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新课引入:沈阳大政殿和十王亭大政殿与十王亭,始建于努尔哈赤时期,它们巍峨矗立,见证了满洲贵族(尤其是以八旗旗主为核心)共商国是的辉煌岁月,深刻反映了当时的政治体制。然而,当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后,他们积极借鉴历代中原王朝的治国经验,着力加强君主专制。在这种背景下,曾经辉煌一时的满洲贵族共同议政的制度,是否还能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历史问题。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程标准:了解清朝加强皇权的举措,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了解清中期以来的政治腐败、故步自封和19世纪的世界形势,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学生需明晰军机处设立于雍正时期,文字狱盛行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闭关锁国政策贯穿清朝中晚期等关键时间节点,并能在历史纪年表中准确标注。唯物史观:引导学生剖析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缘由,认识到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探讨文字狱、闭关锁国政策时,让学生理解这些举措与清朝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全面、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史料实证:教师可展示《檐曝杂记》《清实录》等文献史料,以及相关历史图片、档案等,指导学生依据史料实证认识历史问题。 历史解释: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军机处设立的目的和影响,包括加强君主专制、提高行政效率等,理解这一机构在清朝政治体制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能解释文字狱和闭关锁国政策对清朝社会产生的多方面影响,如文字狱对思想文化的禁锢、闭关锁国对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阻碍等。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清朝君主专制强化带来的后果,如社会矛盾加剧、国家逐渐落后等,让学生认识到合理的政治制度和开放的政策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重点:了解清朝加强皇权的举措。难点:通过对清朝中后期政治腐败、故步自封的了解,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一、军机处的设立:1.军机处的设立过程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帝设立南书房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乾隆帝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满洲贵族组成,军国大事均由它决定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皇帝亲信组成,军政大事由皇帝裁决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皇权受限皇权扩大皇权独掌时期 清初(皇太极) 康熙 雍正机构名称人员组成 翰林文人职责阅读P110,完成表格有关内容?并绘制清朝皇权演变时间轴?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满洲贵族皇帝亲信大臣决定一切军国大事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限制皇权强化皇权皇权不断加强一、军机处的设立:2.军机处的特点康熙设立南书房雍正设立军机处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照皇帝旨意拟定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依据下面材料,思考军机处的特点是怎样的?军机处外景和内景简练军机处每天处理奏折多至五六十件,年末时可达上百件,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军机大臣须每天值班,等候皇帝随时召见。军机大臣被召见时,太监也不能在旁边;军机处的差役“苏拉”,则挑选十五岁以下不识字的少年担任,使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等。即便是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军机处。——摘自冯元魁《军机处与清朝的封建专制制度》高效机密(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赵翼《檐曝杂记》卷一结合史料和清政府的行政流程示意图,思考:军机处的职能是怎样的?3.军机处的职能与影响一、军机处的设立照旨拟文,上传下达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中枢机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如何评价军机处的设立?积极影响消极影响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君主独断专行,容易形成决策失误权力的过度集中,容易滋生腐败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顶峰军机处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强化纵横学史: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4.奏折制度一、军机处的设立:明清奏折呈递流程变化示意图收交转递票拟题本/奏本通政使司等上级部门内阁皇帝批红执行执行执行明朝单独呈送密封奏折亲手批阅奏折返回奏本皇帝清朝迅速、机密这封乾隆皇帝御批奏折为闽浙总督杨应琚所上奏。杨应琚在这份给皇帝的奏折中,回顾了广州十三行商馆设立的原因和经营情况,并考察了虎门、黄埔一带的地理形势,主张对外通商应仅限于粤海关。乾隆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用朱笔批示:“所见甚是。本意原在……”依据奏折的内容并结合P111,概括奏折制度有怎样的作用?它是如何加强君主专制的?作用:便于皇帝更广泛直接了解情况,提高决策效率。加强了皇帝和大臣之间的直接联系,有利于皇帝“乾纲独断”和对地方更深的控制,强化了皇权。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1.大兴文字狱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经常从士人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为“文字狱 ”。定义案例 结局雍正时期庶吉士徐骏作诗:“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雍正时期内阁学士查嗣庭在江南主持科举时,出了一道考题:“维民所止”。乾隆时期湖南学政胡中藻作诗:“又降一世夏秋冬,一把心肠论浊清”。斩首“维民所止”,出自《大学》一书,原文是歌颂商王功业的。然而清廷却提出“维”和“止”去了字头,是要砍雍正的头。入狱自杀,戮尸枭示,满门抄斩腰斩诛族,祸及师友捕风捉影,认为文人不满清朝统治维护清朝统治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1.大兴文字狱清代文字狱,主要集中在前期,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君王,绵延一百三十余年。无论就时间之长,案件之多,还是规模之大,株连之广,花样之翻新,手段之残忍来看,在中国的封建时代,都是没有前例的。——摘自何西来为周宗奇《文字狱纪实》所作的序依据材料,归纳 清朝文字狱的特点?时间长规模大次数多冤,残酷材料一 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看,窥视)景,畏避太甚。……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于世道人心,实有关系。——【清】李祖陶《迈堂文略》材料二 避席(不敢参与集会)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为谋生计)。——【清】龚自珍《咏史》依据材料并结合P112,思考文字狱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什么样的危害?造成社会恐慌,摧残人才禁锢思想,阻碍思想学术发展和进步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2.文化专制政策文化专制政策提倡尊孔读经,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康熙帝北京孔庙书“万世师表”匾额纂修了中国古代最大丛书《四库全书》》编成一万卷的《古今图书集成》》乾隆帝雍正帝材料1:乾隆后期借编修丛书《四库全书》之机,要求各地广泛搜求、进献书籍,然后予以全面检查,凡“悖逆”、“违碍”著述概予销毁或抽毁。……禁毁的重点,主要包括明朝述及满族(女真)早期史事的著作,反清人士著述,气节有亏被定为“贰臣”的明朝降官著述,文字狱案犯著述,以及强调华夷之辨、贬斥君权的作品,等等。——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2:《天工开物》、《军器图说》这些科技著作都被禁毁,《天工开物》直到近代才在日本和法国重见天日。仅在乾隆时期,禁书毁书的活动就持续了近20年,据统计,在这期间共销毁书籍3100多种,15.1万部,销毁书版8万块以上。——常建华《清史十二讲》依据材料,说一说清朝这种禁书毁书行为的目的是什么?会产生哪些影响?目的:影响:维护集权统治中国文化的一次浩劫,破坏文化传承,文化恐怖影响思想和学术的发展、进步秦朝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八股取士西汉明朝清朝拓展延伸:中国古代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措施有哪些?它们的共同目的是什么?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统治拓展归纳:自秦朝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历代封建王朝采取各种措施强化中央集权。加强思想统治的结果强化了君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但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根据材料与P112-113内容,梳理清中期之后社会矛盾加剧的表现有哪些?①官僚体制日趋腐败。清朝民谣: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恭王府鸟瞰图(原为和珅府邸,占地面积61120平方米)年代 岁入总额(万两)雍正三年(1725) 3,585乾隆十八年(1753) 4,069乾隆三十一年(1766) 4,858乾隆五十六年(1791) 4,359嘉庆十七年(1812) 4,013历年军费的开支,常占财政支出总额的一半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准、回之役费帑三千三百余万两,两金川之役达七千余万两,台湾之役八百余万两,廓尔喀之役一千余万两,累计总额在一亿五千万两以上。据统计,乾隆三十一年(1766),官俸支出总数为五百四十三万两,约占财政总支出(三千余万两)的六分之一以上(不包括宗室王公的俸禄),远远超过了明代。——摘自郑天挺、南炳文《清史》②官僚机构臃肿,出现财政危机,国力虚弱到乾隆时,湖北已是“今日田之归于富户者十之五六,旧时之人,今俱为佃耕之户”。广西也“田大半归富户,而民大半皆耕丁”。清朝《流民图》(局部)③土地兼并致贫富分化严重,人民生活困苦④农民起义白莲教起义爆发时间:1796年涉及范围: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过程:历时9年结果:清政府镇压了起义,但是元气大伤白莲教起义导致清朝元气大伤,是清朝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四、闭关政策:1.背景研读教材P113和史料,说一下: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材料1: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绸等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所以)加恩体恤。——《乾隆帝复英王乔治三世》①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材料2: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船),交通外国,因以为寇。——《永乐实录》卷二十七②担心领土主权受侵犯,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统治材料3:我织的布结实又耐用,我夫君勤劳又踏实,进口的商品虽好,可我们不需要,也实在没钱买呀…③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四、闭关政策:1656年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1684年康熙时期,收回台湾后,设四口通商不准“片帆出海”放宽海禁,多口开放1757年乾隆时期,广州一口通商限制贸易2.表现闭关政策指闭关自守,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交流的一种国家对外政策。≠严格限制绝对禁止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康熙时,清朝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1684年),开放宁波、漳州等4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1757年(乾隆皇帝在位),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管理外国商人。广州十三行乾隆时期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 中国赠给英国的礼物 英国赠给中国的礼物四、闭关政策:3.影响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骨9厘和各色食品等。天体运动仪和望远镜;座钟一架;天体仪;奇巧椅子一对(能随意转动);毛瑟枪、连珠枪;钢炮、榴弹炮数门;军舰模型。看视频与材料,感受18世纪末中西文明的不同,思考:闭关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出中英两国间的巨大差距,说明当时的中国已远远落后于世界前进的步伐。积极:保护自然经济免遭外来冲击,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也曾起了一定的防御作用消极: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 ——马克思拓展延伸: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两汉时期两宋时期元朝明清时期开始发展开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设置专门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发达设市舶司贸易繁荣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严格限制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前:对外开放后:闭关锁国原因影响启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昌盛,各方面领先世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维护国家统治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科技文化兼容并蓄,取得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能抵御外国的侵略;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开放则兴、闭关则衰;应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经验,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皇上,我朝无所不有,无需与他国交流。课堂小结军机处的设立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闭关政策目的:加强对士人的思想控制,维护清朝统治表现:官僚整体日益腐败;国家财政危机;土地兼并严重结果:白莲教起义成为清朝走向衰落的转折点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影响:造成社会恐慌,摧残了人才,禁锢思想言论,阻碍思想、学术发展和进步康熙皇帝设立南书房康熙时期奏折制度形成原因:担心领土主权被侵犯;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威胁统治表现:初期“禁海令”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乾隆时只广州一口通商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影响:闭关自守,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社会矛盾不断加剧,清朝由盛转衰课堂反馈:1.如果把“废丞相”、“设厂卫”、“八股取士”、“文字狱”和“军机处”整合为一个学习主题,该主题是(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交融 D.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2.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从乾隆六年至五十三年,文字狱达53起,几乎遍及全国各地,造成以文肇祸的恐怖气氛,致使知识分子再也不敢轻易表露个人思想。由此说明文字狱( )A.禁锢了思想言论 B.打击了违法犯罪C.提高了儒学地位 D.保障了社会发展DA3.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其表现包括( )①提倡尊孔读经 ②全面检查全国书籍 ③销毁对统治不利的书籍 ④严格限制对外贸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4.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原因包括( )①官场贪腐之风盛行 ②军队军备废弛 ③出现财政危机 ④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分化严重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AD5.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下列对清朝前期“与外界隔绝”理解正确的是(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禁止一切对外贸易C.禁止中国与外国往来 D.拒绝一切外国人来华6.明清治国者有特别发达的“专制智慧”:一曰除外患,断绝一切联系,把国家变成一个铁桶;二曰解内忧,控制、削弱民间的组织力量,把人民打成散沙。下列选项体现该“智慧”的是( )A. 闭关锁国 八股取士 B. 对外开放 小农经济C. 对外开放 八股取士 D. 闭关锁国 小农经济A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