影响: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交融;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积极)据材料思考:这本是一场平常的民间纠纷,但这个希腊人为什么特别强调自己的希腊人和对方的埃及人身份 学思之窗:公元前218年5月5日,一个希腊人与一个埃及妇女发生冲突。后者把尿倒在希腊人身上,而且拒绝道歉。这个希腊人写信给托勒密埃及的国王控告说:国王啊,我请求你,如果你同意,就请不要坐视一个埃及女人这样无理地侮辱我,我是一个希腊人,一个外地人。——摘译自《恩泰克塞伊斯莎草纸文献》英文版(1)在希腊化世界中,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他们基本垄断了高级官职,成为希腊化世界的统治阶级。(2)这个人强调自己是希腊人,对方是埃及人,意在强调自己是统治者,对方是被统治者,试图获国王的有利判决。1.亚历山大的远征,开启了大约300年的“希腊化时代”。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多个新的希腊文化中心,其中某一中心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宫——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该中心位于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2.《世界史纲》写道:“亚历山大去世以前,尤其是在他去世以后,人们有时间对他进行考虑时,关于一个世界性的法律和组织的想法在人们心目中已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概念了。”作者意在说明,亚历山大远征( )A.扩大了希腊文化影响 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汇C.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 D.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随堂训练DC1、十字军东征(1095—1291年)是西欧封建领主和骑士在罗马教廷组织下对地中海东岸国家发动的战争。新的词汇随着东征加入到欧洲的语言里,如cotton(绵)、muslin(平纹细布)、divan(沙发床)等。欧洲人还带回许多新奇的纺织品、食物和香料等。据此可知,这场战争( )A.客观上加速了经济文化交流B.加速了希腊化时代到来C.是欧亚经济交流活动的开始D.推动了欧洲社会的统一A2、公元前218年5月5日,一个希腊人与一个埃及妇女发生冲突,后者把尿倒在希腊人身上,而且拒绝道歉。于是前者写信向国王控告说:“国王啊,我请求你,如果你同意,就请不要坐视一个埃及女人这样无理地侮辱我,我是一个希腊人,一个外地人。”由此并结合所学,可以推断出的是( )①当时是托勒密埃及时期,埃及是被征服地区②希腊人在当地属于统治者,享有偏袒和照顾③北非文化在希腊化世界逐渐被希腊文化取代④文中的国王延续了埃及法老专制统治的传统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B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3、结果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它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13世纪,在其统治区内,建立一个中央汗国(元朝)+ 四大汗国。3.蒙古西征的影响材料1:来自亚洲腹地的原始游牧民族蒙古人,对世界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所征服的地区无比广大……这是文明社会所经受的最后一次,也是最激烈的游牧民族的野蛮攻击,其后果十分严重。亚洲全部、欧洲大部分和非洲北部的政治组织都被改变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其种族特性,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也发生了改变。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在中断了一千年之后,欧洲人又能进入中东和东亚了。——[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材料2:“1219年春,成吉思汗统领大军出发亲征花剌子模,此外,还有金国、西夏新归附的契丹军、汉军、河西军以及大批能工巧匠。”“成吉思汗从不花剌进军撒麻耳干……那些被认为有用的人(如技术工匠)被带往蒙古。”《丝绸古道上的文化》载:“马可·波罗及其他一些欧洲人,都曾作为传教士或者外交使节去过蒙古地区或中国,如果没有蒙古的和平环境,他们的旅行就是不可能的。”……中国的绘画和波斯的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马可·波罗得知了释迦牟尼这个名字,北京有了天主教的总主教。 ——摘编自马婷《蒙古西征与中西文化交流》对蒙古:发展为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性帝国,形成了四大汗国,改变了亚欧政治版图对世界:①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传教士、马可·波罗、列班·扫马)②蒙古西征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由东向西(蒙古军队,后来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由西向东(①“色目人”,大部分后来融入汉族和蒙古族;②波斯人、阿拉伯人、汉、蒙古、畏兀儿(维吾尔)通婚、长期相处、吸收、融合而成的新民族——回回)合作探究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思考3:依据材料分析蒙古西征的影响?随堂训练1.随着蒙古军队西征,大批汉人进入中亚、西亚以至欧洲各地。而随着蒙古军队东归,又有大批西亚人、中亚人、俄罗斯人和钦察人东来,被分置于蒙、汉各地。这一现象( )A.加剧了中原地区的人地矛盾 B.引发了欧亚大陆的人口迁徙C.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技术交流2.“15世纪欧洲的传奇,充满着马可·波罗的故事里的名字,如契丹、汗八里之类,他们从游记中所看到的东方的富庶,又成为驱动西人东来的巨大诱惑。据说,哥伦布就是读其书而有志于东行者。”以下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马可·波罗行纪》荒诞不经 B.《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东方的富庶C.《马可·波罗行纪》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 D.哥伦布是马可·波罗的崇拜者3.有学者指出,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时,却也摧毁或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经济基础,尤其是蒙古对征服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蒙古西征客观上加强了文化交流 B.蒙古西征客观上促进了思想解放C.蒙古西征引发了民族迁徙 D.蒙古西征引发了宗教改革BCD4.“—带一路”战略成为社会热点。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佛教传入中国、丝绸之路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文明的冲突与融合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D.中华文明的吸引力A亚历山大远征→“希腊化时代”(碰撞、交融,多元文化)蒙古西征→改变区域文化面貌(破坏、交流,多元文化)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