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同步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同步课件)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2025年春新教材
1677年,康熙皇帝说:“今欲于翰林内选择博学善书者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随后,一些翰林被调到乾清宫南书房值班,称为“南书房行走”。他们除陪皇帝写字作诗外,也会按皇帝的意旨草拟诏书,成为处理政务的秘书班子。康熙皇帝为什么要设立南书房?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导入新课
南书房位置示意图
阅读课本110—111页,概括清朝初期中央政权机构的演变

一、背景
军机处的设立
康熙
雍正
乾隆
①清朝初期,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一旦作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②为了抑制满洲贵族的权力,设立了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
③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不久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
④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养心殿
军机处
50

南书房
阅读课本,结合材料归纳军机处的职责?

二、军机处的职责
军机处的设立
军机处外景
材料一: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军机大臣之任命,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卷一《军机处》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材料二: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
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军机大臣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力
学习任务

三、军机处的特点和影响
军机处的设立
相关史事:军机处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军机处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军机处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使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等。即便是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军机处。
阅读材料概括军机处的特点?
特点:
“精简速密”(人员精干,机构简单,办事效率高,严格保密)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赵翼《檐曝杂记》卷一
这句话意思是说,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强化了君主专制?
影响:军机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学习任务

一、含义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阅读课本说一说什么是文字狱?
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为“文字狱”。
清朝前期文字狱统计表
阅读课本说一说实行文字狱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从思想文化领域严密控制士人维护集权统治。
依据图表结合课本,说一说文字狱的特点?
特点:
规模大,次数多
阅读课本,结合相关史实归纳文字狱的危害?

二、文字狱的影响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清初,有人修《明史》,对南明①的史事使用了明朝纪年,结果朝廷下令把参与编写、印刷、销售的70多人全部处死,总共处罚了200多人。大臣胡中藻写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皇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友人也受到牵连。
(1)文字狱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致使士人不敢过问政治,也不敢表露个人的思想。
(2)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皆望风观景, 畏避太甚。
(清)李祖陶《迈堂文略》

三、文化专制政策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①大力提倡尊孔读经;
②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
为了维护集权统治。
1、目的
2、表现
《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约8亿字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清政府在修书的同时,也对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有目的的删减和篡改,共禁毁书籍3100多种,15.1万多部,销毁书板8万块以上。
——黄舜平《四库全书纂修研究》
许多珍贵的书籍被查禁和销毁,给传统文化造成巨大损失。
阅读课本,归纳清朝文化专制政策的目的和表现?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事件
秦朝
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
八股取士
清朝
文字狱
朝代
回顾:历史上还有哪些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事件?
禁锢思想
巩固统治
思考:历朝历代加强文化专制的目的是什么?
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阅读教材,结合材料归纳社会矛盾加剧的表现

一、表现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嘉庆元年(1796年)时,国库存银为5658万两,而到嘉庆19年时,仅为1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存银最多时六分之一。




官僚体制日益腐败
军纪败坏,军备废弛
经济衰退,国力虚弱
土地兼并,贫富分化
清朝《流民图》(局部)

二、影响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白莲教起义(1796—1804),又称为川楚教乱或川楚白莲教起事,指满清统治嘉庆年间爆发于四川达州、陕西、河南和湖北边境地区的白莲教徒武装反抗清政府的事件。从嘉庆元年(1796年)到嘉庆九年(1804年),历时九载,是清代中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1)概况:当时,湖北、四川、陕西、河南和甘肃五省土地兼并严重,大批农民流离失所,他们纷纷加人白莲教。
(2)代表:1796年白莲教起义爆发。清廷为镇压白莲教起义,历时9年,耗军费约1.5亿两白银。
(3)影响:白莲教起义导致清朝元气大伤,是清朝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危机的出口——农民起义
下面图片反映的政策是?

一、含义
闭关政策
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家,多安全啊,老百姓都丰衣足食。
闭关锁国
指闭关自守,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交流的一种国家对外政策。
严格限制
绝对禁止

阅读课本,依据材料归纳实行锁国政策的原因?

二、原因
闭关政策
①主观原因: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今尔国使臣于定例之外多有陈乞,大乖仰体天朝加惠远人、抚育四夷之道。
——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1793年)
材料二: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材料三: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帆舶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粤省之澳门矣。
——《粤海关志》
②根本原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客观原因: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机自身统治。
阅读课本,归纳闭关政策的发展历程?

三、历程
闭关政策
1757年,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并管理外国商人。
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格限制海上贸易,沿海居民不得擅自出海贸易。
康熙时,开放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对出口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数量做出严格的限制
闭关锁国政策表现:
只开放广州一处通商口岸
只能住指定会馆,不能在广东过冬,不能向中国商人借款,不能打听商业行情。
——《防夷五事》
闭关锁国政策
≠完全禁止对外贸易
厉行海禁
四口通商
一口通商
阅读课本,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发展有什么影响?

四、影响
闭关政策
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能抵御外国的侵略。
消极: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乾隆时期马戛尔尼访华 中国赠给英国的礼物 英国赠给中国的礼物
丝绸、宣纸、各种工艺品。 (传统手工业品) 太阳系天体运行仪、
航海望远镜、战舰模型
(科学制造产品)
知识拓展

马戛尔尼使团来华
1792年,英国政府利用乾隆皇帝八十大寿的机会,派马戛尔尼带领使团出使中国,希望全面扩大对华贸易,并提出割让舟山附近岛屿等无理要求。1793年,马戛尔尼在承德觐见乾隆皇帝。清廷将该使团视为英国的一次朝贡,双方发生激烈的礼仪之争。乾隆皇帝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磁器、丝觔(jīn),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拒绝英方不合理要求。马戛尔尼使团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2.下列关于清朝“文字狱”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为压制反清思想而迫害知识分子的冤案
B.专门关押知识分子的监狱
C.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的机构
D.为在思想文化上实行专制主义而专门建造的监狱
随堂巩固

1.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军机大臣( )
A.可以在军机处自由工作 B.主要工作是画葫芦
C.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完全听命于皇帝,是皇帝的“奴才”
D
A
4.1816年,英国派使团访华,因使臣不愿叩头行礼,嘉庆皇帝拒绝接见并令其即日回国。这说明清朝统治者( )
A.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B.维护国家领土完整
C.推行开明民族政策 D.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随堂巩固

3、乾隆宠臣和珅被抄家时,其家产价值2.2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国库年收入的5倍。当时社会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和珅能贪污巨额财富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皇权空前强化 B.清朝疆域幅员辽阔
C.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D.中国推行闭关锁国
A
D
思维创新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军机处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时设南书房→雍正时设军机处
简、速、密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按照皇帝旨意拟写成文
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过程:
特点:
职责:
影响:
文字狱
文化专制
目的:从思想文化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维护集权统治
时间:康、雍、乾三朝
措施:对文章诗词歪曲解释,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冤狱
影响:摧残人才,禁锢思想,阻碍社会进步
政策:尊孔读经,整理文献,编纂书籍,把对清朝不利的书籍收缴销毁
社会矛盾尖锐
表现:官场腐败、财政危机、土地兼并、白莲教起义
影响: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危机重重
闭关
政策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盲目自大的心态;维护国家安全
颁布“禁海令” ,强迫沿海居民内迁→开放通商口岸,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原因:
措施:
影响:
未来
可期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系列课件,敬请关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