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导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导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学习目标:
1.了解希腊城邦的概念和特点;简述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知道亚历山大东征路线;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2.评价雅典民主政治;以典型事例说明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3.初步认识民主政治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作用;认识亚历山大东征的侵略性、残酷性,以及促进东西方文化大交汇的客观进步性。(唯物史观)
重难点:
1.重点:雅典的民主政治;亚历山大东征。
2.难点:认识民主政治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作用;认识亚历山大东征的侵略性、残酷性,以及促进东西方文化大交汇的客观进步性。
知识梳理:
1.希腊城邦
(1)希腊半岛(古希腊主体)特点:环海、多山、多岛屿,影响希腊统一;平原小耕地少,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
(2)希腊最早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之后,进入相对落后的荷马时代。
(3)城邦建立:公元前8世纪,以城市或市镇为中心。希腊城邦特点:“小国寡民”。最大的城邦:斯巴达。
(4)希腊城邦居民权力: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含外邦人和奴隶)。公民有土地,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
非公民中的外邦人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利,没有土地;奴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和自由。
2.雅典的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使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成为200多个城邦的盟主。
创建人物:伯里克利。改革后,把雅典变成了“全希腊的学校”。他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少数奴隶主对奴隶的专政。 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
3.雅典民主政治的利与弊:
利:(1)它是古希腊城邦制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
(2)它扩大了公民权利,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雅典繁荣。
弊:(1)它是少数人的民主。雅典的外邦人、奴隶和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2)它是直接的民主。容易造成民主决策失误,成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甚至沦为暴民政治。
4.亚历山大帝国: 建立时间:公元前4世纪末。
人物: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后,亚历山大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 。
5.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1)具有侵略性质,掠夺了东方世界的财富,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2)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练习巩固:
基础题
1.小勇放暑假后准备去探寻西方文明之源,西方文明之源主要是指欧洲的( )
A.意大利 B.希腊 C.英国 D.西班牙
2.在古希腊举行竞技会期间,各邦要实行“神圣休战”的协议,即停止一切战事,即便是交战的城邦也必须保证让运动员和观众顺利通过。据此可知,竞技比赛有助于( )
A.增强居民的参政意识 B.改善公民的身体素质
C.完善城邦的治理模式 D.缓和各邦的矛盾冲突
3.下表为世界古代文明的概况。由此可知,世界古代文明( )
发源地 文字 建筑
北非尼罗河流域 象形文字 胡夫金字塔
西亚两河流域 楔形文字 空中花园
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 印度文字 那烂陀寺
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地区 希腊字母 帕特农神庙
A.濒临大河,农耕为主 B.丰富多彩,多元发展
C.文字多样,交流频繁 D.宗教主导,相互交融
4.《全球通史》中提及:“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些文明使欧亚大陆成为起重大作用的世界历史中心地区。”从中得知( )
A.世界文明的产生与地理环境有关 B.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世界文明的特征与地理环境无关 D.亚非文明的延续发展
5.大约在公元前4千纪后期,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欧洲的爱琴海地区,诞生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下列可用作研究爱琴海地区古代文明的是( )
A. B.
C. D.
提高题
6.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希腊城邦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
A.考古发掘的克里特岛宫殿遗址 B.《荷马史诗》中描写的希腊城邦
C.学者的研究文献 D.电影《亚历山大大帝》
7.许多希腊人因移居中东而致富。他们以冒险精神和先进的商业、金融方法做出许多贡献。如采用或更广泛地使用空吸式活塞泵、水车、螺丝钻子和水压机等技术发明,还掌握大规模的灌溉系统、矿山、采石场、盐田、“皇田”和制造华美织物和陶器的工场。地区贸易和生产率获得相应增长。可见希腊人的移民扩张( )
A.造成了被征服地区的灾难 B.推动希腊民主制度的扩展
C.掠夺了东方地区无数的财富 D.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广泛传播
8.公元前495年,他诞生于古希腊一个贵族家庭。执政以后,他不断结交希腊世界著名的学者、文人和艺术大师,学习其先进的思想。公元前443年至前429年,他成为雅典国家的实际统治者,整个雅典进入全盛时期。材料讲述的是哪一位杰出政治家( )
A.梭伦 B.伯里克利 C.苏格拉底 D.亚历山大
9.某同学在历史课上读到一段故事:“公元前5世纪,公民帕罗斯首次参加公民大会,大会通过投票决定是否放逐一位声望过高的将军。他在陶片上刻下名字,投出了自己的一票。”这段故事反映的是( )
A.古巴比伦君主专制制度 B.古印度森严的种姓制度
C.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D.罗马帝国的“元首制”
10.以下两幅图片能够证明亚历山大东征的积极意义是( )
A.建立了强大的帝国 B.影响了东方建筑风格
C.传播了古希腊思想 D.有利于文明间的交融
创新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财富。

材料二 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总序
材料三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中华文明历来赞赏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摘编自习近平向2023北京文化论坛致贺信
(1)从材料一中任选一例文化遗产,简要说说其承载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归纳古代世界各地文明交流方式有哪些?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待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答案解析:
1.【答案】B
【难度】0.65
【知识点】古希腊和雅典城邦
【详解】据题干“小勇放暑假后准备去探寻西方文明之源,西方文明之源主要是指欧洲的”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方文明通常被认为发源于古希腊文明。古希腊在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民主政治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后来西方文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古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B项正确;意大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意大利有重要地位,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中心之一,但它不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排除A项;英国在近现代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力,但并非西方文明的起源地,排除C项;西班牙在历史上也有其独特发展,但同样不是西方文明的起源,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D
【难度】0.65
【知识点】古希腊和雅典城邦
【详解】根据材料“神圣休战”等信息可知,材料中的竞技会期间,希腊城邦要休战,因此说明竞技比赛有助于缓和各邦的矛盾冲突,D项正确;增强居民的参政意识强调的是居民要积极参加城邦公共事务的管理,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改善公民身体素质是其客观影响,但是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涉及城邦之间举行的竞技会,只是体育盛会,不能完善城邦的治理,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B
【难度】0.65
【知识点】古埃及、古巴比伦、种姓制度、古希腊和雅典城邦
【详解】据所学可知,表格列举了四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文字和建筑,分别属于北非、西亚、南亚和欧洲的不同区域。各文明创造了独特的文字(如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等)和代表性建筑(如金字塔、帕特农神庙等),体现了文化形式的多样性。这些文明在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发展,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色,未体现出强烈的交流或宗教主导的共性。因此,最符合表格信息的结论是“丰富多彩,多元发展”,B项正确;“濒临大河”不适用于爱琴海文明,排除A项;“交流频繁”和“相互交融”缺乏直接证据,表格信息未体现,排除CD项。故选B项。
4.【答案】A
【难度】0.65
【知识点】古巴比伦、哈拉帕文明、古希腊和雅典城邦、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详解】根据题干“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可知,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等地区因“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伟大文明,并成为历史中心。这反映了地理环境(如河流、平原等自然条件)对早期文明产生的重要作用,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文明的产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未涉及文明之间的联系,排除B项;世界文明的特征与地理环境有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文明的产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未说明文明的延续,排除D项。故选A项。
5.【答案】C
【难度】0.85
【知识点】古希腊和雅典城邦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诞生于爱琴海地区古代文明是古希腊文明,其代表性成就是雅典卫城遗址,C项正确;金字塔是诞生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代表性成就,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是诞生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的成就,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罗马大竞技场是古罗马文明的代表性成就,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提高题
6.【答案】A
【难度】0.65
【知识点】古希腊和雅典城邦
【详解】据题干“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考古遗址是历史发生当时遗留下来的实物证据,直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或建筑特点。克里特岛的宫殿遗址属于米诺斯文明,与希腊城邦的历史背景相关,因此是研究希腊城邦的第一手史料,A项正确;《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作品,成书于公元前8世纪左右,虽然反映了早期希腊社会的某些特征,但其内容以神话和传说为主,并非严格的历史记录。希腊城邦的兴起主要在古风时期(公元前8世纪后),而史诗中描述的社会形态更接近迈锡尼文明或“黑暗时代”,与城邦时期不完全对应。因此,它更适用于研究古希腊文化观念,而非直接作为希腊城邦的第一手史料,排除B项;学者的研究文献属于第二手史料。学者对历史的研究、分析和总结是对原始史料的再加工,属于后人的解释性成果,不能直接作为历史根据,排除C项;电影《亚历山大大帝》属于第三手史料或文艺创作。电影是现代艺术产物,基于历史事件进行艺术加工,不具备直接历史依据的价值,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D
【难度】0.85
【知识点】古希腊和雅典城邦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希腊的移民扩张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了移民地区,因此可知希腊人的移民扩张反映了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广泛传播,D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希腊的移民扩张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没有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也没有掠夺东方地区无数的财富,排除AC项;题干没有涉及中东地区学习希腊民主制度,排除B项。故选D项。
8.【答案】B
【难度】0.85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详解】据题干“公元前495年,他诞生于古希腊一个贵族家庭”“公元前443年至前429年,他成为雅典国家的实际统治者,整个雅典进入全盛时期”和所学知识可知,伯里克利出生于公元前 495 年,是古希腊雅典的著名政治家,在公元前 443 年至前 429 年,他连续当选为雅典首席将军,成为雅典国家的实际统治者,在他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雅典进入全盛时期,B项正确;梭伦是古希腊时期雅典城邦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在公元前 594 年担任雅典首席执政官,与题目中“公元前 443 年至前 429 年成为雅典国家实际统治者” 等信息不符,排除A项;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并没有担任过雅典国家的实际统治者,与题目描述不符,排除C项;亚历山大是马其顿王国的国王,他主要成就在于通过军事征服建立了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与题目中 “雅典国家的实际统治者”,排除D项。故选B项。
9.【答案】C
【难度】0.65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这反映的是雅典的陶片放逐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城邦位于希腊中部。经历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经济发达,国势强盛,一度成为200多个城邦的盟主。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C项正确;古巴比伦君主专制制度是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以《汉谟拉比法典》为代表,排除A项;古印度森严的种姓制度包括婆罗门、刹帝利等,等级十分森严,排除B项;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标志着罗马由共和国发展为帝国,排除D项。故选C项。
10.【答案】D
【难度】0.65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西亚古城遗址带有希腊建筑风格特点,印度佛像身穿希腊式披袍,这都表明亚历山大东征过程中,促进了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体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D项正确;这两幅图片重点不是体现帝国的建立 ,而是文化层面的呈现,排除A项;仅从这两幅图来看,第一幅西亚古城遗址不能单纯认定是受亚历山大东征影响改变了建筑风格 ,第二幅印度佛像虽有希腊元素,但不能以偏概全说只体现对东方建筑风格的影响,排除B项;图片中虽有希腊元素在东方文化中的体现,但表述片面,不仅仅是传播古希腊思想,还存在东方文化与希腊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等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
创新题
11.【答案】(1)示例一:金字塔。历史价值: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示例二:选《汉谟拉比法典》。历史价值:《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示例三:选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古代中国文明的象征,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任选一个即可)
(2)方式:战争冲突、和平交往。
(3)态度: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树立文化自信,坚持对传统文化创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等。
【难度】0.65
【知识点】陆上丝绸之路、古埃及、古巴比伦、亚历山大帝国
【详解】(1)示例一:选金字塔。历史价值:结合所学金字塔的知识可知,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它每个侧 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示例二:选《汉谟拉比法典》。历史价值:结合所学《汉谟拉比法典》的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示例三:选司母戊鼎。历史价值:结合所学司母戊鼎的知识可知,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古代中国文明的象征,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2)方式:根据材料二“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可得出,方式是战争冲突;根据材料二“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可得出,方式是和平交往。故方式:战争冲突、和平交往。
(3)态度: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可从文明多样性、文化自信、博采众长等角度进行分析,例如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树立文化自信,坚持对传统文化创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