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二)
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
第1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1.甲骨文记载:“辛巳卜,争贞:今者王共人呼妇好伐土方。”(注释:武丁卜辞问:商王召
集人马,命令妇好征伐土方。)这体现了(·)
A.甲骨文的辉煌灿烂
B.甲骨文的史料价值
C.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D.甲骨文的可考年代
2按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
以后一些诸侯竞相仿效。这一现象反映了()
A.诸侯势力崛起,周王室衰微
B.诸侯严格遵守西周的等级制度
C.周天子仍然具有绝对权威
D.郑庄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3.下图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示意图。该图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诸候四慰量(个)
123
o
116
10
116
101
公元前476年
春秋
83
60
50
40
58
32
47
27
20
38
25
0
(年)
A.王室地位下降
B.诸侯势力崛起
C.统一趋势加强
D.人民饱受战乱
4秦统治者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天下敢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若
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史记·秦始皇本纪》),其目的是()
A.弘扬传统文化
B.禁锢人们思想
C.传播诸子学说
D.确立正统思想
5西晋永嘉年间,“洛阳饥困,人相食,百官流亡十之八九”。至北魏时,洛阳城街巷整齐,
人口繁多,“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洛阳城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西晋战乱不断,阻碍经济发展
B.北方人口南迁,江南得到开发
C.北魏统一北方,促进经济发展
D.北魏汉化改革,促进民族交融
九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7页)
6.《宋书·索虏传》将北方政权称为“索虏”,而自称为“中国”;《魏书·岛夷刘裕传》中
称刘裕建立的刘宋政权为“岛夷”,北魏认为承继华夏统,以“中国”自居。南北朝时
期,南北政权都以“中国”自居,这一现象反映出()
A.南北双方都有统一全因的实力
B.南北双方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C.南北双方文化交流日渐频繁
D.南北统·打深厚的中固认同基础
7.右图是唐水晶八曲长杯,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此杯器型原属于萨珊F朝(今伊朗)的器
物,唐代工匠对其进行改进,使得器物同时拥有优美的形态和实用
的功能,这体现出(
)
A.唐朝文化兼容并蓄
B.唐朝社会风气开放
C.唐朝重视对外交往
D.唐朝注重经济发展
8中国古代对时间的表达与利用有多种方式,如:节气、年号、干支纪年等。“贞观之治”采
用唐太宗年号记事,“贞观”取自《易经·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南宋理学家
朱熹解释为“贞观以正示人也”。材料意在说明()
A时令节气是指导农耕生产的重要依据
B中国的纪年文化影响其他国家
C.中国古代时间的表达蕴含了丰富的文化
D.中国的纪年方式多种多样
9.“这次军事冲突的规模是很有限的,但强迫闭关自守的天朝上国打开了大门,由此而引发的
一系列中外冲突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传统结构逐渐崩坏,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朝贡
体系也逐步解体。”“这次军事冲突”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据估计,19世纪后期乡绅阶级仅占全国人口约2%,个人年收入总额占有国民生产总值的
24%。但是视土地为唯一财富的传统观念束缚了地主阶级,他们宁肯购买土地、放高利贷,
也不愿投资于有风险的工商业。”这段材料分析的是()
A.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的原因
C.传统守旧势力制约早期近代化
B外国侵略导致中国的自然经济解体
D.民族资产阶级掀起实业救国的热潮
11.史料在历史研究和学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列用于研究“辛亥革命”最可信的史料是()
A.陈德森执导、人人电影有限公司出品的电影《十月围城》
B.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辑出版《辛亥革命回忆录》
C.《复兴之路》大型主题作品展览之油画《武昌起义》
D.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清帝退位诏书》原件
12.毛泽东在《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中写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
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这首诗描绘了()
A.发动南昌起义
B.工农武装割据
C.召开古田会议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3.《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一书中指出:“从1956年到196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
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于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抒写了改天换地的壮丽诗篇,涌现
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形城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的内涵是(,)
A.艰苦奋斗、奋发图强
B.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C,开天辟地、立党为公
D,英勇顽强、舍生忘死
九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