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B
汉中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二)
化 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l—27 S—32 Fe—56 Cu—64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8 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2025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下列做法与环保理念相符的是
A.废水直接排放 B.积极植树造林 C.露天焚烧垃圾 D.加高烟囱排废气
..自然界四季分明,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下列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 B.夏天海水蒸发 C.秋天丹桂飘香 D.冬天炉火取暖
3.从粒子角度认识物质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特征。下列物质中含有多种分子的是
A.甲烷 B.空气 C.黄铜 D.食盐
4.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5.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有氧气,因此空气可直接用于医疗急救
B 加大化石燃料的开发,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C.用干冰营造舞台意境时,看到的白雾是二氧化碳气体
D.喝高钙牛奶可预防骨质疏松,其中“钙”指钙元素
6.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需要不断补充催化剂
B.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数目比为1:1
C.反应涉及3种氧化物
D.反应产物都是空气的组成成分
7、实验小组用金属进行了下列两组实验,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一加热a端铜丝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端下降、b端上升
B.实验一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实验二丙中导管内水柱会下降
D.实验二铁钉出现锈蚀后,甲、乙中气体含氧气的体积分数不相等
8.将24g固体甲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分别测得 时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别如图A、B、C、D四点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时,固体甲的溶解度为21.8g
B. 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7:100
C. C、D两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CD. D点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
9.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与( 的知识网络图,图中“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两端的物质通过一步反应能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属于氧化物
B.乙的俗名可能为熟石灰
C.甲→CO 的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D.乙溶液与丙溶液反应时,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4分)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习俗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我们从化学视角认识传统节日中的习俗。
(1)春节———“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古时换桃符,现在贴春联,用墨汁书写的春联能长时间保存不褪色的原因是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
(2)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酿酒祭祀祖先,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 乙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端午节———“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艾草具有特殊香味,可驱赶蚊虫,人们能闻草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 。
(4)中秋节——“中秋鲜果列晶盘,饼样圆分桂魄寒”。中秋节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制作月饼的主要原料面粉可以给人体提供的有机营养物质是 。
11.(3分)当代茶俗,以传统与时尚相融合的方式,不断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1)《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铜铁铸之……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风炉底窗可自由开合,控制进风量。需要提高煮茶温度时,应 (填“调大”或“调小”)进风口。
(2)制作玻璃茶具的主要原料中含有硅酸盐,如 CaSiO 等。CaSiO 中 Si元素的化合价为 。
(3)“围炉煮茶”是备受青睐的休闲方式。为防止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 使人中毒,要注意开窗通风。
12.(4分)氧气和水是人类和动植物不可缺少的生命物质,围绕这两种物质,同学们进行了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
(1)小组同学设计并制作如图1所示的氧自救呼吸器。已知超氧化钾( )为黄色固体,可分别与 发生反应生成O 、K CO 、KOH。使用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生氧剂由 (填颜色变化)时,则基本失效。
(2)图2是小组同学自制的电解水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图3 是用塑料瓶、纱布、活性炭等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其中装置制作较合理的是 (填“A”或“B”)。
13.(4分)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图1金属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
(2)《淮南万毕术》记载“曾青(硫酸铜溶液)得铁则化为铜”的湿法炼铜工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如图2,在CuSO 和MgSO 的混合溶液中漂浮一塑料小球,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塑料小球浸没在溶液中的体积将变大
②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③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一定有镁和铜,可能有铁
④向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14.(4分)下表是 NaCl、KNO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NaCl的溶解度/g 35.8 36.0 36.3 36.6 37.0
KNO 的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 (填化学式)。
(2)t ℃时NaCl和 的溶解度相等,则t的取值范围是 。
(3)50 ℃时,小组同学利用NaCl完成如下实验。
图中x的值为 ,溶液M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15.(5分)为探究酸的性质,化学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1)试管①滴加稀盐酸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2)小汉向试管②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为无色,可证明NaOH 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判断依据是溶液中 (填离子符号)一定被完全消耗了。写出NaOH 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结束后,用长滴管吸取②中的溶液逐滴加入③中,开始无沉淀生成,后生成红褐色沉淀。则下列分析推理合理的是 (填字母)。
A.滴加前,③中有固体剩余
B 滴加后,③中溶液 pH变小
C.长滴管中吸取的②中溶液的溶质种类为两种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6分)根据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1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①处红磷不燃烧,②处红磷燃烧,说明物质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为 。
(2)实验2探究呼出的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试剂a应为 。
(3)实验3为铁丝燃烧实验,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 。
(4)利用实验4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 (填字母)。
A. H B. O C. CO
17.(7分)化学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图所示顺序摆放着6瓶不同的无色溶液(试剂是按照物质所属类别摆放的),其中试剂④的标签破损,为此,他们做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试剂④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根据破损的标签和试剂的摆放顺序,对试剂④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推测:
若与试剂③属同类物质 若与试剂⑤属同类物质
猜想1:_____________ 猜想2:Na CO 猜想3:NaCl
【实验活动1】甲组同学取少量④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生成,证明猜想2正确。
【表达交流】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
【讨论质疑】乙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无法得出“猜想2 正确”的结论,理由是猜想1中溶液变质也会产生
【查阅资料】BaCl 溶液呈中性。
【实验活动2】为验证猜想,乙组取少量④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 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取少许滤液,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 ,证明猜想1正确。
【实验活动3】丙组同学设计了新的实验方案,并利用乙组同学剩余的滤液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许滤液,通入 CO 气体 猜想1正确,溶液部分变质
取少许滤液,滴加________ (填化学式)溶液 既有白色沉淀产生, 又有蓝色沉淀产生
【总结提升】
(1)乙组和丙组同学通过实验证明试剂④发生了部分变质的共同思路是 。
(2)实验取完试剂后应立即盖好瓶塞,且取用药品时标签向着手心。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8.(5分)实验室有一包部分被氧化的铝粉,化学小组取少量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及数据如图所示。
请分析并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2)计算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
(3)根据图中数据, (填“能”或“不能”)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汉中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二)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B 2. D 3. B 4. C 5. D 6. A 7. C 8. A 9. C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24分)
10.(4分)(1)稳定或不活泼
(2)4:1
(3)不断运动
(4)糖类
11.(3分)(1)调大
(2)+4
(3)一氧化碳或CO
12.(4分)(1)黄色变为白色
(2)2H O通电2H ↑+O ↑(无“↑”、无条件、条件错误、未配平扣1分,化学式错误扣2分)
(3)A
13.(4分)(1)B
(化学式错误扣2分)
(3)①④
14.(4分)(1)KNO
(2)20-30(带单位也给分)或20(3)37 不饱和
15.(5分)(1)有白色沉淀生成
未配平扣1分,化学式错误扣2分)(
(3)C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Ⅰ分,计13分)
16.(6分)(1)2H O MmO =2H O+O ↑(无“↑”、无条件、条件错误、未配平扣1分,化学式错误扣2分)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氢氧化钙溶液或澄清石灰水
(3)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
(4)A
17.(7分)【做出猜想】NaOH
【表达交流】 (未配平、无“↑”扣1分.化学式错误扣2分)
【实验活动2】溶液变红
【实验活动3】产生白色沉淀
【总结提升】检验试剂中含有 NaOH(合理即可)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8.(5分)(1)0.6 (1分)
(2)解:设参加反应的AI的质量为x。
… (1分)
54 6
x 0. 6g
线
解得:x=5.4g … ………… ………… …… ………………………………………………… (1分)
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 (1分)
答:略。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