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一九三一年夏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一九三一年春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七百里驱十五 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壹雄关漫道从头越探因长征19241927南昌起义1930全国建立大小十几块根据地秋收起义国共第一次合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蒋介石在南昌讲话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五次反“围剿”情况表反“围剿” 国民党兵力 红军兵力 人数比例 领导人 战术 结果第一次 10万 4万 约2.5:1 毛、朱第二次 20万 3万 约7:1 毛、朱第三次 30万 3万 约10:1 毛、朱第四次 30万 7万 约4:1 周、朱成功成功成功成功失败诱敌深入各个击破避敌主力声东击西第五次 50万 8万 约6:1 博古、 “御敌于国李德 门之外”阅读教材红色革命根据地力量的壮大,威胁到了国民党的政权”革命根据地 ,从表中可以看出敌我力量对比如何?(1分钟)敌我力量悬殊思考:为何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前四次胜利原因:根据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周恩来等实行游击战等正确战术第五次失败原因: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把游击战变为阵地战李德博古周恩来 朱德 毛泽东贰身肩民族存亡贵寻路长征山吴起镇会师宁 夏甘三大主力会师中央红●吴起镇结合课本,在19西35年10月●延安陕1936年10月会肃宁《中国工农红军军长征路线图》红西●腊子口河南上重走长征路,军西长了解红军在长征征途中经历了湖北路线川哪些艰难险阻?打乱敌人“追剿”计划(2分钟)遵义会议江西●遵义1934年10月贵瑞金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云 南广三年不食湘江鱼,十年不饮湘江水。湘江之战是红军长征中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役,8万余人的中央红军锐减至3万余人。其中担任断后的红五军34师,因桥被炸断了,几千红军没有了退路。弹尽粮绝被敌人抓住的师长陈树湘,硬是把伤口处流出的肠子拽断,以死抗争。红34师全军覆没!中央苏区的丧失,湘江之战的鲜血,使广大指战员心情沉痛。陈树湘历史小剧场招聘启事小演员人数:8位剧本《遵义会议》(根据获得建国70周年全国十佳电视剧卓越大奖的《长征》改编)我方诚意聘请自信、大方的小演员上台展示风采。内容:1.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3.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4.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影响:1.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萧锋同志从1934年10月16日红一方面军离别中央革命根据地起,到1936年12月23日山城堡战斗总结会议止所记的日记,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叙了长征的全过程。飞跃大渡河,智夺泸定桥休翻过雪山到懋功六天六夜过草地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七律·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叁此生留得豪情在悟魂长征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长征的意义?材料1:材料1:我们党领导红军......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习近平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讲话材料2:毛泽东说:“倒下的是一座座丰碑,活着的是一面面旗帜。人数虽少些,但留下来的都是中国革命的精华。”保存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材料3: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的。……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出生于新时代的我们,应如何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原因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1934.10,瑞金出发,血战湘江,强渡乌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转折:1935年1月遵义会议(内容、意义)过程事件: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打乱追剿) (突围)飞夺泸定桥 翻雪山、过草地 吴起镇会师结束: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长征精神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意义课堂检测1.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曾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C“行军”指(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C.红军长征 D.三大战役2.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长征途中,红军跳出了敌人重重BA.四渡赤水 B.渡过金沙江包围的历史事件是( )C.攻克遵义D.会宁会师3.下图为《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绘画作品。该图以人民的视角,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会议。D该会议( )A.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B.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C.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建党建军原则D.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党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向身边人讲述长征故事,传播长征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