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目录【课程标准】1.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产生和演变。2.理解英美法近代政治制度的异同。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奴隶社会:民主萌芽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封建社会:民主发展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资本社会:民主形成1、城邦国家的形成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材料:希腊……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在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只有连绵不绝的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把农村隔成了互不相连的小块。……许多城邦就是这样形成的,相对隔绝且极其独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小国寡民,城邦的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其制度中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各城邦实际的制度千差万别城邦男性公民(1)城邦形成的原因:①地理:多山少平原②经济: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③政治:小国寡民、独立自治④文化传统: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互利的观念一、古希腊的政治制度(2)城邦政治的特点:斯巴达寡头政治雅典民主政治(一)古希腊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民主制度奠基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民主政治确立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执政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黄金时代”)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没有社会财产和等级的限制财产等级制恢复公民大会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地域政区取代血缘部落建立十将军委员会建立五百人议事会陶片放逐法几乎公职向全体公民开放发放工资管剧津贴2.雅典——古代民主城邦一、古希腊的政治制度2.雅典——古代民主城邦权力分布 产生方式 主要职责公民大会议事会官员陪审法庭特征: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参与国家日常管理由选举产生,大多一年一任,在任时需接受监督,随时可以被罢免和审判从公民中抽签产生,陪审员全体达6000人之众主要司法机关组成规模不等的法庭审理大小案件法律至上公民意识、人民主权直接民主、轮番而治对近现代民主制的影响:开创民主政治之先河,奠定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基础;(公民意识、人民主权思想、现代选举制和任期制、法律意识、议会制、权力制约……)1.公民拥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大大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2.但民主只被少数人享有,奴隶、外邦人、妇女、儿童被排除在外,实质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奴隶主贵族的民主3.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管理国家的权力,不利于国家管理,容易形成多数人的暴政,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雅典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有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管理,统治者不再是有王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由全体人民掌握。----伯里克里思考: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史料阅读】 君主们希望城邦长存,因为他们在臣民中享有应有的荣誉,贵族们乐于在长老院中有一席之地,平民则安于监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选的机会。——亚里士多德古代斯巴达的贵族寡头政治国家机构 产生方式/任期 主要职责公民大会国王长老会监察官名义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垄断军事统帅权主持国民大会、审判国王等梳理:阅读P8,补全表格信息,请归纳斯巴达的政体有什么特点?君主制民主制讨论拟定国家决策;审理各种案件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一年一任,一般不得连任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王位世袭议员仅30人,且终身任职混合政体,各司其职,国家权力掌握在少部分贵族手中,民主因素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3.斯巴达——寡头政治贵族制(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1.罗马共和国(前509——前27年) ——贵族共和政体公民大会元老院执政官职责:有权立法、宣战、媾和与审判,地位: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受限制,难以发挥作用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产生: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任期:有两人, 一年一任职责: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主持元老院限制公民大会特征:所有官职均无薪金,穷人无法出任,带有浓厚的贵族寡头制特征民主制君主制贵族制P9思考点:雅典、斯巴达、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有哪些方面相似?又有哪些不同?角度 雅典 斯巴达 罗马共和国国家机构构成政体公民大会议事会官员陪审法庭民主制国王公民大会长老会议监察官寡头制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贵族共和制相同点:不同点:①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②参加国家政权管理的都是公民;③公民都是少数,由成年男子组成;④部分官员由选举产生,而且有的有任期①国家政体不同; ②公民大会的权力有所不同。【学思之窗】 屋大维……首先用慷慨的赏赐笼络军队……然后在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地位,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都集于一身。——[古希腊]塔西著,王以铸等译《编年史》上册思考:罗马帝国与共和国相比最突出的政治特征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元首制:皇帝掌握罗马国家的权力,是最高立法者和最高法官,军队听命于皇帝,是独裁统治重要工具。实质:君主专制独裁2、古罗马帝国时期(前27—前476)(元首制/君主政治)395年-罗马帝国分裂476年,日耳曼人灭亡了西罗马帝国并建立了多个王国,西欧进入封建社会1日耳曼的一支法兰克人,逐渐建立起庞大的法兰克王国(481-843)2814年,查理大帝去世,帝国三分,即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雏形3(一)西欧主要封建国家的建立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1.建立1.封君、封臣制度(二)特征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特点:以土地为纽带形成契约关系,层层分封,等级森严,不可越级管理庄园与农奴制度特点:经济自给、政治独立、司法自主相互利用扶持阶段王权教权对抗教权极盛阶段2.世俗王权和基都教会权力长期并立(王教并立)、时有冲突丕平在教皇的支持下废黜墨洛温王朝,建立了加洛林王朝,兑现承诺划分土地,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法王腓力四世扣押卜尼法斯八世教皇作为人质达70年之久,史称"阿维农之因” ,罗马教廷凌驾于世俗君王之上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德皇在卡诺莎行宫前站了三天三夜,受尽精神侮辱后,教皇才恩赐给德皇一个赦罪的吻。5世纪11世纪丕平献土(751)卡诺莎之辱(1077)阿维农之囚(13C末)5世纪14世纪11世纪政教合作政教冲突教皇势力受到冲击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二)特征王权加强,教权衰退(民族国家开始形成,王权高于教权)(三)封建国家的代表:自主归纳:阅读课本第二子目第二段,分析法国等级君主制确立的背景是、构成是,具有怎样的影响?1.法国——等级君主制:(1)背景:(2)标志:(3)影响: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三级会议的召开组成:教士、贵族、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结果: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16世纪以后,君权达到顶峰,三级会议已经形同虚设。然而,三级会议所代表的原则后来证明比君主制更有生命力,更有前途。它在中世纪短暂的存在,为近代议会民主埋下了伏笔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39)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40)除战时与予敌对之国家之人民外,一切商人,倘能遵照旧时之公正习惯,皆可免除苛捐杂税,安全经由水路与陆路,出入英格兰……(1)《大宪章》的签署约翰王在武力胁迫下签署《大宪章》①背景:13世纪初,英王约翰奉行的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②内容:P10:“学思之窗”《大宪章》对王权的限制体现在哪些方面?国王不得随意征税。《大宪章》肯定了国王的合法地位与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保障封建主的特权;适当照顾骑士和市民的利益。③影响:限制了王权,保障了贵族特权,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历史传统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国王不得随意侵犯人身自由;(三)封建国家的代表2.英国——议会君主制的形成(2)议会权力加强13世纪中后期,英国多次召开会议,议会权力逐渐加强。14世纪中期,议会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市民组成;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模范议会”——英国议会君主制的形成1295年,英王爱德华一世为筹集战争经费又召集议会,出席议会的除大贵族、教士外,每郡有2名骑士代表,每个大城市有2名市民代表,约有400余名议员出席。此后议会仿此例经常召开,这次议会被称为模范议会。由于贵族议员和市民、骑士议员在根本利益、要求上各不相同,每当这种议会召开时,各郡骑士代表和市民代表经常单独在一起。(三)封建国家的代表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2.英国——议会君主制的形成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以向国王请愿的方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七大选帝侯3、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国徽开端:962年,德意志国王被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德意志王国逐渐演变为神圣罗马帝国。形成:1125年,部分德意志诸侯选举萨克森公爵罗退尔为“罗马人民的国王“,罗退尔承认他们的选举权。此后国王由诸侯选举成为制度。确立:1356年,皇帝查理四世发布“黄金诏书”,确认由选帝侯选举“罗马人的国王”的合法性。终结: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拿破仑要求解散,选帝侯变成荣誉称号。(三)封建国家的代表阅读P11【历史纵横】双头鹰图案是沿袭古罗马帝国图腾,意即帝国是古罗马的正统继承者。中间的耶稣受难图则表明帝国神圣性,帝国皇帝即是罗马天主教会和整个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保护者。双头鹰翅膀上则绘上七大选帝侯国和德意志各大诸侯的旗帜,代表帝国的普世性和广大疆域。1. 确立: 16—18世纪2. 成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代表: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联邦共和制法国议会共和制共同点——代议制公民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一)概况方式:资产阶级革命方式:革命和改革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二)代表1)建立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日益强大。过程:1640年,爆发 两次内战,议会获胜,处死国王 共和国时期;军事独裁,王朝复辟 1688年光荣革命。2)建立与发展:(1)确定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议会主权)、司法权力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2)英国在统治方式上实现了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3)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A、建立: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第一次权力转移:立法权从国王转移到议会(国王仍然拥有行政权)。1、英国:君主立宪制上院(贵族院)下院(平民院)首相(行政权)议会(立法权)国王下院选举胜出的多数党领袖上台后组建在政治上共进退对议会负责对议会负责形式上任命形式上负责内阁(行政权)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时:首相应率领内阁集体辞职或向国王申请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由新议会决定内阁去留。2)建立与发展:B、发展: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的确立。第二次权力转移:行政权从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从此“统而不治”)。2)建立与发展:C、完善:议会改革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进行第一次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员名额并修改选民资格,工业资产阶级大体获得选举权。1867年议会改革:大大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除矿工和农业工人外,工人阶级大多得到了选举权。1884—1885年议会改革:英国基本实现成年男性的普选权。第三次转移:政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并逐渐下移到公民。3)特点:特点:①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②国王是国家元首,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③首相是政府首脑,掌握实权,但和内阁一起受到议会的制约;内阁在政治上和首相共进退;④司法独立;⑤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相结合。①君主立宪制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②国王是国家元首,“统而不治”,是国家象征;③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掌握最高立法权;④首相是政府首脑,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内阁对议会负责;3)特点4)英国代议制演变趋势两个趋势: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民主权利由贵族下移到 并下移到公民。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议会内阁工业资产阶级国王权力不断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一、1832年议会改革1.背景:①政治:选举制度落后;选区分配不合理;②经济: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获得席位;③群众:选举人财产资格限制。2.内容:①降低选举资格限制和调整选区,扩大选民范围;②重新分配议席,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进入议会。3.影响:中等阶级获得选举权,保障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二、1867年议会改革:城市小资产阶级、工人获得选举权;三、1884-1885年议会改革:基本实现男性的普选权,1885年首次按人口分配议席原则。19世纪英国三次议会改革经过三次议会改革,英国资产阶级的权利增加了,拥有选举权的人大量增加,英国的各个阶层在改革中达成了一种妥协,共同治理国家,实现了国家的渐进式的平稳过渡。【历史纵横】2.美国:共和制(二)代表:(1)背景:美国独立战争,美利坚合众国建立(1775-1783年)【纲要下P50】①原因:18世纪中叶,英国对北美大西洋沿岸殖民剥削,激起不满②过程: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开始 1776.7.4《独立宣言》宣告独立 1781年打败英国军队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③性质: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2)标志:1787年宪法①内容:a.联邦制: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拥有宪法明确规定的权利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b.三权分立:行政权:总统,是政府首脑,兼任陆海军总司令立法权:国会,分众议院和参议院,拥有批准税收权利司法权:最高法院,和下级法院②原则:分权与制衡【纲要下P52】③评价:a. 是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b.不足:承认奴隶制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公民权利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二)代表:(1)背景:经历共和制和君主制多次反复3.法国:共和制①1792年法国首次建立共和国②1870年法国建立第三共和国(2)标志:1875年宪法内容:①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立法权由两院行使②总统:任期七年,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含义、背景、特点、影响、启示?(回忆概括与拓展)回顾:联系纲要下第9课,思考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含义?主要政体形式?建立方式?1、含义: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代议制。(间接民主)资产阶级代议制之下,主要有两种形式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德意志帝国)总统共和制(美国)议会共和制(法国)2、建立方式:多数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和平改革或国家统一,制定宪法,设立议会。特点:长期性、曲折性C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议会(内阁)总理(行政权)总统(行政)众议院(立法权)参议院(立法否决权)最高法院两院联席会议选出对参议院负责,经参议院同意可解散众议院经众议院同意可任命重要文件需要总理副署授权组建对参议院负责可宣布总统违宪可宣布内阁违宪(二)内容: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是资产阶级保皇派和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三)影响:①确立了共和政体, 并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帝制的道路;②社会稳定发展,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总结】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认识和评价1、发展原则和趋势: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2、评价:(1)与封建制度相比,资本主义制度是更为先进的宪政文明的体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2)资本主义制度践行了启蒙思想的价值观,彰显并弘扬了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精神。(3)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制度。5世纪15世纪公元前8世纪古代希腊罗马古罗马:共和国:贵族寡头帝国:君主政治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斯巴达:寡头政治中世纪欧洲法国:等级君主制英国:议会君主制近代西方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联邦共和制法国:议会共和制认识:从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课堂小结】比较项 英国 美国 法国政治体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总统制共和制 议会制共和制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 总统元首产生 世袭 选举 选举元首任期 终身 4年,可连选两届 7年,可连选连任元首实权 “统而不治”无实权 有实权 有实权政府首脑 首相 总统 内阁总理政府产生 议会产生 总统任命 总统任命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参众两院行政机构 内阁 总统 总统,需内阁部长副署立法机构 议会 国会 参众两院相同点 都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政体;都是代议制民主;都体现妥协智慧。近代英国、美国、法国的政治制度有何共性和个性?进步性:近代西方政治制度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局限性:英国妇女长期没有选举权,美国宪法一度承认了黑人奴隶制的合法地位。①继承古代民主政治的优良传统。②实行分权制衡原则。③法律不断完善,强调法治。④民主范围逐渐扩大,民主制度逐步完善。(2)评价(1)特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评价早期公民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市民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近现代公民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共和制法国:议会共和制公元前8世纪5世纪15世纪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古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斯巴达:寡头政治罗马共和国:贵族寡头制罗马帝国:元首制(帝制)中古欧洲国家的建立法国:等级君主制英国:议会君主制古代奴隶社会中世纪 封建社会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民主萌芽民主发展民主形成时空定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