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黄宗贤 2024)一下 第四单元第2课《俏皮泥玩具》单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美版(黄宗贤 2024)一下 第四单元第2课《俏皮泥玩具》单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资源简介

中小学美术单元课教学设计
年级:一年级下册
单元课题 《泥玩的天地》 艺术实践类型 欣赏 评述、造型 表现、综合 探索
教材版本 人美版新教材 课时数 共3课时
大 观 念 泥作为一种自然材料,蕴含着丰富的创造力和文化内涵。通过玩泥活动,学生能够感受泥的特性,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将无形的创意转化为有形的作品,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同时了解泥在生活和文化中的多元价值,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基本问题 1.如何运用泥的特性进行艺术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泥玩艺术如何反映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人们的生活?
小 问 题 1.泥有哪些特性?(如色彩、质感、味道、硬度等)回忆以前学过的泥塑方法,还有哪些常见物品可以辅助玩泥巴?
2.如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一个泥塑作品?
3.怎样用彩泥制作一个小玩具(如指偶、糖果等)?
4.怎样以泥玩具为角色创编故事并设计制作泥玩舞台?如何在舞台上进行泥玩舞台剧表演?
单元设计思路 本单元以 “泥玩的天地” 为主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索泥的艺术世界。第一课时从感受泥的特性入手,让学生回忆和尝试泥塑方法,制作简单的泥塑作品,初步体验玩泥的乐趣;第二课时聚焦于泥玩具的制作,了解古代泥玩具的文化,学习制作单个和一组泥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意和动手能力;第三课时则将泥玩与舞台表演相结合,通过举办泥玩具作品展、创编故事和设计舞台,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团队协作能力、艺术表现力和对泥玩文化的理解,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全面发展美术素养。
单元目标 审美感知 观察和感受泥的自然特性,如色彩、质地等,以及泥制艺术品的造型、装饰之美,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 欣赏不同风格和时期的泥玩作品,理解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培养审美鉴赏力。 艺术表现 掌握基本的泥塑方法,如捏、搓、压、刻等,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制作出具有一定创意和造型的泥塑作品和泥玩具。 在泥玩创作中,能够合理运用色彩搭配、形状组合等艺术手段,提高艺术表现力。 创意实践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泥的特性和个人创意,设计并制作出独特的泥玩作品,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泥玩舞台表演活动中,引导学生将泥玩具与故事创编、舞台设计相结合,拓展创意实践的空间。 文化理解 了解泥玩在不同文化中的历史和发展,感受泥玩作为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认识到泥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艺术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单元任务 单元任务: 课时任务主要环节第1课时《一起玩泥巴》观察和感受泥的特性,回忆并尝试泥塑方法,利用常见物品辅助玩泥巴,制作一个个人的泥塑作品,在小组内展示并交流制作过程和感受。第2课时《俏皮泥玩具》了解古代泥玩具文化,学习用彩泥制作单个和一组泥玩具,探索不同的泥玩具制作创意,在课堂上展示和分享自己制作的泥玩具。第3课时《泥玩小舞台》以班级为单位举办泥玩具作品展,进行展品分类和摆放设计;分组创编泥玩故事并设计制作泥玩舞台;进行泥玩舞台剧表演,在活动中体验泥玩艺术的综合魅力。
单元作业 课后收集不同地区的泥玩图片或实物资料,下节课与同学分享,拓展对泥玩文化的了解。 回家后用泥为家人制作一个小礼物(如泥制摆件、小塑像等),表达自己的心意,增强学生对泥玩艺术的应用能力。 写一篇简短的心得体会,记录自己在本单元学习中的收获、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泥玩艺术的新认识,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总结能力。
单元评价方案 过程性评价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泥的探索和操作过程,包括观察泥的特性、尝试泥塑方法等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2.评价学生在制作泥塑作品和泥玩具过程中的参与度、创意构思、动手能力等方面,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3.查看小组讨论和合作情况,评估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协作能力以及对任务的贡献。 作品评价 1.从作品的创意性、技巧运用、完成度等方面对学生的泥塑作品和泥玩具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独特想法和努力成果。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作品,从他人作品中汲取优点,提高审美和评价能力。 综合评价 1.根据学生在整个单元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品质量、团队合作、对泥玩文化的理解等方面,给予综合评价,确定学生的单元学习成绩。 2.关注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的兴趣培养和态度转变,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积极探索和创新。
单元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一起玩泥巴》 第二课时:《俏皮泥玩具》 第三课时:《泥玩小舞台》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课题 俏皮泥玩具 总( 1 )课时第( 1)节
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感受泥玩具独特的艺术形式,知道泥玩具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2.艺术表现:灵活运用揉、搓、压、捏、按等泥塑技法,用彩泥进行基本形体的组构,独立创作有趣的泥玩具。 3.创意实践: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父母一起寻找合适的场景,将自己的泥玩具摆一摆、拍一拍,为它们创编一个有趣的故事。 4.文化理解:知道泥玩具应当继续传承与发扬,热爱生活,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运用基本泥塑激发,用彩泥制作一个小玩具
教学难点 能熟练使用泥塑技法,从造型、色彩、玩法等方 面进行创新,用彩泥制作一组好玩、有创意的泥玩具。
教法 学法 对比分析
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范画超轻黏土、工具等
教学过程——师生双边活动 目的意图
一、新课导入 提问: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 【出示课件】展示现代小朋友的玩具图片 过度:在古代小朋友也有自己的独特玩具。 【出示课件】展示古代小朋友的玩具图片 提问:猜一猜,这些玩具是用什么制作的? 过度:原来泥也能用来制作玩具,展示教师带来的泥玩具(叫叫鸡),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泥玩具。 顺势引出课题《俏皮泥玩具》 新课讲授 1.名画赏析 【出示课件】展示《市担戏婴图》作品图片 提问:画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总结:货郎挑着满目琳琅的货担供人们挑选。 提问:通过视频找一找货担上有哪些商品呢? 【出示课件】播放《市担戏婴图》AI视频 提问:除了视频中介绍的玩具,你还能在画中找到其他玩具吗? 【出示课件】展示作品放大的细节,并出示泥玩具磨喝乐 总结:宋代泥玩具“磨喝乐”相当于古人的“芭比娃娃” 2.艺术赏析 古代泥玩具的种类有很多,一起来了解吧! 【出示课件】展示凤尾鸡 凤翔泥塑作品图片 提总结:凤翔泥塑,又称为“泥货”,源自陕西省凤翔县。凤尾鸡是2017年鸡年春节晚会的吉祥物。 从学生熟悉的玩具话题切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通过对比古今玩具和对材料的猜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通过对古画的分析,引导学生感受古代的生活场景和商业氛围, 了解不同地区泥玩具的特色
让学生感受民间传统艺术的深厚底蕴,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究泥玩具的造型和色彩特点,加深对泥玩具艺术特色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 通过直观的步骤演示和视频展示,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泥玩具的制作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难度,设置分层作业 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借鉴的范例,让学生从他人的作品中获取灵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明确创作要求 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等提高作品欣赏能力。 通过亲子活动让学生赋予泥玩具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趣味性。 【出示课件】展示泥泥狗 河南淮扬泥塑作品图片 提问:泥玩具造型像什么?猜一猜它的名字。 总结:泥泥狗,又称“陵狗”,有5000年历史,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活化石”。展示更多泥泥狗作品,猫拉猴:头部像猫尾部似猴子造型。 草帽虎:像戴草帽的老虎 人祖猴、平安兽、招财兽,还有很多生动造型 提问:视频中的泥玩具叫什么? 【出示课件】播放泥咕咕作品简介视频 总结:泥咕咕是河南鹤壁浚县的传统手工艺品,其内里是“空”的,尾部有两个小孔,吹时会发出“咕咕”的声音似鸟叫,故称为“泥咕咕”。 【出示课件】展示三组泥咕咕作品,随后出示作品简介 1.燕子是鸟神,象征吉祥如意,多子多福。 2.为了纪念英勇的将士和战马。 3.摇头狮” 用弹簧连接头和身,触动便可摇头摆尾,活泼可爱,极具亲和力。 过度:除了刚刚介绍的泥玩具,还有很多传统的泥玩具工艺 【出示课件】展示天津泥人张、江苏无锡惠山阿福、山东高密泥叫虎、北京兔儿爷作品图片。 想要了解更多知识可以和家长一起走进天津泥人张展览馆近距离观察,还可以上网查询资料新一步学习。 3.泥玩具特点 【出示课件】展示泥玩具老虎和真实老虎图片 提问:对比真实的老虎,老虎泥玩具造型上有什么特点? 总结:泥玩具耳朵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腿部粗粗的。 泥玩具造型特点:概括夸张(板书) 提问:泥玩具的色彩有什么特点? 【出示课件】展示红、青、黄、黑、白。 总结:这是代表五行的中国五色 泥玩具颜色特点:艳丽鲜艳、对比强烈(板书) 三、教师示范 我们该怎样制作可爱的泥玩具呢? 示范一:出示视频泥玩具生肖鸡; 示范二:运用泥泥狗的形式制作小兔子; 示范三:还可以制作手指玩偶,展示泥玩具制作步骤图片:1.搓出圆球2.挖个小洞套手指上3.添加五官4.增添细节。 示范四:糖果等,视频展示。 学生优秀作品欣赏 展示作品童话:《小红帽》节日:《圣诞节》蔬果:《我的菜园》名著:《西游记》动物:《我的朋友》图片 可以添加弹簧、绳子等等让玩具更有趣 四、实践活动 用彩泥制作一组好玩的泥玩具。 要求:色彩艳丽 造型别致 展示评价 1、你做了一个什么泥玩具? 2、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3、说一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拓展延伸 可以带上你的泥玩具和父母一起去户外旅行,寻找合适的场景摆一摆、拍一拍,为它们创编一个有趣的故事。为下节课泥玩小剧场做准备。 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俏皮泥玩具,领略了泥玩具的独特魅力,了解了泥玩具的特点,本节课不仅是一节手工课,更是一次与传统文化的深度对话。希望我们用智慧的双手把传统手工艺发扬光大!
作业设计 必做: 完成泥玩具的创作
选做: 完成一组泥玩具创编故事
板书设计 俏皮泥玩具 概括夸张 颜色艳丽
教学反思 优点: 课程导入环节效果显著,通过提问学生最喜欢的玩具,迅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参与热情,顺利引出古代玩具的话题,有效调动了课堂氛围。在新课讲授阶段,对古画和各类泥玩具的赏析丰富多样,借助猜名字、找生肖等互动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积极思考,深入了解了泥玩具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教师示范环节采用步骤图片和视频结合的方式,直观清晰,为学生后续的实践操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作品欣赏和拓展园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创新思维,实践活动中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创作出色彩艳丽、造型别致的泥玩具作品。 不足: 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在艺术赏析部分,学生讨论热情高涨,导致用时过长,后面的奇思妙想环节略显仓促,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太少。对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足,实践活动中,部分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遇到困难时,未能及时给予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另外,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忽略了学生自评和互评,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过程。 改进措施: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合理规划教学时间,在学生讨论环节设置明确的时间限制,确保各教学环节紧凑有序。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前预判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巡视指导,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同时,丰富评价方式,增加学生自评和互评环节,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从而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