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件(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件(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学习目标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1、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过程
2、了解二战后新兴国家的发展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殖民主义的原罪
肯尼亚争取独立和尊严的茅茅起义被捕者,
等待他们的将是怎样的酷刑……
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大饥荒
此时粮食仍在出口英国
白人奴役下的黑人
屠杀镇压印第安人
德国屠杀非洲纳米比亚土著
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个人的尊严,亚非拉人民不断进行抗争……
打碎殖民枷锁: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材料一: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严重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消耗,原来作为资本主义中心区域的西欧创伤累累,实力大为削弱,在原有基础上不可能继续主导世界体系,也无力继续维持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材料二 :西方国家全球殖民的过程,也是主权国家的概念由欧洲向全球扩散的过程。欧洲列强通过发现、占有和建立殖民地,强化其主权意识和主权地位,这个过程同时也唤醒了亚非拉被掠夺和被剥削地区人民的主权和民族国家意识。二战作为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性反法西斯战争,增强了这种意识。
材料三:二战后形成了两大阵营对峙的世界格局……为了把民族解放运动纳入世界革命运动,组成世界范围的反帝统一战线,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巩固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斗争给予了积极支持和大力援助。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这些知识,探究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
二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及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力,为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有利的时机;
资本主义发展及“主权自决”理念的推广;
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对亚非拉民族独立斗争具有鼓舞作用;
亚非拉会议提升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
国大党领袖甘地和尼赫鲁
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
"巴基斯坦国父"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亚洲殖民体系的崩溃——以印度为代表
(1)印度独立
①印度人民在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等人的领导下,积极争取独立,士兵和工农斗争风起云涌;
②在印度人民反抗斗争的压力下,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
(2)印巴分治
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
1948年1月30日,甘地遭到印度教顽固教徒刺杀。
◎ 结合128页学思之窗,思考印度为何能在二战后取得民族独立?
(从两个角度来思考:殖民当局、印度人民)
英国在印度的最后一位总督蒙巴顿的助手伊斯梅这样描述印度独立前的形势:
  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在大火延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事实上,除了像我们所做的那样去做之外,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
——[英]帕姆·杜德著,苏仲彦等译
《英国和英帝国危机》
史料阅读
为殖民当局、印度人民选择一种适合当时情势的情绪并说明理由
二战使英国实力下降,无力压制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故采取分而治之的方式。
印度人民长期受到英国的殖民压迫,愤怒情绪已经达到极点。
好气~
印巴分治
◎ 思考:为何印度的独立最终是以印巴分治的形式?
1947年,大英帝国统治下的英属印度解体,分裂为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印度和巴基斯坦,实行印巴分治。
英国国力衰退无力维持印度的统一;英属印度内部的宗教、民族、政治冲突。
在二战使大英帝国国力衰落无法继续维持对英属印度的殖民的前提下,在现代政治环境中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之间产生的一系列不可调和的政治、民族、宗教冲突所导致。——百度百科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亚洲殖民体系的崩溃——以印度为代表
1947印巴分治
1948年
缅甸、锡兰独立
194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
1953年,柬埔寨王国成立
1957年
马来亚成立
1965年,新加坡共和国成立
1946年,菲律宾共和国成立
1949年印度尼西亚联邦成立
印度独立前后,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柬埔寨、马来亚、新加坡等也纷纷独立。
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2、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以埃及、阿尔及利亚为代表
埃及争取民族独立的历程
1952年,埃及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第二年成立埃及共和国。
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
自由运动领导人纳赛尔受到群众欢迎
(1)埃及(20世纪五十年代)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2、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以埃及、阿尔及利亚为代表
阿尔及利亚争取民族独立的历程
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与法国殖民者进行武装斗争。
法国戴高乐政府不得不调整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政策。
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2)阿尔及利亚(20世纪五六十年代)
阿尔及利亚庆祝国家独立
阿尔及利亚
——非洲第一个通过武装斗争取得独立的国家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2、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以埃及、阿尔及利亚为代表
◎同样是彩色地图,体现的结果有何不同?
地图1
地图2
地图1不同颜色代表的是不同国家的殖民地
地图2不同颜色代表的是不同时间取得民族独立的非洲国家
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观察地图,哪一时间独立的国家最多?
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英、法、比、葡等国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古巴:
1959年,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1961,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巴拿马:
巴拿马人民/1999年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3、拉丁美洲殖民体系的崩溃——以古巴、巴拿马为代表
古巴
巴拿马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4、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一些西方学者和政治家认为,一些殖民地的独立是宗主国自愿结束殖民统治的结果。例如英国前首相艾德礼就在一次讲演中宣称:“在世界历史上,有许多大帝国兴起,繁荣一个时期,然后垮掉了。……只有唯一一个帝国,这个帝国在没有外来压力下或没有对统治的负担感到厌倦的情况下,统治民族自愿地放弃了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它们。……这个唯一的例子就是大英帝国。”
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
◎你同意上述看法吗?说出你的理由
① 二战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打击; ② 亚非拉国家民族意识的觉醒,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开展; ③ 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鼓舞并有力地支持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④ 各种国际力量(联合国等)、国际舆论的支持。
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5、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特点
(1)纵深推进:时间长,范围广,还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的配合斗争。
(2)联合斗争:出现了被压迫民族团结合作,共同对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新局面。
(3)方式多种:大多数国家是通过和平方式取得独立,部分国家通过暴力斗争实现独立。
(4)道路多样:古巴、 越南等走社会主义道路,印度、埃及等走资本主义道路。
(5)目标发展:从争取政治独立到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6)成果较大:帝国 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第三世界崛起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除了南非,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毛泽东的三个世界战略思想
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三世界国家有什么共同之处?
① 历史上都曾遭受西方殖民统治
② 都希望摆脱西方大国的控制
③ 经济相对落后,面临振兴民族经济的任务
④ 都希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和平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1、亚洲:(1)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亚洲四小龙”是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的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和韩国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一跃成为全亚洲发达富裕的地区。
亚洲四小龙1971-2011年一些年份的人均GDP(美元)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1、亚洲:(2)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出现“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
穷到只剩下
石油了
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前十大国家,其储量为13410亿桶,占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的86.8%,其中包括沙特、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和利比亚5个阿拉伯国家。
——沙特经济报7月11日报道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2、非洲:
1960-1975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大约增长了一倍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经过调整,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
3、拉丁美洲: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协会的首要任务是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向前发展
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
民族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实现使拉美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变了过去以农矿业初级产品出口为基础的单一制经济结构。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1、面临问题:
一些国家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亚洲金融危机(“冬阴功危机”)
1997年,“金融强盗”索罗斯等一帮国际炒家利用亚洲国家金融市场的漏洞,炒作泰铢,泰铢大量贬值,并进一步影响亚洲其他国家,打破了亚洲经济极速发展的进程。由于这场危机从泰国开始,因此又称为“冬阴功危机”。
(一)亚洲
2、应对措施:
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1、面临问题: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发展。
(二)拉丁美洲
2、调整结果: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
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形成的差额。因这种差额的动态趋势呈张开的剪刀状,故称为“剪刀差”。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1、面临问题:
发展最不平衡,到21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在20世纪即将结束时,撒哈拉以南6亿人口中有一半生活在每天消费不到1美元的贫苦状态。整个大陆的债务负担达到了2000亿美元。世界上较早的传染病仍在非洲流行。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秃鹰与女孩》1994年
一只秃鹫站在照片中央,而秃鹫直勾勾的顶着眼前一个蜷缩的小女孩,仿佛随时就要叼走女孩饱餐一顿。
(三)非洲
2、应对措施:
成立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四)面临的共同挑战
材料一 :根据外贸统计资料,2000年前后,在国际贸易中,中国用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美国一架波音飞机,按照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士丹利一位经济学家的说法就是,中国仅仅得到了一点面包屑而已。
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形成的差额。因这种差额的动态趋势呈张开的剪刀状,故称为“剪刀差”。
1、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如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材料二:1945年到1970年间,70多个新国家从帝国崩溃中诞生。1947年,英国承认它的印度次大陆殖民地独立。不过,独立最终导致两个对立国家的出现,即印度教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在随后几十年,它们之间爆发了三次重大战争。
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国界,是由19世纪帝国主义列强而不是根据当地居民的习惯和传统划定。对于新独立的民族国家而言,这些边界通常很不合理。1967年到1970年间,尼日利亚陷入内战。 ——摘编自[美]大卫·克里斯蒂安等《大历史》
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
共造成80-100万人死亡
也门内战中的
胡塞武装分子
⑵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印巴两国为了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权冲突不断
(四)面临的共同挑战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南亚的火车卖挂票
菲律宾前总统夫人拥有珠宝100公斤,5000条裙子,3500双鞋子,2000副手套,1700个提包
津巴布韦的货币当手纸卖
⑶发展中国家自身也存在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
腐败等问题。
(四)面临的共同挑战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问题探究】对于如此严峻的挑战,第三世界国家应如何应对?
材料1:整个英国统治时期,印度虽然有某些经济指标的增长,但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畸形,经济增长率低而不稳,人民生活水平没有相应改善的经济现象,被一些学者称为“有增长而发展的经济”。印度独立后,吸取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精华,通过“第三条道路”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粮食的基本自给;科技发展迅速。
材料2:2020年10月12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指出:我们就国际事务和中非关系广泛交换了意见,认为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集体对话框架,谋求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共同目标;意识到在新世界来临之际,世界依然存在严重的不稳定因素和巨大的南北贫富差距,和平与发展问题并未完全解决;
重申现行国际体系中不公正、不平等的现象不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不利于南方国家的发展,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强调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能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使发展中国家有效参与国际决策进程。
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努力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
努力发展经济,不断提升本国的国家治理能力以及综合实力;
加强国际合作,完善全球治理;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