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新课导入明朝末年,徐霞客长年旅行,游历名山大川,走遍大半个中国。他坚持写日记30多年,留下了60 余万字的游记资料。后人将这些日记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一书。这部书详细记录了各地的地貌、地质、水文、植物,以及经济、交通、城镇聚落、风土文物等方面,其中对喀斯特地貌的考察和记述,居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作者写景写物具体形象,情景交融,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徐霞客游记》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你知道明清时期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吗?1.了解明清时期科技著作、建筑、思想文化方面的成就。(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分析明清时期科技与文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3.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体悟我国古代科学家不懈追求和进取的精神,树立科技报国的崇高理想(家国情怀)学习目标1.名著概览阅读教材121页内容,完成下列表格。科技名著书名类别作者主要 内容历史 地位药物学李时珍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学占有重要地位工艺科技宋应星总结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技术和经验被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农学徐光启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的创新研究成果。是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天工开物》《本草纲目》《农政全书》李时珍(1518—1593)采药想象图生平简介李时珍,今湖北蕲春人。出身于医学世家,曾入太医院任职。他在行医的过程中,实地调查研究,采集药物标本,请教百姓,搜集民间药方,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知识。经过27年的努力,参考800多种著作,三易其稿,终于编成了《本草纲目》。从李时珍的简单生平中,你能感受到怎样的科学精神呢?注重实地考察、不耻下问、博采众长、刻苦钻研科技名著材料:《本草纲目》共52卷,190万字,记载药物1892种,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16部62类,附方11096则,附图1160幅。编写的体例是首标正名叫作纲,各家注释叫作目,其次是集解、辨疑、正误,再次是气味、主治、附方。——部编版七下教师教学用书《本草纲目》的特点:①图文并茂②内容丰富③对所载药物重新进行分类.根据材料思考:《本草纲目》有什么特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药圣东汉 华佗“麻沸散”“五禽戏”东汉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唐 孙思邈《千金方》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药王医圣外科鼻祖战国 扁鹊《黄帝内经》唐 《唐本草》科技名著【知识回顾】列举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医药学成就?徐光启(1562-1633)塑像徐光启出生于上海一个小地主家庭,从小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对农业技术问题很有兴趣。他广泛阅读了大量的农书,并且留心收集、总结各种农作物的种植经验。1579年,徐光启在北京考中举人,之后又考中进士,成了明代翰林院的一名庶吉士。1613年后,他在天津海河边组织农民做水稻种植试验。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北方不宜种稻,不是种不起来就是收成不高。徐光启从江南聘请种稻能手,一起研究种植技术,终于获得丰收。晚年,他辞官归家,潜心编写《农政全书》。——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徐光启和李时珍有哪些相似之处呢?注重经验总结和实践研究科技名著徐光启和《农政全书》宋应星在《天工开物》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材料研读宋应星为什么要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金银珠宝置于最后?体现了作者重农和民本的思想。科技名著宋应星(1587—约1661)塑像生平简介宋应星,今江西奉新人。万历时期举人,曾六次会试不中。他博学多能,希望通过撰写科技书籍造福国家和百姓。在参观考察许多农庄和手工业作坊之后,写出了《天工开物》。在书中他公开宣称:“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宋应星和《天工开物》科技名著书名类别作者主要 内容历史 地位药物学李时珍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学占有重要地位工艺科技宋应星总结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技术和经验被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农学徐光启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的创新研究成果。是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天工开物》《本草纲目》《农政全书》【思考】三部科技名著,有何共同点?传统科技领域上的总结性著作。都注重实用性。都凝聚着作者的辛勤努力和智慧。明长城示意图蒙古族鸭绿江边嘉峪关关隘长城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明长城和北京城明长城目的起止构成功能明朝建立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族南扰。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城墙(主体)、关隘、城台、烽火台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修建道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明长城和北京城北京城时间组成布局特点1420年基本建成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①以宫城即紫禁城为核心;②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③以中轴线对称展开,布局均衡,完整和谐!体现了中国古代皇权至上的政治理念1987年,万里长城和北京故宫都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不到长城非好汉!万里长城和北京故宫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明长城和北京城时期 思想家 主张明中期明 末 清 初王守仁 (王阳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明清的思想家心是万物的主宰,“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批判“君为臣纲”的封建教条,做官应该“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把“亡国”与“亡天下”作区分,认为改朝换代是亡国,文化沉沦是亡天下,故“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认为社会是发展的、进化的,不能泥古不化、厚古薄今。小说明清时期,为什么小说开始流行?小说和戏曲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市民文化的繁荣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桃花扇》洪昇《长生殿》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万历年间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昆曲戏曲小说和戏曲徽调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形成。京剧乾隆年间1790年,徽班进京,开始京剧孕育期。道光年间形成新的剧种“皮黄戏”,又称为“京戏”、“京剧”。戏曲小说和戏曲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023-06-02习近平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①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我们应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拓展延伸医学:科技名著建筑北京城-皇权至上明长城李时珍《本草纲目》工艺:宋应星《天工开物》农业:徐光启《农政全书》文学小说-四大名著戏剧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总结性实用性影响深远受到时代影响又反映时代风貌思想科技文化艺术王守仁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昆曲京剧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以下资料。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中国古代民主思想的演变B.中外思想文化的交流C.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D.中国古代教育的普及2.北京城的中轴线纵贯南北,将主要的建筑物安排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构建出一个“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布局。这体现了北京城的建造理念是( )A.以民为本 B.皇权至上 C.和谐之美 D.科学合理CB课堂练习3.中国古代各领域的科技著作以其独特的记载方式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列科技著作的共同特点是( )A.传统医学不断发展 B.手工技艺推陈出新C.农业技术推广普及 D.古代科技经验总结4.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代表明清文化突出成就的文学艺术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反映清代文学艺术成就和特色的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和昆曲C.《红楼梦》和京剧 D.《西游记》和汉调D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