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它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共产党宣言》人民当家做主发展生产力生产资料公有制三大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949年1953年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1954年1956年底1957年1958年1966年1976年“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一五计划完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文化大革命”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社会性质变化社会主义探索1955华约成立美苏两极格局形成1967欧洲共同体成立20世纪5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改革开始20世纪60年代中期勃列日涅夫改革开始1968世界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单元时空坐标十年探索时期思考:哪些是成功的探索?哪些是重大的失误?1.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 2.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3.一五计划的重要成就(重工业、交通运输等方面)4、一五计划的历史意义5.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的时间及地点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7.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8.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9.三大改造的起止时间10.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改造的方式是11.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和平过渡的政策是基础知识抽测:1953-1957年重工业工业: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飞机厂交通:武汉长江大桥、鹰厦铁路、宝成铁路、青藏、新藏、川藏公路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4年、北京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3-1956年公私合营赎买政策12、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13.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14.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哪一次会议后15.我国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16.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17.文化大革命中的最大冤案18.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重要成就(钢铁基地、油田、产业、交通、水利、科技、国防等)19.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铁人、党的好干部、解放军好战士20.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科技成就基础知识抽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1976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铁人: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材料研读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状?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中国重工业基础薄弱,重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编制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项目 中国 (1952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材料一 中国、印度、美国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4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时间目的 为了摆脱工业落后的面貌,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基本任务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重大成就 一大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铁路: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公路:________________公路;四工厂:第一根无缝钢管在钢都鞍山诞生;第一座“________”载重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建成投产;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在沈阳制造成功;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_________的面貌,向_________________迈进。1953-1957年重工业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公铁两用桥)宝成铁路和鹰厦铁路青藏、川藏、新藏解放牌工业落后社会主义工业化一五计划成就图长春沈阳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机床厂飞机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鹰厦铁路宝成铁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材料 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的,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我们必须在五年内基本上完成鞍钢等大工业基地的建设,……使1957年的工业生产比1952年提高一倍到二倍半。——《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1952年12月22日)【思考】观察“一五计划成就图”,并阅读材料,想一想“一五计划”的实施具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特点: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重点发展区域在东北地区。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①;重工业基础薄弱;③巩固国防的需要;④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为什么重点在东北地区?①东北靠近苏联,便于接受援助;②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便于工业化建设;③有较好的工业基础;考点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底)思考探究阅读材料,归纳一五计划取得胜利原因?材料1:苏联专家在中国。材料2:中国共产党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确定了“一五”计划的目标,并且不断选派优秀干部到工业路线上去,培养成领导骨干。材料3:20世纪50年代的激情岁月给定居北京的波兰裔作家爱泼斯坦夫妇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我们被一种同样的精神所感召,这是一种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行动。没有真心实意地参加过这种集体劳作的人是很难体会这种感情的。”原因:①苏联的帮助;②中共的正确领导;③全国人民的热情参与。小切口·大历史桥梁见证中国社会发展相关史实见证历史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赵州桥 汀泗桥、贺胜桥 泸定桥 卢沟桥 武汉长江大桥 港珠澳大桥隋朝建筑北伐战争红军长征七七事变一五计划2018年正式开通见证了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牺牲的精神见证了中国守军奋起反抗进行全民族抗战见证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从技术落后到、依靠外国援助到技术领先、完全独立自主的历史巨变桥梁承载的历史价值:①见证了红军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②镌刻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③铭记了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复兴的发展进程材料一 万里风雪,盖高原哪,大渡河水浪滔天哪……进军的道路被它拦,当年红军爬哪铁索哪,坚决战胜大渡河。——摘自《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小切口·桥梁(15分)桥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的重要见证。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组织“桥梁见证民族复兴”的主题研讨活动,请你一起参与探讨。【生死攸关】(1)写出材料一反映的红军长征途中的历史事件,并分析其体现的精神。(3分)历史事件:飞夺泸定桥。(1分)精神:不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卢沟桥相关的历史事件。你如何理解“国家存亡在此桥” (2分)【国家存亡】材料二历史事件:七七事变。(1分)理解: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中国民族危机加剧,开始全民族抗战。(1分)【民族复兴】材料三 1953年4月1日铁道部在中央的指令下,成立了新建铁路工程总局武汉大桥工程局,直接负责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和施工。……全国各地知名桥梁专家,技术骨干组成“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中央还出面聘请了由28名苏联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来华给予技术援助。……武汉电业局工人为桥梁施工安装供电设备,武昌造船厂协助解决材料搬迁,长江水利委员会等单位均多方面支援工程建设。——摘编自王泽坤《龟蛇锁江:武汉长江大桥施工建设》(3)根据材料三,概括武汉长江大桥修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对我国发展的作用。(4分)特点:聘请外国技术专家给予技术援助;国家抽调技术骨干成立技术委员会;得到中央和地方的大力支持。(2分)作用: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促进了南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2分)1.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到783.9亿元,比1952年增长12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重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实施 B.“大跃进”的开展C.三大改造的实行 D.“一五”计划的完成2新中国成立后,有人主张优先发展轻工业,但是轻工业发展离不开机器、钢铁和能源。而在当时的条件下,全部依赖进口是不现实的:一是我们没钱,二是西方国家对我们的禁运与封锁;全靠苏联支持也不现实;特别是与美帝国主义的对峙,我们急需强大的国防力量。这表明新中国( )A.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要性B.建立完整工业体系的迫切性C.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可能性D.实行“一边倒”政策的重要性cB材料一:在中国的土地上已经根本改变了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相互争夺,……由于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由于落后的封建经济而产生的四分五裂的状态,新中国的法律和政令普遍实施于全国各地区。——《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1)中国人民在哪一年实现了“根本改变了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相互争夺”?据材料一,概括国家内部存在哪些问题?建国初期颁布哪些法律和政令来解决这些问题?(7分)①1949年②国家内部依然存在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落后的封建经济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国家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产生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直接直接属于间接考点1.2: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知道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主政治建设)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内容:意义:①通过《 》;②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标志着 的确立,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当家作主,代表人民利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属于:这部宪法的地位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这部宪法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的,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对比分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区别会议 全国人大会议 政治协商会议性质职能确立制度全国最高权力机关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行使国家立法权,决定国家大事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成立于1954年成立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代行全国人大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难忘的一天》中写道:“六亿的人民,加上无限大的权力,这一切……都是为了社会主义的实现。”这反映出当时( )A.新中国工业化建设起步 B.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D.封建剥削制度已消灭图说历史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木器生产合作社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的新厂牌图片展示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图说历史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把下面的关系按照你的理解进行连线:土地改革前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归地主私有)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归农民私有)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土地归集体公有)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少地农民农业生产合作社(方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三大改造的实质?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制度(政协+人大);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三大改造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引导农民(手工业者)参加合作社改造形式:公私合营改造政策:赎买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考点训练“一五”计划的完成,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三大改造本质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解决了工业化过程中的原料、劳动力、资金等问题,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Q5: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的联系?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问题。2.(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到783.9亿元,比1952年增长12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重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实施 B.“大跃进”的开展C.三大改造的实行 D.“一五”计划的完成3. (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湖南雷锋纪念馆介绍:“1955年的春天……雷锋工工整整地写了一张入社申请书……雷锋坚定地回答:“这些田都是党分给我的,我坚决听党的话,走合作化的道路。”材料反映出雷锋参加了( )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包产到户考点3.1: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1956-1976年)1956年1961年1958年1966年1976年《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良好开端“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农业--虚报产量;工业--大炼钢铁出现失误严重挫折“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经济规律 (“左”的错误)经济调整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三年困难时期提出“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文化大革命”对探索时期的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是在曲折中发展。图一 长成树的白菜图二 一个萝卜千斤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图说历史图三下列这组图片与什么历史现象有关?其中从图三你可以读到什么信息?“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图三可以看出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跃进”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跃进”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2分)史料学史材料一 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材料研读特点:高速度、“以钢为钢”消极影响: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国民经济(农轻重)比例失调;造成三年经济困难。(2)据材料二,说说1959~1961年这一时间段我国人口状况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史料学史材料二 1956—1964年中国人口出生与死亡人口统计(单位:万人)材料研读时 期 出生人数合计 死亡人数合计1956-1958年 6048 21241959-1961年 4225 36021962-1964年 8143 2152变化:与前后两个时间段相比,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主要原因:自然灾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带来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右图漫画作者意在说明( )A. 社会主义建设遭遇到挫折B. 人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C. 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D. 大跃进遏制浮夸风的蔓延c中考链接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文化大革命 原因 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时间 共和国最大的冤案反革命集团结束标志危害 ___________受到严重破坏;_____________遭到践踏; ____________________被严重摧残。 启示 ①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应该以____________为中心. ②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③进一步健全_____________,走_____________的道路. 1966—1976年刘少奇蒙冤遭迫害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1976.10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国民经济民主与法制科学与文化教育事业经济建设民主与法制依法治国教训:(1)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走依法治国的道路。(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3)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专断建设成就 1958-1965年 工业方面:武汉、包头钢铁公司,______________________油田,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的全部自给。交通运输:___________________铁路水利:“人造天河”___________科技: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___________;1964年,第一颗_________爆炸成功文革 时期 1967年,第一颗_______爆炸成功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最长的公铁两用桥______________建成通车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_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_____________________红旗渠牛胰岛素原子弹氢弹南京长江大桥东方红一号籼型杂交水稻兰新、兰青、包头大庆、胜利、大港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成就(1956-1976)焦裕禄雷锋邓稼先王进喜袁隆平屠呦呦党的好干部解放军好战士“铁人”两弹元勋“杂交水稻之父”诺贝尔生理学或药学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忘我劳动、奉献为民、勇于创新的精神4.(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从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正是他们的艰苦奋斗和激情创业,成就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伟业。这其中就有被称为“铁人”的大庆石油工人(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5. (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主要是( )A.团结合作 B.艰苦奋斗 C.实事求是 D.助人为乐纵横学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时代楷模评价主要事迹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住敌人枪口黄继光 邱少云 王进喜 雷锋 焦裕禄 邓稼先 袁隆平战斗英雄“铁人”解放军好战士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杂交水稻之父为保证潜伏部队的安全,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为建设大庆油田,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干一行,爱一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改变兰考面貌献出生命。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参与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2)选择上面“时代楷模”中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联的历史人物,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观点:可敬的时代楷模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提炼英雄气概】 材料一(1)请仿照示例,完成林则徐的人物卡片。并指出两人共同的精神品质。(4分)人物:戚继光 时期:明朝 事迹: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 纪律严明的“戚家军”, 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人物:林则徐时期:__________________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品质: 清朝(1分)1839年,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1分)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坚决反抗外来侵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等。(2分)【感受英雄责任】 材料二七绝·无题崇仁楼上感慨多,世事纷纭奈若何!大好河山今安在?恨不杀敌唱凯歌。——(杨虎城于1934年在汉中崇仁医院书)(2)[跨学科·语文]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首诗创作的历史背景。(2分)九一八事变激起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国共对立,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2分)典题训练【书写英雄生平】 材料三(3)根据材料三,任选一个人物,结合相关史实为其编写一段人物剧本梗概。(4分)剧本:《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剧本梗概:1962年,焦裕禄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为了改变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大幅下降的状况,他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仍顽强坚持工作,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4分)左权邱少云焦裕禄邓稼先[小切口·标语](6分)标语是时代的镜像,体现历史的回响。请参照示例,将下列标语进行分类,并为所分的每一组凝练一个主题。(要求:分类只写序号,每类不得少于2个标语,分类不得少于3组;主题凝练须简明扼要、科学合理,符合史实;照抄示例不得分。)标语: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②“打倒日本帝国主义”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⑤“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⑥“全行业的公私合营”⑦“包干到户”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示例:分类 主题①② 中华民族的抗战分类 主题③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抵御外敌的伟大斗争①②④⑤⑥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⑧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⑦⑧⑨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