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数智作业(五十二)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建议用时:30分钟,总分: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24·湖南长沙模拟)史诗《吉尔伽美什》中提到人类触犯了天神,天神决定要降灾于人。由于吉乌苏德拉敬奉天神十分虔诚,天神把消息告诉了他,并教他修造方舟,躲避灾难。当洪水降临之时,唯有吉乌苏德拉和他的船只幸存。这一传说( )A.证明了古代世界洪灾频发B.体现苏美尔人生死无常的生命观C.影响了古代欧洲文化发展D.推动古巴比伦重视兴修水利工程2.(2024·广东湛江二模)《汉谟拉比法典》规定,若法官审理案件作出正式判决后又变更其判决,则应被处以擅改判决之罪,并处罚其相当于原案中之起诉金额的12倍罚金,该法官之席位亦应从人民会议中撤销,其不得再出席审判。由此可知,古巴比伦( )A.限制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B.已形成了分权与制衡制度C.司法深受原始民主制的影响D.注重维护司法权威与尊严3.(2024·湖南长沙一中二模)如图为那尔迈调色板,能够反映出( )A.古代西亚君主专制制度B.农业产生后的巨大影响C.楔形文字的符号化特征D.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4.(2024·河南郑州三模)印度古代算学书里,有这样一道题目:朋友们玩耍撕扭的时候,撕断了一串珍珠。六分之一的珠子落在地上,五分之一落在柜上,美女拾去了五分之一,仆人拿了十分之一,只有六颗珍珠留在穿珠子的线上,请问:这一串珍珠共有多少颗?据此可知,古代印度的算学( )A.源自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B.领先同时代世界其他地区C.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思维D.注重构建生动有趣的情境5.(2024·湖南娄底模拟)古代西亚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并且拥有自己独特的楔形文字;公元前20世纪中期起,楔形文字逐渐成为西亚与埃及的地区通用文字;但后来,阿拉米字母文字逐渐成为当地主要的文字。这一现象的出现缘于( )A.古楔形文字书写不便B.古代文化的交融C.埃及文化的开放包容D.亚非商路的变迁6.(2024·河北承德二模)古埃及雕塑家着重刻画人物的头部,其他部位则雕刻得十分粗犷、简略,这通常使雕塑显得僵直、呆板,没有丝毫的感情流露,而古希腊的雕塑家时时刻刻考虑的是如何在人物姿态的优美与形象的自然之间找到平衡。这种不同( )A.证明自然环境影响文化发展B.说明人文主义传播范围狭窄C.表明两地不存在文明的交流D.根源于两地政治经济的差异7.(2024·湖南常德模拟)古代希腊史诗《奥德赛》中主人公奥德修斯描述库克罗佩斯人时称他们“既不动手犁耕,也不种植任何东西,但凭植物自生自长,无须撒种,不用耕耘”,因此属于野蛮人。这反映出古代希腊(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英雄主要从事农耕C.农业占据重要地位 D.文明程度最为领先8.(2024·福建厦门模拟)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平面十字形建筑物上方建造半球形穹顶,此种风格是在古罗马半圆拱顶墙壁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十字形平面建筑则是古罗马长方形大会堂建筑的演化建筑形式。这可用以说明( )A.东西方文化交汇于君士坦丁堡B.基督教文化起源于拜占庭C.古罗马文化滋养了拜占庭文化D.民主政治影响了建筑形制9.(2024·河北保定二模)13世纪以来,神迹剧开始在欧洲部分地区上演,剧情多是圣徒的生活、道德故事,以及最重要的《圣经》故事。而《圣经》故事大都由手工业行会负责演出,戏剧表演往往将基督教徒的虔诚和粗鄙的幽默感结合起来,从而吸引了众多观众。这一类戏剧( )A.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文化追求B.体现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C.旨在确立基督教的统治地位D.彰显了骑士阶层的道德理想10.(2024·山东聊城三模)恩格斯曾指出:“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恩格斯这一论断意在强调,拜占庭文化( )A.打下了近代欧洲文明的底色B.迎合了资本主义时代的诉求C.促进了不同地区间文化互鉴D.助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11.(2024·重庆模拟)据有关史料记载,公元1世纪至15世纪,缅甸、暹罗(今泰国)、锡兰(今斯里兰卡)、扶南(今柬埔寨)、老挝、占婆(今越南)以及爪哇、巴厘、婆罗洲、苏门答腊等地的王国,大多曾以古印度的《摩奴法典》为蓝本颁布过法律,或实施过该法典中的某些规定。这一现象反映了( )A.印度文化的广泛传播 B.海外殖民运动的兴起C.东南亚进入奴隶社会 D.中国朝贡贸易的衰落12.(2024·湖北十堰模拟)玛雅人是美洲大陆上最早发明象形文字的印第安人,其文字可跻身世界仅有的几种完整的古文字之列。玛雅人语言丰富,文字共有两万多个词汇。其文字既表意,又表音,全由祭司垄断,用来写诗,记载宗教神话、祈祷文、历史和天文历象等。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玛雅文明建构具有多元性特征B.玛雅文化源于生活实践的积累C.农牧分工奠定玛雅文明的基础D.文字成为玛雅文明的重要载体二、非选择题:共14分。13.(2024·江苏扬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领主为了对外作战及镇压内部反抗,都拥有一批骑士。骑士文学的产生与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形成密切相关。骑士文学是欧洲中世纪世俗文学的主要成就,最初产生于11世纪下半叶,盛行于12、13世纪,14世纪时走向衰落。从骑士文学的内容来看,主要是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典雅爱情,体裁主要是骑士传奇和骑士抒情诗。由于骑士大多出身于封建阶级的下层,与人民接触较多,又由于在十字军东征中接触到了东方文化,加之虽效忠宗教又不奉行禁欲主义,故显示出了独特的文学特征,各种文化的交融与影响在骑士文学中表现得十分明显。骑士文学很好地诠释了中世纪的美学精神,深受中世纪欧洲民众的喜爱,并得到了广泛流行,当时欧洲各文学大国均出现过骑士文学的繁盛期。——摘编自张琳琳《论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美学精神》(1)依据材料,概括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的特点。(4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骑士文学”这一文化现象。(10分)课时数智作业(五十二)1.C2.D [根据材料“则应被处以擅改判决之罪”可知法典对擅自更改审判结果的法官给予严厉惩罚,体现了法典对司法审判权威的维护,故选D项;材料所针对的对象是法官,而不是贵族,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行政权、司法权与立法权之间的相互制约,而且当时古巴比伦王国是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项;原始民主制主要表现在平民通过舆论对国家决策的干预,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3.B [那尔迈调色板表现出了古代埃及国王那尔迈头戴王冠,正击打敌人;鹰表示鹰神荷鲁斯,鹰脚下的莎草表示被打败的尼罗河三角洲的居民,那尔迈比其他人都高大威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等级的严重分化、大型战争都是农业产生后,人类迈入阶级与文明社会后的体现,故选B项;埃及位于非洲,不能反映古代西亚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项;古代埃及使用的是象形文字,图片上也是象形文字,不是楔形文字,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排除D项。]4.D [题目中所描述的情境充满趣味性,让复杂的算学问题变得生动有趣,这就是古代印度算学的特色,故选D项;题目中并未展示出古代印度算学的发展与商品经济需求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题目中没有与其他地区进行对比,不能说明古代印度算学领先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排除B项;材料反映印度算学通过实际情境来求解问题,尽管这个问题需要一些思维活动,但并未展现出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思维的特点,排除C项。]5.B [材料“楔形文字逐渐成为西亚与埃及的地区通用文字”“阿拉米字母文字逐渐成为当地主要的文字”表明楔形文字及阿拉米字母文字都在西亚地区传播,这反映的是古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选B项;材料不能说古楔形文字书写不便,且材料未体现楔形文字的书写问题,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西亚及埃及文化之间的交融,而不是埃及文化的开放包容,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西亚文字的变化,未涉及亚非商路的变迁,排除D项。]6.D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是奴隶制专制国家的典型代表,农耕经济占社会经济的主要地位,古埃及雕塑家是为法老和少数贵族服务的,他们创作雕塑作品主要是为了歌颂王权;古希腊雕塑则是在一个更加重视人的理性和感性的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古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和人文主义哲学影响了其雕塑艺术风格,艺术家追求表现人体的自然美和动态美。在古希腊,人体被认为是美的最高形式,雕塑家们力求在作品中展现人体的和谐比例和自然姿态,故选D项;古埃及与古希腊雕塑存在差异与自然环境关系不大,排除A项;材料提及的是古埃及与古希腊雕塑存在的差异,与人文主义的传播无关,排除B项;“不存在文明的交流”的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主旨不是在强调古埃及与古希腊之间是否存在文明交流,排除C项。]7.C [根据材料“既不动手犁耕……不用耕耘”可知,奥德修斯认为库克罗佩斯人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因此属于野蛮人,这反映出古代农业占据重要地位,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奥德修斯对库克罗佩斯人的看法,没有关于宗教的相关描述,且古希腊宗教信仰意识浓厚,排除A项;虽然英雄奥德修斯认为库克罗佩斯人不从事农耕属于野蛮人,但不能据此得出“英雄主要从事农耕”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没有将古希腊文明与其他文明比较,不能说明古希腊文明程度最为领先,排除D项。]8.C 9.B 10.D11.A [根据材料“以……为蓝本……法典中的某些规定”可知,古印度的法律和宗教文化对东南亚广大地区产生了深刻影响,这是印度文化东传的结果,故选A项;海外殖民运动兴起于古希腊的城邦时代,古印度并未进行过海外殖民活动,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7世纪开始,东南亚的国家已逐步进入封建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根据材料“以……为蓝本……法典中的某些规定”可知,材料反映了古印度的对外交往,这与中国的朝贡贸易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12.D [根据材料“最早发明……语言丰富……既表意,又表音”可知,玛雅文明文字词汇较多,这些文字用来写诗,记载宗教神话、祈祷文、历史和天文历象等,据此可知文字成为玛雅文明的重要载体,故选D项;根据材料“文字既表意,又表音……用来……”可知,这体现的是玛雅文明文字的作用,玛雅文明的多元特征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玛雅文化的来源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根据材料“玛雅人……最早发明象形文字”可知,文字奠定玛雅文明的基础,“农牧分工奠定玛雅文明的基础”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13.(1)特点:世俗性;存续时间较长;带有人文主义色彩;多元特征。(4分)(2)评析:骑士文学是欧洲动乱和对外扩张的产物。骑士文学代表了英雄对荣誉的追求,适应了封君封臣制度中的效忠观念;冒险经历和对浪漫爱情的渴望,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体现了西欧封建时代理想化的生活方式,迎合了中世纪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其中的反禁欲主义、反封建礼教、肯定现世生活的思想内容,为后来文艺复兴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中世纪末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骑士文学也走向了衰落。(10分)4/4第52讲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1.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知识点一 古代亚洲、非洲和美洲文化1.亚洲(1)西亚文字 苏美尔人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________文学 《________》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建筑 有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亚述帝国的王宫、波斯王宫等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的《________》(2)阿拉伯文化①形成:继承和融合古代埃及、西亚、希腊、罗马以及印度等地的文化遗产。②成就文学 “悬诗”、《________》科学 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天文 白塔尼证明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其《萨比天文历表》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医学 伊本·西那的《________》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长期用作欧洲医学的标准教科书数字 传播印度的数字符号(3)南亚——古代印度文化①表现宗教 背景 出现________制度和婆罗门教;社会矛盾尖锐教派 公元前6世纪,________产生,提倡“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4世纪时,印度教开始兴起并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文学 《________》和《罗摩衍那》艺术 佛塔、石柱、石窟数学 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②外传:公元前后,古代印度文化开始传播到东南亚,佛教文化对东南亚产生了重要影响。(4)东亚——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项目 古代朝鲜文化 古代日本文化文明 发展 公元前5世纪前后,朝鲜出现青铜器,稍后有了铁器 日本神道逐渐发展。12世纪以后,武士道逐渐形成文化 成就 天文:7世纪,修建瞻星台 文学:诗歌集《万叶集》和小说《源氏物语》史学:12世纪的《________》 建筑:________艺术:音乐、舞蹈特色鲜明 绘画:大和绘和浮世绘深受中 华文化 影响 ①佛教、道教和儒学从中国传入 ②在汉字的基础上创制了本民族文字“谚文” ①形成“假名文字” ②中国的制度、儒学、佛教等影响日本文化2.非洲——古代埃及文化文字 ________文学 神话、诗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建筑艺术 ________、狮身人面像以及卡尔纳克神庙科学技术 (1)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 (2)在数学、医学等方面,埃及人也颇有建树3.美洲印第安文化(1)成就类别 不同文化 相同文化玛雅 文化 创造独特的文字,发明“________”,创造出20进制;崇拜自然神 ①三者都有多神崇拜,建造金字塔 ②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都崇拜太阳神印加 文化 建造驿道和太阳庙,会使用麻醉剂,制定了太阳历和太阴历阿兹特 克文化 锻造铜器,使用图画文字,制作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银首饰(2)衰落:16世纪________殖民者入侵后。知识点二 欧洲文化的形成1.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1)古典希腊文化哲学 ________、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后世称为“三大哲人”文学 ________、悲剧和喜剧艺术 米隆的《掷铁饼者》________是建筑艺术的代表史学 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________》(2)古罗马文化法律 地位 《________》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影响 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为公民法的基础文学 卢克莱修、________和维吉尔是最杰出的文学家史学 李维的《________》和塔西佗的《编年史》建筑 万神殿、大竞技场等历法 ________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2.中古西欧文化(1)背景:________等封建国家建立;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赋予基督教会多项特权;________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形成。(2)特点: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的文化符号,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3)影响:《圣经》对西欧的文学艺术有重要影响,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地位重要;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3.拜占庭、俄罗斯文化项目 拜占庭文化 俄罗斯文化特点 继承古代________文化,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 东正教对俄罗斯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贡献 编纂《________》;保存大量希腊古典书籍;建筑和雕塑艺术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遗产并有所发展 史诗《________》、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石柱上端的浮雕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以象征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1.阅读教材P16插图“人首飞牛石雕(局部)”“乌尔王陵竖琴嵌板画”,思考:其反映了两河流域文明的什么特点? 2.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规定:“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遵从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思考:这一规定的意义是什么? 印度种姓制度骑士文学是欧洲封建骑士的产物,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其特点是歌颂现世生活和爱情,歌颂骑士的冒险精神,同时也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还掺杂着一些奇异故事。3.阅读教材P21前言及插图“柏拉图(左边站立者)与学生讨论哲学问题”,思考:这反映了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有何关系? 4.阅读教材P23“历史纵横”,思考: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在研究西欧历史方面有怎样的价值? 古典希腊、罗马文化古代欧洲文化 世界各个地区的早期人类社会是人类多样文化的源头,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除中华文明外,还有两河流域文明和古代埃及文明,阿拉伯人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古典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及西欧基督教文明也影响深远。拜占庭文化和俄罗斯文化、南亚的古代印度文化颇具特色。东亚的朝鲜和日本的文化及东南亚的文化既有本土文化的底蕴,又受到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美洲印第安文化因大洋阻隔与欧亚大陆缺乏交流而独立发展。东亚和南亚文化材料一 印度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是很突出的,它的影响很大……中国的佛教就是从印度传来的,然后又通过朝鲜传到了日本,影响了日本文化。印度文化的影响向南,包括了越南、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我说的影响,不仅是指宗教的影响,还包括印度文学、艺术和哲学。——摘编自张光璘、李铮《季羡林论印度文化》材料二 古代日本文化主要得益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从3世纪开始,中国的汉字和汉文、儒学、律令制度逐渐向日本传播,到唐代达到高峰……模仿唐朝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日本人还利用汉字创制了本国文字……日本文化逐渐摆脱对中国文化的简单模仿,由所谓的“唐风文化”转化为具有日本特点的所谓“国风文化”。——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迁移知识 古代印度文化丰富多彩,对东南亚产生了重要影响。古代印度的艺术很多都与宗教有关。古代朝鲜和日本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印度文化的突出特点,并归纳印度文化的世界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文明对日本的影响,并分析古代日本是如何对待中国文化的。1.古代印度文化的特点(1)以宗教为中心。印度文学、艺术、音乐、舞蹈、雕刻、政治法律的制定、道德观念的形成、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是在宗教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佛教在印度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印度的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等,大多以大团圆结尾,这是它们贯穿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思想的结果。(3)以诗代史。印度人至今尚未写出一部完整的属于全印度人民的历史书,这与古印度人善于以诗代史有关。印度最为著名的两部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就是以诗代史的代表作。2.古代日本文化的特点(1)持续性、稳定性:日本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中,以善于吸收外来文化而著称,但日本文化仍然有自己的根,从未真正脱离其最古老的本土文化根源。(2)外向性、创新性:日本十分重视也十分善于吸收和输入他国文化。从7世纪的大化改新大规模地输入唐文化,到19世纪的明治维新大规模地吸收与输入西方文化,都对日本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3)矛盾性、独立性:日本的岛国地理特征,使其文化呈现出单一性和独立性。正因为这种特性,日本需要向隔海相望的大陆看齐,于是他们在古代历史时期就开始大量吸收大陆文化。日本文化各个领域都有外来文化的成分和因素,但同时又鲜明地体现出日本岛国特色的文化气息。古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影响材料 构成古希腊文化雄厚物质基础的是发达的奴隶制经济。古希腊的奴隶制经济一直呈上升状态发展,到希波战争以后,达到空前的繁荣。广泛的奴隶劳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园艺业在雅典、米利都等城邦发展很快。手工业行业繁多、分工细致,产品盛销到地中海和黑海各地。——摘编自关颖、唐韵娣《欧洲文化源流》迁移知识 古代希腊的中心区域在巴尔干半岛南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被称作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是古代希腊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思考] 根据材料,指出古希腊文化繁荣的根本原因。这说明了什么道理?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1)政治上:易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有利于建立公民直接参与的民主政治。(2)经济上:海岸线曲折,拥有众多优良港湾,为工商业者开展航海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3)价值观上:商业贸易的发展要求自由、平等的环境,这有助于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4)民族精神上:小国寡民的特点给古希腊人提供了到海外建立殖民地的动力,从而造就了古希腊人勇于开拓进取、善于求索的民族精神。考情微观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2024·安徽卷·T10)古代埃及王表 (2024·1月浙江卷·T19)阿拉伯文化对世界的贡献欧洲文化的形成 (2024·广西卷·T12)古代罗马文化 (2024·安徽卷·T11)中古西欧骑士文学 (2024·福建卷·T13)西欧文化的扩展[示例] (2024·安徽卷·T10)古代埃及王表通常是指按照年代次序罗列统治者形象、名字和头衔的文献。约公元前32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之间,王表中的大量王名写于王名框中,王名框上一般刻画有代表荷鲁斯神的鹰隼形象。新王国(前1550—前1069)时期,王表形制臻于成熟。据此可知,古代埃及王表( )A.说明了象形文字的缘起B.融合了宗教与王权的观念C.呈现了埃及神庙的兴衰D.展示了分裂与统一的场景价值引领:本题以古代埃及王表为学习情境,考查古代埃及文化。通过本题,学生可以了解埃及文化的历史悠久以及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逻辑思维:[尝试解答] ________命题点:中古西欧骑士文学(2024·安徽卷·T11)中古时期,一部取材于查理大帝远征西班牙史实的文学作品写道:“我的宝剑啊,你何其不幸!虽则我要死了,但仍旧不舍你!靠了你,我踏过多少山野,靠了你,我赢得了多少战争,靠了你,我征服了无数土地,由白发的查理统治到今朝。”这一表述旨在( )A.揭示战争真相 B.抒发乡土情怀C.传播神话故事 D.歌颂骑士英雄一、迁移教材边角知识创设情境教材情境 教材P16学思之窗。1.《汉谟拉比法典》前言中说:安努与恩利尔(两河流域重要的神灵)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正义之神),昭临黔首,光耀大地。这一记载( )A.体现了苏美尔文明的成就B.反映了世俗王权的衰微C.受到了基督教思想的影响D.宣扬了君权神授的思想二、依据教材主干知识创设情境教材情境 教材P26“在这些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2.古印度《摩奴法典》规定,当婆罗门做伪证时,只判处流放;而当后三个种姓的人做伪证时,既要缴付罚金,又要处以流放。这一规定( )A.旨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说明婆罗门掌握世俗统治权C.深受罗马万民法的影响D.有利于维护既定的等级秩序【学什么】 自主诊断知识点一 1.(1)楔形文字 吉尔伽美什 汉谟拉比法典 (2)天方夜谭 医典 (3)种姓 佛教 摩诃婆罗多 (4)三国史记 法隆寺 2.象形文字 金字塔 太阳历 3.(1)玛雅历 (2)西班牙知识点二 1.(1)苏格拉底 《荷马史诗》 帕特农神庙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2)十二铜表法 西塞罗 罗马史 儒略历 2.(1)法兰克王国 王权与教权 3.希腊、罗马 罗马民法大全 伊戈尔远征记第52讲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学什么深挖教材1.提示:人首飞牛石雕中的神兽的形象来自两河流域的神话传说,是王权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乌尔王陵竖琴嵌板画用动物宴会喻指人间等级关系,体现了专制统治的威严。2.提示:宣示了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3.提示:古罗马传承了古希腊文化。4.提示:可以用来研究西欧封建时代和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研什么共研主题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导读:材料一从印度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地位突出,印度文化对中国、日本、东南亚都有广泛的影响等方面论述印度文化的特点及影响。材料二中的两个省略号将内容分成三个层次阐释日本文化的特点。迁移知识 古代印度文化丰富多彩,对东南亚产生了重要影响。古代印度的艺术很多都与宗教有关。古代朝鲜和日本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提示:(1)特点:以宗教为中心,宗教对政治和人们的观念有重要影响。影响:印度的语言、文字、艺术、思想、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在东南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佛教文化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印度的巴利文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2)影响:中国的汉字和汉文、儒学、律令制度和佛教等传入日本,影响了日本的文字、书法、教育、建筑、伦理道德和社会生活的发展,推动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对待:古代日本积极学习借鉴中国文化;日本对中国文化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将中国文化有机地融合到日本本土文化中,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分析历史问题导读:材料说明了发达的奴隶制经济是形成光辉灿烂的古希腊文化的物质基础。迁移知识 古代希腊的中心区域在巴尔干半岛南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被称作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是古代希腊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提示:根本原因:发达的奴隶制经济。道理:文化的繁荣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练什么深研高考 B真题体验 D再研教材1.D 2.D1/11(共81张PPT)选择性必修3第十五单元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52讲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1.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学什么 必备知识 教材融会 落实基础性知识点一 古代亚洲、非洲和美洲文化1.亚洲(1)西亚文字 苏美尔人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________文学 《__________》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建筑 有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亚述帝国的王宫、波斯王宫等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的《____________》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汉谟拉比法典(2)阿拉伯文化①形成:继承和融合古代埃及、西亚、希腊、罗马以及印度等地的文化遗产。②成就文学 “悬诗”、《________》科学 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天方夜谭天文 白塔尼证明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其《萨比天文历表》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医学 伊本·西那的《____》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长期用作欧洲医学的标准教科书数字 传播印度的数字符号医典(3)南亚——古代印度文化①表现宗教 背景 出现____制度和婆罗门教;社会矛盾尖锐教派 公元前6世纪,____产生,提倡“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4世纪时,印度教开始兴起并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种姓佛教②外传:公元前后,古代印度文化开始传播到东南亚,佛教文化对东南亚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学 《__________》和《罗摩衍那》艺术 佛塔、石柱、石窟数学 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摩诃婆罗多(4)东亚——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项目 古代朝鲜文化 古代日本文化文明 发展 公元前5世纪前后,朝鲜出现青铜器,稍后有了铁器 日本神道逐渐发展。12世纪以后,武士道逐渐形成项目 古代朝鲜文化 古代日本文化文化 成就 天文:7世纪,修建瞻星台 文学:诗歌集《万叶集》和小说《源氏物语》史学:12世纪的《________》 建筑:______艺术:音乐、舞蹈特色鲜明 绘画:大和绘和浮世绘三国史记法隆寺项目 古代朝鲜文化 古代日本文化深受中 华文化 影响 ①佛教、道教和儒学从中国传入 ②在汉字的基础上创制了本民族文字“谚文” ①形成“假名文字”②中国的制度、儒学、佛教等影响日本文化2.非洲——古代埃及文化文字 ________文学 神话、诗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建筑艺术 ______、狮身人面像以及卡尔纳克神庙科学技术 (1)世界上最早的______(2)在数学、医学等方面,埃及人也颇有建树象形文字金字塔太阳历3.美洲印第安文化(1)成就类别 不同文化 相同文化玛雅 文化 创造独特的文字,发明“______”,创造出20进制;崇拜自然神 ①三者都有多神崇拜,建造金字塔②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都崇拜太阳神印加 文化 建造驿道和太阳庙,会使用麻醉剂,制定了太阳历和太阴历阿兹特 克文化 锻造铜器,使用图画文字,制作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银首饰(2)衰落:16世纪______殖民者入侵后。玛雅历西班牙知识点二 欧洲文化的形成1.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1)古典希腊文化哲学 ________、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后世称为“三大哲人”文学 ____________、悲剧和喜剧苏格拉底《荷马史诗》艺术 米隆的《掷铁饼者》__________是建筑艺术的代表史学 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________________》帕特农神庙伯罗奔尼撒战争史(2)古罗马文化法律 地位 《__________》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影响 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为公民法的基础文学 卢克莱修、______和维吉尔是最杰出的文学家史学 李维的《______》和塔西佗的《编年史》建筑 万神殿、大竞技场等历法 ______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十二铜表法西塞罗罗马史儒略历2.中古西欧文化(1)背景:__________等封建国家建立;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赋予基督教会多项特权;__________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形成。(2)特点: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的文化符号,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3)影响:《圣经》对西欧的文学艺术有重要影响,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地位重要;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法兰克王国王权与教权3.拜占庭、俄罗斯文化项目 拜占庭文化 俄罗斯文化特点 继承古代__________文化,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 东正教对俄罗斯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贡献 编纂《____________》;保存大量希腊古典书籍;建筑和雕塑艺术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遗产并有所发展 史诗《____________》、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希腊、罗马罗马民法大全伊戈尔远征记《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石柱上端的浮雕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以象征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1.阅读教材P16插图“人首飞牛石雕(局部)”“乌尔王陵竖琴嵌板画”,思考:其反映了两河流域文明的什么特点?提示:人首飞牛石雕中的神兽的形象来自两河流域的神话传说,是王权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乌尔王陵竖琴嵌板画用动物宴会喻指人间等级关系,体现了专制统治的威严。2.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规定:“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遵从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思考:这一规定的意义是什么?提示:宣示了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印度种姓制度骑士文学是欧洲封建骑士的产物,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其特点是歌颂现世生活和爱情,歌颂骑士的冒险精神,同时也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还掺杂着一些奇异故事。3.阅读教材P21前言及插图“柏拉图(左边站立者)与学生讨论哲学问题”,思考:这反映了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有何关系?提示:古罗马传承了古希腊文化。4.阅读教材P23“历史纵横”,思考: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在研究西欧历史方面有怎样的价值?提示:可以用来研究西欧封建时代和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古典希腊、罗马文化古代欧洲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各个地区的早期人类社会是人类多样文化的源头,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除中华文明外,还有两河流域文明和古代埃及文明,阿拉伯人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古典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及西欧基督教文明也影响深远。拜占庭文化和俄罗斯文化、南亚的古代印度文化颇具特色。东亚的朝鲜和日本的文化及东南亚的文化既有本土文化的底蕴,又受到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美洲印第安文化因大洋阻隔与欧亚大陆缺乏交流而独立发展。研什么 关键能力 教考探究 提升综合性东亚和南亚文化材料一 印度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是很突出的,它的影响很大……中国的佛教就是从印度传来的,然后又通过朝鲜传到了日本,影响了日本文化。印度文化的影响向南,包括了越南、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我说的影响,不仅是指宗教的影响,还包括印度文学、艺术和哲学。——摘编自张光璘、李铮《季羡林论印度文化》材料二 古代日本文化主要得益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从3世纪开始,中国的汉字和汉文、儒学、律令制度逐渐向日本传播,到唐代达到高峰……模仿唐朝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日本人还利用汉字创制了本国文字……日本文化逐渐摆脱对中国文化的简单模仿,由所谓的“唐风文化”转化为具有日本特点的所谓“国风文化”。——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迁移知识 古代印度文化丰富多彩,对东南亚产生了重要影响。古代印度的艺术很多都与宗教有关。古代朝鲜和日本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导读:材料一从印度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地位突出,印度文化对中国、日本、东南亚都有广泛的影响等方面论述印度文化的特点及影响。材料二中的两个省略号将内容分成三个层次阐释日本文化的特点。[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印度文化的突出特点,并归纳印度文化的世界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文明对日本的影响,并分析古代日本是如何对待中国文化的。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1)特点:以宗教为中心,宗教对政治和人们的观念有重要影响。影响:印度的语言、文字、艺术、思想、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在东南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佛教文化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印度的巴利文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2)影响:中国的汉字和汉文、儒学、律令制度和佛教等传入日本,影响了日本的文字、书法、教育、建筑、伦理道德和社会生活的发展,推动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对待:古代日本积极学习借鉴中国文化;日本对中国文化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将中国文化有机地融合到日本本土文化中,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史论形成1.古代印度文化的特点(1)以宗教为中心。印度文学、艺术、音乐、舞蹈、雕刻、政治法律的制定、道德观念的形成、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是在宗教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佛教在印度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印度的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等,大多以大团圆结尾,这是它们贯穿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思想的结果。(3)以诗代史。印度人至今尚未写出一部完整的属于全印度人民的历史书,这与古印度人善于以诗代史有关。印度最为著名的两部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就是以诗代史的代表作。2.古代日本文化的特点(1)持续性、稳定性:日本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中,以善于吸收外来文化而著称,但日本文化仍然有自己的根,从未真正脱离其最古老的本土文化根源。(2)外向性、创新性:日本十分重视也十分善于吸收和输入他国文化。从7世纪的大化改新大规模地输入唐文化,到19世纪的明治维新大规模地吸收与输入西方文化,都对日本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3)矛盾性、独立性:日本的岛国地理特征,使其文化呈现出单一性和独立性。正因为这种特性,日本需要向隔海相望的大陆看齐,于是他们在古代历史时期就开始大量吸收大陆文化。日本文化各个领域都有外来文化的成分和因素,但同时又鲜明地体现出日本岛国特色的文化气息。古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影响材料 构成古希腊文化雄厚物质基础的是发达的奴隶制经济。古希腊的奴隶制经济一直呈上升状态发展,到希波战争以后,达到空前的繁荣。广泛的奴隶劳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园艺业在雅典、米利都等城邦发展很快。手工业行业繁多、分工细致,产品盛销到地中海和黑海各地。——摘编自关颖、唐韵娣《欧洲文化源流》迁移知识 古代希腊的中心区域在巴尔干半岛南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被称作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是古代希腊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导读:材料说明了发达的奴隶制经济是形成光辉灿烂的古希腊文化的物质基础。[思考] 根据材料,指出古希腊文化繁荣的根本原因。这说明了什么道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根本原因:发达的奴隶制经济。道理:文化的繁荣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史论拓展 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1)政治上:易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有利于建立公民直接参与的民主政治。(2)经济上:海岸线曲折,拥有众多优良港湾,为工商业者开展航海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3)价值观上:商业贸易的发展要求自由、平等的环境,这有助于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4)民族精神上:小国寡民的特点给古希腊人提供了到海外建立殖民地的动力,从而造就了古希腊人勇于开拓进取、善于求索的民族精神。练什么 真题研析 教考互映 强化应用性考情微观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2024·安徽卷·T10)古代埃及王表(2024·1月浙江卷·T19)阿拉伯文化对世界的贡献欧洲文化的形成(2024·广西卷·T12)古代罗马文化(2024·安徽卷·T11)中古西欧骑士文学(2024·福建卷·T13)西欧文化的扩展[示例] (2024·安徽卷·T10)古代埃及王表通常是指按照年代次序罗列统治者形象、名字和头衔的文献。约公元前32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之间,王表中的大量王名写于王名框中,王名框上一般刻画有代表荷鲁斯神的鹰隼形象。新王国(前1550—前1069)时期,王表形制臻于成熟。据此可知,古代埃及王表( )A.说明了象形文字的缘起 B.融合了宗教与王权的观念C.呈现了埃及神庙的兴衰 D.展示了分裂与统一的场景√价值引领:本题以古代埃及王表为学习情境,考查古代埃及文化。通过本题,学生可以了解埃及文化的历史悠久以及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逻辑思维:命题点:中古西欧骑士文学(2024·安徽卷·T11)中古时期,一部取材于查理大帝远征西班牙史实的文学作品写道:“我的宝剑啊,你何其不幸!虽则我要死了,但仍旧不舍你!靠了你,我踏过多少山野,靠了你,我赢得了多少战争,靠了你,我征服了无数土地,由白发的查理统治到今朝。”这一表述旨在( )A.揭示战争真相 B.抒发乡土情怀C.传播神话故事 D.歌颂骑士英雄√D [根据材料“我的宝剑啊,你何其不幸!虽则我要死了,但仍旧不舍你!靠了你,我踏过多少山野,靠了你,我赢得了多少战争,靠了你,我征服了无数土地,由白发的查理统治到今朝”可知,这一表述是在表现主人公的英勇拼搏的英雄精神,旨在歌颂骑士英雄,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是歌颂骑士英雄的英勇精神,没有揭示战争真相,排除A项;材料旨在歌颂骑士英雄的英勇精神,没有对乡土情怀的描写,排除B项;材料中的作品是骑士文学,不是神话故事,排除C项。]一、迁移教材边角知识创设情境教材情境 教材P16学思之窗。1.《汉谟拉比法典》前言中说:安努与恩利尔(两河流域重要的神灵)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正义之神),昭临黔首,光耀大地。这一记载( )A.体现了苏美尔文明的成就 B.反映了世俗王权的衰微C.受到了基督教思想的影响 D.宣扬了君权神授的思想√D [根据题干可知,材料强调君主的权力来源于两河流域的神灵,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D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具体的成就,且材料反映的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它有别于苏美尔文明,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世俗王权的衰微,排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8世纪,当时还没有基督教,排除C项。]二、依据教材主干知识创设情境教材情境 教材P26“在这些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2.古印度《摩奴法典》规定,当婆罗门做伪证时,只判处流放;而当后三个种姓的人做伪证时,既要缴付罚金,又要处以流放。这一规定( )A.旨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说明婆罗门掌握世俗统治权C.深受罗马万民法的影响 D.有利于维护既定的等级秩序√D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为维护既定的等级利益,古代印度实行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当婆罗门做伪证时,只判处流放;而当后三个种姓的人做伪证时,既要缴付罚金,又要处以流放,D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维护等级制度,没有体现财政收入信息,排除A项;根据材料无法判定婆罗门是否掌握世俗统治权,排除B项;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与罗马万民法无关,排除C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课时数智作业(五十二)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建议用时:30分钟,总分: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24·湖南长沙模拟)史诗《吉尔伽美什》中提到人类触犯了天神,天神决定要降灾于人。由于吉乌苏德拉敬奉天神十分虔诚,天神把消息告诉了他,并教他修造方舟,躲避灾难。当洪水降临之时,唯有吉乌苏德拉和他的船只幸存。这一传说( )A.证明了古代世界洪灾频发 B.体现苏美尔人生死无常的生命观C.影响了古代欧洲文化发展 D.推动古巴比伦重视兴修水利工程√题号13524687910111213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吉尔伽美什》是古代西亚文化成就,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该传说通过史诗《吉尔伽美什》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并传到古代希腊人那里,于是有了流传至今的洪水传说,因此,这一传说影响了古代欧洲文化发展,故选C项;材料内容只是古代西亚地区史诗中的记载,不能证明“古代世界洪灾频发”,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苏美尔人与洪水的斗争,并没有苏美尔人对生命的看法的相关描述,排除B项;古巴比伦重视兴修水利工程是基于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并不是该传说推动的,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2.(2024·广东湛江二模)《汉谟拉比法典》规定,若法官审理案件作出正式判决后又变更其判决,则应被处以擅改判决之罪,并处罚其相当于原案中之起诉金额的12倍罚金,该法官之席位亦应从人民会议中撤销,其不得再出席审判。由此可知,古巴比伦( )A.限制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B.已形成了分权与制衡制度C.司法深受原始民主制的影响D.注重维护司法权威与尊严√题号13524687910111213D [根据材料“则应被处以擅改判决之罪”可知法典对擅自更改审判结果的法官给予严厉惩罚,体现了法典对司法审判权威的维护,故选D项;材料所针对的对象是法官,而不是贵族,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行政权、司法权与立法权之间的相互制约,而且当时古巴比伦王国是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项;原始民主制主要表现在平民通过舆论对国家决策的干预,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3.(2024·湖南长沙一中二模)如图为那尔迈调色板,能够反映出( )A.古代西亚君主专制制度B.农业产生后的巨大影响C.楔形文字的符号化特征D.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题号13524687910111213B [那尔迈调色板表现出了古代埃及国王那尔迈头戴王冠,正击打敌人;鹰表示鹰神荷鲁斯,鹰脚下的莎草表示被打败的尼罗河三角洲的居民,那尔迈比其他人都高大威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等级的严重分化、大型战争都是农业产生后,人类迈入阶级与文明社会后的体现,故选B项;埃及位于非洲,不能反映古代西亚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项;古代埃及使用的是象形文字,图片上也是象形文字,不是楔形文字,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4.(2024·河南郑州三模)印度古代算学书里,有这样一道题目:朋友们玩耍撕扭的时候,撕断了一串珍珠。六分之一的珠子落在地上,五分之一落在柜上,美女拾去了五分之一,仆人拿了十分之一,只有六颗珍珠留在穿珠子的线上,请问:这一串珍珠共有多少颗?据此可知,古代印度的算学( )A.源自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B.领先同时代世界其他地区C.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思维D.注重构建生动有趣的情境√题号13524687910111213D [题目中所描述的情境充满趣味性,让复杂的算学问题变得生动有趣,这就是古代印度算学的特色,故选D项;题目中并未展示出古代印度算学的发展与商品经济需求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题目中没有与其他地区进行对比,不能说明古代印度算学领先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排除B项;材料反映印度算学通过实际情境来求解问题,尽管这个问题需要一些思维活动,但并未展现出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思维的特点,排除C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5.(2024·湖南娄底模拟)古代西亚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并且拥有自己独特的楔形文字;公元前20世纪中期起,楔形文字逐渐成为西亚与埃及的地区通用文字;但后来,阿拉米字母文字逐渐成为当地主要的文字。这一现象的出现缘于( )A.古楔形文字书写不便 B.古代文化的交融C.埃及文化的开放包容 D.亚非商路的变迁√题号13524687910111213B [材料“楔形文字逐渐成为西亚与埃及的地区通用文字”“阿拉米字母文字逐渐成为当地主要的文字”表明楔形文字及阿拉米字母文字都在西亚地区传播,这反映的是古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选B项;材料不能说古楔形文字书写不便,且材料未体现楔形文字的书写问题,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西亚及埃及文化之间的交融,而不是埃及文化的开放包容,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西亚文字的变化,未涉及亚非商路的变迁,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6.(2024·河北承德二模)古埃及雕塑家着重刻画人物的头部,其他部位则雕刻得十分粗犷、简略,这通常使雕塑显得僵直、呆板,没有丝毫的感情流露,而古希腊的雕塑家时时刻刻考虑的是如何在人物姿态的优美与形象的自然之间找到平衡。这种不同( )A.证明自然环境影响文化发展B.说明人文主义传播范围狭窄C.表明两地不存在文明的交流D.根源于两地政治经济的差异√题号13524687910111213D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是奴隶制专制国家的典型代表,农耕经济占社会经济的主要地位,古埃及雕塑家是为法老和少数贵族服务的,他们创作雕塑作品主要是为了歌颂王权;古希腊雕塑则是在一个更加重视人的理性和感性的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古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和人文主义哲学影响了其雕塑艺术风格,艺术家追求表现人体的自然美和动态美。在古希腊,人体被认为是美的最高形式,雕塑家们力求在作品中展现人体的和谐比例和自然姿态,故选D项;古埃及与古希腊雕塑存在差异与自然环境关系不大,排除A项;材料提及的是古埃及与古希腊雕塑存在的差异,与人文主义的传播无关,排除B项;“不存在文明的交流”的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主旨不是在强调古埃及与古希腊之间是否存在文明交流,排除C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7.(2024·湖南常德模拟)古代希腊史诗《奥德赛》中主人公奥德修斯描述库克罗佩斯人时称他们“既不动手犁耕,也不种植任何东西,但凭植物自生自长,无须撒种,不用耕耘”,因此属于野蛮人。这反映出古代希腊(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英雄主要从事农耕C.农业占据重要地位 D.文明程度最为领先√题号13524687910111213C [根据材料“既不动手犁耕……不用耕耘”可知,奥德修斯认为库克罗佩斯人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因此属于野蛮人,这反映出古代农业占据重要地位,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奥德修斯对库克罗佩斯人的看法,没有关于宗教的相关描述,且古希腊宗教信仰意识浓厚,排除A项;虽然英雄奥德修斯认为库克罗佩斯人不从事农耕属于野蛮人,但不能据此得出“英雄主要从事农耕”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没有将古希腊文明与其他文明比较,不能说明古希腊文明程度最为领先,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8.(2024·福建厦门模拟)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平面十字形建筑物上方建造半球形穹顶,此种风格是在古罗马半圆拱顶墙壁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十字形平面建筑则是古罗马长方形大会堂建筑的演化建筑形式。这可用以说明( )A.东西方文化交汇于君士坦丁堡B.基督教文化起源于拜占庭C.古罗马文化滋养了拜占庭文化D.民主政治影响了建筑形制√题号13524687910111213C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风格和技术创新,不仅体现了古罗马文化对拜占庭建筑的影响,还展示了拜占庭文化在吸收和改造古典遗产基础上的独特发展。这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得拜占庭帝国能够在继承古典文化的同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因此,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风格和结构设计,可以用来说明古罗马文化对拜占庭文化的滋养和影响,同时也展示了拜占庭文化的创新和独立发展,故选C项;材料提及的是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风格和技术创新,而不是君士坦丁堡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地位问题,排除A项;基督教文化起源于罗马帝国统治时期,B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提及的是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风格和技术创新,与民主政治无关,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9.(2024·河北保定二模)13世纪以来,神迹剧开始在欧洲部分地区上演,剧情多是圣徒的生活、道德故事,以及最重要的《圣经》故事。而《圣经》故事大都由手工业行会负责演出,戏剧表演往往将基督教徒的虔诚和粗鄙的幽默感结合起来,从而吸引了众多观众。这一类戏剧( )A.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文化追求B.体现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C.旨在确立基督教的统治地位D.彰显了骑士阶层的道德理想√题号13524687910111213B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和市民阶层的兴起,欧洲出现了一种新的戏剧形式——神迹剧。这些戏剧通常由城市的行会或教会组织演出,内容主要围绕圣徒的生活、道德故事和《圣经》故事。神迹剧是中世纪欧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在宗教上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市民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一种体现,体现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故选B项;13世纪时欧洲的资产阶级并未产生,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神迹剧与维护基督教会封建统治的关系,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材料“往往将基督教徒的虔诚和粗鄙的幽默感结合起来”,可知这并非骑士的道德和理想,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0.(2024·山东聊城三模)恩格斯曾指出:“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恩格斯这一论断意在强调,拜占庭文化( )A.打下了近代欧洲文明的底色B.迎合了资本主义时代的诉求C.促进了不同地区间文化互鉴D.助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题号13524687910111213D [恩格斯指出,当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和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使西欧重新发现了希腊的古代文化。这些文化遗产的重新发现和传播,对文艺复兴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恩格斯的论断突出了拜占庭文化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贡献,从而间接地助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故选D项;虽然拜占庭文化对欧洲文明有重要影响,但题干中并未提及拜占庭文化如何直接影响或构成近代欧洲文明的底色,排除A项;“迎合了资本主义时代的诉求”与题干中的“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不符,因为资本主义时代是在中世纪之后,排除B项;恩格斯主要是在强调拜占庭文化对中世纪欧洲的影响,而非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互鉴,排除C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1.(2024·重庆模拟)据有关史料记载,公元1世纪至15世纪,缅甸、暹罗(今泰国)、锡兰(今斯里兰卡)、扶南(今柬埔寨)、老挝、占婆(今越南)以及爪哇、巴厘、婆罗洲、苏门答腊等地的王国,大多曾以古印度的《摩奴法典》为蓝本颁布过法律,或实施过该法典中的某些规定。这一现象反映了( )A.印度文化的广泛传播 B.海外殖民运动的兴起C.东南亚进入奴隶社会 D.中国朝贡贸易的衰落√题号13524687910111213A [根据材料“以……为蓝本……法典中的某些规定”可知,古印度的法律和宗教文化对东南亚广大地区产生了深刻影响,这是印度文化东传的结果,故选A项;海外殖民运动兴起于古希腊的城邦时代,古印度并未进行过海外殖民活动,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7世纪开始,东南亚的国家已逐步进入封建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根据材料“以……为蓝本……法典中的某些规定”可知,材料反映了古印度的对外交往,这与中国的朝贡贸易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2.(2024·湖北十堰模拟)玛雅人是美洲大陆上最早发明象形文字的印第安人,其文字可跻身世界仅有的几种完整的古文字之列。玛雅人语言丰富,文字共有两万多个词汇。其文字既表意,又表音,全由祭司垄断,用来写诗,记载宗教神话、祈祷文、历史和天文历象等。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玛雅文明建构具有多元性特征B.玛雅文化源于生活实践的积累C.农牧分工奠定玛雅文明的基础D.文字成为玛雅文明的重要载体√题号13524687910111213D [根据材料“最早发明……语言丰富……既表意,又表音”可知,玛雅文明文字词汇较多,这些文字用来写诗,记载宗教神话、祈祷文、历史和天文历象等,据此可知文字成为玛雅文明的重要载体,故选D项;根据材料“文字既表意,又表音……用来……”可知,这体现的是玛雅文明文字的作用,玛雅文明的多元特征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玛雅文化的来源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根据材料“玛雅人……最早发明象形文字”可知,文字奠定玛雅文明的基础,“农牧分工奠定玛雅文明的基础”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二、非选择题:共14分。13.(2024·江苏扬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领主为了对外作战及镇压内部反抗,都拥有一批骑士。骑士文学的产生与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形成密切相关。骑士文学是欧洲中世纪世俗文学的主要成就,最初产生于11世纪下半叶,盛行于12、13世纪,14世纪时走向衰落。从骑士文学的内容来看,主要是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典雅爱情,体裁主要是骑士传奇和骑士抒情诗。题号13524687910111213由于骑士大多出身于封建阶级的下层,与人民接触较多,又由于在十字军东征中接触到了东方文化,加之虽效忠宗教又不奉行禁欲主义,故显示出了独特的文学特征,各种文化的交融与影响在骑士文学中表现得十分明显。骑士文学很好地诠释了中世纪的美学精神,深受中世纪欧洲民众的喜爱,并得到了广泛流行,当时欧洲各文学大国均出现过骑士文学的繁盛期。——摘编自张琳琳《论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美学精神》题号13524687910111213(1)依据材料,概括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的特点。(4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骑士文学”这一文化现象。(10分)题号13524687910111213[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是欧洲中世纪世俗文学的主要成就”得出世俗性;根据材料“最初产生于11世纪下半叶,盛行于12、13世纪,14世纪时走向衰落”得出存续时间较长;根据材料“主要是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典雅爱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骑士文学着重描述骑士的个人爱情和复仇、个人的荣誉和功绩、个人与环境的冲突,这种体现独立人格的思想意识,带有人文主义色彩;根据材料“各种文化的交融与影响”得出多元特征。题号13524687910111213第(2)问,从骑士文学兴起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发展结局等方面进行评析。背景方面,根据材料“中世纪欧洲的封建领主为了对外作战及镇压内部反抗,都拥有一批骑士。骑士文学的产生与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形成密切相关”得出骑士文学是欧洲动乱和对外扩张的产物。内容和影响方面,根据材料“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典雅爱情”“很好地诠释了中世纪的美学精神”得出骑士文学代表了英雄对荣誉的追求,体现了西欧封建时代理想化的生活方式,迎合了中世纪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根据材料“不奉行禁欲主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其中的反禁欲主义、反封建礼教、肯定现世生活的思想内容,为后来文艺复兴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发展结局方面,根据材料“14世纪时走向衰落”得出中世纪末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骑士文学也走向了衰落。题号13524687910111213[答案] (1)特点:世俗性;存续时间较长;带有人文主义色彩;多元特征。(4分)(2)评析:骑士文学是欧洲动乱和对外扩张的产物。骑士文学代表了英雄对荣誉的追求,适应了封君封臣制度中的效忠观念;冒险经历和对浪漫爱情的渴望,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体现了西欧封建时代理想化的生活方式,迎合了中世纪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其中的反禁欲主义、反封建礼教、肯定现世生活的思想内容,为后来文艺复兴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中世纪末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骑士文学也走向了衰落。(10分)谢 谢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课时数智作业52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docx 选择性必修3 第十五单元 第52讲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docx 选择性必修3 第十五单元 第52讲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